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今年的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擴展閱讀
石油七廠最多時多少人 2025-07-17 16:29:25
如何看待沉沒成本 2025-07-17 15:42:23
產品價格定高了怎麼定低 2025-07-17 15:40:36

今年的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發布時間: 2022-04-20 16:39:00

❶ 今年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導致玉米價格持續走低的

過去,我國多次提高保護價,導致國外價格低於國內價格,國外玉米大批湧入國內,致使國內高價玉米存在國庫內,
國家難以忍受,取消了保護價和臨儲收購等政策性收購,採取市場定價,致使價格猛跌。

❷ 玉米價格或繼續下跌,為何一跌再跌

我國向美國的玉米訂單交貨期為1月到8月。且我國玉米的產季為9月底到10月份,之前因為自然災害,豬飼料消耗等原因導致玉米價格增長,在玉米產季前的8月份達到最高,畢竟供少於需。而到了現在隨著玉米不斷收獲和國外玉米不斷進入國內,且這段時間不是豬的出欄期,剩下的豬飼料不需要那麼多的玉米。所以這一段時間里玉米明顯供大於求,所以玉米價格就一降再降。

而由於玉米價格不斷提高,就越來越多人去種植玉米,到了10月份國內外大量的玉米開始產出,且我國之前向美國下的歷來最大的玉米訂單在1月也要開始交付。大量的玉米不斷的湧入市場,供需關系顛倒,立刻就變成了供大於求,所以玉米價格就不斷走低。但對比前幾年的玉米價格,現在的玉米價格還算是有掙的。

❸ 為什麼今年玉米價格那麼便宜

一是上年玉米市場的一些變化特點
上年玉米雖然減產,但減產幅度不大;上年玉米水份偏高,存放相對困難,促使銷售加快,而需求又減弱,因此市場供給略大於需求;市場放開,收購競爭趨於激烈,國有糧食企業收購量大幅下降,收購、存量趨於分散;農民惜售心理比較突出和普遍,手中存量仍較多。
二是今年上半年玉米購銷價格雖然出現大漲大落,但總體平穩偏弱
東北玉米購銷價格一直表現堅挺和平穩,南北方市場購銷價格出現倒掛,商家獲利空間縮小,玉米市場受禽流感的影響最大,養殖業明顯偏淡,使玉米需求大幅下降,玉米供給增強,運輸趨於好轉,供需矛盾明顯緩和。
三是政策性因素支持了生產,調控了供需
促農增收、促糧增產的政策,提高了糧食產量;提價和補貼政策,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民收益;加強宏觀調,施制約了糧價大幅上漲;加強調運,緩解了產銷矛盾;陳糧拋售增加了供給,減弱了玉米品種的需求,壓制了市場價格;上半年玉米出口僅163萬噸,同比下降76%,減少玉米的出口,增強了國內供給能力。上述因素都明顯對玉米市場構成較大影響。

❹ 今年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謝謝

今年3月以來,我國玉米價格在創下歷史新高之後,開始歷時六個月下跌。我們認為,我國玉米價格在供應壓力、需求疲弱以及今年收儲價格下降的情況下,熊市格局確立,玉米價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1、 供應端:產量新高 庫存龐大
據USDA最新預估數據,2015/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2.25億噸,持平9月預估;照此預估,2015/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較前三年增幅約4.33%、3%和9.43%,再創歷史新高。我們認為,2015/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利空中國玉米價格。

