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水稻的價格是多少
不知你是哪裡人
11月下旬,東北地區水稻價格持續堅挺,但米價漲幅不大,部分地區處於停收狀態。
黑龍江的建三江,富錦地區11月下旬的水稻價格比11月中旬漲了0.005-0.01元/斤,達到了0.84-0.855元/斤,個別農場有0.86元/斤的。但該地區購銷僵持狀態已持續近2周時間。市場收購主體主要是當地稻米加工企業,但是他們也由於近期水稻價格太高,怕加工大米後賣不上價賠錢也不收購了,大部分國有糧庫和貿易商都停止收購。哈爾濱地區的收購價為0.86-0.88元/斤,較11月中旬漲了0.01元/斤:齊齊哈爾地區的收購價為0.85-0.86元/斤,較11月中旬漲了0.005元/斤;牡丹江地區的收購價為0.85-0.87元/斤,較11月中旬漲了0.01元/斤。近期,黑龍江的大部分地區的水稻購銷平淡。由於農戶手中水稻數量的減少,對剩餘的水稻期盼賣出更高的價格,因此,大部分地區水稻價格表現較為堅挺,或呈現出有價無市態勢,市場購銷較為冷清;
吉林的長春地區的收購價在0.92-0.94元/斤,與11月中旬持平;宋元地區的收購價在0.91-0.93元/斤,與上周持平;白城地區的收購在0.90-0.92元/斤,與11月中旬持平。
遼寧地區的收購價0.92-0.95元/斤,與11月中旬持平。
目前水稻價格堅挺,米價卻始終沒達到期望值,水稻收購平淡甚至出現有價無市狀態,預計水稻價格已基本接近頂峰,後期特別是黑龍江地區水稻價格可能有所回落。
黑龍江省水稻收購價格創歷史新高
隨著新米上市,全國各地對黑龍江省大米的需求量也在增大,全省三分之二的大米遠銷省外,隨之而來的本埠大米價格也有所上漲。據介紹,2005年黑龍江省水稻產量與上年持平,但是收購價格創歷史新高,每公斤平均比上年增長16%左右。據統計,2005年黑龍江省商品水稻達到82.25億公斤,按此計算,稻農比上年同期增收13億元。
市場米價上漲
近日,在道外區大方里小區一家糧油店內,米價從每公斤2.8元至3.4元不等。該糧油店老闆講,自從秋收新米上市後,大米的價格就漲了起來,按照大米質量,平均每公斤價格上漲了0.2元。她開了近10年的糧油店,今年的大米價格是最高的。
水稻收購價創歷史新高
據了解,米價上漲緣於黑龍江省水稻收購價格的持續攀升。在黑龍江省盛產大米的五常市,安家鎮興業村上店屯稻農李殿武興奮地講:「我種了20年水稻,今年收購價格最高。2005年,我家5畝水田全部種上了『9812』水稻優良品種,雖然和上年畝產差不多,但2005年比2004年每畝多收入540餘元。」雖然稻穀的收購價創歷史新高,但是李殿武並不急於將稻穀全部出售,還有近千公斤的稻穀囤在家中,等待開春時再出售,他認為那時稻穀價格可能會更高些。
在五常市安家鎮利君制米有限公司,一些已經加工好的大米擺放在院內。公司經理王利君說,這些米都是運往南方的。由於水稻收購價格升高,2005年不論什麼品種的大米出廠價均比去年同期每公斤漲了0.2元。米價上漲使哈爾濱周邊市場銷量受到影響,但是大米卻深受浙江、廣東、陝西等外省消費者的青睞,自秋收後新大米上市以來,該公司三分之二的大米都銷往了省外。
專家不贊成囤積做法
哈爾濱市農業委員會生產處處長王煥庭介紹,哈爾濱在黑龍江省屬於水稻高產區。所轄的8區11縣(市)2005年種植水稻550萬畝,平均每畝產量在500公斤左右,與2004年每畝產量基本持平。按照目前情況,2005年哈爾濱水稻價格平均每公斤比上年上漲了20%至40%。哈爾濱水稻每畝收入按1200元計算,每畝純收入600元。過去哈爾濱稻農每畝收入只有300元到400元,2004年雖然有所上升,但是也只達到了500元左右。
王煥庭對於部分稻農將剩餘的水稻囤積,期待價格更高的做法表示不贊同。他認為,市場總是在千變萬化之中,目前水稻收購價格已經很高,今後市場價格是否上漲很難預計。等春季南方早稻上市後,哈爾濱水稻價格上漲的空間將十分小。
