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價格十四年來首降是通貨緊縮的表現嗎
國家統計局1月10日發布的2017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8%。2017年全年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
與此同時,PPI同比上漲6.3%,與上年同比下降1.4%形成鮮明對比,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下降態勢。
食品價格14年來出現首降,PPI結束連續5年的下降態勢,透露啥信號?2018年物價形勢如何?會對你的「菜籃子」產生什麼影響?
連平表示,2018年,我國經濟增長總體上平穩,國內需求難以大幅擴張;隨著去杠桿、防風險和監管政策趨緊,市場利率小幅上行,流動性合理適度,2018年難以出現較大的通脹壓力。豬肉價格迎來上行周期,食品價格可能恢復性回升,成為推動2018年CPI上升的主要因素。2018年價格漲勢可能會從生產端向消費端轉移。從PPI看,未來大宗商品價格難以持續大幅上升,未來輸入性因素對PPI的抬升作用減弱。在國內投資需求趨弱的情況下,2018年工業產品價格上漲步伐將會放緩,PPI難以重拾大幅攀升之勢。由於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環保限產力度加大,對產品價格形成支撐。
「從總體上看,2018年物價形勢將有助於經濟平穩運行,不會產生貨幣政策相應調節的要求。」連平表示。
有專家指出,目前的物價水平並不會成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牽制。2018年的政策重心在於防風險、去杠桿,意味著貨幣政策難松。但在雙支柱的框架下,監管政策密集落地會逐步加強宏觀審慎的調控效力,有助於貨幣政策向中性回歸。
也有專家指出,基於當前我國價格運行面臨的新特點和新挑戰,我國應牢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不斷創新價格調控思路,完善價格調控機制,使物價調控手段更加精準高效。
不會,會一直通貨膨脹。
⑵ 全球供應鏈緊張,亞洲多國菜籃子漲價,各地的物價如何
引言:所有商品的價格受市場影響,市場上的東西價格一直不穩定,也會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或者主觀因素引起價格上的浮動。有的時候這些商品的價格非常的貴,但也有的時候價格跌的很厲害。全球供應鏈緊張,亞洲多國菜籃子漲價,各地的物價也都紛紛上漲創下了新高。
三、全球供應鏈緊張
全球供應鏈緊張導致很多國家的市場經濟都受到了影響,而市場經濟一旦受到影響的話,直接關繫到當地居民的生活。那些食品以及蔬菜類的東西,價格漲得非常厲害,導致很多百姓都苦不堪言。甚至多地的燃油價格也在上漲,一些地方的自然災害也比較嚴重,蔬菜數量也變少了,幾乎市場內的很多蔬菜價格都已經上漲了一倍多。
⑶ 春節將至,蔬菜往往價格會上漲,你的城市菜價怎麼樣了
春節將至,蔬菜往往價格會上漲,你的城市菜價怎麼樣了?
2022年春節蔬菜價格預計會怎樣?過年菜價會漲到什麼價呢?據了解,我們維持看空生豬03合約的看法,且對雞蛋01合約的後市上漲空間保持謹慎態度,且預計春節之後肉蛋價格將與蔬菜價格加速共振下行。
今年氣溫偏低和能源漲價帶來的採暖成本的上漲將推升蔬菜整體價格上漲,因此四季度預計蔬菜回落空間有限,我們預計未來3個月蔬菜價格將維持強勢格局,甚至進一步沖高。但中期仍舊受到農業蛛網周期的約束,尤其關注到蔬菜生長短周期的特徵,明年春節之後後的蔬菜價格面臨加速下跌的風險。
中信建投研究稱,我們認為,過去兩周肉蛋價格的大幅上行確實受到了蔬菜上行的提振,且在未來2-3個月蔬菜價格的持續偏強有助於提升肉,蛋的替代消費需求,支撐本輪肉,蛋的反彈幅度。但我們並不看好長期的蔬菜價格上行,本輪的上行在長周期里也預示著未來的大幅走低,因此蔬菜價格並不足以逆轉肉,蛋本身的供需基本面。
養殖產品在現貨市場中供給端都有追漲殺跌的習慣,現貨的大幅波動帶來期貨的上躥下跳,甚至扭曲了期貨市場中長期的預期,這反而是給我們交易和套保提供了更好的機會,我們維持看空生豬03合約的看法,且對雞蛋01合約的後市上漲空間保持謹慎態度,且預計春節之後肉蛋價格將與蔬菜價格加速共振下行。以上就是關於2022年春節蔬菜會漲價嗎?過年菜價會漲到什麼價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⑷ 全球食品價格持續上漲,未來價格走勢如何
食品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行,需要食品來支撐,而且現在我們非常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而且中醫方面還有食療,全球食品價格持續上漲,未來價格走勢如何,因為疫情的原因,各種各樣的糧食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它們的價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近一直爆出各種各樣的水果或者蔬菜,價格翻了好幾番,可以說非常的嚇人,比如說近兩天的香水檸檬,還有韓國的大蔥,價格比平常高出了好幾倍,食品價格一直上漲,人們的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要通過努力才能夠支撐現在的生活。
⑸ 3月CPI同比上漲0.4%,CPI同比為何由負轉正
「由於翹尾負向影響大幅減弱,CPI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4%。」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具體數據顯示,食品價格下降0.7%,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12個百分點。
董莉娟介紹,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18.4%,降幅擴大3.5個百分點;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繼續下降8.6%和2.6%,牛肉、羊肉、雞蛋和鮮果價格均繼續上漲,漲幅在3.3%—8.2%之間;水產品和食用植物油價格分別上漲8.1%和7.5%,漲幅分別擴大2.2和1.0個百分點。
另外,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56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0%,為近一年來同比首次上漲,主要是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11.9%和12.8%帶動;服務價格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2%。」董莉娟稱。
