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蔥價格短短幾天翻幾倍,為什麼價格會上漲這么快
我們都知道,市場上很多商品的價格會因為某種原因導致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價格就會發生了很大的差距,出現這種狀況既有內在原因也有內在原因,所以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是大蔥價格短短幾天翻幾倍,為什麼價格會上漲這么快?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比如說天氣的原因,產量減少或者是商家炒作等,下面我們具體來解釋一下。
還有就是商家的炒作,我們都知道,每個商人都不想做虧本買賣,都想從中獲取高額的利潤,由於大蔥出現供不應求的現狀,所以那些商家就會趁此機會哄抬物價,從中大賺一筆,所以價格才會在短短時間內翻了好幾倍。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關於大蔥價格上漲的原因。
B. 「大蔥漲價」蔥價將何去何從
01、蔥價飛漲,市場里的蔥,一夜之間少了前段時間上菜市場買菜,每次跟菜攤里的小菜農要點蔥,菜農總是扭扭捏捏,有的說沒有,有的好不容易才擠出一根來。碰了幾次壁,我有些不解。於是就問賣菜的阿姨:怎麼連一根蔥都不願意送給我呀?
阿姨無奈說:你不知道最近的蔥有多貴。不是我不給你,是我的蔥量真的很少,今天才進了半斤蔥,這半斤蔥進貨價都要五塊錢了。
我很不解:「不就一根蔥嗎?怎麼那麼難找呢?」阿姨說:「最近真奇怪,市場上的蔥少得很,去進貨時經常拿不到,價格賊貴,原來一斤蔥才一塊多錢,現在漲到了七八塊,今天更奇怪,已經賣到十塊錢了。」阿姨一臉不解和無奈。
蔥價起落的背後,有零售商的不解,有蔥販子的奸詐,有蔥農的坐地起價,有百姓的抗拒和無奈。
任何存心囤貨,故意抬高價錢,影響市場銷售秩序的人,最終都不會有好下場。特別拿蔥、蒜頭,姜這些調味品做文章的商販,終將自食其果。且不說老百姓的本能反應,國家也會打擊這種故意抬高商品價格的行為。
作為商品,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為以外因素影響的漲價,百姓可以理解,但對唯利是圖的商家們的狡詐經營和故意抬高價錢,民眾是會堅決抵制的。
C. 大蔥降價了,是因為春季新蔥上市了嗎
相對於大蔥這種作物,它的季節性很強,剛入冬漲價,那是一般普通人都不願意花高價去囤蔥,問題是,今年北方群眾,全都是花一塊二.三後囤的蔥,然後就是大價格蔥一路走高如果蔥是因為囤積而昂貴,那麼蔥價急降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新的蔥下來了(或者快要下來了),如果沒有就不可能降價。
有些菜販子,投機倒把,囤貨居奇,意想大賺一筆,越貴越囤,可是鮮新蔬菜不比其他如煙酒類,干貨,冰貨可以長期安放,它只要存放幾天必定就會失去新鮮感,或者壞掉,現在賣不掉,收購的時候是濕的,現在蔥水分少了,損耗都在30%以上,按現在的價格出售也賺不到多少錢,我們幾個看到蔥販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無不快哉,讓你們投機
D. 2022年秋冬大蔥價格預測
2022年秋冬大蔥價格預測,估計能升2至5角。
該作物栽培技術
一、播種育苗
1.施肥整地
選3年沒種過蔥蒜類、土壤疏鬆、肥力好、中性微鹼性地塊(pH值7至7.4為最佳),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kg,過磷酸鈣50至75千克,尿素40千克。深翻耙平,做畦寬13米,長7至10米的平畦。
2.播種時間
春播可採用冬性強、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品質好的品種,用於春播種植,可於3月下旬播種、育苗,6月栽植,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採收。
3.播種方法
每畝大田需用種子100克左右。種子適量細砂或細土,均勻撤播床面,覆土或泥灰1至2厘米,以蓋沒種子為宜,然後床面覆蓋稻草或薄膜增溫保濕,促進種子發芽。
種子萌芽出土後,及時於傍晚揭草或揭膜。當蔥苗高達6至10厘米及15至20厘米時,分別進行間苗、拔草,間撥瘦弱苗和過密苗,留苗距2厘米左右。當苗高30至40厘米時,即可安排種植至大田。
二、合理定植
長至40至50厘米高時定植,如果發現分櫱的植株,應及時拋棄不用,減少經濟損失。
1.定植期
選擇定植期應為芒種時(6月上旬)為好,還要考慮蔥苗生長期有130天,春播苗比秋播苗小,定植期晚15天左右。
2.選地整地
定植地塊要與育苗地塊基本一致,但要注意有利於排水,以防雨季溝積水,上茬地不可翻耕,按照品種要求的種植行距開溝。秋蔥開溝深寬為30至35厘米。
3.施足底肥
每畝用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復合肥30至40千克,施入溝內。施肥後深翻20至30厘米,疏鬆溝內土壤,將肥料混勻,然後耬平。
每生產1000kg成品,需要純氮肥2.7kg、磷肥0.5kg、鉀肥3.3kg。
4.起苗分級
起苗前2至3天,澆水一次,使土保持不幹不濕,起苗時不困難,又不活土。做到隨起苗、隨分級(把苗子分成1、2級)、隨剪須根(留根長3至5厘米),隨定植。
5.栽苗
將苗子分級定植,大小分開栽。栽苗時,深度以不埋心葉,在地面上7至10cm為宜,因蔥秧大小保持下齊即可。
6.密度
高產田每畝栽1.3萬至1.6萬株。原則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肥多宜稀,肥少宜密。
為了培土方便,可採用放大行距,縮小株距的方法。行距65至80厘米,株距5至8厘米。
