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避免日本式報價陷阱
在國際經濟貿易談判中,日本式報價是比較典型的報價戰術之一。
日本式報價:一般做法是,將最低價格列在價格表上,以求首先引起買主的興趣,由於這種低價格一般是以對賣方最有利的結算條件為前提,並且這種低價格條件交易的各方面很難全部滿足買方的需要,如果買方要求改變有關條件,那麼賣方就會相應提高價格,因此買賣雙方最後成交的價格,往往高於價格表中的價格,日本式的報價在面臨眾多外部對手時,是一種比較策略的報價方式,因為它一方面可以排斥競爭對手而將買主吸引過來,取得與其它賣主競爭中的優勢和勝利;另一方面當其它賣主紛紛走掉時,買主原有的買方市場的優勢已不復存在,是一個買主對一個賣主,從而可以坐下來慢慢地談判,一點一點地把價格提上去。日本式報價與西歐式報價相比,雖有利於競爭,但就買方心理而言,一般人總習慣於價格由高到低,逐步降價,而不是相反。
要避免日本式報價的陷阱,關鍵做到兩點:
1、自己要對產品和價格有一個通盤的了解,心中有數就不會被表象迷惑了。
2、在最後下定單之前,不要輕易趕走任何一個賣主,貨比三家,讓他們互相制約牽制,買主就不會輕易被某個賣主控制了。
❷ 我才開始做日本代購,請問過來人,日本商品價格,我要在其基礎上加價
相同商品應該有別人也在做,你不妨參考一下別的店的價格再定價,我覺得比較好。
❸ 做日本代購如何拿捏合理的價格
先到海代絲app把你想購買的商品價格查好,看一下利潤再定價就好了,這個應用不錯。
❹ 日本的物價為什麼高得嚇人
我的旅居地,在日本茨城縣土浦市。這里農副產品較東京便宜些,電器、服裝之類與東京並無顯著差異。
我去日本在夏秋之交,當時在北京買一個5公斤的西瓜,是6元錢,在土浦超市同樣大小的西瓜,要900日元,約合人民幣67.5元,相當於北京西瓜價的11倍多。日本超市賣瓜果大都論個兒,不標分量,比如一個青森產蘋果178日元,4個岩手產蘋果498日元,一個獼猴桃98日元等等。西紅柿很貴,一個並不很大的西紅柿,有時標價100日元,3個中等大小的248日元,約當北京的15倍吧。一個圓白菜138日元,250克柿子椒100日元。
在市場上常看到中國貨,但價格都低於日本產品。3頭中國大蒜標價100日元,兩頭同樣大小的日本大蒜卻158日元。一袋中國姜和一袋日本姜都是100日元,可是日本姜只相當中國的三分之二。偶爾也有例外,茨城本地產大栗子500克380日元,而分量相當、個兒又小的「天津甘栗」498日元,這是因為「天津甘栗」是傳統名牌產品,早就創出了牌子。
日本的肉食品主要是豬、牛、雞肉和魚、蝦等海產品。豬肉片100克158日元,500克約合人民幣59元。日產肥牛肉品質極好,價格也奇高,100克680日元或780日元,500克約當人民幣255元或290多元。澳大利亞牛肉也很好,但價格便宜得多,100克298日元。也看到過100克208日元和120日元的便宜牛肉。雞肉100克78日元,相當豬肉價的二分之一。
初秋時,10個雞蛋150日元,約當北京雞蛋價的四五倍。至中秋,漲到180至200日元。1000毫升紙裝鮮牛奶,有158至198日元的不同價格,相當於北京牛奶價的2至2.6倍。
東京的公共汽車、地鐵起價是160日元,相當於北京車票價(1元)的12倍、地鐵票價(3元)的4倍。計程車起價為660日元,2公里以上加價,相當於北京計程車的5倍。在日本購買汽車,比北京便宜很多。一輛本田CRV,可屬中檔,230萬日元,一輛本田Logo110萬日元,分別相當於人民幣17萬和8萬元。
在電信方面,日本國內電話3分鍾30日元,國內平信80日元,明信片50日元,價格都較高。但是國際電信卻非常便宜。打電話到中國,3分鍾270日元,5分鍾420日元,即每分鍾90日元或84日元,合人民幣6.7或6.3元。
日本的電器在世界上具有領風騷的地位,素以質優、精緻著稱。據說,日本各大電器公司每過半年就要推出新一代產品,因此電器商店也每過半年即於3月和9月減價銷售。9月下旬我到築波「石丸電氣」商店正趕上特價銷售,各種電器都有不同幅度的降價,如松下全自動洗衣機原價9.28萬日元,特價8.68萬,愛華25寸彩電原價3.68萬日元,特價2.86萬。就整體而言,日本電器的價格和北京電器的價格相差不多。
總的來看,東京地區的農副產品,除少數物品,一般相當於北京的三五倍至十幾倍。日本服裝、交通費、房價等,也大都在這個范圍之內。房租奇高,相當於北京的幾十倍至上百倍。電器,與北京的價格差不多。至於汽車、國際電話,都比北京便宜不少。
