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款羽絨服都說是90%白鴨絨,但價格一高一低,店家說一個50絨一個90絨,這兩種有什麼區別呢,哪個好
綜述:90的好。90絨的話意思是百分之九十都是鴨絨的,50絨的意思是一半是鴨絨的,保暖性90的高。
羽絨服(down coat)內充羽絨填料的上衣,外形龐大圓潤。羽絨服一般鴨絨量佔一半以上,同時可以混雜一些細小的羽毛,將鴨絨清洗干凈,經高溫消毒,之後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絨服了。 羽絨服保暖性最好。多為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也為極地考察人員所常用。
含絨量:
含絨量是指這件衣服里填充的絨子和絨絲在所有填充物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比如購買了一件羽絨服,填充物是90%的白鴨絨以及10%的白羽毛,就表明這件衣服的含絨量為90%。
而當你決定購買一件羽絨服的時候,也一定要先看看衣領上系著的產品標簽,含絨量低於50%的你就要注意了,它已然不符合國家羽絨服裝規定的最低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羽絨服
2. 棉服的價格比羽絨服便宜的情況下,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羽絨服
以前我都是穿羽絨服,可是洗的時候挺麻煩的,又不敢用洗衣機甩干,聽說用洗衣機甩干羽絨服容易爆炸。我們這冬天的最低溫度也就是零下十度左右,也就那麼幾天特別冷,這幾年都改穿棉服了,個人感覺完全可以溫暖過冬,而且棉服好洗,扔洗衣機里洗就可以了,價格也實惠,穿兩年扔了也不心疼。羽絨服多洗上幾次就感覺保濕暖性變差了,還很容易出毛毛,粘在身上特討厭。以前我買的羽絨服都送保潔阿姨了,就留了一件做紀念了。
棉服和羽絨服哪個比較好?棉服和羽絨服優缺點對比
選擇棉服的幾大理由
第一,棉服好打理。羽絨服不好打理,如果去外面乾洗很麻煩,自己在家裡洗,越洗越不暖和,而且每次洗完,羽絨都團到一起,還得拍好半天,才能把它拍均勻,而棉服就非常省事了,只要扔到洗衣機里,洗干凈就可以了,而且晾曬起來也非常容易干。
第二,棉服保暖性不錯。現在的羽絨服做的太薄了,用手一捏就像一層紙,一點也不暖和。
再加上羽絨,如果在裡面分布不均勻的話,就更不保暖了,反倒是棉服,裡面都很均勻,洗了也不會打團,棉服只要厚度夠,也是很暖和的。
第三,棉服成本低。保暖程度差不多的羽絨服和棉服相比,羽絨服要貴出一大截,而棉服經濟實惠。
只是商家一般,願意生產羽絨服,不願意賣棉服,因為羽絨服價格高,利潤高,棉服裡面的填充物,大家都知道很便宜,所以商家不願意生產,這兩年在商場,我都沒怎麼看到過賣棉服的。
3. 實體店上千塊的羽絨服網上同款只有幾百塊,這有什麼區別呢
到了冬季需要購買羽絨服的時候,我們去實體店逛逛,或者去商場里轉一圈,才發現隨便一件羽絨服都是上千塊,所以就會在網上淘同樣的款式的衣服看看,才發現同樣款式的羽絨服,在網店也就區區幾百塊錢。那麼實體店上千塊的羽絨服和網店上同款,但是價格非常便宜的羽絨服,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哪怕是在網店購買羽絨服也得需要幾百塊,如果買回來之後試穿一下尺寸不合適,或者面料和款式不是自己喜歡的,那麼也可以去退款退貨。這個時候如果買了運費險,就會有保險公司來承擔我們退貨時候產生的費用,自己幾乎是沒有損失的。
4. 二百多的羽絨服好嗎
不好。
常見的羽絨服通常是以純棉、纖維以及紡織面料製作而成的。在選購羽絨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保暖性比較好而且柔軟輕柔的羽絨服。這樣穿起來身體才會感到非常的舒適,而且也會覺得非常的好看。而對於羽絨服的清洗,最好不要經常清洗,可以放到太陽底下進行暴曬,這樣可以去除羽絨服裡面的細菌。
羽絨服清洗注意事項
