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進口煤比我們國產煤便宜
我作為理財師,早就注意到這方面的情況,對於國外的進口煤比我們國家的國產煤便宜,我自己專門進行過一些調研,我發現其中的一些基本的情況,現在我把自己的一些個人意見和大家說一下,希望的大家可以參考,不對的地方多多指正:
第二、國外的煤炭貿易過多的費用,操作流程要簡化很多,而我們國內的煤附加費用太多,和國外煤相比沒有競爭實力,這點需要以後國家進行具體的調整,目前來說費用比較高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我們國家的煤炭企業,最大的問題是大多數是國企,這類企業的弊端也不小,因為本身競爭能力不太強,在這種情況下,成本就會上升,這也是煤炭價格比國外高出很多的原因之一。
第三、國內煤炭企業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煤炭企業的內部管理比較混亂,所以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煤炭企業的改革,就是為了提高煤炭企業的競爭力。
第四、我們國家的煤炭生產的科技水平落後,生產的方式十分單一,沒有一個統籌的科學生產機制,現在這種狀況沒有辦法避免,因為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國內所有資源開採行業必將經歷的過程。
綜合上面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煤炭企業的未來必須是稅費減少、企業改革有成效,這兩點至關重要,企業的產能和科技水平必須要提高,企業的內部機構也要進一步的完善,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做到跟國外媒體企業競爭。
2. 國際煤炭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
煤炭價格雙軌制長期存在的影響
2003年以前,全國煤炭訂貨會是煤炭交易的主要方式,國家來一直以行政手段來干預煤炭價格,在計劃經濟時期,它為煤炭生產調節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作出了巨大貢獻。2003年以後隨著市場經濟逐步健全與完善,沿襲多年的煤炭訂貨會改為煤炭產運需銜接會,鼓勵煤炭供需雙方自主銜接,依法簽訂合同,但是政府還是要通過發布銜接原則和框架方案,指導產運需銜接,實際上煤炭交易價格並沒有真正完全實現市場化,仍然存在價格「雙軌制」,重點合同和非重點合同煤炭價格仍然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差異阻礙了煤炭價格的市場化改革,也引發了煤炭價格的上漲。
在煤電矛盾突出的時候,有關部門便會出台電煤限價措施,以減輕電力成本上漲帶來的發電企業虧損,而煤炭企業對煤價預期要高於國家限定的價格,不願與電廠簽訂長期合同,限價措施出台後,普遍出現以次充好、不簽合同現金交易等現象來規避限價。因為重點合同煤價格低且不能參與市場化,造成了非重點合同煤炭價格的一路走高。限價不僅不能達到控制電煤成本的目的,反而加劇了供需矛盾,也使得價格無法准確反映供求關系。另外因為重點合同和非重點合同煤炭價格存在較大差異,也為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引發了一系列腐敗問題。
2.2 政府調控手段不當的影響
2013年煤炭價格完全實現市場化,根據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我國工業能量在消耗總量方面一直都是處於上升的狀態,和去年這個時候相比,其消耗的總量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長,單位產值的耗能量也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從煤炭行業來看,相關用戶對煤炭需求量卻在不斷減少,煤炭價格一路下行,煤炭銷售陷入了瓶頸時期,很多煤炭商家紛紛採用降價促銷的手段與同行競爭,導致煤炭的價格一直處於盲目下跌的狀態。通過相關信息的分析可得,造成這一奇怪現象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過去煤炭價格的無序瘋狂上漲,導致了煤炭投資蜂擁而至,無論地方政府還是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紛紛斥巨資進入煤炭行業,使得煤炭產能在短期內急速上升,並且在這個時候,國際市場上形成的過剩煤炭資源又以低廉的價格不斷轉銷至中國市場,這就使造成我國煤炭出現了過剩的情況,而價格是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的,當煤炭產品供過於求時,這種情況就只能導致煤炭價格的盲目下跌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不正常的情況,還是歸結於過去煤炭行業的投資熱潮,受利益驅動,很多企業包括部分電力企業紛紛進入煤炭行業,相關部門沒有預見到這種盲目一窩蜂投資所帶來的後果,造成了現在煤炭產能嚴重過剩,引發了煤炭價格大幅下跌。
2.3 物流因素的影響