人們說日本物價高,是就比較值而言,意思是比中國高,比美國高。但是僅僅這樣比還不夠全面,要全面認識日本的物價,還必須聯系日本人的工資收入來考察。去年初,日本《經濟周刊》記者寫文章說:日本製造行業的工人比美國同行的工資高出20%,比英國同行高出60%,中、老年白領階層的收入比世界平均工資水平高出2倍。日本勞動省公布,去年4月,日本工人的平均工資為28.35萬日元,前年夏季獎金為46.79萬日元,冬季獎金為50.4萬日元。去年的獎金如果仍依前年的水平計算,則日本工人的月收入為36.45萬日元,相當於人民幣2.73萬元。政府公務員、大學教授、科技人員、企業職員的工資收入,當然就高於工人。
即以工人的收入為例,假如我們某個人一月的工資、獎金收入為1000元,一個6元的西瓜,是他月收入的6‰,而900日元,是日本工人月收入的2.47‰,只相當於某人6‰的0.41倍。
所以,如果聯系工資水平來看,日本的物價並不算高,和我們比較,反而比我們便宜不少。日本是發達國家,如果說我們的商品已經有供大於求的話,日本商品供大於求的程度當然遠遠高於我們,所以,和工資掛鉤計算,它的物價更便宜是理所當然的事。
參考資料:自身經歷
❺ 出口日本產品出貨標准
摘要 1:就近原則,青梅鮮果不易保鮮,我們應盡量就近購買。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損失及運費。
❻ 為什麼日本會通貨膨脹得這么厲害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的通貨膨脹
原因:第一,石油價格上漲。OPEC是一個卡特爾,一個企圖阻止競爭並減少生產以提高價格的賣者集團.1973年10月,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削減石油供應量,提高價格,日本是世界第2位石油消費國,石油價格的上漲,導致成本大幅上升,直接推動商品價格的上揚。第二,日本列島的改造。隨著「列島改造」的實施,土地投機席捲全國,投機的對象不斷擴展到多種商品,從而形成了價格的上漲。第三,財政支出猛增。在放寬金融、貨幣供應大量增加情況下,投資增長,生產能力盲目擴張,拉動了價格的上漲。第四,全球性的通貨膨脹。1973年,西方幾個主要國家都出現了物價上漲,日本不能獨善其身。
1979-1980: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的通貨膨脹
OPEC這個卡特爾故伎重演,不過這一次國際油價上漲明顯小於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物價的上漲幅度,其原因是:首先,第一次石油價格沖擊發生在總需求已經膨脹且在加速的時期,而第二次石油價格沖擊出現在經濟剛剛開始復甦、多餘的生產能力和未被利用的勞動力在許多工業部門依然存在的時期。第二,由於經歷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所帶來的通貨膨脹,日本政府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採取了一些預防性措施。如日本銀行迅速地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以對付石油價格上漲。大藏省本擬在1979年採取溫和的擴張預算計劃被推遲到1980年,並採取了適當的緊縮財政政策,禁止管理部門提高價格、工會增加工資。由於沒有像第一次石油價格沖擊時那樣的預期價格進一步上漲,批發物價指數在1981年基本穩定下來。
1987-1990:投機逛潮.97-90年,日本人的財富上漲了三倍。之所以會出現大規模的通貨膨脹是因為日本國民並不是主要把錢用在消費上,而是投到了房地產、股票等資產市場上.日本股市進入瘋狂狀態.1990年,日元、債券、股票同時貶值,泡沫開始破滅.自此以後,日本經濟始終在走下坡路,進入10年漫長衰退期.
❼ 日本人在自己國家買東西是如何討價還價(或砍價)的
日本沒有討價還價這種習慣 ,因為這是不禮拜對人的不尊重,不會像中國那樣。
我所見到的只有早上的海鮮魚市場有,這只是屬於極少數的了。
❽ 日本雞腿批發價每公斤50元,導致日本物價上漲的因素有哪些
雞肉是日本民眾喜愛的國民食材。據統計,日本民眾每年人均消費雞肉接近14公斤,是牛肉的兩倍以上。據最新消息,日本雞腿批發價每公斤50元引起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