從實地調研情況看,我國玉米產區前三位的省市分別為:黑龍江、吉林、內蒙古。2015年9月21日至9月26日,我們對我國大豆、玉米主產區黑龍江西北部地區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實地調研,西線調研路線為:哈爾濱—綏化—北安—黑河—訥河—齊齊哈爾——哈爾濱,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對於今年黑龍江西北部地區大豆和玉米產量了解到如下情況:
黑龍江西北部地區大豆玉米種植主要為承包租地方式,農戶自種比例約佔1/3。除了黑龍江偏北地區種植大豆以外,偏南地區以種植玉米為主。從地區分布來看,綏棱、海倫、海北、北安等地以種植玉米為主:如綏化地區農戶反映,今年全部種植玉米;綏棱縣克音河鄉部落村農戶反映,去年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各佔一半,而今年玉米種植面積上升至90%,大豆種植下降至10%;海倫縣鄉鎮領導反映,該縣去年大豆種植面積約17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約205萬畝,佔比分別為45.3%和54.7%;今年大豆和玉米的種植面積預計為165萬畝和210畝,佔比分別為44%和56%;黑河市孫吳縣某合作社負責人反映,最近幾年全部種植大豆;黑河市西崗子鎮以種植玉米為主,大豆種植較少;嫩江縣今年大豆種植面積略增;內蒙古莫旗塔溫敖保鎮農戶反映,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約1倍多;齊齊哈爾相關人士反映,大豆種植500多萬畝,在該地區種植結構中的比例約為15%,玉米種植面積2000萬畝,佔比約57%。由此可見,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今年黑龍江西北部地區玉米種植面積仍然居首。
農戶選擇種植大豆或玉米的主要原因:(1)玉米種植收益遠遠高於大豆,如海倫現鄉鎮領導估算,如果不算大豆價格補貼的話,預估大豆每垧收益比玉米低4000-5000元,種植收益使得農戶偏好種植玉米。如有農戶表示,如果大豆價格升至3元/斤,才會考慮種植大豆。(2)地塊原因,農戶只有在不能夠種植玉米的情況下才種植大豆,如內蒙古莫旗塔溫敖保鎮農戶認為該地區因氣溫低、農葯殘留大,所以該地區不適合種植玉米。
從今年大豆、玉米的生長情況來看,不同地區也呈現出不同情況:綏化地區農戶反映,由於今年雨水偏多,積溫低,播種晚,預計今年玉米單產不及去年。去年玉米收成好,主要因為出現了夜裡下雨,白天晴天的良好天氣,對於玉米生長極為有利。今年預計沒有霜凍危害,因為至今還沒有下霜,往年此時已經下霜。綏棱縣克音河鄉部落村農戶反映,今年大豆單產情況良好,因為天氣好,不旱不澇,單產預估約300斤/畝,蛋白質量較好;該村玉米種植則因選購河田2號種子的原因,造成大面積倒伏;農戶預估今年玉米單產約1萬斤/垧,去年單產為2.3萬斤/垧。海倫縣鄉鎮領導介紹,今年大豆單產情況不及去年,主要因為積溫低(大約少了200-300度),所以大豆底部15-20CM沒有結莢,同時頂部籽粒不夠飽滿,有青豆現象,今年大豆單產預計4500斤/垧,較去年減產約10%左右;玉米平均單產預計約2.4萬斤/垧。黑河市孫吳縣某合作社負責人反映,今年略微偏旱一些,所以預計大豆產量比去年略低。去年大豆產量約4000斤/垧,今年大豆產量當前預估為3500-3600斤/垧。黑河市西崗子鎮某收購商反映,今年玉米產量還可以,略有下降,主要是去年玉米產量非常高,而大豆也沒有聽說出現減產現象。嫩江縣某糧庫負責人預計該地區大豆總產量預計60-70萬噸,較去年略減10萬噸左右,玉米總產量預計200萬噸左右。內蒙古莫旗塔溫敖保鎮農戶反映,今年天氣還可以,今年大豆單產預計約3000-3500斤/垧,往年平均單產約3200斤/垧。齊齊哈爾市相關人士反映,今年整個糧食作物的生長都比較好,其中4-5月不是太好,主要是低溫多雨,無法進行田地耕作;6月有的地方出現了旱情,如龍江南部,後來也出現了「隔道不下雨」的情況。總體而言,今年總降水量和往年差不多,但是降水分布不均勻,導致玉米品種可能出現不一樣的情況,即雨水充沛的地方玉米漲勢良好,反之玉米漲勢可能不太好。今年玉米棒比較小,現在還沒有完全成熟,成熟期比往常晚了3-5天,這就有可能面臨早霜風險。不過,幸運的是截止當前齊齊哈爾地區都沒有出現0度的情況,據天氣預報,「十一」之後氣溫還會上升,所以今年齊齊哈爾地區應該沒有早霜問題。

