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供應商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擴展閱讀
4百億桶石油是多少噸 2025-08-06 01:55:35
激光多久後能用vc產品 2025-08-06 01:28:11
為什麼石油回燒處包 2025-08-06 00:55:56

供應商為什麼價格這么高

發布時間: 2022-07-02 08:31:40

『壹』 老供應商每次報價都略高於新供應商,但溝通後又同意適當降低,應如何處理對這種情況

看供應商是誰嘍!很多時候供應商都有很復雜的背景,不要消極處理,因小失大。我感覺是如果老供應商在各個方面都很給力,單純價格有點問題的話,不妨開誠布公的告知對方當前的形勢啊,列個表,自己知道有哪些新的可以為你所用,然後背過這些信息去找老供應商談,分清利害關系,他不相信你再把你的表拿出來,施點壓力。如果供應商沒有背景,但是除了價格其他還不錯,那就搬出公司高層的「旨意」嚇唬一下對方啊,告訴他盡管你很想保留它,可是上面的壓力很大啊,舉事實講道理嘛,有時候做生意殺熟是大家都知道的嘛。
最後,如果各方面比較來看老供應商都不是最棒的,又沒有「背景」的支持,那就甩掉嘍

『貳』 供應商價格高了被公司發現怎麼辦

可能會暫停訂單。
看交付了沒有,可以暫停交易止損,或者再次商談價格,一般不會再次交易。
供應商是向企業及其競爭對手供應各種所需資源的企業和個人,包括提供原材料、設備、能源、勞務等。它們的情況如何會對企業的營銷活動產生巨大的影響,如原材料價格變化、短缺等都會影響企業產品的價格和交貨期,並會因而削弱企業與客戶的長期合作與利益,因此,營銷人員必須對供應商的情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和透徹的分析。供應商既是商務談判中的對手更是合作夥伴。

『叄』 本人負責采購工作,一家獨家供應商,給我們的價格太高。就是不給降,貨只能在這個公司進。怎麼辦

你提供的信息很有限,這個可以分析一下買賣雙方的供應市場,以及你們采購金額的百分比,如果是壟斷且獨家供應,而你們是小客戶,就只有搞好關系了!

『肆』 我們公司的采購供應商每次給的價錢都高,老闆總是找我麻煩,但是又找不到好的供應商,怎麼辦

老闆都是摳門的人,好討厭這樣的老闆。以前我們老闆也是,後來我就和老闆商量找一家專門的采購公司去做,我直接當打雜的就行了。現在我們公司的采購就交給了蘇州蘇州精算盤采購去做,他們找的供應商不錯,

『伍』 供應商一直給漲價怎麼辦

我認為應該先了解一下市場,是不是整個都在漲。如果是的話,是不是可以觀望一段時間再采購,如果不著急的話。另外,有沒有其他的供應商可以選擇。如果有的話,不妨和供應商透露一下這個信息,然後冷卻一下他。這個是理論的話不知道是否可以幫助你。
您好,了解市場總體價格趨勢,如果是整體上調那應該是市場的緣故,可以多對比幾個供應商的價格;還有就是如果價格一直上調,可以考慮觀望一下市場價格趨勢,不要一直的追漲,有時候是會價格虛高的。祝福朋友好運!!!
一、分析現在市場漲價行情,是否真正屬於原材料上漲,我相信供應商漲價,必定有一個漲價理由,而不是盲目的在漲價,也或許說是供應商故意在炒作,所以,作為采購一定要先了解市場行情價格,同時也要從根本上找出廠商漲價的原因,才能對症下策。
二、如果單單是供應商為了打擊客戶,首先以低價來獲得客戶,然後合作以後,再大幅度漲價,此時,采購要注意,在篩選供應商的時候,是否對價格的市場行情很了解,對於低價,采購必須引起重視,現在是有很多供應商因為想獲得客戶,而採取不好的方式,而采購對於不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要慎重去選擇,避免這些供應商用此來獲得客戶,並在後續的產品當中,把價格抬高,逼采購不得不換供應商,而常換供應商,對采購工作來講,有很大影響;當然采購都希望為公司降低成本,同等質量,理當選擇價格實惠的廠商進行合作,當然,也有很多事情是采購所不能預料,所以,采購要開發多家廠商,時刻准備更換廠商的動作,而不能完全信任一家供應商,作為采購遇到異常單價時,要慎重,要警惕小心。一顆紅心多手准備,勝多失少。

