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土地價格降了怎麼辦
擴展閱讀
化工產品屬於哪個類目 2025-05-14 23:26:59

土地價格降了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6-30 20:19:24

① 為什麼圈地運動會導致土地價格下降

一. 興起的原因
1. 毛紡制呢業的迅猛發展。15世紀後,英國毛紡制呢業迅猛發展,市場上的羊毛價格開始猛漲,使養羊變得有利可圖,但需要大片的土地。於是,貴族們把原來租種他們土地的農民趕走,把可以養羊的土地圈佔起來發展養羊業。
2. 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後,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往。英國地處大西洋航運的中心線上,對外貿易急劇擴大,從而進一步刺激了英國羊毛出口業和毛織業的發展,推動了養羊業的發展。
3. 英國大量公有土地的存在。在英國,森林、草地、沼澤和荒地沒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貴族利用自己的勢力將其變為牧場。
4. 利潤的刺激。英國的封建的習慣地租與資本主義地租之間的差別極大,使地主看到把土地租給農業資本家比對農民進行封建剝削更為有利可圖,從而刺激了圈地運動的發展。
5. 政府支持的結果。政府總的來說是支持圈地運動的。如1593年,國會廢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後,資產階級不再反對圈地,從1688年起,政府公開支持圈地。

② 土地出讓金下降是時勢使然,也是未來發展方向

土地出讓金趨穩正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應有之義,反映了我國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正逐步回歸理性。對一些土地財政佔比高的地方政府來說,土地出讓金下降確實可能造成地方財政上的困難,但這是時勢使然,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所在。靠賣地收入可以謀一時,不可謀長遠。相關地方與其擔憂土地出讓金下降,不如多設法發展其他產業,降低自身對土地出讓金的依賴
財政部最近發布的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顯示,一季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下降9.5%,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則增長了45.2%。
上述一降一增,讓不少人為地方政府的錢袋子著急。我國正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社會保障兜底,都需要錢。土地出讓金下降,會不會讓地方政府囊中羞澀,該辦的事情難以順利推進?
不必擔憂。且不說一季度土地出讓金降幅不大,就是換個思路,按大家通常引用的麵粉漲價帶來麵包漲價的邏輯,如果土地出讓金即賣地收入繼續一路高歌,這些地方的高房價還能降下來嗎?許多持幣待購的剛需購房者是不是又要嘆息一番?這么說是有充足理由的。因為各地房屋的建設安裝成本差別並不大,造成一二線城市和廣大小城市巨大房價鴻溝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價格,土地成本在購房成本中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筆者認為,土地出讓金趨穩正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應有之義,反映了我國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正逐步回歸理性。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一季度土地出讓金下降是在前期高基數基礎上的下降,屬於高位回落。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土地出讓金收入高達6.5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與2017年相比上漲25%。如此迅猛增長,勢必不可持續。因此,一季度土地出讓金下降,屬於高位回落,是可以接受的。
二是不論土地市場還是房地產市場,都與政策休戚相關。當前調控導向是「穩」字當頭,從高位上適度回落是調控的應有之義。今年調控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大起大落,特別是要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地價適度回落,恰好符合穩地價的政策目標。
三是在調控之下,房地產開發商和消費者對未來走勢的預期趨穩,不會因為擔憂房價猛漲而急於入市。
四是各地供地方式也在改革之中,以往「招拍掛」下比拼價格的模式正在某種程度上得到糾正。在房住不炒的思路下,這兩年我國加大調控力度,供應了一批共有產權等保障性用地,也有一些農村集體產權用地推向市場作為租賃用地。即使商品房用地,在供應時也加上了不少限制性條件,比如限房價,比如增加剛需戶型供應。這些政策,突出了土地的保障屬性,使土地出讓不再唯價格論,是調控的應有之義。
當然,對一些土地財政佔比高的地方政府來說,土地出讓金下降確實可能造成財政支出上的困難,但這是時勢使然,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所在。相關地方與其哀嘆土地出讓金下降,不如多想辦法發展其他產業,降低並擺脫自身對土地出讓金的依賴。畢竟,靠賣地收入可以謀一時,不可謀長遠。
此外,在「一城一策」政策指導下,不排除個別地方以各種名義,重走多賣地、抬房價的老路。對此,有關部門須未雨綢繆,增強政策前瞻性,防止房價、地價報復性反彈。

③ 土地降價了我要回土地

建議及時搜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材料。合同或者口頭協議成立的證據,證人證言等。可以起訴維權,必要時可以委託當地律師處理。

