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含水量和含水率的計算區別
在很多情況下,含水率和含水量是同一回事的:
含水量是舊標准里的提法,現在的新標准都改叫含水率了.
所謂含水率,你的理解是對的,也就是說,含水率是指「某物質中水的質量占該物質質量的百分比.」
濕物質的質量=水質量+物質質量,(此處的物質質量是指乾燥狀態下的質量)
你說到的配合比,一般是指由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裡面各組成材料(除水外),都是指絕干狀態下的材料用量.所以在施工時,要轉化成施工配合比,也就是說,在施工時,要檢驗實際所用砂石的含水率,然後根據實驗室配合比,換算成施工配合比,來進行稱量.
比如:實驗室配合比中規定:水200、砂600...現在我們測得砂的含水率為2%,則在實際的稱量中,要稱砂600*(1+2%)=612,同時用水量要相應地扣除,此時用水量為200-12=188了.
具體的這里說不完全,你可以看教材.
② 含水量怎麼算
①以重量百分數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乾土重的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乾土重)/烘乾土重×100%=水重/烘乾土重×100%
②以容積百分數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水分容積占單位土壤容積的百分數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含水量(體積%)=水分容積/土壤容積×100%=土壤含水量(重量%)/[1+土壤含水量(重量%)]×土壤密度
③以水層厚度表示土壤含水量
將一定深度土層中的含水量換算成水層深度的mm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水層厚度(mm)=土層厚度(mm)×土壤含水量(容積%)
(2)不同含水量如何計算不同的價格擴展閱讀
相對含水量
將土壤含水量換算成占田間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數,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對含量,計算公式如下:
旱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間持水量×100%
水田土壤相對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③ 含水量的計算 比如某種物品含水量45% 是150元 ,他的含水量到15% 應該是多少錢啊
水+物=總
0.45總+物=總
物=0.55總
總=150元
物=0.55*150=82.5元
物+水'=總'
物+0.15總'=總'
物=0.85總'=82.5元
總'=82.5/0.85=97.058824元
④ 玉米水分與價格計算公式
也就是純玉米價格1.1628元/斤,那30%水的玉米價格為0.814元/斤。
⑤ 水稻含水量20%怎麼計算收購價才有利潤
一般的水稻水分控制在15%以下,可使用SFY-6來檢測水分的水分含量,測試時間快、准確,全自動產品無耗材,
具體的收購價格,參考一下往年的收購價格,去除成本就好了
⑥ 砂石料扣水分怎麼算的
每單位,那麼塊礦計算價格方法55.5+0.12*62,也等於每噸$62.94。 港口礦含水量8%),由此折算盤面價格公示為:現貨價格/(1水分)+(62現貨品味)*15。
砂石在扣含水率的時候是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進行扣除。第1種情況就是砂石車在過磅的時候並沒有出現滴水的情況,那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扣除。
第2種情況就是砂石車在過磅的時候出現斷斷續續滴水的情況,一般都是需要按照2%~3%來進行扣除。
第3種情況就是砂石車在過磅的時候出現連續滴水的情況,一般都是需要按照5%來進行扣除。
第4種情況就是砂石車在過磅的時候出現流水的現象,一般都是需要按照8%~10%來進行扣除。
⑦ 玉米水分計算公式
答:玉米的含水率分為干基含水率和濕基含水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1)濕基含水率:
(7)不同含水量如何計算不同的價格擴展閱讀:
含水率試驗步驟:
1、取具有代表性的試樣15~30g或用環刀中的試樣,有機質土、砂類土和整體狀構造凍土為50g,放入稱量盒內,蓋上盒蓋,稱盒加濕土質量,准確至0.01g。
2、打開盒蓋,將盒置於烘箱內,在105~110℃的恆溫下烘至恆重。烘乾時間對粘土、粉土不得少於8h,對砂土不得少於6h,對含有機質超過干土質量5%的土,應將溫度控制在65~70℃的恆重下烘至恆重。
3、將稱量盒從烘箱中取出,蓋上盒蓋,放入乾燥容器內冷卻至室溫,稱盒加干土質量,准確至0.01g。
參考資料:網路-含水率試驗
⑧ 玉米水分和價格怎麼折算
玉米的含水率分為干基含水率和濕基含水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1)濕基含水率:
(8)不同含水量如何計算不同的價格擴展閱讀:
含水率試驗步驟:
1、取有代表性的樣品15~30g,或從環形工具中取樣品,有機土、沙土、整體結構凍土50g,放入稱重箱,蓋上稱重箱,准確稱出箱內濕土重量,最高可達0.01g。
2、打開盒蓋,放入烤箱,在105 ~ 110℃下烘烤至恆重。粘土和粉質土的乾燥時間不小於8小時,砂土的乾燥時間不小於6小時。對於有機質超過干土質量5%的土壤,溫度應控制在65 ~ 70℃的恆重至恆重。
3、將稱重箱從烤箱中取出,蓋上蓋子,放入乾燥容器中,冷卻至室溫。准確稱量箱體和干土的重量至0.0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