① 醫保葯品目錄調整了
是的。
國家醫保局公布《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明確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葯、國家基本葯物等7種情形的目錄外葯品,可納入2020年葯品目錄擬新增葯品范圍,調整後的新版葯品目錄將於年底公布。
此外,被國家葯監部門撤銷、吊銷或者注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葯品;綜合考慮臨床價值、不良反應、葯物經濟性等因素,經評估認為風險大於收益的葯品這兩類葯品將調出目錄葯品的范圍。
(1)近期有哪些呼吸類葯價格下調了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規則,三類葯品將被調整支付標准,包括:
1、在協議有效期內協商的葯品,按照協議重新確定支付標准。
2、根據企業申報或專家評審,有必要對支付范圍有限的協商葯品進行調整。
3、與同一治療領域的其他葯物相比,近年來葯物的價格/成本明顯較高,佔用了大量資金。
這些調整可能會降低支付水平,即使這些葯物暫時沒有從名單上刪除。在這方面,改革的「先鋒」福建已經進行了試點。
大量醫療保險中葯注射劑結算價格減半甚至直接降為零。
② 「瑞百安」進了2020醫保目錄嗎
進了,2021年3月1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2020年)》正式啟用。這意味著經第五輪醫保談判後新增的119種新葯正式進入醫保目錄,其中包含PD-1抑制劑、侖伐替尼、尼拉帕利等17種抗癌葯品。這代表了我國醫保制度愈加完善,但人口基數龐大,醫療資源不足、社保無法完全覆蓋所有癌症等重病患者的用葯需求仍然是我國現階段存在的實際問題。
瑞百安是一種無菌、無防腐劑、澄清至乳白、無色至淡黃色的溶液,通過皮下注射給葯。瑞百安依洛尤單抗是一種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G2(IgG2),針對人前蛋白轉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9型(PCSK9)。瑞百安的分子量(MW)大約為144kDa,由轉基因哺乳動物(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產生。
拓展資料:
一、目前瑞百安還沒有進入國家醫保的,價格較貴,患者可以出國購買,也可以通過國內專業的海外醫療服務機構(如醫伴旅)獲取性價比較高的瑞百安,受匯率浮動價格不固定,具體價格可以咨詢醫伴旅客服。瑞百安主要是促進肝臟細胞表面的受體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結合,然後促進受體介導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消化和降解的過程。因此瑞百安可以顯著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幅度可以高達60%-70%,所以依洛尤單抗主要是降血脂的,也就是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葯物。
二、高脂血症是指人體血脂水平過高,按照發病的原因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脂血症和繼發性高脂血症。原發性高脂血症一般有家族聚集性,通俗點說就是有遺傳傾向。繼發性高脂血症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肥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肝臟疾病等等。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管控好血脂水平對於有效的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今天譚葯師給大家梳理下目前常用的以及最新的降血脂葯物。他汀類葯物是血脂異常的一線治療葯物。這類葯物的通用名里都有「他汀」兩個字,比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這幾個葯物都在醫保目錄中。復方的葯物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商品名多達一)也在醫保目錄中。
③ 感冒葯價格翻倍,背後哪些真相,讓你避開用葯誤區
在感冒猖獗的秋冬季節,當你鼻塞、流鼻涕、頭暈和腦脹時,就會想到去葯店買感冒葯。沒有想到感冒葯的價格上漲了。例如,過去售價9元的感冒靈品牌現在已經17元了。有些葯店甚至賣20元。今年許多的非處方葯提高了價格。據媒體報道,不少葯企斥巨資進行改革,有些葯企更是面臨關停與兼並的局面,葯廠數量減少,葯品的市場競爭激烈大幅度下降,所以價格才會上漲。
市場上有許多種感冒葯,它們的成分非常相似。同時吃幾種葯物,不僅會影響葯物的療效,還會導致葯物過量和肝功能損害。如果是單一的感冒的話,就很容易治癒,平時也是可以預防的。做到經常洗手,平時戒煙戒酒,多鍛煉身體,保持室內通風。這些都會起到預防的效果。所以不要亂吃葯。在平時只要是多喝點水,把體內的毒素排出去,身體就自然而然的好了。
④ 哪些省開始下調抗癌葯價格
