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
玉米的供給,玉米的需求,玉米進出口 玉米庫存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況 與其他大宗農產品 金融貨幣因素 經濟周期 貯存、運輸成本等
2. 影響玉米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哪些
1
玉米的供給
從歷年來的生產情況看,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40%以上,中國的產量占近20%,南美的產量大約佔10%,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的玉米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最為重要的因素。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量比重都較低,對國際市場影響較小。
2
玉米的需求
美國和中國既是玉米的主產國,也是主要消費國,對玉米消費較多的國家還有歐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國家,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近年來,各主要消費國玉米深加工工業發展迅速,大大推動了玉米消費需求的增加。
從國內情況來看,玉米消費主要來自口糧、飼料和工業加工。其中,口糧消費總體變化不大,對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飼料用玉米所佔的比例最高,達70%以上,飼料用玉米需求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工業加工用玉米所佔比例雖然只佔14%左右,但近年來發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加200多萬噸,對市場的影響也非常明顯。
3
玉米進出口
玉米進出口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玉米進口會增加國內供給總量,玉米出口會導致需求總量增加。對國際市場而言,要重點關注美國、中國、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國和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玉米的進口情況,這些國家玉米生產、消費的變化對國際玉米進出口貿易都有直接影響。對國內市場而言,要重點關注國內出口方面的政策,出口對國內玉米市場有較明顯的拉動作用。
4
玉米庫存
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庫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該商品供需情況的變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內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庫存變化有助於了解玉米價格的運行趨勢。一般地,在庫存水平提高的時候,供給寬松;在庫存水平降低的時候,供給緊張。結轉庫存水平和玉米價格常常呈現負相關關系。
5
玉米成本的收益情況
玉米的成本收益情況是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成本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力,市場糧價過低,農民會惜售;收益情況會影響農民對下一年度玉米種植安排,收益增加,農民可能會增加種植面積,反之可能會減少種植面積。
6
與其他農產品的比價關系
玉米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系會對玉米的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銷情況,導致玉米未來價格的走勢發生變化,因此,研究這種比價關系非常重要,其中,玉米與大豆的種植比價關系、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系最為重要。
7
金融貨幣因素
利率變化以及匯率波動已成為各國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而這些因素的變化常會引起商品期貨行情波動。總的來說,當貨幣貶值時,玉米期貨價格會上漲;當貨幣升值時,期貨價格會下跌。因此,貨幣的利率和匯率是除了供給量、需求量和經濟周期等決定玉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8
經濟周期
世界經濟是在繁榮與衰退周期性交替中不斷發展的,經濟周期是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可避免的經濟波動,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經濟周期中,經濟活動的波動發生在幾乎所有的經濟部門。因此,經濟周期是總體經濟而非局部經濟的波動。衡量總體經濟狀況的基本指標是國民收入,經濟周期也就表現為國民收入的波動,並由此而發生產量、就業、物價水平、利率等的波動。經濟周期在經濟的運行中周而復始地反復出現,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構成。受此影響,玉米的價格也會出現相應的波動,從宏觀面進行分析,經濟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9
