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當日賣再買,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當日賣出在買進,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1).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2).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成本: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該股票的買入價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有的股份數量, 持有期間不考慮出售股票的收益;
例如:用戶以10元買入1000股,交易成本為50元,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果用戶當天賣出部分股票,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為利潤,不稀釋到剩餘部分的成本價股票;
例如:用戶當天以11元賣出該股票500股,交易成本為25元,現金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利潤部分直接計入總資產,股票成本價仍為10.05元。
如果用戶在該日繼續購買股份,則所持有股份的成本將根據購買成本進行攤薄;
例如:用戶當天以10.50元買入1000股同種股票,交易成本為52元。那麼成本價為{(500*10+25) + (1000*10.5+52)}/1500=10.385。如果用戶在第二天以11元賣出800股,則交易成本為49元。現金金額為800*11-49=8750,利潤部分直接計入總資產,剩餘700股成本仍為10.385元;
2.成本價計算持有期間賣出股票的盈虧: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該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 除以持有的股份數量。 持有期間賣出股票有利潤的,應當扣除買入金額。
(1). 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金額;
(2). 如果盈虧金額為負,則為虧損,而公式中的負值為正值,所以公式中的分子大於采購金額,成本價格上升; 相反,當賣出股票的盈虧為正時,公式中的分子小於買入金額,成本價下降。
❷ 基金賣出是當天價格,股票賣出是即時價格還是什麼
1、基金交易15:00(不含)之前買入/贖回按當天收盤凈值計算;
基金交易15:00(含)之後買入/贖回按下一個交易日收盤凈值計算。
2、股票按照市場實時價格進行成交,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一般投資者委託價格和市場實時價格偏離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實時成交,若投資者委託價格和市場實時價格偏離幅度較大,那麼不能實時成交,也不一定能成交。
股票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法定節假日不交易。
溫馨提示:由於市場行情實時變動,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12-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❸ 股票賣出是不是按當天開盤價賣出
1. 股票的賣出是按當時買進和賣出報價競價匹配的價格賣出,比如下午1點你申報賣出股票,報價12.05元,這時買方最高報價(就是買一價)為12.10元,成交價會為12.10元. 這就不是當天的開盤價。
2. 漲跌數值是用現在的股票成交價減去昨天的收盤價計算出來的。
❹ 股票賣出價格是按實時計算還是按下午3點收盤價計算
按照實時價格成交。
股票賣出價格取決於股票賣出的時間。一般情況下,證券交易是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的,價格優先是指對同一隻股票進行買賣時,較高價格的買入優先於較低價格的買入,較低價格的賣出優先於較高價格的賣出。股票賣出是按照實時價格成交的,只有在交易日收盤集合競價時間段的交易是按照收盤價格成交的。
股票賣出的條件有四個:
第一:賺錢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
第二:形成下跌趨勢的時候,一定要賣出;
第三:股票放出天量之時,就是必須賣出之時;
第四:股票出現重大問題的,存在退市風險的。
股票賺錢之時
炒股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當買到股票賺錢之時,說明買對了股票;但股票上漲有盈利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
不管股票在什麼位置,什麼價格,什麼階段,什麼樣的股票等等,只要你買入的股票都是賺錢的,啥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這是炒股的賣出股票的宗旨。
股票完全是下跌趨勢
A股是做多賺錢,不能做空賺錢(融資融券除外),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規定,炒股想要賺錢一定要選擇持有上漲趨勢的股票,持有上漲趨勢的股票,遠離下跌趨勢個股。
因為但股票出現下跌趨勢之時,在這個時候不賣出股票,還一直持股不動的話,最終只會越來越套,面對這種股票一定要及時賣出,及時調倉換股選擇上漲趨勢的股票。
股票放出天量之時賣出
也許還有很多散戶根本不會看股票是否天量,什麼是地量,什麼是天量根本弄不明白,我在這里告訴大家,想要判斷股票是否天量,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但股票底部時候,看看成交量是多少,然後天量一般是在地量的15倍~20倍之間。
如果超過20倍的成交量,股性非常活躍,股票換手率也是非常高了,在這個時候就要謹防主力出貨了,為了安全期間,這種天量個股一定要及時賣出,不能在高位站崗。
股票出現重大問題
遇到這種問題股及時賣出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踩雷,炒股最可怕的就是踩雷,碰到雷股將會讓自己產生重大損失,這類股票堅決賣出,絕對不留戀。
比如某股票存在退市風險,存在財務造假,以及其他重大違規行為,將會被重大處罰,或者面臨退市風險,這類股票一定要遠離。
❺ 股票趕在今天收盤前賣出,那算當天的漲跌嗎
不完全算。
說股票是一種「商品」也不為過,其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並且價格的變化也會浮動在它內在價值的周圍。
股票的價格波動也和普通商品一樣,都要受到供給與需求關系的影響。
就像市場上的豬肉一樣,當需要的豬肉越來越多,當市場上豬肉供不應求,價格上升是必然的事;當賣豬肉的多了,豬肉供大於求,那麼豬肉的價格就會下降。
換做是股票的話: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這樣一來股價就會上升,相反的話股價就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通常來說,會有多方面因素造成買賣雙方的情緒波動,進而影響到供求關系,其中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有3個,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能夠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什麼?