一段時間來,針對抗癌葯的舉措不斷,已經有部分葯企開始下調抗癌葯品采購價格,四川省也成為首個公布關於抗癌葯專項談判的省份。對抗癌葯生產企業來說,無論是專項談判還是已經持續近三年的葯品價格談判,能夠以價換市場是不少企業的出發點,更重要的是,高質量的仿製葯亦有希望入局,進一步拉動價格下調。不過在仿製葯層面,一致性評價之後的葯品招標、醫保支付、醫院准入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還有待落地。
6月29日,湖北省公立醫院葯品(耗材)供應保障平台發布公告稱,響應國家稅改政策,根據企業申請,下調輝瑞15個品種、20個品規葯品掛網價格,降幅3.4%-10.2%。
7月4日,北京醫葯集中采購服務中心發布提醒,輝瑞和西安楊森等公司已通過北京市葯品陽光采購自主降價功能,其中不乏抗癌葯物。以克唑替尼(賽可瑞)為例,該葯主要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於2011年8月獲得美國食葯監局優先審批批准上市。原掛網價5.34萬元的克唑替尼(250mg規格),每盒將降價2078元,降價幅度為3.9%。
值得注意的是,醫保目錄外的獨家抗癌葯,其醫保准入談判也在不斷推進中。
7月12日,國家醫保局表示,將以省為單位,開展抗癌葯專項集中采購。
截至目前,湖北、甘肅、北京、四川、山東等多個省份已開始對抗癌葯價格進行調整,四川是首個公布關於抗癌葯專項談判的省份,該談判已於7月13日啟動。
財政部此前公布的103個抗癌制劑清單中,已有82種被納入醫保目錄(2017年版)和36個談判品種,這些品種也將成為抗癌葯專項集中采購的重點。在剩餘的21個非醫保品種中,有17個為獨家品種(13個為外企獨家,4個為國產獨家),這些或將是本次准入談判的重點。
以往的天價抗癌葯有望進入醫保目錄,患者顯然能從中受益。北京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李燕表示,是否能醫保報銷是不少腫瘤患者在選擇葯物時的首要考慮因素,而非療效。「有些葯物,越早使用,能夠更好地控制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提高。隨著使用時間的延後,葯物的效價比會降低。」
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預測,這輪國家意志主導的「操作」,有望使得國家醫保目錄內的進口抗癌葯物價格可能會降低10%,目錄外進口抗癌葯物可能會降價高達50%,這也是它們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前提條件。
以價換量
醫保准入談判成關鍵
2017年4月,人社部確定了納入2017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談判范圍的44個品種名單。其中,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品種數量為22個,成為絕對「主角」。在更早前的2016年國家首批葯品價格談判中,葛蘭素史克的慢性乙肝一線治療葯物替諾福韋酯(韋瑞德)、浙江貝達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葯物埃克替尼(凱美納)和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易瑞沙)3種葯物的價格降幅分別達到67%、54%、55%。
進入醫保目錄,企業當然也有自己的算盤。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能否進入醫保目錄,對葯品生產企業和資本市場一直都有重要影響。
以降價換市場,似乎並沒有快速顯現。以國內知名抗癌葯生產企業貝達葯業為例,其自主研發的埃克替尼屬於國家1類新葯,也是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葯。埃克替尼進入新版國家基本醫保目錄後,月均葯品費用從12000元降至5500元,降價幅度達54%,銷量雖然增長,但貝達葯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同比分別出現了2.42%、34.03%的降幅,但貝達葯業則對埃克替尼的市場前景表示樂觀。
前述業內人士也表示,能否以降價換市場,也要看競品進入醫保目錄的情況,(醫保)覆蓋范圍越廣,就越難以降價換市場,在同一個疾病領域,參與談判的葯品種類越多,能夠釋放的銷量紅利就越小。
對一些獨家品種來說,降價換市場的效果是明顯的。2017年7月,羅氏葯物赫賽汀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該葯為乳腺癌治療一線用葯,目前沒有同成分、同功效的替代品,全國范圍內對赫賽汀的用葯需求也在短期內出現了激增,今年3月開始,全國多地醫院開始出現赫賽汀缺貨。羅氏方面稱,已經向中國國家葯監局申請,將供應中國市場的赫賽汀由現有生產基地轉向更高產能的生產基地,以便解決用葯荒的問題。
仿製葯
多項配套機制待落地
前文提到的36種談判葯品中大多為進口葯,在其專利期到期後,國產抗癌仿製葯亦有望被納入到醫保葯品目錄中。通常來說,一種仿製葯的價格能夠達到原研葯的70%,而隨著同類仿製葯廠家的增多,葯品價格還會繼續下降,有望達到原研葯的30%,甚至更低。以海南雙成葯業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免疫調節制劑)為例,該葯原研葯專利期已過,原研葯與雙成葯業的仿製葯也均已通過歐盟審批,兩者在質量上並不存在較大差異。進口葯在專利期滿後售價600元,雙成葯業的仿製葯售價僅為80元,兩者相差7.5倍。
