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食品加工企業產成品價格如何定
擴展閱讀
美國主要掌控什麼資源 2025-07-30 08:45:16
球團礦成本多少 2025-07-30 08:32:41

食品加工企業產成品價格如何定

發布時間: 2022-07-13 12:05:53

① 食品加工廠採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單價

一、可以採用品種法進行成本核算。
二、成本核算
1、領用原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原材料
2、生產工人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應付工資
3、月末,製造費用分配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製造費用
4、結轉加工完食品 借:產成品--XX食品 貸:生產成本

拓展資料:

正確劃分各項費用的界限

1.正確劃分計入產品成本與不計入產品成本的界限,確定成本費用的范圍。企業發生的費用有很多項目,根據誰受益(或誰消耗)、誰負擔的原則,凡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各種材料、人工和其他費用都應計入生產成本。否則,就不能計入生產成本。如支付的各種滯納金、賠款、捐贈、贊助款等應計入營業外支出。支付股利應計入利潤分配。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均不應計人生產成本,而應計入期間費用。

2.正確劃分各個月份的費用界限。根據分期原則,為了及時反映和考核費用開支情況,需要定期分月進行成本計算。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發生的費用應該按受益原則分配到有 關的月份中去。①凡已開支但應由以後月份負擔的費用,應計入待攤費用。②本月支付但應由以前月份負擔的費用,由於在以前月份已經把費用作了預計,並記入"預提費用"賬戶,所以應沖減"預提費用"賬戶。③應由本月負擔的費用,不管是否已經支付,都應計入本月費用。

3.正確劃分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在企業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中,凡應該計入本月由當月負擔的費用,應進一步區分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凡在產品生產中發生的費用,屬於產品成本,應該記入"生產成本"賬戶,產品完工後再轉入"產成品"賬戶。銷售後再轉入"銷售成本"賬戶,期末結轉本年利潤。凡在非生產領域中發生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都屬於期間費用,共處理方法比較簡單,在期末一次全部轉入"本年利潤"賬戶,一次沖減當期損益。

4.正確劃分不同產品的成本界限。如果企業只是生產一種產品,那麼全部生產成本就是這種產品的成本。但一般的企業都不止生產-一種產品,這就需要把全部生產成本在幾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凡能分清應由哪種產品負擔的費用,應直接計入該種產品的成本。凡由幾種產品共同負擔的費用,則要採用恰當的標准(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分配。最終把各種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的界限。通過前一步驟我們已經計算出了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如果這種產品已經全部完工:,則其成本全部為產成品成本;如果這種產品全部未完工,則其成本全部為在產品成本。但通常情況下,往往是既有產成品,又有在產品,這就需要把總的產品成本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般來說,一件在產品應該比一件產成品負擔的成本要少,因為在產品尚未完工,消耗的資源比產成品要少,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成本分配要考慮完工程度。分配的方法有約當產量法、定額法、定額比例法等。

② 超市的生鮮食品是如何定價的需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有沒有專門的計算公式

生鮮食品常用定價方法
1.成本導向法
它主要根據商品的成本來定價,較少考慮競爭者的價格水平,它是在成本數額上加一定比例的利潤,形成商品的售價。它的計算公式是:
商品價格=商品成本÷(1­—毛利率)
對於麵包、熟食以及日配等加工產品,由於各家的品質多有不同,超市之間價格難以比較,因此,這類商品更多地運用這個成本導向定價方法。
2.競爭導向法
它是以主要競爭者的價格水平為定價基礎。其價格水平可能與競爭對手持平,也可能略高或略低。競爭導向定價法雖然可以顧及到商品價格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但是極易產生負作用。如有些超市在與對手之間的競爭中,忽視整體營銷策略,一味的降價,其結果可能遭致更強烈的報復和反擊,利潤全部喪失。在這里,要明確的是,競爭導向定價絕不是或主要不是競相降價,靠降價而取一時之利是超市經營不成熟的表現。有競爭力的競爭導向定價是以成本為基礎,通過降低成本來降低價格。
對於初級生鮮食品——果蔬、水產、肉類,顧客對價格非常敏感,這些商品主要採用競爭導向性。這些商品定價前要做好市場調研及訪價工作,並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化,及時做好本超市商品價格的調整工作。一般來說,這類商品的毛利率都比較低。現將某一大型超市的各類生鮮食品的毛利率和損耗率列表於下,

③ 食品加工企業成本如何核算

一、可以採用品種法進行成本核算。

二、成本核算
1、領用原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原材料

2、生產工人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應付工資

3、月末,製造費用分配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製造費用

4、結轉加工完食品
借:產成品--XX食品
貸:生產成本

④ 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公式,食品加工的要怎麼核算

核算成本沒有一個現成的具體的公式,簡單的說,本月生產產品發生的村料費,能源費,人工費,及其他一些為生產產品發生的輔助性的費用均是本月產品的成本,統計出成本總額後,要在各產品間進行分配,分配的方法要視自己企業生產的產品的性質確定,如果生產的是單一產品,用成本總額除以產品個數即可得出單位產品的成本價,如果生產的是多種產品,要根據產品的性質將成本總額分開,比如可以按工時分,也可以按產品重量分,這要看你們企業生產的是什麼,核算成本首先要熟悉生產工藝流程

⑤ 怎樣把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與及確定每月成本

有以下分配方法:

  1. 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 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

    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 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 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

    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 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

    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確定每月成本:

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後一個步驟。企業應當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產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費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業成本管理有關基礎工作的好壞等具體條件,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演算法、定額比例法等。

例:某食品加工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某月該企業共發生生產費用29074元,其中原材料費用19036元,直接人工費用6780元,

