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官窯與民窯,2.3億PK1萬,民窯一敗塗地!官窯到底貴在哪呢
第一點,面對用戶不同,官窯主要供應對象皇家以及貴族,民窯供應下層民眾,舉個例子,有點現在的奢侈品品牌跟街邊貨的意思。第二點,官窯工匠整體水平高,工藝精湛,做工考究,且產量又小,所出必精品;民窯則以量為主,放棄復雜的紋飾與技藝。
② 官窯瓷器到底值錢不
官窯與民窯在中國陶瓷史上像是並駕齊驅的兩輛駕馬車,一駕直接通往宮廷,一駕通往廣大的民間市場,它們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在漫長的發展道路上,相互影響著,相互促進著。它們燒造的瓷器型制基本相同:一是生活日用瓷器,如盤、碟、蠱、碗、罐、壺等;二是陳設玩賞器,如瓶、樽、花盆、香爐等;三是文房用器,如筆架、筆筒、筆洗、水盂、印盒等。但民窯燒造瓷器的量比官窯大,官窯瓷器相對來說更為衿貴。
瓷器收藏應走出「重官窯輕民窯」誤區
有人說,瓷器收藏,就要收藏官窯,而且要好的、精的,那才有價值。這話聽起來沒錯,也似乎是收藏之道,但仔細琢磨,就顯得有些脫離實際,好高騖遠了。目前,不少的古瓷器收藏者把眼光瞄向了歷代官窯瓷器,而對於民窯乃至民窯瓷器精品不聞不問,甚至於鄙視。搞收藏的人誰都知道官窯名貴,誰都想連做夢都想擁有。可是,在現實收藏中,要達到這個要求可謂難之又難。
先不說資金問題,就說整個市場上能碰到多少官窯瓷器,幾乎是鳳毛麟角。珍貴古瓷相當稀少,自古便受到人們的珍視,如宋代汝、官、哥、鈞、定這些珍品瓷器,目前國內外博物館的存世量幾乎都有數可查,民間雖無法統計,但數量一定不會很多。正因其十分珍貴,乾隆皇帝得到這些珍品,也要御筆題詩,銘刻器底,足見其稀少珍愛的程度。
至於市場上的明清官窯瓷器數量,看看歷年市場上的成交記錄就一目瞭然了。前些年,同是那些器物轉來轉去,少有「生貨」出現,說明數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在古瓷器收藏中,要講究實際,端正心態,切不應該好大喜功。收藏本身就是講究隨緣的,如能碰到歷代官窯瓷器那當然最好。既然官窯瓷器我們望塵莫及,我們還是把自身收藏定位在民窯瓷器上。
這些年,隨著整個藝術品市場發展成熟,收藏也逐漸趨於理性化,官窯瓷器價位如日中天,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甚至過億。官窯瓷器價位也帶動民窯瓷器的水漲船高,尤其是民窯精品。譬如除宋代五大名窯以外的鈞窯、定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吉州窯和建陽窯八大民窯系的瓷器等,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同樣,元明清時期的民窯瓷器不僅在國內外的許多博物館都有收藏,而且在市場上也有不錯的表現。如明代萬曆時期到清代康熙早期官搭民燒,民窯燒制出許多價值很高的瓷器精品,還有晚清民國的一些名家制瓷等。這些年,國內市場上屢有精品民窯瓷器被推出,價格都十分昂貴,有的甚至超過了官窯瓷器。
③ 官窯和民窯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價值差那麼多有民窯什麼民窯有狠高的價值的東西呢
官窯和民窯有什麼區別?