將羽絨服放入常溫水中充分浸泡(記住拼色衣物請參考水洗標判斷是否可以浸泡,以免淺色部位被染色),讓羽絨服內外充分濕潤,再將洗滌劑溶入30℃的溫水中(水溫可以充分溶解洗滌劑,而且冬天洗衣服也不凍手),最後再將羽絨服放入其中整體浸(浸泡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鍾)。
由於羽絨服內的禽類羽絨為蛋白質纖維,如果使用肥皂或洗衣粉,由於具有較強的鹼性,會使羽絨服失去柔潤、彈性和光澤,變得乾燥、發硬和老化,嚴重縮短羽絨服的使用壽命。中性洗滌劑對衣料和羽絨的傷害是最小的。
5. 羽絨服的價格差距很大,不同價位的羽絨服之間有什麼區別
序言:因為羽絨服有著很好的保暖性,所以在冬天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羽絨服。而市面上的羽絨服價格相差卻非常的大。尤其是在商場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羽絨服的價格都在上千元左右。
三、面料上的區別
一般比較輕便的羽絨服都是鵝絨填充的,所以在市面上的價格也普遍偏貴。而羽絨服的面料上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很多比較貴的羽絨服它的面料都採用了良好的縫紉工藝,不會出現鑽絨的效果。而且保暖性極強,甚至有些羽絨服的防水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穿起來非常的透氣,而且又舒服。所以因為價格不同,羽絨服的填充物和面料質地上也會有很大的區別,在網上可能分辨不出來,最好是選擇在實體店購買。
6. 市場上的羽絨服有真有假,我們該如何挑選
挑選羽絨服時要盡量買品牌羽絨服,要從專賣店,旗艦店購買。買羽絨服要先驗貨,通過聞,看,摸來驗證是不是真羽絨服。看充絨量和含絨量,羽絨種類,看面料。
1、盡量買大品牌羽絨服。
挑選羽絨服時要注意商品上標注的羽絨種類,看一下是鴨絨還是鵝絨,鵝絨的價錢會貴一些,鴨絨相對便宜一些。還要注意羽絨服的面料,羽絨服的面料一定要耐磨,舒適,透氣性好等特點。購買羽絨服時一定要仔細挑選,還要注意拿好羽絨服的信譽卡,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就可以找商家賠償。
7. 在網上的羽絨服都才一百多,現實生活要五六百,信得過網上嘛,會不會不是羽絨的,或者你會不會鑽毛啊
可以根據評價去選擇購買,但是羽絨服還是建議在實體店購買。
每年到了年底的時候,由於人們的新衣服都准備得差不多了,很多廠家為了增加去庫存也搞起了促銷,一些羽絨服在年前降價處理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只是這種號稱是羽絨服的衣服別看喇叭喊得挺熱鬧,其實不是真羽絨的,但是作為一件禦寒服來講,價格便宜難免引得人購買。
這些羽絨服其實裡面填充物大部分不是羽絨服,而是人造棉,有的人造棉比較細膩,摸起來和羽絨服感覺很相近,只是保暖效果無法和羽絨相提並論了,價格當然是更便宜。
也有一些是摻雜著一些質量不是很好的羽絨,雖然是同樣是羽絨但是羽絨還是有優劣之分的,比如咱們常見的上好的白鴨絨價格就比較貴,農村集市上的估計用的都是羽絨的下腳料,質量比較次。
挑選羽絨服的方法:
看款式,看面料,看做工,看標簽。款式和面料個人喜好不同,不做贅述。主要說說標簽:標簽上記錄了面料成分、羽絨種類、含絨量、充絨量、洗滌標識、質量等級、執行標准代號等。重點關注羽絨種類、含絨量和充絨量。
常見羽絨種類就兩種:鴨絨和鵝絨。鵝絨朵大,蓬鬆度好,異味略低,總體上優於鴨絨。另外,分為白絨和灰絨。白絨品質好,面料匹配度強,價格也高。灰絨性價比高,而且保暖效果相當。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
含絨量和充絨量越高,就越保暖。含絨量是指羽絨佔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比如含絨量70%,就說明70%為羽絨,30%為羽毛。充絨量是指填充羽絨的重量,200g肯定比100g保暖效果更好。
8. 1000塊以下真的買不到好的羽絨服嗎
別的時候能不能買到我知道,但是很負責任地告訴你,現在可以。因為雙11啊!
