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在公開招投標中,投標人報價以最低價為基準價和以平均價的差異是什麼具體的計算方式有什麼不同
以投標報價最低價為基準價的話,基準價為滿分,越靠近這個基準價得分越高,這樣就變成了大家為了中標,只能把價格往低點報,結果可能形成惡性競爭,進而影響工程質量。有點類似最低價中標那種方式。
以投標人報價的平均價為基準價的話,一般都是基準價為滿分,高於或低於基準價的,按照招標文件的方式扣分。這樣相對上面那種合理一點,因為,不一定報最低價就能滿分。這種類型,類似於平均值法。但是實際上,這種做法都是高於基準價扣一定倍數的分,而低於基準價扣一倍的分,因此最終還是會促使投標人,報價往低點報。但是相對上面好很多。
(1)招標平均價格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低於成本報價,具體依據是在招標文件中投標人須知章節關於低於成本報價的約定(標准施工招標文件對其約定如下:
在評標過程中,評標委員會發現投標人的報價(修正價)明顯低於其他投標報價,使得其投標報價可能低於其個別成本的,應當要求該投標人作出書面說明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投標人不能合理說明或者不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由評標委員會認定該投標人以低於成本報價競標,其投標應作廢標處理。
某投標人的報價(總價)明顯低於其他投標報價的量化評審方法:
(1)對低於該項目(標段)最高限價85%並且低於所有(該項目或標段)投標人評標價算術平均值 %(不超過95%)的投標報價作為可能低於其個別成本的評審對象。
(2)評標委員會對該投標人報價的單價等進行分析,對明顯偏低的單項(不包括沒有報價的單項)應當向其發出澄清函,要求該投標人作出書面說明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3)評標委員會全體成員三分之二以上認為該投標人不能合理說明或者不能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認定該投標人以低於成本報價競標,其投標應作廢標處理。持有異議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可以書面方式闡述其不同意見和理由,拒絕簽字且不陳述其不同意見和理由的,視為同意。
『貳』 招標中價格評分都有那些方法怎麼計算(沒有標欄價)
方法一 以所有投標人報價平均值作為基準價計算依據
(1)評標價:投標函文字報價
(2)評標價平均值:除按第二章「投標人須知」5.2.2條規定當場宣布無效報價外,所有報價人的評標價去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後的算術平均值即為評審平均值(如參與評審價平均值計算的報價人少於5家時,不再去掉最高和最低值)
(3)評標基準價(選取其一):
□將評標價平均值下降 %作為評標基準價,
□開標時抽取 某一系數作為下降幅度。
(4)評審價的偏差率計算
偏差率=100%*(投標人評標價-評標基準價)/評標基準價
(5)評審價得分計算
A報價人評審價>評審基準價:
評審價得分=F-偏差率×100×E1;
B報標人的評審價≤評標基準價
評審價得分=F+偏差率×100×E2;
其中:
F-評審價權重分值,F= ;
E1是評審價每高於評標基準價一個百分點的扣分值,E1= ;
E2是評審價每低於評標基準價一個百分點的扣分值,E2= ;。
方法二 以最低有效投標報價作為基準價
(1)評標價:修正後的報價人最終報價
(2)評標基準價:通過初步評審的最低有效評標價
(3)評審價得分計算
評標價得分=評標基準價/評標價*權重分值
『叄』 招標中價格評分都有那些方法怎麼計算(沒有標欄價)
方法一 以所有投標人報價平均值作為基準價計算依據
(1)評標價:投標函文字報價
(2)評標價平均值:除按第二章「投標人須知」5.2.2條規定當場宣布無效報價外,所有報價人的評標價去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後的算術平均值即為評審平均值(如參與評審價平均值計算的報價人少於5家時,不再去掉最高和最低值)
(3)評標基準價(選取其一):
1、將評標價平均值下降 %作為評標基準價,
2、開標時抽取 某一系數作為下降幅度。
(4)評審價的偏差率計算
偏差率=100%*(投標人評標價-評標基準價)/評標基準價
(5)評審價得分計算
A報價人評審價>評審基準價:評審價得分=F-偏差率×100×E1;
B報標人的評審價≤評標基準價:評審價得分=F+偏差率×100×E2。
(3)招標平均價格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招標投標作用:
招投標制度是為合理分配招標、投標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建立的管理制度,加強招投標制度的建設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招標投標制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3]:
(1)通過招標投標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是要充分發揮競爭機製作用,使市場主體在平等條 件下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招標投標是市場競爭的一種重要方式,最大優點就是能夠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原則。
通過招標采購, 讓眾多投標人進行公平競爭,以最低或較低的價格獲得最優的貨物、工程或服務,從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高招標項目的質量、提高國有資金使用效率、推動投融資管理體制和各行業管理體制的改革的目的。
(2) 通過招標投標提升企業競爭力