黑龍江省糧食局農村處副處長王宏軍說,黑龍江省2005年水稻收購價是歷史最高的,全省水稻價格每公斤比上年同期上漲了16%。王宏軍表示,幾年前黑龍江省外銷大米主要集中銷往黃河以北,近兩年則遍布全國,外銷范圍擴大是水稻價格上漲主要原因。同時,2005年南方一些省份晚稻受災導致減產,使黑龍江省大米外銷量增加。
㈡ 水稻多少錢一斤
來自: 華聯糧油資訊
進入9月,小編了解到國內稻價整體穩定,各地輪換糧陸續出庫,一般多以14-15年產為主,出庫價與17年產稻價相當,其中14年產黑龍江產圓粒水稻車板價1.45-1.5元/斤之間,出米率68上,米企已陸續開始采購,隨用隨采,但整體積極性不高,畢竟政策接踵而至,大米市場需求一般。綜合市場各方情況來看,並沒有那麼悲觀,總體看應是先抑後揚的走勢。後期水稻價格應高於托市價格,即南方秈稻應該高於每斤1.26元,北方粳稻或將高於每斤1.3元,如果行情順利,有可能接近去年價格。
「2018年後市水稻價格分析預測」
㈢ 江蘇最新水稻價格
近期江蘇粳稻仍在較高價位運行,基本穩定,不少地區出現回落態勢。由於黃梅季節即將來臨,不少加工企業定量生產,市場大米銷路不暢。根據近期我們對全省部份糧食基層部門。有關糧食企業的了解,近期江蘇粳稻具體情況如下: 洪澤:粳稻出庫價 1.35元/斤,不少企業高水份粳稻出庫,總體價格有所回落。宜興:粳稻出庫價1.40元/斤左右,大米出廠價 1.95-2.00元/斤,前期收購當地糧食質量較好,價格穩定、略升。張家港:粳稻出庫價1.40元/斤左右,不少單位高水分粳稻處理,總體價格有所回落。丹陽:粳稻出庫價1.40元/斤左右,總體價格平穩。東海:粳稻出庫價1.40元/斤左右,總體價格有所回落。粳稻市場有價無市,交易清淡。金壇:粳稻出庫價1.35-1.40元/斤,南部市場價格偏高,北部市場價格平穩,總體市場價格平穩。邳州:粳稻出庫價1.40元/斤左右,價格平穩,成交清淡。建湖:粳稻出庫價1.35元/斤左右,大米銷路不暢,總體價格有所回落。江都:粳稻出庫價1.37元/ 斤左右,成交清淡,有價無市,價格平穩。金湖:粳稻出庫價1.40元/斤左右,總體價格平穩,前期不少單位已銷售粳稻,出庫騰倉,准備收購小麥。通州:粳稻出庫價1.35元/斤左右,大米出廠價1.92元/斤,總體價格平穩。近期,江蘇粳稻市場呈現出質量好的、價格較高態勢;不少單位積極騰倉並囤,准備收購夏糧倉容;蘇南、蘇中已開始收購夏糧,蘇北正積極准備收購夏糧,糧食企業已將主要精力放在夏糧收購的工作上,致使粳稻出庫受到一定的影響;由於已臨近黃梅季節,用糧單位,定量采購,按需生產,大米銷路不暢。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不少地區和企業收購的高水分粳稻已陸續出庫,預計江蘇省粳稻市場價格將呈現出質量好的、價格保持較高態勢,普通粳稻價格基本穩定或略有下降。
㈣ 江蘇省東海縣的水稻收購行情什麼時候能看好,求懂得的給點意見。
應該在四五月份,僅供參考。
㈤ 20201月份水稻價格
水稻是我國主栽的糧食作物,很多地區都有水稻種植。對於種植戶來說,除了關心水稻產量外,其價格是重點關注的。現在2019年末了,那麼2020年全國水稻價格行情如何?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總之我們知道糧食價格一直受國家調控,因為民以食為天,糧食關系著國家,因此糧食價格預計2020年變化趨勢不會特別,關於水稻價格行情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㈥ 連雲港現在的水稻價格是多少啊
現在小販上門收購的價格是1.26元-1.3元一斤.不等但是看最近水稻價格上漲農民朋友可以收藏些時間,大概在1.35-1.4這樣就可以出手賣給上門的小販了、
㈦ 哪裡有收水稻的我有七十多噸水稻
哪有收水稻的?我有我70多噸水稻當然有了。我們吉林省千騎。就有好多收水稻的。價格你們可以面議。
㈧ 江蘇省,連雲港這邊的水稻今年價格是多少錢一斤啊
