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哪個葯廠收購豬苓什麼價格
擴展閱讀
嶗山啤酒成本多少錢一瓶 2025-08-05 00:28:12
如何降低年末攬儲成本 2025-08-05 00:27:00

哪個葯廠收購豬苓什麼價格

發布時間: 2022-04-29 16:29:14

㈠ 有那位知道豬苓的發展前景如何

 豬苓為多孔菌科多孔菌屬豬苓的乾燥菌核,寄生於楓樹、柞樹、樺樹、椴樹、槭樹、楊樹等的地下根旁和朽木樁旁。野生於海拔1000—3000米的闊葉林下,主產於陝西、甘肅、青海、寧夏、雲南、四川、貴州、河南、山西、河北、吉林等省區,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湖北、湖南等地也有分布,以陝西秦嶺山地所產者質量最優,以雲南產量最大。

   

    豬苓價格自2007年飈升至100元(千克價,下同),今年由春至夏進一步攀高,最高時市場走動價攀升至創歷史的120—130元。今年產新後,各地均反映產量有所增加,產地價有所回落,吉林豬苓產新期間回落至90元左右,目前陝西周至報產地102—105元的價位,幾無人問津,產新後很少走動,目前產地存貨量仍大。多年經銷商認為,價高影響了需求,後市價滑端倪已顯。豬苓後市究竟怎樣,這要看生產和需求的具體情況,讓我們稍作分析。

   

    一、豬苓的生產情況

   

    1、野生豬苓的生產情況

   

    豬苓價格本世紀初年尚振盪在30元左右,2000—2001年價在30元左右小幅振盪。02年後由於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價跌至30元以下。2005年價格開始上走,至2006年末便攀升至60元以上。2007年在市場運作的拉升下,至年底攀升至100元價位今年以來則更是進一步攀高。由於價格步步走高,產地人們採挖豬苓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男女老少上山尋找豬苓,有所發現便大小一齊挖出。採挖豬苓成了人們發家致富的一條門路。也正是如此肆無忌憚的掠奪式採挖,導致豬苓野生資源遭到極大破壞。那麼近年的豬苓產量如何呢?可以這樣說,自2005年價格逐年攀高以來,豬苓產量總體上並未有明顯下降,這從今年各產地均報產量較之去年有所增加便可看出。若真象有的人說得那樣,豬苓資源枯竭,那麼無論多高的價格刺激產量也是無法增加的。其實冷靜想一想,如此遼闊的適產范圍,且該品多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里,要挖絕它也太不易了。

   

    2、豬苓的野生變家種

   

    豬苓的人工栽培形成規模的還要屬陝西南部的安康、西安、漢中等地。陝西豬苓的人工栽培幾與天麻的家種試驗同步,取得比較成功的種植經驗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初中期,距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之所以多年來沒有如天麻一樣形成巨大的生產能力,還在於豬苓一向價格較低,種植豬苓生產周期較之天麻要長的多。生產周期長,市場價廉,自然其發展速度不能與天麻同日而語。其實上述地區自上世紀末豬苓價格升至26—28元以來,種植便逐年有所增加。2000年豬苓市場價格突破30元,2000—2002年栽種量增加,2003年市場家種品應市量增加,2003—2005年三年中的價格下滑很大程度上便是受陝西家種品供應量增加的影響。近年價格越來越高,陝南的豬苓種植也在快速發展,據了解,陝南安康市的寧陝縣以新場鎮為中心,數個鄉鎮發展面積較大,漢中佛坪的陳家壩一帶數個鄉鎮,毗鄰的洋縣數個鄉鎮均有較大的種植規模,西安周至縣的陳河區、安家琦鄉近年發展面積均較大。另外,漢中的留壩、略陽、勉縣均有一定的種植規模,產地種植豬苓一平方米見方為一窩,用木材70—80斤,小粒苓種半斤左右,投入不過百多元,2—3年產出鮮貨10—15公斤,產量最高可達20公斤以上,豬苓鮮品價50元,正常產值500—800元,最高每窩產值可達1000元。產地農民多在房前屋後的林間地上栽培豬苓。今年春季產新後,據周至產地反映,由於價格高吊,產品銷路成了問題,如今產地待售貨物量仍然很大,102—105元的價格根本推銷不出去。06年、07年種植量大,明年春天產新量將會大幅度增加。