官窯起自唐,有兩種涵義,一是指貢器,一是指官廠。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紀--十四世紀),官窯多有貢器,少有官廠,採取的形式是「官監民燒」,燒出的瓷器,「千中選十,百中選一」,進貢給統治階級。這種瓷器就叫做貢瓷和官窯。那時,唐代在產瓷區設有司務,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綏為新平(景德鎮)司務,奉詔監燒獻陵祭器。宋代設監,如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到了元代則設局,以提領監陶,後改為本設總管。他們燒出的「景德年制」,「樞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別稱為「景德窯』,「樞府窯」等。
明代(公元十四世紀--十七世紀)採取『官辦民燒』的形式,開始有官廠,專燒進貢的瓷器。如在景德鎮設御器廠,特派廠官,經費出自地方,編役人夫,設窯達五十幾座,專門燒造御器即貢器。清代與明代不同,採取的是『官搭民燒」的折中形式。其產品分「欽限」和「部限」兩類,前者是專給皇帝用的,後者是給朝廷和外交禮賓用的。
民窯是對官窯而言。廣義地講,凡屬非官府經營的,進行商品性生產的瓷窯及其產品,都是民窯。
民窯的歷史遠比官窯早得多,陶瓷器均產生於民間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遠銷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據考證,在這些地區都發掘有唐三彩,越窯青瓷和邢窯白瓷等。民窯於此已有較大的發展,並帶有商品生產的性質。
唐代以後,各地民窯輩出,競相媲美,往往有供不應求之勢。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鈞窯,汝窯,定窯。章生一的哥窯「紋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窯(龍泉青瓷)等。
宋元時,民窯發展較快,僅景德鎮的民窯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時的民窯完全屬於商品生產的性質,
民窯在產量上所佔的比重比官窯大得多,在質量上也有一定的發展。到了清代,民窯佔了壓倒優勢,官窯瓷器也為民窯所出。
④ 晚清民窯瓷器價格
有些民窯普品,幾乎沒有什麼收藏價值。例如,下面這只清中期豆青釉五福捧壽的盤子,即使今天,完整器價格也只有小幾千元。客觀地說,它的價格還不如佔地費貴呢。北京二環邊上的住宅,建築面積均價每平米6萬元,一個盤子約佔地一平方英尺,佔地費就高於盤子的價值了。但是,業余收藏愛好者卻不得不買一些這樣的普品,用以了解那個時代。
乾隆晚期,明砂高齡土用盡,開始採用李黃高齡、大周高嶺和星子高嶺。也就是說,乾隆時期的瓷胎應該用四種不同的外觀狀態。據我們觀察,不管哪位專家或行家,並沒有能力判斷乾隆及以後的瓷器胎骨用的是那種高嶺土。這與玉器行業相比具有明顯差距。玉器行業的專家或行家能夠准確判斷籽玉、山玉、青海玉、俄羅斯玉和韓玉。
不過,瓷器行業的行家卻能判斷是老底還是做舊底。按照我們的理解,老胎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和拒油性,污垢很難緊密地、完全地沾滿瓷胎。換句話說,老胎具有一定的油性。民窯瓷器的胎,有些研磨得不夠細,存在一些粗顆粒,但是胎骨出油的狀況始終存在。
我們最感興趣的是,側光看豆青釉的釉面,呈現均勻的、漣漪狀的小皺紋。據說,乾隆豆青釉的胎釉結合部的鋸齒狀已經仿製出來了,不過還沒有聽說小漣漪紋在被仿製。
孤證不立。只有一個例子的情況下,不能判定某件事情成立。所以,還是要找一眼開門的乾隆豆青釉瓷器作為例子。「爬不如蹲,蹲不如立」,碗盤類被認為是爬件,罐缸類被認為是蹲件,瓶尊類被認為是立件。其實這很容易理解,與傳世量有關。碗盤類大量使用,每家每戶都有幾十件,傳世量必定很大。罐缸類雖然是實用器,不過每家每戶用的數量卻大大減少,傳世量要少得多。而瓶尊類屬於陳設器,只有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家才會使用,傳世量就更少了。所以,我們要找一件蹲件。
這種作為標本的瓷器,我們盡可能選用殘破器。一方面是為了節約成本,二方面是為了獲取輔助證據的信息。我們注意到,有些行家是能夠准確判斷老鋦的特徵的。溝通是很重要的,能夠拿一些別人熟悉的輔助證據進行交流,也不失為一個溝通點。這件五福捧壽豆青釉大罐是老鋦瓷器,有經驗者一眼就能看出,這是流行於山西一帶的鋦子。
側光看豆青釉的釉面,還是呈現均勻的、漣漪狀的小皺紋。
順便看到的是那種手工研磨青料的粗顆粒。這件豆青釉大罐的青花與上一件豆青釉盤子的青花有所不同,這件是煅燒法提純的,上件是水選法提純的,這件發色艷麗、很少結晶斑,上件發色深沉、較多結晶斑。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水選法與煅燒法並存在民窯的歷史。
乾隆豆青釉官窯瓷器是比較稀罕的品種了。像收藏界所有官窯瓷器一樣,見得越少,價格越高,越容易受到懷疑。古玩圈外人士反而會贊嘆這件花盆的精緻。
這種小花盆屬於陳設器,主要用於文房。瓷器花盆實際上是套盆,直接用土養花會爛根的。官窯器設計水平較高,下面那個盆托的設計高度很有講究。我們從實踐中發現,多澆水也沒事,多餘的水會從盆托邊緣溢出,這樣就不會爛根了。我家的花一直養不好,可能是水澆得太多了,只有那幾件官窯花盆養的花能夠活很長時間。
側光看豆青釉的釉面,呈現均勻的、漣漪狀的小皺紋。民窯與官窯的差別,在於瓷土研磨得細不細、淘洗得干凈不幹凈,做工精細不精細,但是豆青釉的配方、柴窯燒成氣氛等卻差別不大。
⑤ 明朝的青花瓷賣多少錢民窯和官窯各多少
