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藍莓發展的前景
藍莓發展前景淺析 2003,年大連森迪農業有限公司經理韓艷去北京考察農業項目,有幸認識了北京農業大學黃衛東教授,在他的倡導下,韓艷把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人類健康五大食品之一藍莓,引進到桂雲花滿族鄉,並栽培成功,打開消費市場,取得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其生產引起省內外相關專家和農業開發項目人士及附近廣大農戶的關注。筆者看到該公司從引進到產品上市的全過程,並參與庄河市在此舉辦藍莓文化節的籌辦工作,經實地調查了解,對藍莓這項產業發展的廣闊前景略有粗淺認識,筆錄下來,以省廣大消費者,或供欲發展該項產業有識之士參考。 廣闊前景之一:藍莓產業是提高人民身體素質的健康工程,發展前景光明。居相關書籍和網上查閱資料介紹,藍莓果實呈藍色,並披一層白色果粉,果肉細膩,果味酸甜,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VC含量是蘋果的幾十倍,氨基酸含量比山楂還高,被譽為「漿果之王」 據測定每百克藍莓鮮果中含蛋白質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克、維生素A高達81-100IU(國際單位),除含有常規的糖、酸、維生素C、礦物元素外,藍莓果實中還含有尼克酸、SOD黃酮等特殊成分。藍莓中的花青素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維生素C的20倍,是維生素E的50倍,。由此可見,藍莓果實不僅是營養豐富的果品,而且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經常食用藍莓,可明顯地增強視力,消除眼睛疲勞;它還有營養皮膚;延緩腦神經衰老;對糖尿病引起的毛細血管病有治療作用;有增強心臟功能;有預防老年痴呆, 藍莓的果膠含量很高,據許多研究顯示,果膠這種可溶性的纖維質可降低膽固醇,減少得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進而預防心臟病發作及中風。。因此國際糧農組織把它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鑒於藍莓的營養價值所在,引起營養學專家的關注,有廣泛的消費群體。藍莓不僅適用於普通民眾消費,同時又是上等的醫療保健食品。在我國引進尚晚,很多人還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在國外,特別是歐美各國,倍受人們的推崇和喜愛。美國早在上世紀初就普遍食用,在英國把它列為貴族食品。我國是人口眾多的人口大國,人民生活已由溫飽型正向健康型快速發展。藍莓的營養價值一旦被廣大人民接受,其市場需求將相當樂觀。由於藍莓的醫療保健作用,適用於特殊消費人群也特別多。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愛玩游戲機的兒童,功課繁忙的學生,長時間駕車者,專注細微工作的人,商界、演藝界、長出現公眾場合的講究保健美容的富裕階層群體、患有和預防腦神經衰老、痴呆、糖尿病、心血管病等講健康講長壽群體等。遼寧科學院陶承光院長在考察大連森迪公司藍莓園時說:「藍莓產業不僅是農民一項致富產業,更重要的是增加人民壽命的健康工程」。 廣闊前景之二:藍莓產業有廣泛的需求空間。藍莓豐富營養和保健作用,促進消費群體的增加,消費群體的增加,將給藍莓產業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 從藍莓價格看。我國自產藍莓,由於產量極少,藍莓初上市,價格就與國際市場接軌,產地鮮果每公斤價格高達上百元。桂雲花的藍莓生產是全國教早進入盛果期的園區之一,他們園區露地栽培高產地方畝產可達1000公斤,如都鮮果上市,每公斤百元,效益夠吸引人的了,保守一點講,就是每公斤買到10元,那對種植者來說也是極其少有的高效經濟項目。高效勢必拉動項目發展,發展逐步平衡市場價格,這是市場規律,藍莓,也擺脫不了這一規律,但是我認為。藍莓產業,在我國出現較晚,我國又是正發展時期,市場空間大,該產業興盛周期還很長很長。 從國人消費水平看,即使每公斤上百元,消費群體也大有人在。就我們遼南農村看,與發達地區比並不富裕,這里煙民占人口近一半,而且大都吸卷煙,目前卷煙2-3元的低價煙很難買到,也就是說,他們每天抽一包煙就消費掉一兩左右的藍莓錢。農民是這樣,至於工薪階層,富裕群體每天消費五七六元買保健食品更不在話下。 與其他水果比。人所共知,草莓和大櫻桃,在我國發展歷史已不短,銷售價格至今仍在高價運行,市場不衰,藍莓從營養方面講,更佔有優勢。藍莓鮮果儲運強於草莓、葡萄,消費量達到葡萄水平,其前景也是非常樂觀的。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講健康、講長壽,藍莓產品一旦被十幾億人口認可,進入普通群眾的消費生活里,其社會需求量將大的驚人。 廣闊前景之三、藍莓產業有廣泛的發展空間。 居有關方面統計,全國栽培面積約在萬畝左右,進入盛果期的只在千畝左右,這與已把藍莓作為主栽水果品種,把藍莓作為主食水果的美國相比相差甚遠,產業規模空間十分廣大。 藍莓,單就鮮果生產而言,區域性作大有一定的難度。它屬於一項季節性勞動密集型農業產業。特別在採收季節,同一株果品從開始見熟到採收結束要10天到半月時間。一片園區從採收到結束要近一個月時間。由於果小、成熟不一致,必須人工採摘,一人只能完成一畝地的採收任務,如成數百畝,乃至上千畝的發展,一時需求那麼多臨時勞動力,採收季節性用工將成為藍莓規模發展的瓶頸,規模發展應事先考慮到。 藍莓也是適合千家萬戶分散栽植家庭致富的好項目,較為理想的辦法,還是以公司加農戶的辦法最好,由農戶栽培,公司負責技術指導,產品收購加工出售。其栽培並不復雜,有人指導,一般地區、一般農戶都可栽植。一般夫妻務農家庭,栽植2-3畝地,忙時鄰里相互串串工,完全可以管理過來,即可以解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沒有牽頭發展地區也可以幾個農戶、一個屯形成西規模發展,一是便於營銷客戶,二是可聯合建貯藏室,解決保管和延緩上市時間,提高其經濟效益,避免出售不及時風險。 從食品加工角度看,給食品加工業帶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藍莓屬於漿果類水果,儲運雖好於草莓、葡萄,但它陸地栽培成熟期正是炎熱夏季,即使有反季商品上市也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市場空間需要由加工產品代替,這給食品加工業帶來開發得空間。也是藍莓生產企業產業化的發展機遇和出路。 目前正逢國際經濟危機,在勞動力充裕,社會消費能力下降,其他產品生產過剩的情況下,抓住時機,發展藍莓,待經濟復甦之時可進入剩果期,逢時上市,選擇發展藍莓正是好項目,同時又是消化剩餘勞動力的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