❺ 玉米價格跌破1.5元,為何會大幅度下跌

其實這不是玉米價格第一次下降了,基本隔幾年就會降一次價,這是市場規律,也是正常現象。

為什麼呢!因為當玉米的市場產量高過玉米的市場需求時,那麼就會降價,這是一個規律,並沒有人刻意打壓價格。

一,市場物價規律怎麼定的。

比如說吧,市場每年需要800萬噸玉米,可是市場每年只產出了600噸,那麼價格就會高,因為市場有需要,必須抬高價格以求購玉米,那麼如果玉米的市場產出高於800噸,就比如今年產出了1000噸,那麼就市場上的玉米價格就會降下去,因為農民手裡,或者二倉庫手裡不可能存那麼多糧食,只能低價往外賣。

這就是市場的物價規律,也是千百年來不變的。

這就是所謂的市場運作,不能讓任何一個人的產出賺不到錢,也不能讓任何一個行業需要時而市場上沒有。

❻ 玉米價格或繼續下跌,玉米價格為何下跌

今年玉米價格的上漲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喊了這么多年的玉米漲價,沒想到這次真的上漲了,最近玉米價格有所下跌,很多人又認為下半年行情不樂觀。

玉米趨勢仍將延續 行情波動放大


7月進口玉米91萬噸,為3年內新高,同比增長136.5%。1-7月累計進口457萬噸,同比增長30.7%。主要原因就是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所以進口量增加。受這兩方面因素影響,玉米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下跌,但是下半年玉米價格肯定不會差,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

一是玉米減產可能性增加。北方多個種植大省出現了多次短時強降雨,很多玉米地積水排不出去。二是生豬存欄不斷增加,玉米用量加大。下半年以來,生豬存欄量不斷增加,繼六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出現環比增長後。在七月份,生豬存欄也出現了環比增長。意味著去年9月開始的生豬復產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從現在開始,生豬存欄量會越來越多。

生豬存欄量增加,意味著飼料的需求量會繼續增加,而作為飼料主要原料的玉米需求量也會水漲船高,越來越多。所以說現在玉米價格的波動只是一個調整階段,下半年玉米價格還會繼續增長的。

❼ 今年玉米價格怎麼這么低

進入十月份以來,我國各個產區的新季玉米開始大量集中上市,今年對於玉米來說本就是產量大年,由於每日上貨量的增加,玉米供應量飽和,導致各產地玉米的收購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據了解,部分玉米收購價格主產區已經全面跌至三年最低,數據中心報價信息顯示,目前各產區的玉米收購價格都維持在1元/斤以下,收購價格相對於去年來說,更是低了不少。如今全國各個玉米產區的收購價格基本上都以下滑趨勢示人,價格僅為八九毛,這樣下去,玉米市場還會有出路嗎?據了解,近期部分深加工企業雖然已經開始逐漸收購,但是積極性不高,在產地收購還是多以觀望態度居多,交易保持遲緩的狀態。據資料顯示,去年國內玉米收購價格基本較為堅挺,在市場中突破了各種關卡,主要原因是由於去年國家對於儲存收購力度加大,2013到2014年臨儲玉米累計收購量達到了將近7000噸的數量,市場中流通貨源較少,而在秋季,新上市的玉米增加了市場中流通的供應數量,供求關系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在去年秋季玉米價格上漲趨勢還是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基本穩定。所以,2014年玉米價格的主要原因是或還是因為國家收購力度較大,導致市場中流通玉米貨源減少,物以稀為貴,玉米收購價格上漲不斷。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農業一站通的今年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http://www.nyyzt.com/news/show-16641.html