   

    二、豬苓的需求及價格變化

   

    豬苓為小三類品種,計劃經濟時期,年需求量僅為350—400噸,當其時,一是資源豐富,二是市場需求量小,豬苓的正常價位在4元左右。80年代由於市場開放,衛生事業發展,中成葯生產廠家崛起,豬苓年用量增加至500—700噸,價格由市場進行調節,正常價位升至8元左右。上世紀90年代末,豬苓多糖的抗癌作用被發現,提取豬苓多糖的用量增加,加之韓國、日本研究豬苓多糖的步伐加快,每年從我國進口豬苓的數量增加,豬苓年銷量隨之增加至1000噸左右。豬苓的市場價位也隨之由80年代的10元左右升至90年代初期的15—18元,末期的26—28元。自2000年突破30元以來,經過幾年的相對穩定漸升至40—50元。07年至今的百多元高價,不能不說這裡面摻雜了太多的人為因素。也正因為價格高吊,導致07年的銷量銳減,價雖高,真正進入終端消費的數量卻大幅度下降。今年以來由於人民幣升值,全球性經濟風暴的影響,出口和內銷都受到很大影響。希圖價再上走也不現實。

   

    三、豬苓後市分析

   

    1、經濟大環境不佳,首先影響到的是價格高吊中葯材品種的銷路,從全球經濟蕭條的大趨勢看,受全球性落價風潮影響,豬苓價格再度走高的希望已很渺茫。

   

    2、豬苓並非真正貨緊,產地貨源不少,市場貨源不缺,目前的價格高吊則很難下調,原因則在於經營商手中的貨都是高價入手的,沒有誰認可賠錢,走勢疲軟的現象還會持續。

   

    3、捱過今冬,迎來的是明年春三月的產新,明年家種豬苓產量將上來是無疑的,後市行情不容樂觀,想辦法銷出手中的貨,減輕壓力是明智之舉。(朱赤)

   


來源:

