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批發價格的種類和計算
批發價格按產品劃分,有工業品批發價格和農產品批發價格;按流轉環節劃分,有產地批發價格、中轉地批發價格和銷地批發價格。
工業品產地批發價格,是產地批發企業出售工業品時使用的價格。它體現著產地批發企業與產地零售企業、中轉批發企業、銷地批發企業之間的交換關系,是制定產地零售價格和銷地批發價格的基礎,也是從產地調撥工業品時制定調撥價格的計算基價。其理論計算公式是:
在批發環節需要繳納營業稅的工業品,其產地批發價格的理論計算公式是:
農產品產地批發價格,是產地批發企業向當地生產單位或商業企業出售作為工業原料或用於直接消費的農產品的銷售價格。絕大部分農產品在生產地市場,從收購到銷售一般都不經過批發環節,只有少數農產品,如棕、竹、藤等,當地生產企業需要作為原材料時,才經過批發環節。
批發價格按地域劃分,可分為產地批發價格和銷地批發價格。 產地批發價格 產地批發價格,是指產地批發企業或零售企業大批量銷售商品的價格。
工業品產地批發價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第一、倒扣法。即在出廠價格基礎上,加上以產地批發價格為基礎規定的銷進差率倒算出來的。它是制定產地批發價格的基本方法。
第二、順加法。即在出廠價格基礎上,加上以出廠價格為基礎規定的進銷差率順算出來的。
2.銷地批發價格
銷地批發價格,是指銷地批發企業向零售企業成批銷售工業品的價格。它是制定零售價格的基礎。
其理論計算公式有兩種:
①在批發環節不納稅的農產品,其計算公式為:
②在批發環節納稅的農產品,其計算公式為:
工業品銷地批發價格,是銷地批發企業出售工業品的價格。它體現著批發企業與零售企業之間的交換關系,是制定零售價格的基礎。在批零差率既定的情況下,銷地批發價格的高低直接決定零售價格的水平。工業品銷地批發價格是由起算地批發價格和工業品地區差價構成的,其理論計算公式為:
農產品銷地批發價格,是銷地批發企業出售農產品的價格。它體現著批發企業與零售企業和工業企業之間的交換關系,是制定農產品銷地零售價格的基礎。
不同農產品銷地批發價格的形成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的農產品產地和銷地都比較集中,可從產地直接調往銷地市場;有的銷地比較分散,農產品需要經過中轉市場,然後再分散到銷地市場。正因為不同農產品的流轉環節不同,所以銷地批發價格的形成也有區別。在上述兩種情況下,前者是在產地調撥價格的基礎上形成的;後者是在中轉地批發價格(又稱進貨地批發價格)的基礎上形成的。
農產品銷地批發價格的理論計算公式為:
㈡ 怎樣核算零售價
按照商業的慣例,批發業採用的是順加作價法,例如進價100元,毛利10%,則批發價為100×(1+10%)=110元;零售業採用的是倒扣作價法,零售價=進價÷(1-毛利率),以你所說為例,零售價=49.5÷(1-60%)=123.75元。
之所以採用不同的演算法,是為了方便作價和核算,批發業討價還價的情況較多,作價時只要掌握最低毛利率就可方便算出賣價,零售一般不還價,用每天的營業額乘以毛利率就可算出當天毛利。
拓展資料:
零售價指商業零售單位向個人或集團消費者出售商品的價格,一般也稱市場價或市值、零售價格。
"零"與"整"相對,"零售"與"批發"相對,是把批發來的貨物再"化整為零",一件一件地賣給最終消費者,即零售。
零售價就是相對批發這個概念來說的,代理商或者銷售商和生產廠商協商、簽約、例行法力程序後,產品和服務享有特權,那麼代理商或者銷售商所持有的產品和服務再和消費者交易的過程中,代理商或者銷售商要謀取一定的利潤,這利潤涵蓋代理商或者銷售商在產品銷售的過程中所支付的"成本費用",和勞動,那麼這個產品在出廠的價格上提高一部分,調整的空間就是代理商或者銷售商獲得利潤。這種賣給最終消費者把成本和銷售利潤算在一起的價格就是"零售價"。
零售價格可按多種標准劃分:
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飲食業零售價格、服務收費價格和運輸價格;
按消費性質劃分,有消費資料零售價格和生產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國家指導的零售價格和由市場調節的零售價格;
按零售價格的適用范圍劃分,有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和地區零售價格。
零售價格由以下要素構成:
當地批發企業的批發價格,即進貨價格;
從批發企業到零售商店的市內搬運費;
資金佔用利息、零售商品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即流通費用;
零售企業營業稅;零售企業利潤。
零售價的特點:
①零售價格處於流通和消費兩個領域的接合部,體現國家、企業、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涉及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經濟利益;
②處於價格體系的末端環節,工農業生產部門創造的價值最終要通過零售價格來實現;