我國的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經濟不發達的晉、蒙、陝、新、寧等省區,它們的煤炭資源總量佔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80%以上;而我國經濟最發達,需要能源最多的東南沿海和京、津、冀等省區煤炭資源量卻僅佔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10%不到。如此不均衡的生產及消費地區分布,決定了我國「西煤東運」、「鐵路、公路、海運以及內河等多種方式混合運輸」的總體物流格局,從而決定了煤炭物流在煤炭行業長足發展過程的重要戰略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煤炭西煤東運的主要方式是鐵路運輸,鐵路運輸經濟、快捷、安全且受天氣干擾小,但是受制於鐵路運力不足的影響,普通用戶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運力,而且鐵路運費以外還存在各種名目的收費。每年到大秦鐵路集中檢修期間,煤炭價格就會上升,在能源短缺、迎峰度夏等關鍵時期,鐵路車皮就更加緊張,中間環節的運作費用也會大幅增加,更加助推了煤炭價格的上漲。
由於我國煤炭物流運輸距離長,物流環節復雜以及各種名目的收費繁多等原因,造成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煤炭物流成本已經佔到消費價格的40%以上。鐵路運輸的煤炭主產區晉、蒙、陝的煤炭到達秦皇島港的轉運成本已經達到200元/噸,加海運費到達廣州港的煤炭價格比飄洋過海的進口煤價格還要高70元/噸,可見我國煤炭物流成本之高,極大地影響了煤炭價格。
2.4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的影響
2011年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制定了環渤海價格指數並定期發布,神華、中煤等大型煤炭企業紛紛將動力煤市場銷售價格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實行聯動。2013年煤炭價格市場化以後,多家煤炭企業紛紛將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作為定價的依據。但通過長時間的研究,筆者發現以環渤海價格指數作為定價的依據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價格指數在數據收集時間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如環渤海動力煤數據採集的時間基準是上周二到本周二,發布日期是本周三,這就說明本期採集的數據信息含有本期發布之前兩期的市場信息,數據採集時間跨度太大,會引起數據的滯後,尤其在遇到周三是節假日的情況下會相應順延一周發布,這就使得數據滯後更嚴重。通過對環渤海煤炭交易數據分析可得,價格指數滯後於煤炭實際的離岸價格,並且滯後的時間也比較長,一般為兩個星期左右,在煤炭價格上升的階段,其價格指數也比煤炭實際的離岸價格要低,而當煤炭的價格處於下降的階段時,煤炭價格的指數又比煤炭實際離岸的價格高。
其次,價格指數的信息來源於市場實際成交價格和企業報價,如果企業單純以指數價格作為定價依據,如果指數下降,企業定價下降,將促使指數進一步下降,反之亦然,這將使企業定價和指數價格形成循環往復,指數價格對於實際成交價格起到了助漲或者助跌的作用。
最後,在環渤海的動力煤價格指數樣本上,代表性規格品在分類標準的設置方面過於單一,僅僅是把熱值作為樣本的分類標准。但實際上,煤炭除了熱值方面不同之外,其硫份或者是灰份的不同對煤炭的質量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在實際的煤炭交易過程中,在價格的形成方面卻忽視了這部分因素所造成的煤炭在成交時所形成的價格差異,對市場價格會形成誤導,造成價格波動。
3. 為什麼今年煤炭價格波動那麼大
影響煤炭價格總共有三個因素:1煤炭產能過剩2用電量需求增速下降3進口煤炭沖擊。
現在只有第三個因素在改變國際煤炭價格已經連續三周在上升但還是低於國內煤炭價格,相差不大。煤炭進口量也在降低對國內煤價影響在縮小。但前兩個因素並沒有變化。國家已經在出台政策規范生產,煤炭行業在在進行著洗牌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用電需求量因為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增加。因此專家預計煤炭價格將會在四季度企穩,然後緩慢回升。
浙江煤炭網
4. 全球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電力和煤炭都受到了哪些影響呢
每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個國家都會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和正常的交流。全球國際資源的價格呈現出上漲的趨勢,所以,大部分居民更加關心國內的電力狀況和煤炭資源狀況。
其實我國的電力狀況和煤炭狀況也受到了國際能源價格大幅度上升的影響。第一個影響就是多個省份已經嚴格控制工業用電,從而減少資源浪費。第二個影響就是工業用電的價格有所提升。
總的來說,工業會受到全球能源價格提升的影響,普通居民受到影響的概率非常低。除此之外,每一位居民都應該做好能源的保護與減少,浪費工廠更加合理的安排每一份資源,畢竟每一份資源背後都充斥著大量的支出。
5. 12年為什麼要進口這么多的煤炭,國產煤炭的價格為什麼會比進口的高。國產煤炭的成本應該不會很高的呀!
