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采購價格的定價方法
傳統的定價一般由供應商來制定,定價方法主要有成本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市場導向定價法。又出現了生命周期成本定價法、目標成本定價法等一些新的定價方法:
1、生命周期成本定價法;
CIMA將生命周期成本定價法定義為:以最低的成本,在生命周期內使具體的物理資產獲得最佳利用。即所謂「物盡其用技術」
生命周期成本:就是那些涉及購置、使用、保養和報廢物理資產的成本,包括可行性研究、調查、開發、生產、維護、更新和報廢等成本,以及在資產擁有期間相關的支持、培訓和運作等成本。
2、目標成本定價法
CIMA對目標成本法的定義是:源於市場競爭價格推導出的產品成本估算,它被用來不斷改進和更新新技術及生產程序,以降低成本。
它的含義是采購方首先依據市場供需情況預測產品的市場價格,然後扣除自己計劃得到的利潤,即確定了產品的目標成本。
為了更有效率,目標定價法最好在以下情況中應用: 1)客戶對於供應鏈有一定影響 2)在采供雙方之間存在著類似於聯盟企業之間的那種忠誠關系 3)供應商也能從成本降低中有所收益。
❷ 市場調查應該調查些什麼方面的東西
(1)市場環境的調查
市場環境調查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科學環境和自然地理環境等。具體的調查內容可以是市場的購買力水平,經濟結構,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科學發展動態,氣候等各種影響市場營銷的因素。
(2)市場需求調查
市場需求調查主要包括消費者需求量調查、消費者收入調查、消費結構調查、消費者行為調查,包括消費者為什麼購買、購買什麼、購買數量、購買頻率、購買時間、購買方式、購買習慣、購買偏好和購買後的評價等。
(3)市場供給調查
市場供給調查主要包括產品生產能力調查、產品實體調查等。具體為某一產品市場可以提供的產品數量、質量、功能、型號、品牌等,生產供應企業的情況等。
(4)市場營銷因素調查
市場營銷因素調查主要包括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的調查。產品的調查主要有了解市場上新產品開發的情況、設計的情況、消費者使用的情況、消費者的評價、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產品的組合情況等。產品的價格調查主要有了解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情況,對價格策略的反應等。
(5)市場競爭情況調查
市場競爭情況調查主要包括對競爭企業的調查和分析,了解同類企業的產品、價格等方面的情況,他們採取了什麼競爭手段和策略,做到知己知彼,通過調查幫助企業確定企業的競爭策略。
❸ 如何控制物資采購成本
進行物資采購成本的控制:
(1)制訂采購預算與采購計劃。制定采購預算的行為,就是對組織內部各種工作進行稀缺資源的配置。預算是計劃的一個方面,也是組織政策的延伸,還是一種控制機制,起著一種比較標準的作用。
(2)確定采購價格。采購價格的確定,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成本,是物資采購控制的重中之重。在確定采購價格時,弱化采購人員與領導的個人行為,注重產品市場價格調查。
(3)利用采購環境。物資市場供求關系的外部環境對采購策略的制定、采購計劃的實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需要熟悉市場情況、了解市場行情、掌握有關所需物資多方面的市場信息,建立良好的市場信息機制,是有效降低采購成本的途徑之一。
(4)擇優商管理。供應商是物資采購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5)管理供應商。強化供應商的管理基於長期的降低采購成本的理念,在物資采購管理中應該貫穿供應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把對供應商的管理納入到物資采購管理的一個部分。
(6)儲備管理。所謂儲備,是企業為避免或減少出現停工待料等事故的發生而儲存的各種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態。
(7)強化采購人員素質。提高采購人員的素質也是控制采購的重要環節。
❹ 價格調查的介紹
價格調查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程序,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客觀地收集、記錄、整理與分析有關市場價格運動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變化的活動過程。價格調查的方法主要有訪問法、觀察法、實驗法、統計分析法、全面調查、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等方法。
❺ 老師叫我們調查裝修材料方面的價格,我應該怎麼問有什麼需要准備的
首先你要列一個表格,詳細的寫出各材料品牌要問的內容,比如羅馬地板價格,材質,一些優點,,等等,你也可以在材料市場拿一下別人材料的宣傳單,,找好資料後整理好,在網上核對一些信息。交際方面的話:兩種,學生原樣,直言應老師要求調查一下材料,希望有好心人能介紹他們的材料,當然是他們不忙的時候。第二是扮演即將實習的設計師或者買材料的人,別人可能會很熱情。你就隨機應變吧!最主要的是調查到自己的資料才是王道嘛!