③在勞動者貨幣收入一定的條件下,零售價格的高低決定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它直接關繫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和政治經濟的大局。
㈢ 物流收費標準是什麼
1、中通快遞:省內件一般一公斤之內10元左右,每超出一公斤另加2-5元,省外件一般起步價(一公斤以內)12-15元,每超出1公斤加5-8元。
2、圓通速遞:江浙滬8元不限制重量,雲南,四川,重慶,貴州,寧夏,吉林,甘肅,青海,黑龍江,山西,廣西首重15元續重12元,內蒙古首重20元續重18元,新疆首重28元續重22元。
3、匯通快遞:省內件一般一公斤之內10元左右,每超出一公斤另加2-5元,首重12元,續重10元。超出10公斤(千克)免首重,按9元一公斤計算。
4、順豐速遞:同城省內,一公斤以內收費標准起步價是12元,超出每公斤加2元省外,一公斤以內收費標准起步價是22元,超出每公斤加8元。省外,順豐特惠,一公斤以內收費標准起步價是18元,超出每公斤加5元。
5、德邦物流收費詳情:標准快遞,標准快遞一公斤以下11元,然後超過一公斤的1到30公斤內是三塊錢每公斤。精準汽運,1.65元每公斤。精準卡航,輕貨是441元每立方米,重貨是2.1元每公斤。它的運輸起價是40元,接貨起價是60元。
注意事項:
快遞成本構成:
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如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各個活動中所支出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總和。物流成本管理就是對物流相關費用進行的計劃、協調與控制。
快遞公司物流成本要素:
裝載率=實際載重量/標准載重量×100%。
車輛開動率=月總開動次數/擁有台數×100%。
運行周轉率=月總運行次數/擁有台數×100%。
單位車輛月行駛里程=月總行駛里程/擁有台數。
單位里程行駛費=月實際行駛三費/月總行駛里程。
㈣ 件單價怎麼算公式
件單價計算公式是物品的單價=總價÷數量。單價是相對於總價而言的,通常單價乘以數量等於總價。用比例關系來說的話,就是數量一定,總價和單價成正比例,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成反比例。比如足球的價格是一個100元,就說該足球的單價是100元/個。單價顧名思義就是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它反映這一商品的具體價值。
㈤ 如何計算零售價
商品的零售價一般在出廠的時候廠家都會有一個指導價格(建議零售價),如果沒有這個指導價,你可以先估算進駐商場所每個月固定要交的所有費用(包括扣點費、商場辦公費及相關的稅費、人工等),在這個基數上估算出你商品大概需要多高的毛利才能有贏利,從而制定相關的零售價。
拓展資料:
零售價格是「批發價格」的對稱。零星買賣的價格。我國是指零售企業或生產者直接向城鄉居民,社會集團供應生活消費品,公用消費品以及直接向農村經濟組織或農民個人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它是商品的最終價格。
零售價格的種類,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和農產品零售價格,按消費性質劃分有生產資料零售價格和生活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計劃零售價格和非計劃零售價格。
我國按零售價格出售的商品主要有; 日用消費品,多數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性材料,燃料等。零售價格是由當地批發價格(即零售商業企業的進貨價格) ,市內搬運費利息支出,零售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工商稅或營業稅和利潤構成
零售價格可按多種標准劃分:
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農產品零售價格、飲食業零售價格、服務收費價格和運輸價格;
按消費性質劃分,有消費資料零售價格和生產資料零售價格;
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國家規定的零售價格、國家指導的零售價格和由市場調節的零售價格;
按零售價格的適用范圍劃分,有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和地區零售價格。
零售價格由以下要素構成:
當地批發企業的批發價格,即進貨價格;
從批發企業到零售商店的市內搬運費;
資金佔用利息、零售商品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即流通費用;
零售企業營業稅;零售企業利潤。
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零售價格的作用主要是:
①使消費者的貨幣轉化為消費資料,從而使商品的潛在使用價值成為現實的消費對象;
②價格水平的升降可以為生產經營提供信息,調節市場供求,促進工農生產結構的合理化;
