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金怎麼算啊,是按克算,還是怎麼算,40克多少錢
黃金首飾的銷售分兩類:
1、按克數計重銷售:黃金首飾重量乘以金價+黃金首飾重量乘以每克工費=黃金首飾的價格。這類黃金首飾優點是價格一目瞭然,實打實的黃金,首飾重在黃金,工藝次之,金店回收的時候價格相差不大,與上面說的能保值心理預期比較符合,缺點是款式比較普通,俗稱:「土」。
2、按件一口價銷售:這類黃金首飾的代表就是3D硬金了,它的價格不是按克+工費算的,是按件,一整件漂漂亮亮的首飾擺在那,標著多少錢。優點是首飾款式豐富多樣,造型美。缺點是人家賣的是特殊工藝,重點不是黃金,而是工藝,所以與上面說的保值心理預期相差大,回收也比較復雜一點。
所以呢,在了解黃金首飾的兩種銷售類別之後,你就要清楚自己想買的是什麼樣的黃金首飾了。偏重保值,偏重金價的,考慮以後回收的,那您就選按克數賣的黃金首飾。偏重款式,偏重漂亮的,不怎麼考慮以後回收的,那您可以選擇按件賣的黃金首飾。既考慮保值,又想款式漂亮的,那您就要多費心多走幾家金店,多對比,多選擇了。
你去買之前,先清楚自己想要買按克價的,還是一口價的。不然一去到金店,在金店漂亮的小姐姐一通推薦下來,自己也暈暈乎乎地就買了。然後回來的時候覺得自己買虧了。
40克多少錢?
要按時價。
⑵ 黃金首飾怎麼計算價格
黃金首飾分為純金和K金這兩類,一般是金價+溢價+加工費這三樣加起來,就等於一般首飾的價格,當然不同品牌的金店計費有較小的差距,而且工費是影響飾品整體售價的一個因素。
⑶ 金價479,10克,工費30怎麼算價格呢
近期,記者接觸到很多5G黃金、3D硬金、古法金等新品類按件銷售、舊金換新金引爭議、按件銷售暴利等各種現象引起的市場波動,給黃金珠寶零售市場帶來了諸多麻煩,甚至引起部分消費者對黃金珠寶品牌、行業的疑慮。而要打消這個疑慮,就不得不慎重思考:黃金首飾,尤其是當前盛行市場的5G黃金、3D硬金、古法金等產品,到底是按克銷售好,還是按件銷售好?
要解決這一令人費解的難題,並不難。首先,還是要釐清按件銷售的源頭問題。
平心而論,黃金按件銷售是行業的一大進步——2002年至2012年,國內黃金珠寶行業經歷了快速發展的十年,這十年間,黃金銷售主要以「按克+工費」的形式計價,滿足了消費者對黃金保值增值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其基本的佩戴需求。這之後,隨著各種新工藝、新技術的突破,黃金的附加價值越來越突出,隨即按件計價類的黃金首飾開始流行,當然並不否認2012年之前或許存在一些按件計價的黃金首飾,但是,2012年之後,這種按件計價銷售的黃金越來越多,這才引起市場上消費者的注意。
其實,黃金按件計價的初衷並非是要謀求更多的暴利,而是要逐漸改變消費對黃金首飾的刻板認知——黃金首飾第一印象不僅是材質價值,更是一種集工藝、設計、文化等於一體的高附加值產品。這個時候,按件計價正好能夠直接凸顯黃金的這些高附加值,扭轉或一定程度改變消費者尤其是新生代消費者對黃金首飾的第一印象。
但是,隨著各大零售品牌迅速「轉舵」,增加按件銷售黃金首飾的比例,尤其是前兩三年,3D硬金、古法黃金、5G黃金等的出現並火爆市場,一些零售品牌店看到機遇,下大工夫用按件銷售的方式,賺取了不同於按克銷售方式的額外利潤。有遠大目標的零售品牌或零售店不會做一些「短視的」「暴利的」生意,即使是按件銷售,也不會比「按克+工費」形式的銷售高出多少。但是,當一個細分市場形成之際,不乏出現一些鑽空子的零售商——他們通過各種掩蓋或不告知消費者相關產品細節的手段,用按件銷售的方式賺取100%甚至更高的利潤,擾亂了原有的市場秩序,給黃金首飾零售業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更有甚者,一些零售商在消費者舊金換新金時,用按件銷售的黃金換取消費者的足金舊金,直接用價格的方式衡量兩者的同等價值,卻並未主動告知或應該告知消費者所換取新金的克重等基本屬性,由此帶來了類似於「消費者20克黃金換購後變成了10克」等諸多投訴案件。