「據測算,在3月份0.4%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6個百分點,比上月收窄1.2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0個百分點。」董莉娟指出,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3%,一季度核心CPI與去年同期持平。
(5)果菜肉蛋這些食品價格走勢如何擴展閱讀
肉蛋菜果齊降,食品價格環比走低:
「從環比看,受春節後需求季節性回落影響,CPI由上月上漲0.6%轉為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1.6%轉為下降3.6%,影響CPI下降約0.71個百分點。」董莉娟表示。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和解讀看,主要「菜籃子」產品價格紛紛下降是主因。由於天氣轉暖,鮮菜大量上市,鮮菜價格下降14.5%,影響CPI下降約0.37個百分點;生豬生產持續恢復,豬肉價格下降10.9%,影響CPI下降約0.24個百分點。另,春節後消費需求有所回落,牛肉、羊肉、雞肉、鴨肉、水產品和鮮果價格均由漲轉降,降幅在0.2%—1.7%之間。
⑹ 為什麼最近蔬菜價格都超過肉了
造成最近蔬菜價格偏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由於今年氣候偏冷,對蔬菜生產有很大影響,第二各個蔬菜產地出現了降雨,影響了蔬菜的種植,生產,使得蔬菜在一段時間內斷檔,供應偏緊,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短缺,推高了菜價,三是由於近段時間疫情反復,多點散發,人們在囤菜,供應鏈也不算暢通,菜價一路攀升,四是本來天氣轉涼,蔬菜價格會有上漲,加上一些其他因素蔬菜價格要比往年同期偏貴也是重要原因。
⑺ 蔬菜和水果商品價格上漲對人們生活有什麼影響
一、物價上漲對農民生活的影響。
物價連續上漲,特別是食品類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對農民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從調查結果看,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主要產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物價上漲使低收入農民生活負擔加重
(1)低收入農戶增收幅度較小,與其他農戶收入差距拉大
物價上漲雖然對農民增收普遍有所幫助,但由於家庭經濟結構和勞動力結構等因素各異,物價上漲對低收入農戶增收的促進作用小於其他農戶。由此導致農村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
(2)低收入農戶入不敷出
由於低收入農戶居住地生存條件較差,家庭勞動力素質不高,以從事農耕作為主,老弱病殘居多,缺乏有效的增收途徑。物價上漲,增加了他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消費的支出,導致他們的收入增長速度趕不上生活消費支出增長速度,從而給他們貧窮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可見,物價上漲總體上給低收入農戶的生產、生活帶來的是負面影響。
(3)低收入農戶的基本生活受到影響
當前,低收入家庭的消費結構為生存型,生活處於溫飽階段,消費中食品居首位。糧油、肉禽蛋、蔬菜、燃料是生活必需品,不管價格是否上漲,都必須消費。物價上漲,使低收入農戶的生活開支增加,在有限的花費中,他們不得不減少消費數量,基本生活也顯得捉襟見肘。剛性消費的滿足是低收入農戶生活的底線,是維持他們生存的基礎, 物價上漲,會使他們減少這些生存性消費的數量,這反映出物價上漲已經影響到低收入農戶的基本生。
2、 物價上漲抑制了農民的購買慾望,可買可不買的商品盡量不買。很多受訪者說:「現在買東西是要左思右想,感覺手頭拮據,花錢要精打細算,水果吃少了,肉吃少了,菜多吃些便宜菜,盡管如此,日常生活中食品類消費還是居高不下。」
3、物價上漲使不少中低收入家庭改變了消費方式,被迫降低了消費檔次,以購買價廉質次的商品來節省開支。如少吃肉,或盡量購買超市促銷活動時的特價肉、米、菜、奶等食品,或去蔬菜批發市場批菜。而低收入家庭在無法增加其它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只能減少消費量和消費品種,把消費限制在米、面、油、蔬菜、肉類等最基本的消費品上,同時還要減少肉、禽、菜等價格漲幅大的消費品數量。
4、物價上漲,使中低收入家庭日常看病難,生活質量下降。有一位低收入家庭被訪者說:「家中有兩位老人生病,每天都要吃葯,面且現在醫院的葯貴,看病有困難,花錢也多,物價速漲,目前生活質量極差。」有一位中等收入被訪者說,以前還能存些,現在緊張的不行,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看不起病,吃不起葯。
二、對策及建議
物價上漲對農民的影響有利有弊,一方面促進了農民增收,特別是促進了種糧農戶的增收。另一方面影響了農業生產投資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低收入農戶受到的沖擊更大,使他們的生產生活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如何應對物價上漲,保證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保障生活有困難農戶的基本生活水平,穩定農村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1、當務之急是解生活有困難農戶之困,保證其基本生活。要高度重視物價上漲對低收入農戶的影響,確保低收入農戶正常的生產生活,維護社會穩定。要全面了解我區生活有困難農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救濟工作,對生活確實存在困難的農戶給予必要的生活補助。
2、應適當降低水、電、煤、氣、暖和農業生產所需材料等方面的價格,讓百姓感覺物價有漲有落,進一步調整價格結構,達到價格該升的就合理上升,該降的一定降下來。
3、加強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監控。堅持對糧食、食用油、豬肉、禽、蛋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價格的監測。建立健全價格異常波動的預警和應機處理機制。確保一旦出現價格異動,各項平抑價格波動的措施能落到實處、發揮作用,切實提高應對市場價格異動的能力。