1、政策
國家政策引領著行業和產業,比如說新能源,前幾年國家開始注重新能源的開發,對於相關企業、產業都提供了幫扶,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就會吸引市場資金流入,而且還會不斷找尋相關行業板塊以及上市公司,引發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看長期的趨勢,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期間我國的經濟先恢復,企業盈利增加,股市也就一起回升了。
3、行業景氣度
這個很重要,行業的景氣程度,非常影響股票的形勢這類公司的股票價格普遍上漲的原因是行業景氣度好,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許多新手才剛知道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趕緊買上幾萬塊,後來竟然一路下跌,被套的非常牢。其實股票的變化趨勢可以在短期被人為操縱,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剛剛接觸股票不久,優先採用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的方法,避免在短線投資中賠了本。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❻ 股票賣出價格是實時價格嗎
股票的賣出價格是按照實時的價格,不是按照當日收盤後的價格交易(即下午3點的收盤價計算)。
股票成交時是按照價格優先原則,即賣出價較高的申報先成交,時間優先原則,即最先時間申報的先成交,交易量優先原則,即交易量較大的先成交,在正常的交易時間之內,買賣股票都是按照實時的價格交易的,並不是按照當日的收盤價交易,在賣出股票後,得到的錢也是實時到賬的,所以是可以馬上買入股票,但是提現方面,要第二天才行。
【拓展資料】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同時由於股市的交易價格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市也能為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提供價格及數量等方面的參考依據。
股市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場所,使股票的發行得以延續。如果沒有股市,很難想像股票將如何流通,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質決定的。
當一個投資者選擇銀行儲蓄或購買債券時,他不必為這筆錢的流動性擔心。因為無論怎麼說,只要到了約定的期限,他都可以按照約定的利率收回利息並取回本金,特別是銀行存款,即使提前去支取,除本金外也能得到少量利息,總之,將投資撤回、變為現金不存在任何問題。
但股票就不同了,一旦購買了股票就成為了企業的股東,此後,你既不能要求發行股票的企業退股,也不能要求發行企業贖回。如果沒有股票的流通與轉讓場所,購買股票的投資就變成了一筆死錢,即使持股人急需現金,股票也無法兌現。這樣的話,人們對購買股票就會有後顧之憂,股票的發行就會出現困難。有了股票市場,股民就可以隨時將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轉讓,按比較公平與合理的價格將股票兌現,使死錢變為活錢。
❼ 股票賣出是按當時的價格,還是按收盤的價格
一、按照實時價格成交。
股票賣出價格取決於股票賣出的時間。一般情況下,證券交易是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的,價格優先是指對同一隻股票進行買賣時,較高價格的買入優先於較低價格的買入,較低價格的賣出優先於較高價格的賣出。股票賣出是按照實時價格成交的,只有在交易日收盤集合競價時間段的交易是按照收盤價格成交的。
二、
股票賣出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賺錢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
第二:形成下跌趨勢的時候,一定要賣出;
第三:股票放出天量之時,就是必須賣出之時;
第四:股票出現重大問題的,存在退市風險的。
(1)股票賺錢之時
炒股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當買到股票賺錢之時,說明買對了股票;但股票上漲有盈利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
不管股票在什麼位置,什麼價格,什麼階段,什麼樣的股票等等,只要你買入的股票都是賺錢的,啥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這是炒股的賣出股票的宗旨。
(2)股票完全是下跌趨勢
A股是做多賺錢,不能做空賺錢(融資融券除外),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規定,炒股想要賺錢一定要選擇持有上漲趨勢的股票,持有上漲趨勢的股票,遠離下跌趨勢個股。
因為但股票出現下跌趨勢之時,在這個時候不賣出股票,還一直持股不動的話,最終只會越來越套,面對這種股票一定要及時賣出,及時調倉換股選擇上漲趨勢的股票。(3)股票放出天量之時賣出
也許還有很多散戶根本不會看股票是否天量,什麼是地量,什麼是天量根本弄不明白,我在這里告訴大家,想要判斷股票是否天量,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但股票底部時候,看看成交量是多少,然後天量一般是在地量的15倍~20倍之間。