『陸』 供應商價格過高怎麼應對

如果已經達成協議,應該按原協議執行。
如果對方不同意,對方可能會起訴解決。
建議還是協商處理較好。

『柒』 如何分析供應商的報價

報價單分析的33條經驗

1.防止供應商可能會以小的計量單位報價,從而降低你對價格的敏感度。
2.報價單上小數點的精確位數應該根據采購量來決定。
3.在分析、審核報價單的時候,盡可能用你最常用或最熟悉的貨幣單位來分析。(如果人民幣升值,我們進口東西應該用什麼報價?用外幣;如果人民幣貶值,我們進口東西應該用什麼報價?本幣)
4.從報價單位和方式角度上看,要盡可能用對我們最有利的方式報價。
5.拆分的報價要特別注意化整為零的報價策略和方式。(所謂化整為零,就是在拆分的各部分報價中都有小數點進位。供應商在這個地方多弄一點,那個地方多弄一點,整體就高出來了。這也是在細分成很多項的「配套產品報價單」上容易出現的問題。)
6.要按照采購方的成本結構來進行報價。(采購大批量產品時,報價單的格式應該按照采購的要求去做,也就是要求供應商要按照我們統一的報價方式和報價格式來報價,包括成本計算的方法都要統一按照我們的要求,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有利於你分析供應商報價和成本。)
7.要特別注意供應商在解釋報價的時候,會盡可能提升你對價值的認識,而讓你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價格。
8.采購也要善於哭窮,如果你總在供應商面前擺出財大氣粗的樣子,肯定很難拿到更優惠的價格。
9.在需要供應商報價的時候,你要學會隱藏自己的采購目的,把握好采購的需求。如果你提前跟供應商說了你的需求,然後再要求供應商報價,他的報價也許就會很離譜。也就是說你很難或根本砍不到你想要的價位了。
10.要分析供應商原材料的來源,並且完善采購成本模型的非正常因素的成本影響。這樣有利於我們分析供應商真實的成本。
11.要注意供應商利用正公差報價算成本,負公差生產的問題。也就是說,有時供應商在算采購成本的時侯全部都是按照正公差給你算,但實際上做產品時全部都是用負公差生產的。應該定期評估模具的狀態。
12.要分析供應商的建議是否存在陷阱。供應商的建議有價值,但是有可能蘊藏對我們不利的陰謀,我們一定要辨別出供應商的「好意」。
13.報價單中應該規定原材料供應商的品牌,更換應該經過采購認證。這樣既可以避免供應商「以次充好」,也可以控製成本,保證質量。
14.原材料審核不應該放鬆,尤其是拆分報價。通常供應商把「水分」加在原材料上,采購也容易接受,並且很多采購在供應商的原材料成本分析這方面投入的資源很少,花的時間也少,尤其是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很大的材料,供應商往往乘機提高價格。供應商報價中的原材料不能動,是錯誤的觀點。
15.供應商通常會把采購最熟悉成本的部分或者市場最透明的部分報低,讓我們認為供應商的報價實在、便宜,取得采購對供應商報價的信任;而把采購最不熟悉的部分或者市場不透明的部分報高。
16.要注意報價單當中的彈性項目。供應商報價時常隱藏很多彈性計算費用的項目,這種報價策略,供應商經常可以成功地在後續獲得豐厚的利潤。采購如果稍微不注意,就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代價。最好能減少彈性計算費用的項目。
17.要特別注意容器殘留(雜質)導致的成本損失。除了氣體有容器殘留問題,其實不斷回收的膠水,也有類似問題。
18.要注意生產產品產生的邊角料的處理,它所產生的價值,也應該作為供應商利潤的一部分進行評估,或者抵沖成本。
19.要全方位審核追蹤采購產品可能發生的稅收變化。(稅金經常會被重復計算。)
20.報價單分析和成本分析要結合到供應商工廠去分析。很多采購管理者認為采購到供應商工廠里去,很浪費時間,而且還有差旅成本。最重要的是采購到供應商工廠去,會更容易被供應商「搞定」。這種觀點使公司的很多采購人員沒辦法做的更專業。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采購的產品是怎麼生產出來的,更不用說清楚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成本了。
21.要特別注意供應商偷工減料的問題。你給供應商多少錢他都能做出你想要的貨,靠的就是偷工減料。價格低不等於成本就低,保質保量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地追蹤和分析采購產品質和量上的變化。
22.像塑膠件、鑄造件等的生產,應該特別控制新舊材料的比率。我們甚至可以考慮,突擊審查供應商的誠信。看看供應商是不是按照采購規定的技術標准去生產的。
23. 應該注意分析,產成品無法核算成本或者核算材料耗用的項目。
24.為了了解供應商成本的學習曲線與規模效應,應該分多階段報價。越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後續成本下降的空間就越大;越是在大批量生產階段,成本很可能會呈學習曲線下降, 學習曲線甚至持續很久。另外規模效應也很可能是成本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學習曲線與規模效應追蹤與分析,可以自動削減采購成本。
25.通常報價單中20%的項目時常佔到80%的成本, 30%的項目佔到15%的成本, 50%的項目只佔5%的成本。所以我們要重點分析占總成本比重最大的項目。
26.整數項目,供應商很可能是大致估算的,很粗糙,應該關注。另外,諸如銷售費用很可能有規模效應,分攤成本時需要與采購量掛鉤。
27.要注意供應商使用心理感應報價法,表現為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供應商製造出一種報價是被計算出來的感覺;第二種形式是供應商把價格報在低於我們某個心理價位上,這樣采購比較容易信任和接受。
28.供應提供的所謂的證明,很可能是二手的資料和信息,不要因為證明而停止分析供應商的成本,除非你真的確信沒有問題。
29.要盡可能的分析費用的分配率,而不是費用的加減乘除。因為分配率相對容易與行業、供應商之間進行比較。前面提到過供應商經常在原材料上做文章,事實上各個項目的費用,包括直接工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也是大有文章。
30.邏輯錯誤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尤其是項目復雜的報價。供應商經常故意犯這樣的錯誤。
31.應該評估采購量和模具的經濟性。
32.應該評估供應商所開模具與其他供應商的匹配性。
33.報價單的杠桿點應該重點分析,而且要斤斤計較。(比如說我們采購大量型號的沖壓件,想降低沖壓件的成本,我們就要控制沖壓件的原材料--鋼材。)

