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價格指數的定義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是對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進行綜合匯總計算的結果。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支出的影響程度。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市居民家庭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通過該指數可以觀察和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影響。
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村居民家庭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該指數可以觀察農村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農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費支出的影響。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的變動與國家的財政收入、市場供需的平衡、消費與積累的比例關系有關。因此,該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指反映一定時期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其編制目的是了解農業生產中投入物質資料價格的變動狀況,服務於國民經濟核算。1994年以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僅僅是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一個類別,此後,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中分離出來,單獨編制。
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農產品生產者出售農產品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及幅度的相對數。該指數可以客觀反映全國農產品生產價格水平和結構變動情況,滿足農業與國民經濟核算需要。其中某代表品生產價格指數是通過對全部有出售該產品行為的調查單位的個體指數進行幾何平均求得的,類價格指數是通過對其所屬的類(或代表品)的價格指數進行加權平均求得的。季度累計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與分季指數的計算方法相同。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全部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包括工業企業售給本企業以外所有單位的各種產品和直接售給居民用於生活消費的產品。該指數可以觀察出廠價格變動對工業總產值及增加值的影響。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 是反映工業企業作為生產投入,而從物資交易市場和能源、原材料生產企業購買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產品時,所支付的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統計指標,是扣除工業企業物質消耗成本中的價格變動影響的重要依據。
目前,我國編制的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所調查的產品包括燃料動力、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九大類。
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 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投資品及取費項目的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固定資產投資額是由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完成額、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完成額和其他費用投資完成額三部分組成的。編制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應首先分別編制上述三部分投資的價格指數,然後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求出固定資產投資價格總指數。
該指數可以准確地反映固定資產投資中涉及的各類投資品和取費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幅度,消除按現價計算的固定資產投資指標中的價格變動因素,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速度、結構和效益,為國家科學地制定、檢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並提高宏觀調控水平,為完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提供科學的、可靠的依據。
Ⅱ 什麼是零售價格指數它有什麼作用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反映城市、農村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經濟指數。商品零售價格的調整升降直接影響城鄉居民的生活費用節約或多支,直接關系國家財政的收支,直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商品供需平衡,還影響消費和積累的比例。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編制財政計劃、價格計劃,制定物價政策、工資政策的重要依據。目前,統計工作中按月、季、年編制商品零售價格指數,計算工作量和采價工作量非常大。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採用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權數直接影響指數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據居民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調整一次權數。物價不可能全面調查,只能在部分市、縣調查,在我國根據人力、財力,大約選145個市、81個縣城作為物價變動資料的基層填報單位。在城市選商品304種,在縣城選350餘種。每種商品的指數採用代表規格品的平均價格計算。
Ⅲ 零售價格指數的簡介
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因此,計算零售價格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一般按年按季進行編制。
如果社會的經濟發展迅速,個人的消費就會增加,供過於求,導致物價的上升,這個指數就會上升,將為後來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該國的政府就會收緊貨幣政策,利率趨於上升,相應對美元匯率帶來利好支持。 零售價格主要是居民購買生活消費品的價格,根據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費構成的不同,分別編製成城鎮零售價格指數和農村零售價格指數,用以反映零售價格變動對城鄉人民生活的不同影響。利用零售價格指數,不但可以反映零售物價在不同時期的變動情況,還可分析由於零售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貨幣支出和生活消費水平的影響。
零售價格指數是衡量居民購買消費品和服務的平均價錢指數。它衡量一段時間內同一個地區(城市,省,或者國家)的常規市場上的物價變動。 它通過測量典型消費者的典型消費品的價錢來確定指數。零售價格指數可以用來衡量(像,調整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匯率,工資,薪酬,養老保險等)。它和人口普查,國民所得與產出帳一起是重要的國家經濟數據。
Ⅳ 什麼是價格指數
價格指數是在股票投資中,以某個時期為基期,以後各個時期股票平均價格同基期價格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反映股票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數。
如某種股票價格某日比基日上升10%,則該日股票價格指數為110。由於發行股票的企業眾多、上市的股票種類數以千計、萬計,一般選用一定數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類型企業的股票進行計算,編制股票價格指數,藉以綜合反映股票價格變動趨勢
國際上比較重要的股票價格指數有道·瓊斯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蒲耳氏股票價格指數、恆生股票平均價格指數、金融時報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等。
(4)什麼是零售價格指數擴展閱讀:
價格指數按其所包括范圍的不同分為:
①個體指數,反映某一種商品價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數;
②類指數,即分類商品價格指數,反映某一類商品價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數;
③總指數,反映全部商品價格總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數。
價格指數按其計算時所採用基準期的差別,可以分為環比價格指數(以上一期為基期)、年距環比價格指數(以上年同期為基期)和定基價格指數(以某一固定時期為基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價格指數
Ⅳ CPI與RPI有什麼區別消費者購買商品是零售價,應沒區別呀
CPI和RPI都反映了消費環節的物價水平,從它們的全稱就可以看出區別。 CPI從消費者的角度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而RPI從零售的角度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簡而言之,一是站在客戶的角度,一是站在商家的角度。
零售價格指數的相關概念及區別:零售價格指數與職工生活費價格指數的區別之一是,零售價格指數的觀察對象是城鄉居民購買的所有商品的價格,而職工生活費的觀察對象是物價指數只是城鎮職工及其家屬購買的消費品的價格。 其次,零售價格指數只包括商品部分,而職工生活成本價格指數包括商品支出和服務支出兩部分。
拓展資料:
1、CPI(消費物價指數):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縮寫。該指數反映了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該指數也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經常提及的指數。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用它來衡量美國的通貨膨脹程度,是否通過加息或降低利率來控制美國經濟。該指數由美國勞工部每月發布一次。我們應該注意它。當該指數上升時,說明該地區通脹率上升,說明貨幣購買力下降。理論上,這對貨幣不利,通貨膨脹對貨幣有利。如果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利率同時下降,貨幣的利率就會下降
2、RPI(零售價格指數): 零售價格指數。在美國,該數據由美國商務部在月度全國商業調查中抽樣。調查以現金或信用卡支付的零售商品,包括傢具、電器、超市銷售的商品、葯品等,不包括服務業消費。如果經濟快速發展,個人消費就會增加。供大於求,如果價格上漲,指數就會上漲,後期會帶來通脹壓力。該國政府將收緊貨幣政策。因此,利率趨於上升,為該國貨幣帶來良好支撐
Ⅵ 什麼是「零售指數」
用來反映由許多不能直接加總的要素所組成的復雜現象數量綜合差異(變動)程度的特殊相對數.