促進企業轉變經營機制,提高企業的創新活力,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提高企業生產、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企業市場信譽和競爭力。
(3) 通過招標投標健全市場經濟體系
維護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市場交易的公平、滿意和可信度,促進社會和企業的法治、信用建設,促進政府轉變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健全 現代市場經濟體系。
『肆』 投標平均價格計算公式
投標平均價格計算公式:
評標價,綜合考慮質量、性能、技術標准、交貨或完工時間、裝備的配套性、配件的供貨能力、設備或項目的運行、維護、環境效益、付款條件、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綜合考慮,並根據招標文件的權重或定量的方法,把它們轉換成一種特定的金額,再加上投標報價,最後得到的價格。
基準價是由每個投標人的出價(或估價)決定的,是對投標人的報價進行評價的基礎。參考價格的確定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
(1)算術平均法,在投標人數小於4個(不含)時,基準價為全部投標報價(或評標價)的算術平均值;當投標人數超過4個(不含)時,其基準價為去掉最高和最低投標報價(或評標價)後的算術平均值;當投標人數大於12個(不含)時,基準價為去掉2個以上和2個最低投標報價(或評標價)後的算術平均值。
(2)降價因子法,即將所有出價(或估價)的算術平均乘以降低系數,並由現場搖出,一般為1%、3%、5%等。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工程項目的招標,具有較大的競標、比較公正、避免圍標現象。
(3)加權方法,將每個投標報價(或估價)算術平均乘以對應的加權比率來確定該基準價格,同時,該加權比率的大小也可以由搖號來決定,當該控制價格為該基準價格的30%時,每個投標報價(或評標價)的算術平均值為該基準價格的70%。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參加人數眾多、比較公正、避免圍標的工程項目招標,但得分高的投標相對降低率法比較高。
(4)最低報價方法,也就是以投標報價(或報價)的最低價(但不包括費用)作為參考價格。這一方法在貨物招標中經常採用,但應特別關注貨物質量和技術指標是否符合規定。
『伍』 投標策略-平均價中標如何定價
越接近投標平均價越有利,但低於比高於好。這種價格評分方法沒有最大限度促進價格競爭,實際上是對投標價格的保護,投標價格有限競爭。而且容易造成投標人串標。例如:假設A、B兩家串標,A投標報價為掩護價格,可以過高價格報出,人為拉高平均投標價。B公司可以在正常價格基礎上,提高報價水平,更接近平均價。反而C報價按正常水平報出,與平均價差距更大。所以,這種價格評分方法不是受鼓勵的。建議取正常報價略降一點,具體降幅,可以考慮本公司在市場的綜合價格水平。但如果一直是低於市場價,報價反而需要提升一點。
常見的投標策略有下述幾點:
1、技術與管理優勢策略。
主要是做好施工組織設計,採取先進的技術和機械裝備;精心采購材料、設備;合理緊湊地安排施工進度;選擇可靠的分包單位。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以優勢取勝。
2、合理化建議策略。
以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施工方案,既能改進原設計方案,又能降低工程造價,並保證功能要求和質量標准。
3、低利潤策略。
主要用於建築市場蕭條、承包任務不足、競爭又激烈的情況,或者為了打入新市場建立信譽,而採取低報價取勝的策略。
4、先虧後盈策略。
即先報低價,然後利用圖紙、技術說明及合同條件中出現的問題,以合理尋求索賠機會等手段,扭虧為盈。
5、未來發展策略。
為爭取未來的優勢,寧可目前少盈利或不盈利,為了占據某些具有發展前途的專業施工技術如核電站工程、海關開發工程等,則適當降低標價,著眼於發展,為佔領新的建築市場領域而打下基礎。
『陸』 招標基準價要怎麼算
(1)以各投標人投標報價的平均值×60%再加上招標人委託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的預算總造價×40%後的值作為評標基準價;
(2)以各投標人投標報價的平均值×75%再加上招標人委託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的預算總造價×25%後的值作為評標基準價;
(3)以各投標人投標報價的平均值×90%再加上招標人委託有資質的中介機構編制的預算總造價×10%後的值作為評標基準價;
以上(1)、(2)、(3)三種辦法在開標前當場隨機抽取確定一種辦法。
『柒』 招標取平均價是什麼意思
招標取平均價:即定標的規則不是低價中標,中標人需按各投標人的平均價與招標方簽定合同,各投標人之間更重要的是技術標得分。
1、越接近投標平均價越有利,但低於比高於好。
2、這種價格評分方法沒有最大限度促進價格競爭,實際上是對投標價格的保護,投標價格有限競爭。而且容易造成投標人串標。所以,這種價格評分方法不是受鼓勵的。
3、建議取正常報價略降一點,具體降幅,可以考慮本公司在市場的綜合價格水平。但如果一直是低於市場價,報價反而需要提升一點。
(7)招標平均價格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招標控制價的作用有以下:
1、招標人有效控制項目投資,防止惡性投標帶來的投資風險。
2、增強招標過程的透明度,有利於正常評標。
3、利於引導投標方投標報價,避免投標方無標底情況下的無序競爭。
4、招標控制價反映的是社會平均水平,為招標人判斷最低投標價是否低於成本提供參考依據。
5、可為工程變更新增項目確定單價提供計算依據。
6、作為評標的參考依據,避免出現較大偏離。
7、投標人根據自己的企業實力、施工方案等報價,不必揣測招標人的標底,提高了市場交易效率。
8、減少了投標人的交易成本,使投標人不必花費人力、財力去套取招標人的標底。
9、招標人把工程投資控制在招標控制價范圍內,提高了交易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