『捌』 供應商報價太高我不給他做,要不要回復供應商

當然啊。除非你是不留後路,以後永遠都不給他做。
你直接回說價格太高,不能接受。說不準他還會降價呢?
而且,以後還有可能合作啊。

『玖』 業務/供應商/回扣方面的問題供應商給我們的價格比別人的高17元,請問17元的差價怎麼處理

你是采購部門的嗎(如果不是的話就不要管閑事了)?這個供應商是你找的,並由你直接負責的嗎?還是說供應商是別人找的,但是交給你來跟。

CTP對你們公司的產品來講,應該是關鍵部件了,所以盡量不要與現有供應商弄僵關系。

如果是你找的供應商,你應該通過正當途徑要求他降價。你偷看到的價格不一定就是真實的情況,最好不要拿出來當武器用。況且你們2012年的量那麼大,這個降價理由很充分了。
如果不是你找的供應商,那你就當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因為CTP這種產品,又有那麼大產能的工廠,在國內是不多的,可能是公司高層,甚至老闆自己找的供應商。在這種情況下,你除了做好工作,保證不斷貨外,最好不要多嘴。

有些公司的采購KPI里規定了如果采購部門能降低采購價格,會有一定量的現金獎勵。如果你們公司有這個政策,你就可以在降價談判上多下工夫,正當的獲得額外收益。如果沒有,那就老老實實幹活吧。

『拾』 為什麼dell官方報價和供貨商報價差別這么大

這些商家與DELL的關系很微妙。

一方面,DELL是沒有分銷商的,他們這些人從一些渠道大量的批進產品,價格比網上要低很多,然後再稍高賣出,從中賺取差價。他們賣的東西要比DELL網上買的便宜很多,否則他們也不可能有生存的機會。這樣做等於是與DELL分錢,這是DELL不願看到的,但他們所銷售的產品一般與DELL網站出來的商品質量上講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有可能個別產品在質保的時間問題上會產生問題。

另一方面,他們也是DELL的主力消費者,他們在為自己掙錢的同時,也在幫DELL擴大市場,DELL也不太希望失去這些中間力量。DELL當然不喜歡他現在的「世界第二」「中國第三」的地位。
他們這么做並不違法,但DELL是不承認這些所謂的分銷商的,是不允許他們使用自己的LOGO,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並且官方上講也是不承認他們所銷售的產品的,但事實上有經驗的人都知道,DELL在實際操作起來是沒有太死板,也可以靈活對待。

中國現在的國情是,消費者在購買一件商品時,一定要親眼所見,親手所摸到他要的商品。所以DELL的這種直銷方式,在中國對很多人而言有些接受不了(要知道,在中國,DELL的網上個人零售量只佔其總銷售量的一半還不到)。事實上,即使是在國外,也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能認同這種直銷方式。所以DELL在一些國家開了一些「體驗店」,只讓你來看商品,但並不賣,要買還是要到網上去。所以這些DELL「專賣」的市場還是有的,既能看,也能買,消費者當然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