❽ 今年玉米價格是多少

對玉米市場來講,元旦階段已經悄然過去,似乎沒有很多分析人說的要大漲,反而跟農糧苑分析的狀況差不多,元旦市場能趨於穩定就讓很多人滿意了。新的一年開始,到3號東北深加工有一些起色,遼寧益海現在二等玉米1800元,漲了50元。至於其他地區與後續漲勢如何,我們今天來看看整體行情。
第一點,1月到春節前的市場行情,屆時整體會趨於震盪較多整體弱勢的走向。即便東北遼寧益海嘉里還有公主嶺開始略有上漲,不過東北市場整體上升趨勢還是受到了當地越來越緊湊的售糧量和目前備貨需求不旺2個因素的制約。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到,那就是門前到車的數量,如果在月中持續增加,加工廠庫存繼續補庫,那麼東北玉米價格還得掉。
第二點,二月春節後的玉米行情,甚至是到三月臨儲玉米拍賣公布前一陣,估計會有一個迅速升溫的走向,不過也要看下游消化能力。農糧苑覺得每年公布拍賣前玉米價格都會有所上升,2019年也不會例外。春節之後農戶賣糧量會少很多,而且玉米加工廠的庫存逐步消化,新一輪的新玉米采購計劃將會啟動,從而提升收購價格繼續收購。而且,雖說整體深加工企業開工率比較好,產能投入比較多,但是飼料玉米的影響似乎還沒有擺脫,消費端隨著春節之前養殖業出欄高峰,會讓生豬存欄方面減少,補欄積極性下滑還有短期畜牧業低迷的狀態之下,飼料玉米采購需求力度肯定會影響到年中左右。
第三點,臨儲方面,今年庫存量還有接近8000萬噸需要消化,當臨儲拍賣後,新玉米的市場競爭壓力起碼一半是來自臨儲市場,而且市場現在有傳聞說要提升臨儲起拍價格,所以2018年新玉米的優勢似乎就不太好過了。不過目前這個消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第四點,玉米市場每年4月拍賣開始後價格會有所降低,直到5月中旬市場消化能力提高,市場行情在5月到6月都會有個回升期,從18年玉米供應緊張的局面或許在這時候更加明顯,玉米市場的地位將在5月份重振旗鼓。但價格方面不一定有很好的漲幅。
總之,玉米市場從現在短期看還是挺揪心,2019年,大家可以觀察3月份的進口玉米策略落實,還有畜牧業的行情發展來判斷整年的玉米價格應該還是挺有用,目前來看還得呈現一個過山車似的走勢,階段性走高,區域性下滑的行情比較多。
其實縱向對比最近幾年的玉米市場,2018年新玉米的價格地位的確算是高點了,在2019年玉米上市的時候,國內玉米需求應該會比2018年更大,到時候新玉米現貨價格走勢也會階段性爬升,新玉米或許在2019下半年能突破1.2元/斤。

❾ 老師們,今年的玉米價格為啥這么便宜啊

首先,外國玉米太便宜。目前玉米進口價和國內臨儲價的差別已經達到了每噸500元左右,也就是說,國家的糧庫每收一噸玉米,就多花500塊錢。

其次,玉米加工企業成本太高。國內玉米加工企業如果用國內玉米,就有比較高的成本,就沒法跟國際競爭。

結果:玉米加工企業進口外國便宜玉米,國家糧庫里的玉米越來越多,賣又賣不出去,只能由國家財政來兜底。2014年,國家玉米臨時收儲的財政資金成本是1800億元!這么多錢花出去,加上國家的巨額惠農補貼,農民種的玉米越來越多,玉米收購價格越來越高,國家糧庫里的玉米庫存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

❿ 為什麼今年玉米價格這么低,還能張點嗎

玉米是因為今年種植面積全國增幅達30%,產量過剩而下跌。

主要影響因素包括:
第一,農民價格預期較高,春節前放慢銷售節奏。一般而言,東北地區農民在春節前,應銷售60%的玉米,餘下40%春節後銷售。但今年春節前,農民只銷售了40%。調研表明,今年農民按兵不動、待價而沽的原因在於,近幾年玉米價格一般春節前較低,而春節後會逐步上漲。今年許多農民選擇在春節前不賣糧,等待節後賣糧。這樣形成春節後、天氣變暖前,許多沒有儲糧設施的農民集中售糧的局面。
第二,今年春節比往年推後2個星期,這意味著壓縮了節後玉米銷售時間。在農民大量集中售糧的形勢下,加工企業、貿易商的烘乾設施既要承擔比往年多20%的任務,同時比往年少2個星期的時間,這樣,形成節前浪費了寶貴的烘乾能力,而節後,兩者的疊加,使市場烘乾能力不足,再加之預期不穩,目前市場化收購能力相對有限,由此就出現一反常態的玉米價格下跌趨勢。這是目前東北玉米收購形勢形成的主因。但是,對有簡單存糧條件的農戶影響並不大
第三,目前部分沒有存糧條件的農民或有恐慌心理,賣跌不賣漲的操作,也加劇了市場走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