儲存、運輸成本
影響運輸成本的原油、海洋運輸費率、運輸緊張等其他因素變化。
3. 影響玉米價格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1)①價值決定價格。因玉米價格和生豬飼養員工資上漲導致養豬成本增加,價格上漲。②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由於09年到10年,生豬價格下滑,養殖戶嚴重虧損而縮減養殖規模和10年冬的低溫影響,使仔豬成活率下降,豬肉供應減少,所以導致目前豬肉供不應求,價格上漲。(2)①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有影響。價格變動影響需要量的變動,豬肉價格上漲後,人們會減少消費量。但作為生活必需品,其價格的變動不會導致消費者對其需求的急劇減少。②價格變動會調節生產。豬肉價格上漲,利潤增加,會促使生產者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從而保證市場對豬肉的需求。
4. 影響玉米期貨價格的因素是什麼
影響玉米期貨價格的因素:
影響因素主要有供求關系、國際市場價格、相關商品如大豆、豆粕、小麥、稻穀等價格、天氣情況、貿易和食品政策、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等。國際原油走勢、美元指數也影響著玉米期貨價格。
玉米是製造復合飼料的最主要原料,歷年來的生產情況看,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到了40%以上,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
國內玉米消費主要來自飼料和加工業,由於受國際市場和疫情的影響,歷年來畜牧業一直處在穩定的波動中,直接影響了對飼料的需求,進而影響了對玉米的需求,從而影響了玉米的價格走勢。近年來玉米深加工的發展使玉米需求增加,供給趨緊,成為其價格上漲的直接推動力。
5. 期貨玉米價格跟隨哪些因素變動
(一)玉米的供求情況
1、玉米的供給
從歷年來的生產情況看,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到了40%以上,中國的產量佔到了近20%,南美的產量佔到了大約10%,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的玉米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其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產量比重都較低,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很小。
相對於大豆等農產品(6.74,0.15,2.28%),我國的玉米生產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年進口量較低,出口量相對穩定,每年的國內產量成為影響國內供給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國內玉米在10月底開始陸續上市,上市時正是玉米現貨價格走低的時候,到來年5、6月份與玉米開始走向緊缺,價格開始走高,到7、8月份價格達到頂峰。
2、玉米的需求
美國和中國既是玉米的主產國,也是主要消費國,對玉米消費較多的國家還有歐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國家,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近年來,各主要消費國玉米深加工工業迅速發展,大大推動了玉米的消費需求的增加。
從國內情況來看,玉米消費主要來自飼料和加工業,由於受國際市場和疫情的影響,歷年來畜牧業一直初步穩定的波動中,直接影響了對飼料的需求,進而影響了對玉米的需求,從而作用了玉米的價格走勢。近年來玉米深加工的發展是玉米需求增加,供給趨緊,成為其價格上漲的直接推動力。
3、玉米庫存的影響
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庫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該商品供需情況的變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內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庫存變化有助於了解玉米價格的運行趨勢。一般地,在庫存水平提高的時候,玉米價格走低;在庫存水平降低的時候,玉米價格走高,結轉庫存水平和玉米價格存在負相關關系。
4、相關商品的價格