4、繼續完善各項農村經濟發展政策。繼續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提高糧食直補標准後,加大良種補貼力度,擴大補貼范圍和品種;擴大農機具購置補貼規模、補貼機型和范圍;調整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農業的投入方式,適當降低各類間接投入、間接支持的比例,增加對農民直接支持、直接補助的比例;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信貸投放結構,將更多的資金向農業重心傾斜,用於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大對農村教育、合作醫療、社會保險、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建立「三農」投入穩定的增長機制,提高支農惠農的有效性。低收入農戶由於受物價上漲沖擊最大,各級政府部門應該密切關注這一群體,利用相關優惠政策,幫助他們渡過資金緊缺的難關,協助他們恢復生產生活。
⑻ 7月份CPI同比上漲1.0%,各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同比變動情況如何
7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1.8%,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約0.50個百分點。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下降25.5%,影響CPI下降約1.1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3.5%,影響CPI下降約1.05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下降4.0%,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
蛋類價格上漲15.6%,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水產品價格上漲13.8%,影響CPI上漲約0.25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上漲5.2%,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其他七大類價格同比六漲一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居住價格分別上漲6.9%、2.7%和1.1%,衣著、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4%、0.4%和0.3%;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1.3%。
下一階段CPI走勢情況
7月CPI的拖累因素是豬肉等食品項,推動因素是與原油相關的交通工具用燃料。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也認為,食品項仍是影響CPI漲幅最大因素。7月豬肉價格低位震盪,汛情、疫情等因素對核心CPI修復形成一定阻礙。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7月30日—8月6日,豬肉價格連續多周下降後環比小幅回升0.4%,同比下降54.9%。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近日表示,隨著中央和地方收儲「托市」效果逐步顯現,加之今年1-2月新生仔豬量減少,會對七八月份生豬出欄產生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生豬價格可能將繼續呈階段性反彈態勢。
對於下一階段CPI走勢,招商證券指出,CPI或在四季度再現高位峰值,主要受非食品項和翹尾因素支撐。近期作為豬肉重要產地的河南省出現極端降雨情況,對豬肉運輸有較大影響,但對生豬養殖情況影響范圍有限。預計後續豬肉價格仍將低位運行,CPI食品項的回升空間有限。
以上內容參考新華網-2021年7月CPI同比上漲1.0% 環比上漲0.3%
⑼ 豬肉價格降幅擴大,1月的CPI同比由漲轉降,你覺得未來的物價走勢如何
豬肉雞蛋價格出現回落,36個大中城市雞蛋每斤5.3元,國家發改委9日表示,目前,各地市場糧油肉蛋菜供應充足,居民消費需求有堅實的物質保障,豬肉、雞蛋價格出現回落,2月8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雞蛋零售價格分別為每斤29.8元、5.3元,分別比前期高點回落2%、7.6%。下一步,將指導各地繼續密切監測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做好保供穩價工作。
去了菜市場的人應該都知道,今年紅辣椒的價格都比去年的都要貴一半,今年的紅辣椒都已經上升到7至9塊錢一斤了,之前只需要四五塊錢一斤就可以買到,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今年冬天比較寒冷,然後菜園子裡面的菜都凍了,就沒有菜可以賣,就很多人去買,這就有了很多菜農的菜都凍死了,幾乎沒有菜可以賣了,就相當於產出來的產量不高,所以價格自然就賣的很高了。
⑽ 為什麼蔬菜水果那麼貴
根據5月份的CPI數據,食品的價格確實漲了不少,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7%,其中蔬菜、水果是引發價格上漲的主力軍。這一段時間蔬菜、水果的價格上漲,與天氣因素有很大關系。等過一段時間應季蔬菜、水果上市,價格就會有所回落。
拓展
蔬菜(vegetables)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據國際物質糧農組織1990年統計,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的90%、維生素A的60%來自蔬菜。此外,蔬菜中還有多種多樣的植物化學物質,是人們公認的對健康有效的成分,已知果蔬中的營養素可以有效預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種物質,正在被人們研究發現。
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