如果超過20倍的成交量,股性非常活躍,股票換手率也是非常高了,在這個時候就要謹防主力出貨了,為了安全期間,這種天量個股一定要及時賣出,不能在高位站崗。
(4)股票出現重大問題
遇到這種問題股及時賣出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踩雷,炒股最可怕的就是踩雷,碰到雷股將會讓自己產生重大損失,這類股票堅決賣出,絕對不留戀。
比如某股票存在退市風險,存在財務造假,以及其他重大違規行為,將會被重大處罰,或者面臨退市風險,這類股票一定要遠離。
根據股票市場,以及實盤操作經驗總結了當股票出現以上四種情況之時,這類股票就是一定要賣出,形成賣出股票的最低底線,現在總結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
❽ 關於股票賣出再買進之後的成本價計算方式!!!
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再買進股票,則其成本價計算公式為:成本價=(賣出股票數量×賣出價+賣出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賣出股票數量+買入股票數量)。 比如,投資者在股價為10元的時候,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1000股,所產生的賣出費用16元,賣出之後股價上漲到11元時,發現賣飛了,當天接回1000股,所產生的買入費用為5元,則經過這一買一賣,其成本價=(10×1000+16+11×1000+5)/2000=10.5105元。 如果投資者在當天賣掉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再買入股票,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在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則其成本價=(買入股票數量×買入價+買入手續費用)/買入股票數量。
股票成本計算公式為:
1、買入成本價=(買入成交價x買入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買入成交數量
2、賣出成本價=(賣出成交價x賣出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印花稅)/賣出成交數量
拓展資料: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過:
1.傭金,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交易傭金費率為成交金額的0.3%,實際上每個投資者繳納費率是不一樣的,具體費率由投資者和券商協商。
2.過戶費,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調整為成交金額的0.02%。
3.印花稅,單向徵收,賣出方繳納(買入方不用繳納),按成交金額的0.1%收取。印花稅,是稅的一種,是對合同、憑證、書據、賬簿及權利許可證等文件徵收的稅種。納稅人通過在文件上加貼印花稅票,或者蓋章來履行納稅義務。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產權轉移書據,營業賬簿,權利、許可證照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
❾ 股票賣出是不是算當天收盤的價格
一般是按照實時價格算的,集合競價才是收盤價格。
1、 價格優先是指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也就是對同一隻股票進行買賣時,較高價格的買入優先於較低價格的買入,較低價格的賣出優先於較高價格的賣出。
2、 時間優先是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也就是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委託的優先於後委託的。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3、 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接受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集合競價的所有交易以同一價格成交。
拓展資料:
委託買賣股票又稱為代理買賣股票,是專營經紀人或兼營自營與經紀的證券商接受股票投資者(委託人)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授權,依據買賣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代其買賣股票的交易活動。代理買賣的經紀人即為充當股票買賣雙方的中介者。
委託的價格形式有兩種:
1、 市價委託,即按市場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
2、 限價委託,即按委託人提出的價格條件買進或賣出股票。從1992年2月起上海證券交易所已取消市價委託形式,一律採用限價委託形式。在委託期限方面,上海證券人委託的時侯起至當日營業終止時間有效;5日內有效指從委託之日起至第5個營業日(含委託當日)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