與玉米關系最密切糧食品種包括飼料小麥和飼料稻穀。歷年的價格實踐表明,上述糧食品種在消費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例如飼料小麥和玉米的正常比價關系約為0.9:1.0,如果兩者比價關系超過這一水平且幅度較大,則會引起兩種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況的發生。因此,小麥和稻穀的價格成為影響玉米價格走勢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由於玉米現階段主要用於飼料生產,因此同樣用於飼料生產的豆粕價格的變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玉米的價格。盡管兩者間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目前國內豆粕供給充裕的情況下,豆粕價格的漲跌常常是市場飼料產量和需求量增減的直觀反映,玉米價格的變動將受到飼料需求量變動的影響。
(二)氣候的影響
玉米作為農產品,無論現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都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播種和生長期間,天氣情況的改善會使玉米產量由減產轉為增產,並導致供求心理預期的變化,玉米價格隨之產生下跌壓力。反之,玉米價格會由於長期乾旱或其他不利天氣因素而誘發供給緊張預期,並產生推動價格上漲的動力。
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因此,不僅我國國內天氣的變化會對我國期貨價格的變化產生影響,美國的天氣變化情況也會對我國玉米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他主產國如南美天氣的變化也會對我國玉米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美國和中國處於同一緯度,兩國玉米的種植與生長期間基本相同,每年4~9月是對兩國玉米播種面積和天氣(主要反映作物的生育狀況)炒作的時候,10月至次年3月的南美玉米產區天氣情況就成為期貨市場關注的要素之一。一般情況下,玉米價格在收割期供應量達到最高時開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應緊缺及新作產量不確定時達到高點。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時,新作產量情況會逐漸明朗,但也是受天氣影響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對之應該嚴重關注,至收割期前玉米價格會下跌。玉米價格對天氣變化的反應程度最終取決於市場總體的供需情況。
(三)經濟周期
世界經濟是在繁榮與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中不斷發展的,經濟周期是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可避免的經濟波動,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經濟周期中,經濟活動的波動發生在幾乎所有的經濟部門。因此,經濟周期是總體經濟而非局部經濟的波動。衡量總體經濟狀況的基本指標是國民收入,經濟周期也就表現為國民收入的波動,並由此而發生了產量、就業、物價水平、利率等的波動。經濟周期在經濟的運行中周而復始地反復出現,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構成。受此影響,玉米的價格也就會出現相應的波動,從宏觀面進行分析,經濟周期是非常重的影響因素之一。
(四)貨幣的匯率
無論以人民幣還是以美元作為玉米價值的貨幣進行衡量,貨幣實際幣值的波動必然會對玉米的現貨價格產生影響,同樣也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由於金融資產與商品期貨之間有著一定的連動性,所以總的來說,當貨幣貶值時,相應地,玉米期貨價格會上漲;當貨幣升值時,期貨價格會出現下跌。因此,貨幣匯率是除了供給量、需求量和經濟周期等決定玉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從2002年以來美國CBOT玉米等商品期貨品種走勢與美元走勢的關系可以看出,美元貶值是推動商品期貨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
國家的糧食產業政策一直以來都在影響著甚至左右著玉米市場和玉米價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一直致力於進行糧食的市場化改革,從1985~1997年的「合同定購、國家定購和價格雙軌制」,1998年的「三項政策、一項改革」,2001年的「放開銷區、保護區、省長負責、加強調控」,至目前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經過多年改革,我國玉米市場基本上已達到完全的市場化運作,玉米價格已經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場供需,但相關的產業政策、進出口政策、儲備政策、貨幣政策仍將對玉米市場及其價格走勢產生重要影響,需予以關注。
(六)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五個主要方面的影響外,在玉米的播種與生長期間,還應注意國內經濟景氣情況、政治局勢、軍事行動以及一些突發事件對玉米的價格走勢的影響。
6. 影響玉米期貨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玉米價格變動因素
