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價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分別是什麼
價值規律(law of value)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基本經濟規律。即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按照價值相等的原則互相交換。在私有制社會中,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刺激生產技術的改進,加速商品生產者的分化。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由於社會主義經濟是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以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為:
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2、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為: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正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因商品價格雖然時升時降,但商品價格的變動總是以其價值為軸心。另外,從較長時期和全社會來看,商品價格與價值的偏離有正有負,可彼此抵消。因此總體上商品的價格與價值還是相等的。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1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2. 有哪五種定價方式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1、總成本定價
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邊際成本定價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引起的總供給成本的增加量。其一般分為短期邊際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定價是指這樣一種定價規則,廠商或國有企業使得價格等於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定價法也叫邊際貢獻定價法,該方法以變動成本作為定價基礎,只要定價高於變動成本,企業就可以獲得邊際收益(邊際貢獻),用以抵補固定成本,剩餘即為盈利。
3、盈虧平衡定價
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二、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1、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2、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3、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三、競爭導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該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
1、隨行就市定價法
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該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
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
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該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
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
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3. 金融市場交易中的價格是怎麼變動的
按著交易規則所有的交易都按照及時價格成交 那麼無論是按11元買進 還是按9元賣出 最後都是按10元成交的 都是符合雙方的意願的,畢竟只要是正常的交易員都願意接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決策。當10元變到9元 是因為想用10元錢購買的人數越來越少,賣出交易品者只能10元的下個變動價位出價,也就是9元;當10元變到11元 是因為想賣出交易品者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 這個交易品不應該以10元成交,應該以11元成交,價格就會慢慢變到11元;以此類推!這跟交易者的心理和宏觀經濟,微觀經濟是想掛鉤的。
股票,期貨,外匯市場的價格變動幾乎沒什麼區別的。
4. 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所以價格的變動反應的是價值的變動
不對,商品的價值是固定的,價格的變動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的變動受供求等方面的影響變動,也就是說在價值並不變得情況下,價格也會不斷變化,所以說價格的變動不一定是價值變動。
商品價值:
從字面上的意義而言,是指一件商品所蘊含的價值。但在馬克斯的《資本論》中將這個概念加以深化討論,他認為商品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在本質上體現為生產者之間一定的社會關系。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則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
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用價值是指某物對人的有用性(例如麵包能填飽肚子,衣服能保暖)。過度商品價值是過渡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比如我生產出的衣服,但是不用來自己穿著保暖,而是賣給別人,獲得一定的報酬,在這個賣的過程中,自己就過度掉了使用價值,而佔有價值。)價值和使用價值不能同時佔有。對於買家來說是通過買的過程佔有了使用價值,而賣家則是佔有了價值。商品的價值在現實中,主要通過價格來體現。
商品的價值量取決於生產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其定義為: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這里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指的是體力或腦力勞動,不管製造商品的是哪一個行業,製造商品的人的勞動的質是一樣的)。
5. 價格變動的規律是什麼
股票價格的漲跌簡單來說,供求決定價格,買的人多價格就漲,賣的人多價格就跌。做成買賣不平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股市的政策面、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等,是利空還是利多,升多了會有所調整,跌多了也會出現反彈,這是不變的規律。投資者的心態不穩也會助長下跌的,還有的是對上市公司發展預期是好是壞,也會造成股票價格的漲跌。
6. 價格是如何變動的(外匯,股票,等等一切商品)
計算機定時進行撮合,把買賣雙方的訂單比較價格數量重合區,先確定可以成交的價格,再加權平均,計算成交價。
比如:買10元--5手,9元--20手,8元-90手
賣8元3手,9元無,10元30手
確定可成交25手,加權平均價:(10*5+9*20+8*3+10*22)/(25*2)=9.48元
7. 世界各國表示世界市場價格變動的方法是使用什麼
用的是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
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是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幣能夠摺合多少本國貨幣。本國貨幣越值錢,單位外幣所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大多數國家都採取直接標價法。市場上大多數的匯率也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如:美元兌日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等。
間接標價法
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越高,表示單位本幣所能兌換的外國貨幣越多,本幣升值而外幣貶值;反之則反是。如英鎊兌美元、歐元兌美元、澳元兌美元。
8. 高一政治:價格變動通過什麼實現
價格的基礎由價值量決定。波動受供求關系影響。
通貨膨脹影響的是貨幣購買力。
9. 企業價格變動及調整價格應考慮哪些因素
一 考慮的因素有:
1、地域因素:對新開發的地區、和競爭對手有市場沖突的地區的價格,應予考慮最優價格。
2、客戶因素:對長期的老客戶、信譽好、回款及時的客戶,應予考慮最優價格。
3、批量因素:對購買量比較大,又比較穩定的業務,應予考慮最優價格。
4、市場因素:在同類商品的市場上,同質量的商品的最優價格,決不是最高價格,也不會是最低價格。
5、領導因素:企業上級領導、上級機關的關系單位,也要考慮給予最優價格。
二 價格變動的形式:
大概有四種——(1)價格不變。市場領導者認為,削價會減少太多利潤;保持價格不變,市場佔有率也不會下降太多,必要時也很容易奪回採。藉此機會,正好甩脫一些所不希望的買主,自己也有把握掌握住較好的顧客。
(2)運用非價格手段。比如企業改進產品、服務和市場傳播,使顧客能買到比競爭者那兒更多的東西。很多企業都發現,價格不動,但把錢花在增加給顧客提供的利益上,往往比削價和低利經營更合算。
(3)降價。市場領導者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削價可以增加銷量和產量,因而降低成本費用,同時,市場對價格非常敏感,不削價會丟失太多的市場佔有率,而市場佔有率一旦下降,就很難恢復。(4)漲價。有的市場領導者,不是維持原價或削價,而是提高原來產品的價格,並推出新的品牌,圍攻競爭者品牌。
三 價格變動的原因:
主動調整產品價格的策劃,不外乎從兩方面著手:或是降價,或是漲價。
(1)降價常見的原因:①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市場供大於求,需要擴大銷售,但又無法通過改進產品和增加銷售努力來達到目的,只好考慮降價。④下降中的市場份額。如當日本小汽車以明顯優勢大量進入美國市場後,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美國市場份額明顯減少,最後不得不將其超小型汽車在美國西海岸地區降價10%。③為爭取在市場上居於支配地位。公司用較低的價格,增加產品的競爭能力,擴大市場份額,而銷售的增加也降低了成本。
(2)漲價常見的原因。漲價雖然給公司帶來了利潤,但是也會引起消費者、經銷商和推銷人員的不滿,甚至會喪失競爭優勢。在下列兩種情況下,企業會考慮漲價;①成本膨脹。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材料、燃料、人工費、運費、科研開發費、廣告費等不斷上漲,導致企業壓低了利潤的幅度,因而也引起了公司要定期地提價,提高的價格往往比成本增加的要多。①供不應求。當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處於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要時,可能會漲價,減少或限制需求量。公司在漲價時,應通過一定的渠道讓消費者知道漲價的原因,並聽取他們的反映,公司的推銷人員應幫助顧客找到經濟實用的方法。③競爭者提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