㈡ 豬苓種植技術

[編輯本段]種植技術(一) 選地整地
選地:選擇陰坡林下,肥沃濕潤,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整地:可在選好的樹種下,於近根處挖長60厘米、寬50厘米、深45厘米的土坑,或將土地耕翻耙平,開穴待種。
(二)種植方法
培養菌材:選擇紅青岡、水青岡、椴樹、臭椿等樹種作菌材,於生新葉前採集直徑10厘米左右的樹枝或木段,每隔3-5厘米砍成魚鱗口。密環菌種廣泛分布於天然次生林中,於林下採集著生棕紅色的菌索作菌種,再將備好的木段與採集的菌材於3、4月間按3∶1的比例相間擺放整齊。然後將切成碎塊的幼嫩的密環菌索撒在上面,用腐殖土填空隙覆蓋,以不露木段為度,上面再蓋一層樹葉。按此要求堆積高1米左右,並在四周蓋土10厘米左右,上邊再蓋上樹枝、蒿草或樹葉即可。天氣乾旱時應適當灑水保持一定濕度。當年菌材即可培育好,備作翌年使用。
培植種苓選擇:採挖野生豬苓作種苓。選單體重15克以上,顏色較淺,呈灰褐色的嫩菌核掰成小塊。
培植時間:春秋兩季均可。春季於4-5月,秋季於9-10。
培植方法:先將兩季整好的坑底部挖松,鋪一層樹葉,將培養好的菌材按間隔6厘米左右擺於底層,於菌棒間放種苓5-8塊,使其靠近密環菌生長較多的魚鱗口上,再用樹葉填充空隙,按此要求每坑栽植2-3層,再覆蓋腐殖土,輕度鎮壓即可。也有的採取在培養菌材的同時栽植豬苓,此法將新材與菌種材相間擺放於坑內,再按上述要求栽植,這樣可縮短生產周期。菌材數量視其菌材粗細而定。
(三)田間管理
豬苓生長對土壤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春季天氣乾燥時,要適當澆水。秋季雨水大時,要及時排水,防止積水。夏季氣溫過高時,要覆蓋樹枝、蒿草,以降低坑內溫度。(常用中葯材) [編輯本段]採收及加工採挖分春、秋兩季進行,最好於休眠期採挖,一般10月底至翌年4月初。收獲時輕挖輕放,取出色黑質硬的菌核作商品。將色澤淡、體質松軟的作種苓繼續培養,連續使用3代後,其生長力減退應更換新的野生幼苓種。收獲後,除去砂土等雜物,曬干即可。
目前,窒內培養豬苓正處在實驗階段,尚未應用於生產,其方法略。(常用中葯材) [編輯本段]儲藏養護豬苓一般用麻袋包裝,每件30公斤左右,貯於倉庫乾燥陰涼處,溫度30℃以下,相對濕度65-70%。商品安全水份10-13%。
本品較少霉變,為害的倉蟲發現有胸角蕈甲、葯材甲、毛薪甲、九節胸角蕈甲、銹赤扁谷蛾等。蟲蛀後商品輕泡,偶見霉斑。
儲藏期間,應保持整潔衛生,高溫季節前,進行環境消毒,減少污染源。有條件的地方密封充氮,使貯藏空間保持在10-15%,二氧化碳15%左右,進行養護。發現霉跡、蟲蛀,及時晾曬;嚴重時用磷化鋁、溴甲烷等熏殺。(常用中葯材)[編輯本段]發展前景 豬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不僅具有利尿和抗菌作用,經研究發現有抗癌作用,需要量將會逐年增加。同時人工栽培豬苓已基本成功。我國森林資源豐富,適宜栽培的土地較多,發展生產潛力很大。
豬苓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野生資源保護工作沒有跟上,群眾連年採挖,資源越來越少;栽培面積小,單產低,收益少,發展緩慢。因此,應切實加強資源保護工作,指導群眾合理採挖;要進一步加強科研工作,研究推廣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積極擴大種植面積,逐步形成生產基地,確保醫葯衛生事業日益發展的需要。(常用中葯材)
70年代至80年代生產情況:
豬苓商品來源於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列為三類品種,由市場調節產銷。40年來,全國豬苓生產不斷發展,收購量逐年增加,購銷同步增長,屬於可以滿足供應的品種。
豬苓購銷變化不大,呈現相對穩定,逐年上升趨勢;雖然1970年收購量有所下降,仍能保證市場需要,未出現過積壓和脫銷情況。1980年中葯材市場放開後,由於價格的變化,豬苓購銷大幅度上升,1983年收購127多萬公斤,銷售70多萬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常用中葯材)

㈢ 目前豬苓的價格是多少,

豬苓 前期行情走低。商家惜售。市場價格小幅反彈,市場統貨在85元/公斤左右。

㈣ 豬苓2021最新收購價格表

摘要 親,您好!您的問題我這邊已經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後五分鍾給您回復,請您稍等一下~