製造費用3258元,本月企業完工產品100公斤,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故忽略不計。要求:計算企業當月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由於該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所以本月企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29074元(或19036+6780+3258=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總成本: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總成本: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總成本:3258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29074÷100=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19036÷100=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6780÷100=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3258÷100=32.58元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查爾斯·T·霍恩格倫認為,成本分配是「把一項成本或者一組成本分配和再分配給一個或幾個成本目標」。 進行成本分配,主要是基於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決策、成本計算和財務評價的需要,也是基於財務報告和合理確定成本補償標準的需要。縱觀成本會計的發展史,成本會計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與成本分配有關。

成本分配 網路

⑥ 食品物價局定價標准

法律分析:看什麼商品,如果是重要的關乎民生的商品,國家有指導價,但是指導價也不會嚴格限制價格必須是多少,而是在這個指導價的基礎上,可以上下浮動一定范圍。超過這個范圍的可以舉報。其他商品,沒有規定指導價的,就是商家標價,這個是商戶自己的行為,沒有強買強賣的話,就不算違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⑦ 如何給自己的產品合理定價

隨便給自己的產品制定一個價格,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你自己的產品,你有這樣的權力。要想給產品定一個最合理的價位,價格要低到可以形成規模化銷售,實現企業經營效率的最大化;價格還要高到確保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支撐起企業的運營和壯大,這就讓人很費思量了。 通常的定價方法,都是決策人先找到一個同類產品做參照物,參照物一般都是選擇他心目中的第一競爭產品,也就是自己的產品想取代或替代的那個產品。認為自己的產品比參照物品質高、包裝好,定價就要高於參照物,至於高出多少個百分比,還要看二者相比好到什麼程度。相反,認為自己的產品比參照物的品質和包裝要差,就會定一個相對較低的價格。 這樣定價有一個最大的弊端,決策者主觀判斷的成分多,缺乏科學性。有些過於自信的決策者,會因為在自己的產品上投入了過多的心血和情感,而有自戀情結,盲目地認為自己的產品就是最好的,有可能在客戶的心目中,會認為幾款同類產品都差不多;還有一些不自信的,或是對市場需求不夠敏感的決策者,他們會認為自己的產品也沒什麼鮮明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很可能是大有文章可做。如若這樣就無法給自己的產品作出合理的定價。 給自己的產品定價除了要選擇參照物之外,還要考慮其他的要素。為什麼同樣是吃飯,在街頭的快餐店幾元錢就可以吃一頓飯,在高檔的大酒店吃一頓飯卻要花費幾百元,幾千元或者是幾萬元、幾十萬元。差別如此之大原因何在?甚至於原料和烹飪方法都毫無差別的同一道菜品,在不同的飯店標價卻相差懸殊。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定價玄機? 吃快餐滿足的是人的生理需求,要吃飽飯,去大酒店消費,滿足的是尊重需求,要消費的有檔次,有面子,有尊嚴。你的產品滿足人們需求的層次越高,你就可以制定越高的定價。 同樣的產品,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層次越高,消費者能接受的產品定價也越高。著名的馬斯洛人的五大需求理論,層次由低到高分別是: 1)生理需求,最基本的吃飽穿暖等; 2)安全需求,一個相對安全的生活環境; 3)社交需求,人是群居動物,溝通也是一種本能; 4)尊重需求,自尊心、人格尊嚴; 5)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同樣是走時准確、美觀大方的手錶,有的只能賣幾元錢的價格,有的卻能售價高達上百萬元?最主要的原因,一個滿足的是功能性需求,滿足的是較低層次的需求,另一個滿足的是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這就是差距,是需求上的差距,也是定價上的差距。研究古董收藏的人都知道,在地底下刨出來一塊「廢銅爛鐵」既不美觀,也沒有使用價值,在拍賣會上卻能賣出天價,之前也許會令你匪夷所思,現在就可以理解了,因為它滿足的是人的高級需求。 只要你是滿足低層次需求的產品就不可能賣高價,相反只要你是滿足高層次需求的產品,走低價傾銷也同樣行不通,低價傾銷之後就體現不出來尊貴和自我實現的價值了。 現在人們都講究食品安全,食用油領域問題很多,例如轉基因,添加劑等等。有人從中看到了商機,用物理擠壓的方法現場壓榨豆油,用東北的優質精選大豆,不是轉基因,不含防腐劑,他的鮮豆油保質期只有三個月,市場上流通的食用油保質期都在18個月,都是有防腐劑和添加劑的。

⑧ 產成品入庫價格該如何確定

綜述:

如果是購進的產品,入庫的成本價,就是購進時產品的進貨價格、如果是自己生產的產品,入庫成本價就是:產品單價=生產成本總額(材料費+人工費+製造費)/完工入庫產品的數量。

產成品的入庫單一式四聯,均無產品單位成本(即入庫單單價)。是因為雖然工廠已經有BOM表(物料清單),但是由於製造費用(工人工資福利,車間水電費,設備折舊費,污水處理費等等)還未出來。

這四聯入庫單中有一聯是送達財務部記賬,那一聯在月末成本會計即可計算出產成品單位成本(入庫單單價)。但是其他三聯的保管人均沒有產品成本單價。這也是為了保密產品成本考量的內控管理流程作業。

產成品的出庫單一式四聯,除記賬聯由銷售人員填寫單價送達財務部外,其他三聯均無產品單位售價(即出庫單單價)。

⑨ 食品加工企業成本核算流程

一、可以採用品種法進行成本核算。

二、成本核算
1、領用原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原材料

2、生產工人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應付工資

3、月末,製造費用分配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製造費用

4、結轉加工完食品
借:產成品--XX食品
貸: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