❻ 采購前期的市場詢價,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在企業采購中,如何實現采購物資物美價廉,如何在市場詢價時做到有的放矢,是每一個采購工作者的工作職責和價值體現。
通過核實采購計劃、收集市場信息、篩選潛在供應商等方式為詢價做好鋪墊;通過比價,正確、科學地估算低價,做到「心中有數」,采購中「游刃有餘」,既提高采購效率、保證質量,又能節省資金。可見,采購前期市場詢價與管理對於采購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影響采購價格的因素
1.生產成本。成本是影響物資價格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因素,銷售價格扣除成本即是生產商賺取的利潤,在銷售價格不變的前提下,實現利潤最大化就必須保證成本最小化。同理,為了維持利潤不變,在成本增長的同時就必須提高銷售價格,所以說生產成本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銷售價格。
2.規格型號。物資的規格型號描述的越詳細說明對於此項物資的采購要求越明確。詳細的描述通常涵蓋物資的材質、用途、參數等信息,這些信息一方面有助於我們准確采購所需物資,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供應商及時、准確的報價。
3.質量標准。任何產品都有質量標准,不管是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還是企業標准,生產企業都必須嚴格執行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高標准對應著高品質的產品,低標准對應著低品質的產品。所以,同一件產品執行的質量標准不同,對應的價格也就不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分錢一分貨」。
4.采購數量。當采購數量較大時,為了實現薄利多銷或者攤低銷售成本,供應商往往願意出讓部分利潤、降低售價來促成銷售。目前,一些大型企業實行的年度代儲集中采購和季度、月度集中報計劃采購等措施就是為了在采購時形成批量,以便在采購時能夠向供應商爭取更多讓利,從而降低物資的采購價格。
5.市場供求關系。當采購物資屬於緊俏商品時,供應商占據市場主動地位,對於產品定價有更多的話語權;當采購物資屬於普通商品,市場供應充裕,采購方則對於物資定價具有更大的話語權。
除此之外,某些產品的生產、銷售存在著規律變化,掌握市場需求的淡旺季,找到並抓住這種規律變化可以更好地把握采購時機,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買到所需產品。
6.交貨、付款條件。交貨及付款條件也是影響物資采購價格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沒有經驗的采購人員在談及采購價格時往往會忽略到這個重要條件
交貨條件包括交貨時間、交貨地點、運輸方式等。日常采購中的急用料物資,交貨期往往很短,如果市場上沒有現貨,生產企業就必須加班加點地生產,這就造成了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為了轉移這部分成本就必須提高售價,所以急用料物資往往采購價格比較高。
交貨時如果由采購方自行承運,供應商則會相應地降低價格,反之,由供應商承運,采購價格必然包含運費。為了降低自身資金佔用成本,供應商更青睞於現金支付。采購時供應商通常都會要求預付一定比例的貨款作為定金,但采購方為了降低自身的風險往往不願意提前支付貨款,為了盡早或更多地獲得現金支付,供應商通常願意適當降低售價來作為交換條件。
采購價格種類
采購價格是在采購過程中,采購方與供應商就某種所需產品或者服務所確定的交易價格。在實際采購過程中,根據交易條件的不同,采購價格也有很多類型,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采購價格類型:
1.送達價。送達價是指供應商的報價當中包含負責將商品送達采購方指定的地點或者倉庫時,期間發生的所有費用都由供應商來承擔。
2.出廠價。出廠價是指供應商的報價不包括運輸費用,而由采購方自行承擔運輸責任。此種情況通常是采購方自身具備運輸工具和運輸能力或由於供應商報價中運費比例過高。
3.現金提貨價。現金提貨是指采購方以現金或相等的方式支付貨款,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金提貨的方式,供應商免除了在交易過程中的風險,而采購方則通常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現金折扣。
4.含稅價、不含稅價。通常供應商在報價時都會註明是含稅價或不含稅價,它們之間的換算公式是: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如果在實際詢價過程中供應商沒有註明報價是否含稅則一定要核實,同時明確稅率是多少。
詢價前的准備工作