㈤ 這個方子,去葯房拿葯大概要多少錢它的功效作用是什麼 茯苓15豬苓10澤瀉10白術10桂枝5陳皮

這個方是理氣健腸胃的。不知你是什麼地方,地區不同葯價也會不同,按我這邊的價格算,大概13元一帖。

㈥ 豬苓的現代研究

1.利尿利用:豬苓煎劑,相當於生葯0.25-0.5g/kg,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對不麻醉犬具有比較明顯的利尿作用,並能促進鈉、氯、鉀等電解質的排出,可能是由於抑制了腎小管重吸收機能的結果。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2.1 免疫增強作用:豬苓多糖能顯著增強小鼠T細胞對ConA的增殖反應以及B細胞對LPS的增殖反應。豬苓多糖對小鼠全脾細胞有明顯的促有絲分裂作用。在12.5mg/(kg·天)劑量下,豬苓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對SRBC的特異抗體分泌細胞數;能明顯增強小鼠對異型脾細胞遲發型超敏反應以及促進異型脾細胞激活細胞毒T細胞(CTL)對靶細胞的殺傷。CTL是機體免疫監視的重要效應細胞,在腫瘤免疫中具有關鍵作用。
2.2 一種非T細胞性促有絲分裂素作用。用正常小鼠脾細胞及胸腺細胞、裸鼠脾細胞及去除吸附性細胞後脾細胞培養,觀察對不同濃度豬苓多糖的增殖反應。結果表明裸鼠脾細胞對豬苓多糖的反應與正常小鼠細胞無區別,即T細胞在此反應中不起作用;裸鼠脾細胞在去除吸附性細胞後,餘下的細胞絕大多數是B細胞,但仍能對豬苓多糖發生明顯的增殖反應,表明豬苓多糖具有B細胞促有絲分裂的作用。裸鼠脾細胞在去除吸附性細胞後對豬苓多糖的反應卻明顯減弱,說明吸附性細胞在裸鼠脾細胞對豬苓多糖的反應中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揭示豬苓多糖可能是一種非T細胞性促有絲分裂素。但不具有血球凝集作用,不同於PHA和ConA等植物來源的促有絲分裂素。
2.3.對小鼠血液ANAE陽性淋巴細胞的影響:驗小鼠每天腹腔注射豬苓多糖2mg/0.2ml,連續7天。實驗前、後取血塗片,用a-醋酸萘酯酶法,標記ANAE陽性T淋巴細胞,並測定百分率。結果表明,豬苓多糖對小鼠血液ANAE陽性T淋巴細胞總數無影響,對顆粒型陽性T淋巴細胞有減少,而對分散顆粒型陽性T淋巴細胞有顯著增殖現象。
3.抗腫瘤作用:
3.1 對荷肝癌H22小鼠肝臟糖代謝和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豬苓多糖給予荷肝癌H22小鼠腹腔注射200mg/kg×2天,於第10天處死動物,取出腹水,用伊紅法檢測每鼠腫瘤細胞總數。結果其抑制率為39%。腹腔注射100-200mg/kg共5天,可使荷癌鼠肝糖原積累增加,糖原異生酶: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增強,但對正常鼠肝臟無此作用。400mg/kg可使荷癌鼠亢進的皮質功能恢復正常。提示豬苓多糖有適應原樣作用,這可能是它抗腫瘤作用的一個葯理學基礎。
3.2 對荷肝癌H22小鼠肝糖原積累、糖異生和分解酶系的作用:腫瘤形成過程中基因表達的調節和基因重排是通過關鍵酶而進行,由於糖異生是機體保持穩態的重要機制。選擇糖代謝途徑小的幾個關鍵酶的活性及其動態變化作為指標,觀察對腫瘤有效的豬苓多糖是如何增加荷癌小鼠肝糖原的積累。以豬苓多糖每天腹腔注射400mg/kg共5天,能使葡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從217±35上升到267±12umolp/克蛋白質/小時,果糖-1,6-二磷酸酶(F1,6-Pase)活性從263±25上升到448±56umolp/克蛋白質/小時,如單次腹腔注射同一劑量,G-6-pase活性1.5小時就明顯升高,12小時達高峰,24和48小時仍保持在較高水平,F-1,6-Pase在12和24小時才明顯升高,而肝糖原要到24小時後才顯著增加。但對糖原分解酶即磷酸化酶的活性沒有影響。提示豬苓多糖給葯後荷癌小鼠肝糖原積累是通過糖原異生酶活性的增高,加速糖異生使機體自穩狀態改善而發揮作用。
3.3. 豬苓提取物的抗腫瘤作用:豬苓提取物(主要為豬苓多糖)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有較顯著的抑製作用。抑瘤率達50-70%,瘤重抑制率達30%以上。經提取物治療的荷瘤小鼠中,約有6-7%腫瘤完全消退。對腫瘤完全消退的小鼠,在1-6月後再接種腫瘤細胞,均不生長腫瘤,提取物經腹腔注射、靜脈注射及灌胃等給葯,在一定劑量下均能抑制腫瘤的生長,但灌胃的效果較腹腔注射和靜脈注射差,給葯量也大。預防給葯對S-180起抑瘤作用。在單用化療葯不表現抗腫瘤效果的劑量下,加用適量的豬苓提取物會有顯著抗腫瘤作用。對荷瘤小鼠脾臟抗體產生細胞明顯增多,表明有顯著的促進抗體形成作用,還能顯著提高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活力。本品能提高S-180腹水癌細胞內cAMP的含量,在癌細胞增殖抑制率高的實驗組,癌細胞內cAMP含量提升率也高,一般癌細胞內cAMP含量低於正常細胞,癌變越惡化cAMP含量越低。cAMP能使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豬苓酮A-G,7種化合物對L1210細胞有細胞毒作用,有劑量依賴性的抑製作用。