民窯精品十萬元左右;官窯高達幾十萬元。今年春晚上,周傑倫的一曲《青花瓷》無疑是整場晚會的一大亮點。從周董苦心練發音到上台演出,不但讓不少周迷們大飽眼福,同時也讓更多不了解周傑倫的中老年朋友對其刮目相看。誰都知道,青花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經周董聲情並茂的傳唱之後,自然更是讓青花瓷身價倍增,名揚天下...不過也有不少朋友無需聽《青花瓷》就知道了它是明朝的象徵,擁有清新雅緻,精美嚴謹的特點,因為他們早就從文明筆新品明朝篇二代[典雅貴麗型]上了解和熟悉了青花瓷——文明數碼電腦筆的各款產品不按照中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命名,具體到產品的包裝設計上,也蘊含了這個朝代特有的文化象徵,映指其各自特點,比如「周朝篇」的青銅酒具,「漢朝篇」的玉器...令人印象非常的深刻。而具體到明朝篇二代,是以青花瓷作為明朝篇二代的獨特標志(明朝篇包裝上和面板上有著醒目的青花瓷圖案)。
⑥ 請問官窯和民窯的瓷器分別值多少(清朝)
官窯比民窯的瓷器價值要高.根據近幾年各大拍賣公司的拍賣情況來看。明清時期的官窯和民窯十分看好。官窯是指由國家撥款按宮廷的要求,由御窯廠燒制的專供皇宮貴族使用的瓷器。民窯是指民間燒制的,以盈利為目的普通百姓使用的瓷器。官窯制瓷質量要求極高,民窯則品種豐富且趣味性很強。從收藏角度來看,官窯比民窯的升值潛力大。而官窯中更具價值的品種包括: (1)明清官窯瓷器中的特殊品 (2)官窯中的立件陳設品(3)官窯青花瓷
⑦ 清代民窯瓷器價格一般多少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作為清代的瓷器來說。官窯和民窯之間有天壤之別。首先確定瓷器是不是官窯的?如果不是官窯的,那麼就是民窯的。一般來說官窯瓷器做工精湛文是繪畫細膩,通常都書寫有這一時期的年號款。作為最普通的官窯,比如說光緒時期的官窯價格也在。幾萬元以上,如果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官窯作品就是常見的瓶罐盤碗價值也在幾十萬元以上。而民窯產品,署名年號款的要比不署名年號款的貴一些。康熙、雍正、乾隆等時期的質量最好,價格也最高,這一時期的民窯價值通常是官窯作品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價值,祝您心想事成開心每一天每一生。
⑧ 官窯和民窯的瓷器分別值多少(清朝)如小碗,小盤
清三代時期的官窯瓷器如青花、粉彩、琺琅彩等瓷器,過百萬、千萬甚至過億都是可能的,民窯精品瓷器價格過十幾萬也有可能。
⑨ 明代青花瓷價格及簡單介紹
周傑倫的《青花瓷》讓人們對於青花瓷這種瓷器開始有了更多的認識,青花瓷也是元明清三代運用比較多的瓷器之一,外形優美,即使在當代,也有極佳的觀賞價值與意義。目前市面上的青花瓷大多是收藏用,在價格上也有高有低。有些人偏愛明代的青花瓷,就想要了解青花瓷的價格。下面是小編針對相關知識的詳細介紹。
明代青花瓷價格誰也說不知道,主要要根據明代青花瓷本身的情況來規定。想要了解明代青花瓷價格的人,可以根據近些年來明代青花瓷在拍賣市場上成交的價格來做個估計: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龍紋扁瓶:2億2千400萬元。
明洪武青花四季花卉紋石榴尊:1億九千萬港幣。
明成化青花纏枝秋葵紋宮盌:1億4千萬港幣。
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扁壺:1億2千多萬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嬰戲圖蓋罐:3千萬元。
明隆慶青花團龍紋大缸:2千1百萬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嬰戲圖蓋罐:3千萬元。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明代青花瓷都能夠賣到上面的這么高價,主要是要看明代青花瓷本身的質量和是不是官窯。明代青花瓷主要分官窯和民窯。官窯青花瓷做工精細、完整,講究精神文化,一般都能賣到比較高的價格;民窯青花瓷粗誑豪放,價格沒有官窯那麼高。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明代青花瓷大多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是洪武、宣德(1368-1435年)年間;中期是正統、正德(1436-1521年)年間;晚期是嘉靖、崇禎(1525-1643年)年間。時期的不同對於青花瓷價格也會受到影響,早期青花瓷的價格自然比較高。
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在呈色與紋飾上、青料與胎釉結合等情況下都會隨著加工工藝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差異,而且有些瓷器工藝、燒法的改變等,導致青花瓷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在眾多時期青花瓷的評價上,宣德為上、成化次之、永樂最差是比較公道和標准。所以宣德年間出產的青花瓷,價格一般比較昂貴。
明代青花瓷價格與介紹就到這里,提醒大家明代青花瓷價格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是比較大,如果是官窯的話,品質又非常不錯,價格一般只會上升不會低。市面上也有不少假冒明代青花瓷,在收藏明代青花瓷的時候要能夠留個心眼,多認識一下明代青花瓷,避免買到假的產品。
⑩ 民窯瓷器值錢還是官窯瓷器值錢
一般來說,無疑是官窯值錢
但也有例外,有一些民窯精品比官窯更具觀賞和收藏價值,價值也更高
官窯中也有"普品",就是紋飾很程式化的,頂多也就幾千到上萬.而民窯精品可以達到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