美國的產量佔到了40%以上,中國的產量佔到了近20%,南美的產量佔到了大約10%,我國的玉米生產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年進口量較低,出口量相對穩定,每年的國內產量成為影響國內供給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國內玉米在10月底開始陸續上市,上市時正是玉米現貨價格走低的時候,到來年5、6月份與玉米開始走向緊缺,價格開始走高,到7、8月份價格達到頂峰。
一般情況下,玉米價格在收割期供應量達到最高時開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應緊缺及新作產量不確定時達到高點。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時,新作產量情況會逐漸明朗,但也是受天氣影響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對之應該嚴重關注,至收割期前玉米價格會下跌。玉米價格對天氣變化的反應程度最終取決於市場總體的供需情況。
7. 影響玉米收成的因素有哪些
玉米不結果穗或雖有果穗但不結實、籽粒不飽滿等現象在我區玉米生產田普遍存在,從而影響了玉米產量的提高。
影響因素
1、品種選擇
自交系混雜退化嚴重,親本種子質量差、純度低,個體發育差,從而降低了雜交種的增產效果;種子內在因素的影響,如生理機能退化、新陳代謝失調、體內輸導系統障礙等,造成無果穗,影響產量。
2、土壤肥力
田塊肥力較差,有機質含量低,氮、磷、鉀肥比例失調,硼、鋅肥缺乏,追肥不足,使果穗發育緩慢,不能正常授粉,增加空稈率。
3、栽培密度
種植密度過大,植株相互遮蔽,從而引起雌穗花絲發育不良,授粉不良,造成減產。
4、病蟲危害
玉米病蟲害較多,特別是大(小)斑病、黑穗病、玉米螟、葉蟬等,破壞玉米雌穗組織,消耗植株體內養分,影響穗的發育,降低產量。
5、氣候因素
雨水過大,通風透光不良,乾熱風或出現中期低溫冷害,抽穗不及時,影響或抑制幼穗分化,造成減產。
處理措施
1、品種選擇
選用豐產性好、增產潛力大、品質優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緊湊型的品種
2、種子處理
播前進行種子包衣、曬種,用多菌靈粉劑1∶1000拌種,防治病蟲危害。
3、播種時間
各地播期的確定必須依據當地歷年氣候資料和氣象災害發生的規律,將玉米抽雄、授粉期安排到伏旱之前,玉米地膜覆蓋、育苗移栽播種期較常規種植提前10~15天,以移栽期和地膜玉米出苗期避過當地霜期為宜。在適播期內,搶墒早播,充分利用春末夏初的有利氣候條件,避開伏旱。我區氣溫前期低,地上部生長慢,易蹲苗促壯,能增強抗旱力。適時早播還可延長生育期,增加營養物質積累,為穗大、粒多、籽粒飽滿、增加粒重創造條件。
4、肥水管理
按配方施肥,巧施鉀肥,補施硼、鋅等微肥,追肥要輕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重施攻穗肥,酌施粒肥。基肥中磷鉀肥不足時,在拔節或大喇叭口期適當增施,玉米拔節期667平方米追尿素10千克,田間持水量保持在65%~70%。在大喇叭口期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千克,佃間持水量保持在70%~80%,如土壤持水量低於這一水平,及時灌水。在揚花授粉灌漿階段,667平方米追尿素5千克。玉米生長期葉面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延長葉片功能期,促根壯稈,滿足穗分化對養分的需求。
5、種植密度
根據地力、施肥水平、品種特性、栽培水平等因素來確定玉米的種植密度。如中晚熟、生長期較長、大穗型的品種,667平方米保留3800~4000株為宜;中早熟、生長期偏短、小穗型的品種,667平方米保留4200株~4500株為宜。在確定密度時,同一品種的密度不但要充分考慮株型結構,還要考慮播期、種植地塊肥力水平,肥田宜稀,瘦田宜密,因地制宜,靈活掌握。
6、田管措施
玉米苗長到3片葉時間苗,間去擁擠苗、弱小苗和病殘苗。玉米苗長到5片葉時按預訂留苗密度定苗,做到去弱留壯、去小留大,力爭苗齊苗勻,苗全苗壯。搞好中耕除草,作好病蟲情監測工作。以點片防治為主,禁止普遍化防,發生蟲害採取滴心、噴霧方法,防治效果明顯。每667平方米用呋喃丹顆粒劑1、5~2千克加沙土或細爐渣15~20千克,混拌均勻後撒施在玉米心葉內。
在開花前可隔行去雄,苞葉過長的可剪去頂端3~7厘米,同時在晴天上午,待露干後用拉繩法或搖株法授粉,每隔2~3天1次,連續2~3次,可增加授粉機會,促進果穗飽滿,在玉米葉絲中後期,對尚未結棒的單株,將其上部第1與第2葉之間的莖稈輕折,以不折斷為適度,加大授粉幾率。
8. 導致玉米價格上漲的因素都有哪些哪些地區漲幅比較大
為了及時消化玉米大豐收、各地庫存量上升、玉米價格低質8毛以上的錢、玉米庫存壓力,將玉米恢復到適當的價格,各地新建了許多玉米深加工企業。特別是東北地區新生產能力約1000萬噸,目前陸續開工狀態下玉米消費作用顯著,玉米累計庫存量也呈連續下降趨勢。而且,如果繼續發展玉米,可能會真的供不應求。
例如內蒙古三等穀物溢價40元交易,四等糧食溢價55元交易;遼寧二級穀物高級23元,三級穀物高級59元;吉林三等高級51韓元,四等高級100韓元;黑龍江2014年3等高級97韓元,2015年3等高級52韓元,4等高級102韓元!
通過上述情況,我們基本上預計在臨時儲存拍賣收購市場期間,玉米價格將小幅波動,價格上下左右兩難。
但是最終,我國玉米供應緊張的格局形成,根據目前的拍賣,到明年玉米市場將出現供應不足的——。進口也會在短期內引起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