3.4. 對實驗性膀胱腫瘤的抑製作用:雌性大鼠給於致癌劑BBN【N-丁基-N-(4-羥丁基)亞硝胺】溶液0.25ml(90mg)灌胃,每周2次,共12周,每隻總劑量BBN為2.16g,在同時飼以豬苓乾粉90g/kg喂養。30周後處死。結果表明,膀胱總發瘤率由病理對照組的100%降至61.1%,減少了38.9%,每鼠腫瘤數和瘤直徑顯著低於病理對照組,發癌率由病理對照組的77.8%降至11.1%,減少了66.7%表明豬苓對BBN膀胱瘤的發生具有較顯著的抑製作用,且無明顯毒副作用。
4.對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臟的保護作用:以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腹腔注射給於小鼠,誘發成中毒性肝炎,在誘發前後腹腔注射給於豬苓多糖100-200mg/kg,均為隔4、8、12小時給葯1次。均可明顯阻止肝病變發生,SGPT活力下降,肝5'-核苷酸酶、酸性磷胺酶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活力回升。體外亦有類似作用,表明對肝臟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5.抗輻射作用:豬苓多糖具有防治小鼠急性放射病的明顯效果,有效劑和時間都比較寬。分別於照射前2和48小時腹腔注射給予受致死劑量(800rad)全身照射的小鼠,可使其存活率提高30-70%。照射後給葯,不論口服或腹腔注射都有防護效價,預防比治療效果價高。豬苓多糖對受照小鼠的造血功能無保護作用,而對受照小鼠腎上腺皮質的應激機能確有明顯提高。初步認為豬苓多糖的抗輻射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垂體-腎上腺系統的功能,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增強了抗輻射損傷的能力。
6.其它作用:豬苓多糖腹腔注射給於小鼠48小時,能使小鼠胸腺細胞中3H-TdR的摻入明顯增強,同時加速胸腺細胞的釋放。由於一方面切除腎上腺後不再有這些現象,另一方面多糖能使動物血漿中皮質酮含量明顯增高,因此可認為這些作用是通過腎上腺皮質而實現的。 別名野豬糞、地烏桃、粉豬苓等。
為多孔菌科多孔菌屬植物豬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Grifola umbellataPilat】的菌核。性味平、甘、淡。有利小便,滲濕之功能。近年來發現豬苓有抗癌作用。用於急性腎炎,全身浮腫,水腫,小便不利,熱淋,尿急,尿頻,尿道痛,口渴,飲水則吐,受暑水瀉,黃疸等病症。在我國分布較廣,河北、山西、河南、遼寧、吉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甘肅等省均產。陝西省的安康、漢中、商洛、寶雞、長安、渭南等秦、巴山區有野生。 1.選地整地
最好選擇海拔高度1000~2000米的林下,坡向東南或西南即半蔭坡,土層深厚、腐殖多,疏鬆的砂質壤上。植被物為樺木、橡、槭、樺等林下。
2.繁殖方法
目前人工栽培多栽小豬苓進行繁殖。
3.栽培時間
最好在春季3~4月或秋季7~8月,這時豬苓正度過休眠期進入生長期,密環菌也處在生長期,兩者可相互建立良好共生關系。
4.栽培方法
採用坑栽,一般坑深50厘米,長寬各70厘米。林下栽培,既防止破壞森林,又能給豬苓創造適宜的環境和防止水土流失。栽培前首先要培育好密壞菌的菌床或菌材,一般用長有密環菌的朽樹根、樹枝、樹皮作菌種和砍的新樹棒(粗約10厘米,長50~60厘米的短節)堆放在坑內,蓋土20~25厘米,溫度適宜,經過1~2個月即可使用。也可使用培育好准備栽天麻的菌材,或栽過天麻尚未腐爛又沒長雜菌的老棒來栽培豬苓。一窩用5根菌棒,下種菌核0.18千克。栽時選完整無傷的新鮮野生小豬苓,或把豬苓核分成小塊,每塊大小如核桃一般,用手指壓緊使菌核扯斷的菌絲斷面與菌材緊密結合。一根菌材上可壓放苓塊7~8個,栽好一根,用腐殖上把四周培好,不留空隙。以此類推,一般只栽一層,最好蓋腐殖土20~25厘米,略高出地面,兩年後可以採挖。 豬苓多年生習性,一兩年內產量不高,栽培三四年才是繁殖旺盛時期。收獲中要注意表面土層中的菌核。全年都可以採收,以夏秋季採收為好。色黑質硬的稱為老核,這就是商品豬苓,也就是第一代第二代豬苓。色澤鮮嫩的灰褐色或黃色豬苓,一般核體松軟,可作種核。
在收獲時要去老留幼,將已收獲的豬苓菌核去雜刷洗,弄得乾乾凈凈,然後在日光下自然晾曬,干後即可裝運銷售。用麻袋或竹籮裝,放乾燥處保存。
豬苓外皮烏黑光澤,體重,堅實,斷面潔白或黃色者為佳。 豬苓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不僅具有利尿和抗菌作用,經研究發現有抗癌作用,需要量將會逐年增加。同時人工栽培豬苓已基本成功。我國森林資源豐富,適宜栽培的土地較多,發展生產潛力很大。
豬苓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野生資源保護工作沒有跟上,群眾連年採挖,資源越來越少;栽培面積小,單產低,收益少,發展緩慢。因此,應切實加強資源保護工作,指導群眾合理採挖;要進一步加強科研工作,研究推廣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積極擴大種植面積,逐步形成生產基地,確保醫葯衛生事業日益發展的需要。(常用中葯材)