江蘇省連雲港這邊的水稻今天價格多少錢?那裡的價格好像是兩塊錢1斤。我們這里也是兩塊多1斤呢。
㈨ 2019年東海縣為什麼不託市水稻
2019年東海縣為什麼不脫是水稻因為他那兒是是鹽鹼地不適合種水稻
㈩ 2020水稻價格最新行情是怎樣的
2020水稻最新行情:
1、優質水稻價格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但市場銷路是關鍵
2019年普通水稻價格沒有大的變化,基本上圍繞著最低收購價波動,但如果仔細看各地的市場行情,會發現區域差異是較為明顯的。
比如說同樣是粳稻,2019年1月中旬,江蘇地區的粳稻平均收購價為1.23元/斤,而東北地區粳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37元/斤,其中吉林地區的粳稻價格表現較好,達到了1.42元/斤,比江蘇地區的粳稻高出0.19元/斤。
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發生變化,消費者購買大米不再是僅僅解決溫飽問題,而是開始追求品質,只要大米的口感好、賣相好,價格高些也可以接受,這也為優質水稻價格上漲提供了條件。
2、水稻托市收購制度決定著水稻價格難有明顯波動
按照往年的習慣,一般在2月份發出當年的水稻最低收購價,2020的水稻托市收購價暫未發出,按照往年的情況看,2020年的托市收購價不會有大的波動,至少不會提價收購,與2019年保持持平的概率比較大。
水稻托市收購制度是從2004年開始的,近些年種糧成本發生較大的變化,而水稻價格卻表現的很平穩,主要是受託市收購制度的影響。每年糧販、貿易商在收購水稻時,給出的市場價往往會參考當年的最低收購價,比如說2019年粳稻的托市收購價為1.3元/斤,糧販在基層農戶手中收糧的價格就達不到1.5元/斤,能夠達到1.3元/斤的都很少,這種變化受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
3、普通水稻受庫存量偏高的影響,上漲空間有限
糧食作物連續十幾年實現大豐收,2019年早秈稻產量有所下滑,但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稻穀的總產量達到4192億斤,這樣的基數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內的市場需要。
另外由於稻穀市場長期有著托市收購制度,使得種植戶種糧積極性呈上升趨勢,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10年時間內發生顯著的變化,而在消費市場並沒有同步跟上,這也使得水稻的庫存量居高不下。
為了消化庫存,每年都會對稻穀進行臨儲拍賣,而臨儲稻穀拍賣效果並不理想,經常遇到成交率在3%以內,有時還會出現流拍現象,也就是說2020年水稻市場依然不缺糧,糧價想要上漲難度非常大。
4、進口糧源的沖擊依然存在,國內糧價變化還得看實際需求
從宏觀角度來看,2020年糧食進口依然少不了,雖然關稅進口配額已經確定,但跟往年相比,2020年進口糧源會明顯增多,一些相對低價大米進入我國市場,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著當地稻穀市場。
當然,對於進口大米,需要理性看待,想要完全不進口,是不太現實的,種植戶需要做的就是提升水稻品質,用高品質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自從我國加入WTO後,以糧食作物為代表的農產品進口就沒有停止,綜合來看,對國內的糧價影響有限,真正影響較大的還是國內的市場需求,進口糧源還無法撼動國內的價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