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葯品零售價不能超過進價的多少倍
葯品零售價的設定需遵循物價局的指導,不可超越規定上限。定價機制存在兩種主要形式:一是物價局制定價格,二是廠家自主定價,前者是零售價格的基準。
零售價格與出廠價格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倍數關系。出廠價格是產品生產成本的反映,而零售價格則考慮了市場因素和盈利空間。物價局的定價旨在確保葯品的合理價格,兼顧消費者權益與廠家利潤。
廠家自主定價需在物價局規定范圍內操作,確保價格合理且符合市場需求。定價策略的合理性不僅關繫到消費者能否負擔葯品費用,也影響到廠家的市場競爭力。
因此,葯品零售價是否超過進價的特定倍數,不作為判斷價格是否合理的關鍵因素。合理定價需綜合考慮成本、市場、消費者承受力等多方面因素。物價局的指導和監督,旨在維護葯品市場的健康秩序,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② 一般零售葯店如何定價
1成本加利潤定價法
比如,一個商品的成本價是50元,你想要30%~40%的利潤,定價時就要在成本價的基礎上加30%(即至少65元出售)。然後再根據品牌的影響力、參考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消費者對你的商品的認知度,最後做出一個定價。這樣定出來的價格,既能獲得利潤,又能在市場中具備一定的競爭力,還能讓顧客對你的價格有認知度。
2目標利潤定價法
這個方法首先要考慮你的預期目標是什麼?也就是說,商品出來以後,你預期要賺多少錢,然後根據目標利潤將成本控制在某個范圍之內。比如說,你的商品准備賣100元,目標利潤是50元,那麼你就要想辦法將相關成本控制在50元以內,這就是所謂的目標利潤定價法。
3需求導向定價法
這種方法是以顧客的需求為著眼點,分析顧客在什麼情況下能夠接受你的價格。比如,顧客能接受的價格大概是20元以內,超過30元就很難賣,那麼就把價格定在30元以內,如果超過50元顧客很難接受,就賣48元。在目標消費群體當中,根據顧客的年齡、收入、購買習慣以及他對價格的認知度、敏感度等做一個需求導向的調查,分析顧客能夠接受的價格範圍,然後在這個范圍之內做定價。
4競爭導向定價法
這個方法要關注競爭對手如何定價。在定價時可以保持和競爭對手的價格相差無幾,也可以比競爭對手的價格高一點或低一些。如果你的品牌、品質、推廣能力和渠道都比競爭對手強,那麼可以定得比他高。如果你的品牌價值、推廣能力、運作市場的能力和顧客群的購買力都不如對手有優勢,這時,你的定價就要比他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