1970年代至1980年代生產情況:
豬苓商品來源於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列為三類品種,由市場調節產銷。40年來,全國豬苓生產不斷發展,收購量逐年增加,購銷同步增長,屬於可以滿足供應的品種。
豬苓購銷變化不大,呈現相對穩定,逐年上升趨勢;雖然1970年收購量有所下降,仍能保證市場需要,未出現過積壓和脫銷情況。1980年中葯材市場放開後,由於價格的變化,豬苓購銷大幅度上升,1983年收購127多萬公斤,銷售70多萬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常用中葯材) 無水濕者忌服。
1、《醫學啟源》:「豬苓淡滲,大燥亡津液,無濕證勿服。」
2、《醫學入門》:「有濕症而腎虛者忌。」
3、《得配本草》:「目昏、無濕而渴,二者禁用。」 1、治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50克。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納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豬苓湯)
2、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小便不利,微渴引飲:豬苓250克,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子母秘錄》)
3、治痃瘧不分新久:豬苓50克,茯苓25克,柴胡20克,半夏15克,甘草5克,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三碗,煎一碗。未發前服,渣再煎,發後服。(《方脈家寶》)
4、治腸胃寒濕,濡瀉無度,嗜卧不食:豬苓(去黑皮)25克,肉豆蔻(去殼,炮)二枚,黃柏(去粗皮,炙)一分。上三味搗羅為末,米飲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前熟水下。(《聖濟總錄》豬苓丸)
5、治子淋:豬苓25克。搗篩,以白湯三合,和方寸匕為一服,漸至二匕,日三夜二,盡,不瘥,宜轉下之,服甘遂散。(《小品方》)
6、治年壯氣盛,夢遺白濁:半夏50克,豬苓50克。上半夏銼如豆大,豬苓為末。先將半夏炒令黃色,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為末;以一半豬苓末調勻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豬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砂瓶中養之。每服四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下,於申未間冷酒下。(《濟生方》豬苓丸)
7、治嘔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豬苓、茯苓、白術各等分。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匱要略》豬苓散)
8、傷寒口渴。用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50克,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豬苓湯」。
9、通身腫滿,小便不利。用豬苓250克,研為末,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10、妊娠腫渴(鄶、腹皆腫,小便不利)。治方同上。 性狀鑒別
菌核呈不規則塊狀、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5-25cm,直徑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皺縮或有瘤狀突起。體輕,質硬,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淡。以個大、外皮黑色、斷面色白、體較重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黃白色。用斯氏液裝片可見散在的菌絲及粘結的菌絲團塊。菌絲細長,彎曲,有分枝,粗細不一,或有結節狀膨大部分,直徑1.5-6μm,稀至13μm,大多無色,少數黃棕色或暗棕色;棕色菌絲較粗,橫壁不明顯。草酸鈣方晶極多,大多呈正方八面體或規則的雙錐八面體,也有呈不規則多面形,直徑3-60μm,長至68μm,有時可見數個集結。粉末遇水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
理化鑒別
取粉末1g,加稀鹽酸10ml,置水浴上煮沸15min,攪拌,呈粘膠狀。另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氫氧化鈉溶液(1→5)適量,攪拌,呈懸浮狀。