④ 土地市場即將迎來大變局,這對普通老百姓有何影響

對普通老百姓也有一定的影響。這是因為土地市場發生了變動,這樣的話就會影響房地產的發展,因此也會影響房價,導致房價造成一定的波動。

⑤ 在房地產評估中 土地價值的市場價與基準地價相差甚遠 怎麼辦

摘要 你好,在房地產評估中,如果土地價值的市場價與基準地價相差甚遠,應該通過政府的相關政策以及補償辦法縮小增收土地的差價。

⑥ (1)土地出讓收益大幅增長,單價略有下降

2006年土地出讓收益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全國土地出讓總價款7676.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93.07億元,增長30.5%(圖5)。其中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6.65萬公頃,出讓價款達5492.09億元,比上年增加1296.19億元,增長30.9%。全國土地出讓單價平均為330.1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7.1%;招拍掛出讓單價825.3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12.5%。雖然招拍掛出讓單價保持增長趨勢,但全國土地出讓單價卻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工礦用地比重加大,協議出讓面積大幅增長(52.7%)。從長期來看,土地出讓單價上漲是市場配置資源規律的必然結果,是我國土地資源保護和集約利用的客觀要求和動力,特別是隨著工業用地價格最低標准政策實施,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的價格將保持相對穩定或平緩增長,土地出讓單價將不斷增長。

圖5 2001~2006年土地出讓面積和價款

2006年國土資源形勢分析報告

由於工業用地長期以來低價甚至零地價出讓,極大地浪費了我國寶貴的土地資源,因此國家一直努力要把工業用地納入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范疇中來,為此在9月初下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工業用地必須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隨後國土資源部又積極醞釀並出台了《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准》,力圖逐步擴大土地招拍掛的范圍和比例。2006年,招拍掛出讓土地面積占土地出讓總面積的比例為28.6%,同比降低了5.9個百分點。土地招拍掛出讓比例不增反降,其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公共建築、公用設施、特殊用地等(多以協議方式出讓)出讓面積同比有所增長;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各地在新的政策出台前,搶搭協議出讓的末班車,導致招拍掛出讓比例仍然較低。可以預見,隨著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占出讓用地總面積一半以上的工業用地都採用招拍掛出讓以後,全國招拍掛面積出讓比例將會大幅度增長。

⑦ 抵押土地因政府調整規劃而價值下降,應怎麼辦

如果可行,應該重新評估,重新設置抵押額。。

⑧ 怎麼樣在法規允許下降低土地出讓的價格

如果你們是開發商,准備從土地市場拍一塊宗地,是不可能讓土地價格降到掛牌價以下的。
土地掛牌拍賣,最低的出讓價格就是掛牌價,如果同時有其它開發公司競拍,高價者拿地。
開放商應該在拿地前根據該宗地掛牌價及規劃,計算樓面地價,最後計算出開盤後售價。感覺成本核算不下來,就放棄這塊地。09年上海市就有很多塊宗地最後無人摘牌,市場經濟,很正常的。土地整理成本過高及國家稅收要求直接影響了土地掛牌價格,開發商是無法降低的。

⑨ 土地樓面價的土地新政後北京土地樓面價降至萬元以下

本市土地出讓新政前,本市土地「一地難求」,競價輪次都達百次以上,在今年全國兩會後的第一天,望京地王樓面價達2.7萬元。為此,市國土局暫停了熱點地區土地供應,隨後出台「限房價競地價」及「綜合投標」等新政。對本市1月至7月成交的31塊住宅用地計算發現,新政前出售土地樓面價每平米達1.23萬元,而新政後土地樓面價降至每平米9087元,降幅達26%。
曾在今年4月因價高停拍的竇店地塊,當時競價很快達到2.04億元,摺合樓面價4718元/平米,超過4700元/平米的樓面價限定,因此競拍被叫停,地塊流拍。6月,該地塊再次入市,4家開發商中只有一家開發商報價1.6億元,略高於1.56億元的底價,最終摺合樓面價為3700元/平米,比底價摺合的樓面價3608元/平米高不足百元。而相比兩月前,樓面價每平米下跌1018元。特別是7月,本市共公開出讓3塊住宅用地,樓面價格為每平米只有5380元。

⑩ 購置了一塊土地,價格10萬元。預期未來一年中土地的價格可能下降,價

就是買入期權的人先交了4000的期權費(其實就是押金),兩方規定一年後,不管土地價格是漲了還是降了,到期的交易價格都定為11萬。一年後,土地價格漲了,超過11萬了,買的人就會按約定的11萬把土地買過來,那賣的人就掙了1.4萬。書上寫的不清楚,不是買的人掙了,而是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