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買電梯房買哪個樓層好
從採光、通風、揚塵和噪音方面考慮,那麼電梯房10層的房屋就可以了。因為樓高已經超過了三十米,可以保證較好的居住效果。還要就是十層的房價性價比會比較高。要是經濟條件還可以的話可以選擇十層的電梯房。
如果是沿海城市或者臨海城市,空氣比較潮濕,那麼6層至8層的房子是最佳的。5層以下太潮濕,浮塵也多,9層至13層會腥,至於14層以上,海風太猛;如果是內陸乾燥氣候的城市,那麼3層至6層和13層以上都是不錯的選擇。
電梯房樓層選擇要充分考慮入住後的舒適程度,關鍵是要讓自己住得舒服、滿意。其次,住宅密度和觀景非常重要。高層品質如何,密度是關鍵,密度越低,居住品質越高;在低密度的基礎上,還要注意觀察景觀,尤其是在挑選頂層或較高樓層時,不僅要特別注意朝向景觀,還要考慮周邊地區未來規劃。
㈡ 市面上的電梯房,樓層不同價格也不同,這是為什麼
市面上的電梯房,樓層不同價格也不同,這是為什麼?
樓層中間的差別不僅是光照和自然通風特性,也有價格上的差別。同一棟樓,不一樣樓層中間的都是有非常大的差別;更不要說同一層樓中,東西中邊套的房子價格都不同樣。今日,就而言說樓層中間怎麼會存有價差?
4、25層及以上住房18-23層較貴
如今目前市面上普遍的25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18-23層是最貴的,最底層和高層價格更劃算。究竟哪一層房子是較好的?實際上,好房子因人有所不同的,好樓層也是一樣。例如家裡有老人和小孩,很有可能也不太合適住在高樓層,既不利老人下樓梯主題活動,也很有可能把小孩塑造成宅小孩。因此實際選樓層時,一定要按照自身的狀況,綜合性挑選。
㈢ 選購電梯房 買幾層好
購房者在對高層住宅的安全性確認以後,再需要考慮戶型、朝向、通風等居住要素。
如果居住的城市相對潮濕的話,六至八層的房屋是最佳。首先因為空氣濕度較大,浮塵會比較低,因此浮沉是上不來的;其次潮濕氣候下五層以下會很潮,九至十三層會腥,至於十四層以上的話,如果是臨海的話,高氣壓刮海風的時候雲會飄進來的。如果是內地的乾燥氣候的話,三至六層和十三層以上都不錯。以上當然是單純的氣候因素了。
(3)電梯房哪裡層價格低一點擴展閱讀
高層的樓盤一般都是電梯樓,4-9層消費者選擇較多,這幾層房價相對要低,價格實惠,而且安全性高些,如果發生火災、電梯故障,可以通過直通樓梯來解決。
高層電梯樓的10-16層,一般是採光比較好的樓層,光線充足,遠離地面噪音。而且處於中間層,上下電梯也不會等很久。
25—27層這幾層也是高層電梯樓比較好的樓層。這三層居高臨下,視野好、空氣好、沒噪音,住久了人的心氣也就好了順了,另外距離頂層還有一定距離不用擔心曬的問題。
28以上過高,在上下班高峰期間,電梯可能會出現擁擠的情況,另外距離頂層太近,防漏、防曬的壓力太大了,而且這個層的風特別的大。
㈣ 樓梯房,租房子是二樓便宜還是八樓便宜
那肯定是八樓便宜啊,理論來說二樓是最適宜居住的,因為潮氣小,樓層低不需要怎麼爬樓,所以價格相對貴一點不過跟三樓也沒啥區別哦,八樓的缺點也就是樓層高了。
㈤ 租房子是高樓層便宜還是低樓層便宜,比如8樓和2樓,哪個便宜
如果是電梯房的話,當然是二樓便宜,因為樓層低,光線也要差一點,所以二樓會更便宜
㈥ 電梯房買房幾樓是最佳樓層
買電梯房6-7層,或者23--28層,千萬不能買底樓和頂樓,還有8-11層。
如果價錢不是主要考慮因素,樓層還是高些的好,一般18層以上,如果是32層的樓房最好的是23--28層,如果選擇低層可以考慮6-7層。
選擇6-7層還有兩個好處是,7層以下,不需要交二次供水費;樓層低,房價可能會便宜。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層的空氣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新鮮,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一般來說,樓房的排風口都設在高層,所以對高層的住戶有一定影響。
一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但是低層空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比較嚴重。在一些老小區,地下室還會返上來潮氣,而且更易受到蚊蟲的侵擾。另外一樓最不安靜,如果臨街,來自馬路上的汽車鳴笛,商場廣播等噪音也會影響正常作息。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幹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㈦ 買電梯房是不是樓層越高就越貴一般貴多少
買電梯房不是樓層越高就越貴,房價是以中間層開始向兩端遞減,每層樓相差幾百元/平方米。
一般情況下綜合各項因素,高層適合選擇的最優樓層,在總層數的1/3-2/3之間。
小高層:最優層在5-8層。
高層:最優層在6-8層、15-20層。
洋房:最優層在2-4層。
頂層:光照時間長,高齡房屋頂層也許有不同程度的滲水現象,頂層水壓一般較小,給生活用水帶來不便,通風管一般在頂層,衛生間有異味。
底層:人來人往太過嘈雜,私密度低,雜訊污染嚴重。比較潮濕,物品容易發霉,蚊蟲多,光線較暗,採光問題嚴重。
高樓層的缺點:
首先,從空氣質量角度來說,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
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會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樓房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更容易出現頭疼症狀。
其次,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經常會感到內心壓抑。在高樓林立的小區中行走,人也會產生壓抑感。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不同樓層之間的差距竟然這么大?這幾層千萬不能買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買房選樓層常識須知 99%的購房者都會選錯
㈧ 問一下,電梯房樓層越高越貴嗎,還是越低越貴,還是中間的貴,比如說30層
摘要 在通常情況下,房價是樓層越高,價格就越貴。從基準層開始算起,每升高一層,單價上漲50元。但頂樓價格相對要低一些。臨街樓房底層可做商鋪的房子,價格要遠高於其它樓層。
㈨ 電梯房,一共7層,買那一層比較好,大家給點意見
低層電梯房一般住5、6層比較合適,空氣好陽光充足,第7層的話會擔心屋面漏水和夏天熱,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一層價格比較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