㈦ 那個制葯廠收購豬苓我有家種豬苓幾十噸,可以出售

豬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樹花屬葯用真菌。子實體大或很大,肉質、有柄、多分枝、末端生圓形白色至淺褐色菌蓋,一叢直徑可達35cm。菌蓋圓形,中部下凹近漏斗形

㈧ 豬苓的價格以後會漲嗎

一定會漲價的,現在越來越缺了,野生資源不足,種植還不很成功,所以漲價一定的

㈨ 中國三十大緊缺葯材

中國緊缺葯材有很多,如黨參、黃芩、黃精、重樓、遠志等,如下:

1、黨參

黨參是生活中的常見植物葯材,它來源於植物黨參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根,黨參不單能治療人類的多種常見病,還能當養生食材供人們食用,黨參是所有中葯材中效果較好的存在。2018我國黨參需求量達到5.22萬噸,而年產量大約卻只在2萬噸-2.1萬噸。

2、黃芩

黃芩別名山茶根又叫土金茶根,原產地是在東北地區。黃芩的葯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根部,2015年黃芩「爛市」的影響,已將黃芩推向緊缺葯材的一方。2015年產量約2.1萬噸上下,2016年下降到1.6萬噸左右,2017年下降到9000噸左右。黃芩目前的年需求量應在1.85~2.2萬噸之間。

8、豬苓

豬苓為多年生真菌,具喜冷涼、陰郁、濕潤,怕乾旱的特性。在我國分布極其廣泛,而且已有2000多年的葯用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豬苓作為一種中葯材,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因糖尿病人群增多、癌症病人增多,促使其需求量逐年增多,豬苓年需2000-3000噸左右,貨源主要來自野生,野生豬苓產量大約400-600噸。

9、柴胡

柴胡又稱山菜、茹草,是一種傘形科植物柴胡的乾燥根。我國每年對柴胡市場需求在500噸左右,產量卻不及400噸,所以現在急需增產來滿足市場,柴胡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倦怠、白天愛打嗜睡、反應能力下降、工作效率會降低、嚴重影響食慾等不良現象,因此,一定要適量的服用柴胡。

10、紫蘇

紫蘇,相信很多愛吃炒螺的朋友們都了解,炒田螺的時候加點紫蘇葉子下去,不但可以去腥還可以增香!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搭配食材,紫蘇也是我們常見的中葯材,我國中葯材市場及食品市場年需紫蘇約120噸左右,但我國產量只有60噸上下。

(9)哪個葯廠收購豬苓什麼價格擴展閱讀

屬於短缺葯品

目前,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都屬於短缺葯品范疇。

一般認為成本高、利潤低、生產廠家少是「救命葯」短缺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