如:如零售物價指數 ,工業產品產量指數
物價指數 :
2,F式指數 :
1911年由美國統計學家費暄(Irving Fisher,1867-1947)提出了交叉計算公式,即拉氏與派氏公式的幾何平均公式.
零售物價指數
一,商品零售物價指數:全面反映市場零售物價總水平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二,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的編制:商品零售物價指數採用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
三,全國統一規定商品分類.
Ⅶ 什麼是全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
全社會零售物價總指數(Society-wide general retail price index) 全社會零售物價總指數是指全面反映市場零售物價水平變動趨勢和程 度的 經濟指標 。
Ⅷ 消費者價格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的區別是啥
這兩個數據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編制的,雖然領域是相同或者說是相近的,但是也是有區別的,主要有下面5點,你看看吧,呵呵
含義不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從賣方角度觀察商品零售價格變動情況, 說明價格變動對賣者的影響;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是從買方角度觀察居民生活消費品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收費變動情況, 說明價格變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統計口徑不同。
居民消費價格的調查范圍是居民用於日常生活消費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它既包括商品, 也包括非商品與服務,但不包括居民一般不消費而主要供集團消費的商品。 商品零售價格只反映商品,包括居民消費和集團消費,而不反映非商品與服務價格。
權數來源不同
編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權數來源於居民用於各類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消費支出額以及各種商品、服務項目的實際消費支出額的構成比重,根據城鎮居民住戶調查資料計算。編制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權數來源於各類消費品零售額和各種消費品零售額的構成比重,主要根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資料計算。前者是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構成作為權數, 後者則以居民消費支出構成作為權數。
用途不同。
前者主要用於說明市場商品價格的變動情況,分析供求關系, 核算商業經濟效益和經濟規模;而後者則主要是用於說明價格變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 分析貨幣購買力之強弱, 是反映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
重要性不同。
一般說來, 前者弱於後者。後者也稱消費者價格指數, 是世界各國政府和居民都很關注的價格指數, 夜實行工資指數化國家中表現尤為突出, 所以, 在各國的價格統計中都有。而前者在多數國家的價格統計中都只是一項派生指標, 基本上是在後者基礎上派生的。
Ⅸ 零售物價指數有什麼概念區別
零售物價指數(RetailPriceIndex),簡稱RPI。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etailPriceIndex)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為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鞋帽、紡織品、中西葯品、化妝品、書報雜志、文化體育用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首飾、燃料、建築裝潢材料、機電產品等十四個大類,國家規定304種必報商品,需要予以特別說明的是,從1994年起,國家、各省(區)和縣編制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不再包括農業生產資料。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因此,計算零售價格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在美國,這個數據由美國的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性商業企業進行抽樣調查,把用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的商品均做為調查的對象,包括傢具,電器,超市上銷售的商品和葯品等,不包括服務業的消費。零售物價指數是反映市場物價變動情況的基本標志。是反映不同時期商品零售價格水平變動程度和趨勢的相對數。許多外匯市場分析人員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價指數的變化。
如果社會的經濟發展迅速,個人的消費就會增加,供不應求,導致物價的上升,這個指數就會上升,將為後來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該國的政府就會收緊貨幣政策,利率趨於上升,相應對美元匯率帶來利好支持。
零售物價指數與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的區別:
其一是零售物價指數的觀察對象是城鄉居民購買的全部商品價格,而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的觀察對象只限城市職工及其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品價格。
其二是零售物價指數只包括商品部分,而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則包括商品支出和服務支出兩個部分。
我國的零售物價指數主要有:零售商品牌價指數、零售商品議價指數、集市貿易價格指數和全社會零售物價總指數。零售物價指數主要用來觀察研究零售物價變動對城鄉居民生活的影響,為平衡市場供求、加強市場管理、控制貨幣發行量提供參考。
零售物價的調整升降直接影響城鄉居民的生活費用節約或多支,直接關系國家財政的收支,直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商品供需平衡,還影響消費和積累的比例。
零售物價指數是編制財政計劃、價格計劃、制定物價政策、工資政策的重要依據。目前,統計工作中按月、季、年編制零售物價指數,計算工作量和采價工作量非常大。
零售物價指數採用加權算術平均公式計算。權數直接影響指數的可靠性,因此每年要根據居民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調整一次權數。物價不可能全面調查,只能在部分市、縣調查,在我國根據人力、財力,大約選200個市、100個縣城作為物價變動資料的基層填報單位。在城市選商品350種左右,在縣城選400種左右。每種商品的指數採用代表規格品的平均價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