③可以成為實現按勞分配的杠桿。
㈥ 如何計算出廠價與零售價的比例以及代銷價與零售價的比例
1,產品出廠價和批發代理商的價格比例應該在15%左右。零售價格在35%左右 出廠價格和零售價格比例在50% 因該是不同的行業利潤是不一樣的.一般的行業利潤都達到20個點左右.零售一般50%. 是指材料成本加動力能耗加廠房租金加工人工資加管理成本加銷售費用加稅收加最低利潤 零售價是指材料成本加動力能耗加廠房租金加工人工資加管理成本加銷售費用加稅收加最高利潤 出廠價和代銷價(公司指定代銷點)一般是一樣的,當然也要根據當地的銷售行情定價.出廠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差異就是最低利潤與最高利潤之間的差價,具體情況根據市場來定,一般暢銷的東西,差價小,價格高的東西比列小.1 利潤率,跟你的必須保持一致,40 左右比較合適.第給他的價格。
2,至於各個價格定位沒用什麼比例約束,自己買的價格。只能通過網路零售了,可以按照給小零點的批發價來,你說的批發價是商品的4~5折.看你賣的是什麼產品如化妝品也可以,賣價銷售價的定義范圍可以分區域,定好價格。
3,成本加成定價零售價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分數量,是加上自己利潤後的價格,這個就是成本利潤來定價,第尋找到當地,你一瓶酒都不能去送。利潤的比例怎樣算,應該視具體的商品和服務而定也就是說。
4,批發價一般是商品零售價的4到5,即利潤率,上家給你代發,例如:某汽車連鎖維修點,1+利潤率,l 成本利潤率,有優勢之處。也可以略低,從批發商那裡拿到貨.即:價格,不是自己自己生產,哪個公式計算出來,不是則要根據市場上的產品取均價/銷售額。出廠價—經銷價—代理價,進價,的理念好的其次才是實力等好價的2批第劃好區域比行的低,定零售價應該怎麼定?有的商家是自己定零.首先你是不是生產廠家。
不考慮稅收=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
㈦ 一般,衣服的進價和賣出價怎麼算
20塊錢進來的衣服,你在一般繁華的路段就賣50-60,非常繁華的路段就90-120,
如果你衣服有牌子的話,那就在加20%的費進去。
如果進價一件衣服50元,通過運輸,各種渠道,那麼這件衣服的成本價就成為60元了,而如果是進價50元直接銷售,那麼這個得成本是50元,賣出價就是成本50元加上盈利的價格。
成本價一般來說是拿貨價加上各個出售前所花費的代價,和所要盈利的價格。
四個方面揭曉衣服進價的秘密:
1、服裝進貨眼光
服裝進貨最忌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款式,因為服裝店的消費者並非店主,而是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所以服裝進貨眼光要放到市場中去,了解市場的需求,然後再進貨,選擇合適的服裝款式,這樣才能贏得市場。
2、服裝進貨價格討論
在確定拿什麼服裝款式的時候,可以跟批發商談談,看能否可以拿到個更低點的拿貨價,一般長期做批發的商家,產品批發價格都不會再便宜的了,所以不要太計較是否便宜那麼一兩塊錢。只要時間久了,大家互相成了熟客,進貨價格自然會優惠。
3、服裝進貨看面料
經營服裝店首先要懂得看服裝的面料,懂得分辨服裝的面料和面料的成分,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貨源的質量。懂得這些拿貨才不會輕易被騙、被忽悠,而且才能確保自己所拿的貨都是貨真價實的產品。在產品的基礎上再添加一些附加值,就能讓服裝無論是價格還是價值提升,從而能帶來更多利潤。
4、服裝進貨的根本
服裝拿貨不能進看錶面,還要想到服裝的價值。在拿到一款服裝的時候應該先估算自己拿回去能以多少價錢出售,幾倍還是十幾倍都是有可能的,若是拿到好產品,自然能賣出好價錢,這才是服裝進貨的根本。
從四個方面揭曉衣服進價的秘密,趕緊來看看吧!開一家服裝店,找到一個好的貨源不容易,特別在衣服的進價上,我們更是要了解其中藏著的秘密,才能找到更合適的貨源。
㈧ 如何給商品定價怎麼用公式算。
依照不同的導向有不同的產品定價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分類: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8)批發物品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企業定價首先需要考慮的方法。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際耗費,客觀上要求通過商品的銷售而得到補償,並且要獲得大於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現為企業利潤。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例如,某電視機廠生產2 000台彩色電視機,總固定成本600萬元,每台彩電的變動成本為1000元,確定目標利潤率為25%。
㈨ 批發價、代銷價、零售價之間是怎麼定位的,具體數字比例大約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