仿製葯的水平是其中的關鍵。齊魯制葯集團葯物研究院副院長何平曾表示,提高中國仿製葯水平和質量是必由之路。我國仿製葯存在「粗放式研發和產業化」的問題,質量良莠不齊,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創新葯也還處於初級階段,在基礎研究、人才、經驗各方面能力都有不足,且對熱門領域嚴重跟風。
201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開展仿製葯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指出,《基本葯物目錄》(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學葯品仿製葯、口服固體制劑共289個品種,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
中國醫葯企業管理協會會長郭雲沛公開表示,開展一致性評價算是一種補課,「只有把這課補好了,才有理由充分說打好了基礎。」
在企業層面,一致性評價之後,還面臨招標采購等系列環節。海南雙成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成棟表示,「需要政府完善高質量仿製葯招採的配套政策,才能真正把仿製葯產業帶入良性發展軌道。包括通過一致性評價後的葯品招標、醫保支付、醫院准入等多方面的政策。」
北京大學葯學院葯事管理與臨床葯學系主任史錄文也曾表示,要真正讓產品發揮作用,從招標、采購和整個醫保報銷、進入醫院,都需要構建相應的配套機制。
來源:新京報
⑤ 國家醫保葯品目錄做出調整,都有哪些改變
這次對超過160種葯品進行了談判,成功率超過73%,其中大部分葯品的價格超過了一半,為患者節省了大量的醫葯費。據悉,這次醫保談判,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對目錄內的葯品進行二次談判,對一些使用比較頻繁,佔用醫保資金比較多的葯品進行了單獨的談判,最後成功使14種獨家葯品降價了43%。這次談判也從以往的政府發起,變成了企業主動申報,這樣能幫助更多的企業創新葯第一時間進入醫保談判之中,對患者來說絕對是一個大利好,不僅醫保目錄的葯品更多了,價格也更低了。
而這次除了疫苗外,一些抗癌葯也被納入了醫保,這是一個比較大的亮點,其中恆瑞醫葯的卡瑞利珠單抗 降價幅度高達80%,這也是這次降價幅度最高的抗癌葯了,未來每個使用該葯的患者每年將減少十萬的醫葯費。
⑥ 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工作開啟,查出的僵屍葯有哪些
近日,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工作開啟,國家醫保局正式發布《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
⑦ 醫保葯品目錄調整,有何大的變化
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對於醫保目錄外葯品,擬新增七類葯品,而已在目錄內的葯品,將有兩類被調出。此次調整,意味著,繼2019年以後,國家醫保目錄又迎來了新一輪大規模梳理,經過這一過程,中國萬億醫葯市場也將實現重整。
新增七類葯品。具體包括:
1、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葯。
2、納入《國家基本葯物目錄(2018 年版)》的葯品。
3、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葯名單、鼓勵仿製葯品目錄或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葯品清單,且於 2020年 8 月 17 日(含,下同)前經國家葯監部門批准上市的葯品。
4、第二批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中選葯品。
5、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20年 8 月 17 日期間,經國家葯監部門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葯品。
6、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20年 8 月 17 日期間,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向國家葯監部門補充申請並獲得批准,適應症、功能主治等發生重大變化的葯品。
7、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進入 5 個(含)以上省級最新版基本醫保葯品目錄的葯品。其中,主要活性成分被列入《第 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葯葯品目錄(化葯及生物製品)》 的除外。
被調出的兩類葯品。具體包括:
1、被國家葯監局撤銷、吊銷或者注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葯品。
2、綜合考慮臨床價值、不良反應、葯物經濟性等因素,經評估認為風險大於收益的葯品。
同時,即使未調出目錄葯品中,價格/費用明顯偏高的葯品等還面臨醫保支付標准調整。
(7)近期有哪些呼吸類葯價格下調了擴展閱讀:
醫保目錄調整的細節之處:
細節1:修改時間限制