本著良好初心的按件銷售模式,卻在終端市場產生了諸多負面效應,這讓消費者對這一銷售模式產生一定懷疑。由此,我們不得不反思:按件銷售模式真的走不通嗎?到底按件計價方式好,還是「按克+工費」的計價方式好?其實,問題的核心不在於這兩種計價方式本身,而在於是否能夠以消費者為核心,保障消費者的合法知情權。
「按克+工費」的銷售方式存在已久,是終端消費市場比較習慣並認可的消費方式。這種方式比較簡單,在零售端基礎金價的基礎上,每克另計工費,總的費用即為某金飾品的總價。消費者一眼就能明白,自己想購買的金飾品的金價多少,附加值多少,願意為高附加值買單的消費者,就不會太在意高工費;而傾向於保值增值需求的消費者,則偏向於低工費的金飾品。正是由於這種銷售方式的簡單、明晰,才一直為終端消費者所認可。
按件銷售方式的出現,
真的是零售店的套路嗎?
其實,並非如此。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一位消費者走進金店購買金飾品,店員真誠接待並向顧客介紹按件銷售的產品,把這一產品的總價介紹完後,又詳細介紹說明了該產品的克重、工藝、設計等各種要素信息。消費者在得知這些應知的信息後,自然能夠計算出來,這個黃金首飾一克多少錢,如果他在意克重的話,他會去主動計算。這種按件銷售方式本身並沒有缺陷,值得行業學習並倡導。但是,鑽空子的零售商同樣也是用按件銷售的方式,卻不會主動甚至在消費者再次詢問的情況下,也不會告知消費者某一按件銷售的金飾品的克重等基本信息。這種想隱瞞點什麼的「小心思」,就不是行業該學習的銷售方式了。
今年,中國黃金報社第三調研小組分別從北京、上海兩地出發,前往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多個市區進行實地走訪和調查,了解當地黃金珠寶行業的概況和新變化,尤其是對按件銷售和「按克+工費」銷售的兩種方式進行了現場采訪和調查。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以5G黃金、3D硬金、古法金為例,一些省市前兩年基本全部都是按件計價的銷售方式,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地區逐步向「按克+工費」的方式轉變。
出現這一轉變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終端消費市場上,消費者還很重視所購買金飾品的克重等基本要素,即購買金飾品時,仍然在意金價;二是按件銷售推行兩三年以來,一些鑽空子的零售商的「暗箱操作」,給市場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消費者對這一計價方式難免有所擔憂。
基於這兩個因素,以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級黃金珠寶零售市場開始逐步向「按克+工費」的方式轉變。這是順應消費者的明智選擇。即使是「按克+工費」的方式,願意為文化、設計、工藝等高附加值買單的消費者,仍然會青睞於高工費的金飾品,這並不會影響黃金朝著高附加值方向發展的主流趨勢。
★ 總而言之,按件銷售與「按克+工費」屬同根不同形,無論哪一種銷售方式,只要保障消費者合法的知情權,不隱瞞消費者該知應知的基本信息,就都值得提倡。但就目前消費市場的主流形式而言,消費者購買金飾品的第一問題仍舊關乎於金價,由此,「按克+工費」的計價方式在目前來看,相對是比較受消費者歡迎、認可的銷售方式。
⑷ 黃金 價錢 怎麼算
黃金價格按重量計算。在貴金屬和寶石市場中有幾種稱重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個金衡制(TROY)盎司約等於31.10克;而一個常衡盎司約等於28.35克。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黃金的化學符號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碼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稱來自一個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歐若拉(Aurora)的一個故事,意為閃耀的黎明。