三、栽後管理
1.緩苗期管理
蔥秧定植後,老根很快腐爛,4至5天後萌出新根,新根長出,新葉開始生長。此期為緩苗期。此時正是高溫季節,生長極為緩慢,株高、株重開始都有減少。
此期的管理主要促進根系發生發展,措施是:一是防澇,二是鬆土。如出現溝內積水1至2天,蔥葉發黃,爛根死苗,所以雨後及時排水、中耕。
2.旺盛期管理
此期正是立秋後,天氣涼爽,晝夜溫差大,適應生長,植株增高,假莖增長,蔥白充實。
此期的管理:主要是追肥、澆水、培土、防治病蟲害。
(1)操作程序
立秋開始,每個節氣一次,到秋分共4次追肥、培土、澆水,一體化作業過程。
立秋時,在壟背撒施農家肥2000千克,同時施入尿素10至15千克,隨之鋤松壟台,將肥料鋤入溝內,接著澆水。
處暑時,再追氮肥(尿素)10至15千克,配合鉀肥(硫酸鉀10千克)或施入復合肥20千克,將肥料施入行間,中耕後培土,然後順溝澆水。
白露和秋分時,各再次追肥、培土、澆水,方法同上。
(2)培土的作用
培土能增加植株高度、蔥白長度和重量。
培土應注意:
要在上午(10點後)露水干、土壤涼爽時進行,否則易引起假莖爛。
第1至2次培土時,因苗生長慢,應淺培土;
第3至4次培土時,因苗生長快,應深培土。注意不理心葉為適度。
E. 大蔥價格為什麼上漲
大蔥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種植面積減少、天氣原因造成主產地和地產大蔥受災減產、成本增加推高價格上漲。
一是種植面積減少
受近兩年大蔥種植收益下降,尤其是去年大蔥價格明顯偏低,導致很多種植戶減少了今年的種植面積。此外,受疫情影響,很多農戶擔心後期會有疫情反復,害怕收獲時銷售不暢,主動減少了種植面積。
二是天氣原因造成主產地和地產大蔥受災減產
我省大蔥的主要貨源地山東章丘,在大蔥黃金生長期受到台風影響導致大面積減產,目前調運價格已達到 4.5 元。今年我省天氣前期乾旱少雨,後期台風頻發多雨,造成地產大蔥部分出現爛根,出現了明顯減產。
三是成本增加推高價格上漲
大蔥從收到售,需要對蔥品進行初加工,進行去泥扒皮等一系列手工操作。進貨時候是帶著葉子的毛蔥,蔬菜經銷商購進後要經過修剪處理成凈蔥上市售賣,每斤減少的重量摺合費用大約在 0.6-1.0 元,這都會增加到銷售價格中。此外,農戶普遍提升了包裝意識,加工越精細,蔥品賣相好價格也相應賣的高,這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5)今年干蔥價格走勢如何擴展閱讀:
大蔥未來的價格趨勢
眼看著大蔥持續大幅上漲,不少消費者開始擔心:大蔥還能漲多久?春節前還能買到便宜蔥嗎?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付一夫預測,短期內,伴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市場需求轉強,大蔥價格仍有較大可能繼續走高,但大概率不會超出往年的變動規律。
「觀察歷史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大蔥的價格走勢整體表現為:在每年歲末年初的時間段里出現漲價,且價格處於全年的高位,而到了一季度末會出現降價趨勢;自2013年起,大蔥價格只在2016年上半年出現過極為迅猛的上漲,其他時間則都處於相對穩定的波動區間內。最近兩個月,大蔥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漲價勢頭,不過相比歷史最高點的2016年上半年,依然有較大距離。」付一夫稱。
而據農村農業部對蔬菜市場供需形勢及價格走勢預測,在總體供給偏緊的局面下,大蔥價格或在春節前達到高峰。
F. 有人知道為什麼最近大蔥價格漲價嗎
蔥、姜、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調味品,在購買的時候,大家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它們的價格波動幅度很大,有時候低廉到幾毛錢一斤,有時候價格會一飛沖天,讓人無法接受,前幾年蒜你狠、姜你軍都相繼發威,使得消費者們望洋興嘆,而從今年10月份開始,大蔥價格又開始瘋漲,致使價格成倍增長,還讓它一度上了熱搜,為什麼「百姓蔥」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了「富貴蔥」?它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現在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底。
我國大蔥主產區一般以露地種植為主,一旦遇到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大蔥的產量與品質很容易受到影響,因而導致市場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大蔥在我國的主產地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北、河南,三省的大蔥產量佔到了全國總產量的50%,所以該地區的氣候異常,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大蔥的產量和品種。
今年夏秋,華北地區的雨量相比往年普遍偏多,大家知道大蔥的根系不是很發達,一旦受到連續的陰雨天氣,大蔥的根部就會長時間浸泡在水裡,不但仰制到了植株的根部呼吸,而且還有可能讓蔥白產生病變,從而使大蔥的產量和品種都受到影響。除了雨量偏多,大風、冰雹也會對大蔥的生長造成惡劣影響,因此,主產地的氣候因素也是造成大蔥價格波動的誘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