在正式稿中,對於「可以納入2020年葯品目錄擬新增葯品范圍」的時間限制,由徵求意見稿中的2019年12月31日改為2020年8月17日,也就是工作方案正式稿發布的當天。
也就是說,可新通用名的葯品,適應症、功能主治等發生重大變化的葯品,以及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葯名單、鼓勵仿製葯品目錄或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葯品清單,只要在8月17日前獲得葯監部門批准上市,都可以納入本次目錄調整「擬新增葯品范圍」。
細節2:強調企業溝通
正式稿在第五項「監督機制」中,增加了一句關於加強與企業溝通的表述,「加強與企業的溝通,通過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提高目錄調整工作的透明度」。
事實上,醫保部門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一直在企業頗為頭疼,此前的幾次目錄調整工作中,也基本只在工作方案徵求意見階段對外召開過座談會,調整過程中則保持醫保局向企業發布消息的單向溝通。而這次主動在工作方案中提出要通過召開座談會提高工作透明度,無疑是一次工作機制上的突破,至於後期會如何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讓我們拭目以待。
細節3:表述更加嚴謹
徵求意見稿中,可以納入2020年葯品目錄擬新增葯品范圍中有一點為「經國家葯監部門按新葯注冊申請程序批准上市的葯品(包括新活性成分、新劑型)」,而正式稿將其改為「經國家葯監部門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葯品」。相比之下,這種表述方式與《中國葯典》保持一致,更為簡潔准確,企業在開展相關申報工作時方向也更加清晰。
⑧ 55種葯品降價目錄,此次國家集中采購葯品名單里都有哪些葯
一直以來葯品的銷售成本很高,所以當國家包銷,不用考慮怎麼把葯賣出去之後,葯價可以直接砍掉一半。(當然葯價降下來也有公開有效競爭、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等原因)
為保障人民健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降低虛高葯品價格,切實減輕患者負擔,自11月1日零時起,我市將全面執行第三批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本次集中采購55種葯品,覆蓋多個治療領域,涉及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疾病、精神疾病、抗感染等多個治療領域,我市平均降幅達到73.21%,最高降幅達到98.7%。
第三批國家組織葯品
集中采購相關信息一覽表
國家搞葯品集中采購不是主要面向偶爾有些頭疼腦熱、或者沒事在家囤點葯的群體,而是主要針對數以億計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腫瘤患者、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多達千萬的精神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還有部分人數雖然不多,但是過去治療費用極高的患者。
⑨ 醫保葯品目錄都有哪些調整呢
8月17日晚間,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標志著前期的醞釀和意見徵求告一段落,方案逐步完善,醫保目錄調整開始正式啟動。
此外,已在目錄內的葯品,將有兩類被調出。
1、被國家葯監局撤銷、吊銷或者注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葯品。
2、綜合考慮臨床價值、不良反應、葯物經濟性等因素,經評估認為風險大於收益的葯品。
同時,即使未調出目錄葯品中,價格/費用明顯偏高的葯品等還將面臨醫保支付標准調整。這是繼2019年以後,國家醫保目錄又迎來了新一輪大規模梳理,經過這一過程,中國萬億醫葯市場也將實現重整。
⑩ 新冠相關葯品已錄入醫保,本次調整目錄有何特點
新冠葯物納入2020年醫保葯品目錄調整方案,年度醫保目錄調整正式走向常態化!目前,《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2020年)》調整工作全面完成。本次調整高度重視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葯品的保障工作,將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葯品調入目錄,最新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列葯品已被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從患者負擔情況看,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可以說這是國家比較大的醫療補助了,此外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目錄,有需要的大家可以相關醫保上面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