由於國家實行了煤炭價格市場化的原因,而我國需要的煤炭量大,很多地方供不應求,所以煤炭的價格就上來了。地府政府看到有利可賺,就在煤炭上加資源稅等各種稅,而鐵路看到有利可圖,將運輸費提的很高,更提高了煤炭的價格。一噸在原產地120元的煤運到地方,有漲到1000多元的,所以不到有實力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只有到國外進口煤炭了。尤其是俄羅斯的煤炭,比國內便宜的多了。
6. 現在國際煤炭與國內煤炭價格有多少差異
相差不大,但比國際會偏高點,原因在於中國煤炭需求量大,產量高,國際市場只是跟隨定價。 2008年我國進口煤炭4040萬噸,相對於國內28億噸的煤炭需求總量而言微不足道。而目前國際市場的煤炭貿易量不足9億噸,幾千萬噸的需求變數都會導致價格波動。因此,國際市場價格往往會受到中國煤炭價格的影響,最後國際市場煤價在加上運費之後往往僅僅略低於國內煤價,實際上相差不大
7. 煤炭現在多少錢一噸
2021民用取暖煤價格一般在1110元左右一噸,具體因品種、市場、產地的不同,價格會存在一定差異。比如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近期數據,表示無煙煤(洗中塊)價格是1682元一噸,普通混煤(4500大卡)價格是905.2元一噸,山西大混(5000大卡)價格是1054.4元一噸,山西優混(5500大卡)價格是1116元一噸,大同混煤(5800大卡)價格是1137.8元一噸,焦煤(主焦煤)價格是3980元一噸,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是3950元一噸。
對於普通煤炭各地市場價格也不一,比如在湖南湘潭市湘鄉市煤炭市場價是3250元一噸,在廣東茂名市高州市煤炭市場價是3200元一噸,在廣西崇左市扶綏縣煤炭市場價是3200元一噸,在貴州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煤炭市場價是3200元一噸,在陝西榆林市府谷縣煤炭市場價是3500元一噸,在陝西榆林市神木市煤炭市場價是3500元一噸。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煤炭價格開啟了瘋長之路,作為我國電力生產的主要保障,煤炭價格較年初的500~600元每噸上漲高點近2000元每噸,尤其是九月以來,全國煤炭尤其是東三省電力短缺,各地進行「拉閘限電」,甚至部分居民用電也受到影響。
從長三角到珠三角各大工業園區,都有停工限產的行政令,雖然其中有「能耗雙控」的作用,但是與煤炭階段性短缺也是分不開關系的。
煤炭漲價,兩倍、三倍的翻倍漲,導致電廠虧損,生產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用電短缺,目前,在煤炭高漲的帶動之下,江蘇、山東工業用電漲幅幾乎到20%的頂格,都在19%多,讓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部分加工企業兩班倒改成一般制,以減少損耗。
8. 為啥國外的煤炭比中國的便宜而且為啥中國國內不自己消化自己生產的煤,而要大量進口
目前由於商品的全球化貿易,導致各國采購商在全球范圍內采購低價優質商品的趨勢。當然煤炭也不例外,由於中國的煤炭需求連年攀升,導致國內價格快速增長,已經超過了國際市場同類煤炭的價格。由於煤炭采購商有利可圖,便開始大規模從國外采購煤炭。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原因就是價格。
9. 為什麼從去年起國內的煤炭價格出現大幅下跌
1.經濟結構調整,煤炭需求不旺;
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能源需求下降,經濟總體形勢處於轉型升級的調整期。加之外部形勢復雜,內生增長乏力,工業用電量不斷下降。
2.新投火電機組很少,現有機組負荷低;
去年年初以來,受工業用電不足影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華東、華南很多火電廠發電負荷機組也只有60%左右,部分電廠用電負荷只有30-40%,達不到滿負荷運轉,耗煤量較低,促使電廠對國內煤炭只維持剛性拉運,確保庫存不至於下降的過快而已。
3.國家控制高耗能企業發展,發展清潔能源;
隨著環保壓力加大,政府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整治力度加大。據了解,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均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積極關停小水泥、小冶金等高污染企業,減少了用煤需求和用電需要。
4.進口煤繼續沖擊國內市場;
從去年年初開始,《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辦法規定了嚴格的環保指標,提高了煤炭進口門檻,新增微量元素檢測;同時,規定檢測不合格的直接退回,對進口煤形成一定遏制。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進口貿易商逐漸熟悉了進口煤的流程,繼續進口的決心沒有改變;加之很多電廠已經適應了進口煤的燃用,大唐、粵電等電廠繼續增加進口煤數量。進口煤仍然會繼續沖擊著國內煤炭市場。
5.降價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降價促銷一般是國內煤炭企業加強市場競爭、爭取用戶的一個主要手段,既能夠抵禦同行業的競爭,也能同進口煤做競爭。沿海煤炭市場的每次降價行為,一般都是中小型貿易商和發煤企業搶先降價促銷,造成神華、同煤、中煤等大礦煤炭大量壓港。隨後,大礦也開始降價,參與競爭;造成價格整體下降;而小型發煤企業繼續降價,大型煤礦也積極跟上,形成了攀比降價的惡性循環。去年以來,為爭取有限的用戶市場,各大家發煤企業,不斷採取價格優惠政策,推出價格疊加包 ,打開市場銷路,增加銷售量,確保市場份額不會縮小,助推了價格的持續下落。
6.鐵路繼續大規模運輸,加重市場壓力;
大秦線隸屬於鐵總公司,與港口之間只是協作關系。太原路局將秦皇島、曹妃甸、京唐港、國投京唐等配套港口場存打到高位的決心一直沒變。因此,全力向港口方向供煤,增加車流,促使港口高庫存成為常態,相應加重了市場供大於求壓力。
7.港口能力提高,超過下游實際需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