首先黃金投資主要分為實物黃金、黃金T+D、紙黃金、現貨黃金、國際現貨黃金(俗稱倫敦金)、期貨黃金、黃金預付款、民生金,這8種比較流行的黃金投資形式。實物黃金,通過買賣金條,金飾等買賣實質物品上的黃金。實物金:以1:1的形式,即多少貨幣購買多少黃金保值,只能買漲,不能買跌,投資額大,手續和費用復雜。難在辨別真假,成色。黃金T+D:以杠桿比例1:5.交易分三個時間段,雙向買賣,採用的是撮合式的交易,無點差,缺點是交易不活躍,有溢價產生,可以選擇銀行,優點是銀行提供,缺點是銀行手續費高的離譜。
紙黃金:紙黃金是國內中、工、建行特有的業務。紙黃金是黃金的紙上交易,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只在個人預先開立的「黃金存摺賬戶」上體現,而不涉及實物金的提取。盈利模式即通過低買高賣,獲取差價利潤。紙黃金實際上是通過投機交易獲利,而不是對黃金實物投資。優點是銀行提供,缺點是沒有杠桿,費用過高。現貨黃金:國內手續費標准為萬分之7左右,採用24小時不間斷交易,時間及價格與國際金價市場接軌,T+0交易模式,雙向操作可買漲買跌,杠桿比例比較低是1:12.5,是國內唯一採用做市商制度的投資品種,可提取黃金實物。
⑸ 算黃金價格怎麼算
算黃金價格應該按照當日國際金價計算,當然,在黃金首飾店購買黃金首飾不在其中,黃金首飾店所經營的就是用黃金作為原料來加工黃金首飾,掙的是國際金價和銷售首飾黃金之間差價,沒有賠本賺吆喝的。
所以出售黃金首飾工藝加工費和營銷費不予計算。
由於時差,國際黃金今日價格是368元。所以你的黃金需要出售要按照國際牌價減去折舊計算。
2.48克x368.10元=912.888元,
這個價格不是最終價格,還有折舊。
.
⑹ 金價回收怎麼算
在黃金回收時,回收的實時價格都是參考實時基礎金價,根據不同的黃金成色,在實時基礎金價上,下浮一定的金額。也就是說,黃金回收價格是商家基於國際黃金市場價格,然後折扣商家利潤點給出的報價,其計算方法為:黃金首飾回收價格=克重*純度*(金價-折舊費)-手續費。而黃金回收報價之所以與黃金出售價格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有兩點原因:(1)黃金製品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加工費;(2)黃金製品在銷售過程中會產生商家贏利點。
黃金首飾回收時是為了獲取黃金原料,首飾回收時跟商場買來時的價格是有很大差別的,回收時的價格是黃金實際的價格,而商場售賣時加入了附件中,比如加工費等,自然那麼黃金首飾回收價格是要低於黃金原料價格。黃金原料價格是頻繁波動的,今天和明天的金價就有可能相差好幾塊,黃金首飾回收價格具體要比黃金原料價格低多少,這是要看不同地區的回收成本以及渠道而定的,並沒有一個很統一的標准,大家對比幾家就可以清楚的回收價格情況然後再選擇是否回收。
⑺ 黃金首飾價格怎麼計算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國內金飾價格=期貨金價+溢價(一般加40元一克)+加工費(也在40-50左右)。
⑻ 黃金價格是怎麼算的
黃金價格按重量計算。在貴金屬和寶石市場中有幾種稱重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金衡制(TROY),一個金衡制(TROY)盎司約等於31.10克;而一個常衡盎司約等於28.35克。這個價格為每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