1.核實采購計劃。采購計劃是根據生產需求計劃來編制的,及時准確地采購到所需物資,才能更好地為生產服務,因此,在采購物資詢價之前首先要對采購計劃進行核實。在核實采購計劃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采購計劃必須是書面的且經過主管部門及領導審批;采購計劃必須要有明確的內容,例如,物資名稱、規格型號、采購數量、質量標准、交貨期限等必要信息;非標定製產品或技術較為復雜的產品,采購計劃必須附帶加工圖紙或技術協議等附件。
2.市場信息收集。核實采購計劃後,對於擬采購物資的市場信息應進行調查收集,以便於制定下一步供應商的初步篩選及詢價策略。
確定市場供應類型,要弄清擬采購物資市場類型是壟斷性市場還是競爭型市場?如是壟斷性市場是獨家壟斷?還是少數寡頭壟斷?如是競爭型市場,競爭是否充分?根據不同的市場供應類型,制定不同的采購策略,如競爭型市場,競爭充分則選商范圍廣,可以通過市場公開招標采購,充分發揮市場競爭作用來降低物資采購價格。了解市場發展水平,擬采購產品屬於新型研發產品還是技術成熟型產品或者是淘汰落後產品。一般來說,新型研發產品市場屬於成長期,供應商數量較少,供應商前期產品研發投入較高,因此初期市場定價較高,而技術成熟和淘汰落後型市場,市場產品供應充裕,市場競爭激烈,屬買方市場,采購定價時有利於采購方。
3.潛在供應商的選擇。了解市場情況後,可根據已掌握的信息,從眾多供應商中初步選擇擬合作的潛在供應商,篩選時可參考以下幾點:從企業已有的供應商資源庫中進行選擇;從已有過采購記錄且信譽優良的供應商中進行選擇;從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知名供應商中進行選擇。
除了上述幾點外,還需注意在采購訂單數量金額較大時,應考察擬合作的供應商是否具備相應的規模,是否有能力按期交付訂單。
市場詢價
1.詢價方式。
在完成了潛在供應商篩選後,可以展開市場詢價工作。
口頭詢價(通過電話或當面說明的方式向供應商詢問報價),注意詢問時需明確說明擬采購物資的名稱、規格、數量、交貨期限、交貨地點、付款方式等。此種詢價方式因為可能發生溝通上的誤解且口說無憑,一旦實際采購中發生差異容易產生糾紛,所以是一種非正式詢價方式,但是可以作為一種初步了解市場行情的方式;采購人員通過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軟體向擬詢價供應商的業務人員發送詢價單,對方通過同樣的方式進行報價回復。
網路詢價具有快捷、便利的特點,但前提是要准確獲得對方的聯系方式,否則可能造成郵件丟失、錯誤投送等情況,不但耽誤了詢價工作,還容易造成企業采購信息泄露。
鑒於前述兩種詢價方式在操作上存在的弊端,采購人員在實際市場詢價時多以書面詢價的形式向供應商通過傳真等方式發送詢價單,而供應商收到詢價單後按照要求在規定的期限內以報價單的形式對詢價做正式的書面回復。此種方式較為正式,供應商的書面報價單也常被作為日後雙方達成采購交易的重要依據。
市場詢價是采購人員了解市場供需情況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准確掌握市場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對於市場詢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開展下一步采購工作的基礎。
2.報價單處理。通常情況下采購人員通過初選供應商,發出詢價單進行市場詢價,供應商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報價單的形式進行回復。采購人員需要對供應商報價單內容進行審核、分析。審核報價單,審核報價單中物資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單價、交貨期等信息是否完整以及與詢價單內容是否一致;報價單中產品質量標準是否滿足采購要求;報價單中的價格類型是否標明;報價有效期是否註明;付款條件是否能夠滿足;交貨方式及運輸方式;有無其他附加條款;如訂單達到一定數量可以享受折扣或者達到一定數量供應商才接受訂貨等。比價分析,采購人員通過對供應商報價單的比價分析,可以為後期制定采購底價提供參考。
在進行比價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剔除無效報價,所謂無效報價就是指無法滿足采購要求的或者不符合規定的報價:如交貨期無法滿足生產要求;付款條件無法滿足;有效報價期限內無法完成采購;報價超過截止日期等情況;
(2)統一報價單位,如某潤滑油品報價,供應商報價單位有「元/桶」和「元/千克」,應該按照包裝規格先換算為統一單位後再進行比較;
(3)含稅價與不含稅價之間的換算,在遇到供應商報價類型不統一時,應根據換算公式進行統一之後再進行比較;
(4)統一報價單位及報價類型之後,可以對各家供應商的交貨期長短、付款條件、是否承運等條件進行比較,如供應商報價不含運費,進行比較時需考慮價款中的運輸成本。
在對供應商報價進行比價分析時要遵循的原則:必須是在同等或相近條件下進行比較,如有甲、乙兩家供應商報價一致,但付款條件不同,甲要求先支付一定比例貨款,而乙要求貨到驗收合格後付款,那麼在進行價格比較時,乙的報價條件要優於甲的。
本文為轉載,有刪減,如侵權,聯系刪。
❼ 市場上的商品是依據什麼來定價格的需要做哪些調查
成本+利潤率、可替代商品價格、目標客戶的可接受價格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