這篇文章告訴你,為啥羽絨服那麼貴、它到底貴在哪裡?以及怎麼挑到一款質量好、價格不高的羽絨服。
以下是目錄,如果想看良心推薦,直接拖到最後一部分。
一、羽絨服為啥這么貴?
二、怎麼挑選一款羽絨服
三、知名品牌有哪些?
四、最近雙11不錯的羽絨服有哪些?
一、羽絨服為啥這么貴?
題主都問1000以下買不到好的羽絨服了嗎?言下之意就是貴啊。說實話,花大幾千買件衣服,雖然說能穿好幾個冬天,但是買起來還是挺肉疼的。
那到底現在買件羽絨服好幾千貴不貴?我簡單扒了下羽絨服的成本,看看到底多少錢是羽絨服的底線。
首先,一件羽絨股的成本拋開設計、品牌、營銷這些費用,只是生產製造成本包括了這些:縫紉加工費用和材料成本。
先說材料成本。材料包括:羽絨、內膽料、外料、輔料(拉鏈、扣子、魔術貼、毛領等)
先說核心材料羽絨的價格:
這是10月30日的羽絨行情的報價。
白鵝絨充絨量90%、1000g價格520元,灰鵝絨426元、白鴨絨284元、灰鴨絨234元。按照一件羽絨服充絨200g算,白鵝絨需要104元、白鴨絨需要56元。
也就是普通羽絨的成本在60-160之間。
如果蓬鬆度超過800蓬,價格更高。看這個圖
800蓬白鵝絨1000g788元、灰鴨絨339元
那同樣對應200g充絨量,價格為68-157元
也就是羽絨的成本在60-160之間。
內膽料按照3米算,每米3.5-5元,差不多10-15元
面料根據材質不同有所差別,先統一按照1.5-2.2米、8-20元一米計算,差不多需要15-40元
輔料一般不會超過10元,其中毛領會貴一些,不算很奢華的毛領,普通毛領按照50-80元計算。
總材料成本在250元以內。
這些還不計算加工費用。加工費粗略按照一件80元計算。生產製造一件羽絨服的成本大致在330元左右。
如果加上設計費、營銷費、倉儲物流費等等,個人盲估得到500左右了。(盲估的,杠精請繞道)
所以,其實本身羽絨服成本就比其他衣服高很多,我們重要的不在到底糾結怎麼買到便宜的,而應該在看到真實成本的基礎上去挑選真正的好羽絨服。
二、怎麼挑選一款羽絨服
羽絨服能保暖最重要的四個指標:充絨量、含絨量、蓬鬆度、面料的防風性。至於為啥,這里不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這一篇
9. 1000元以下的羽絨服值得買嗎
當然值得購買,很多1000元以下的羽絨服,採用的也都是白鴨絨,保暖性也比較好,而且不會出現鑽毛的情況。
10. 幾百和幾千的羽絨服,到底差在哪裡
同樣都是羽絨服,單純看外表,顏色款式差不多,價格差距卻是驚人。幾百和幾千的羽絨服,到底差在哪?
首先是填充物,鴨絨和鵝絨的差別了。市面上我們常見的大多數是鴨絨,價格低也保暖,也就是性價比高,一般的溫度就能抵抗過去。但是鵝絨絨朵大蓬鬆度遠比鴨絨高,更輕便。保暖性也因此比鴨絨更保暖。這也是鵝絨價格高的重要一點。穿衣戴帽個人所好,北方的冬天一般的溫度普通的鴨絨羽絨服就可以愉快過冬了。不管是白鴨絨還是灰鴨絨,保暖性都一樣,只是顏色不一樣而已。
再就是蓬鬆度。蓬鬆度越高的絨毛之間的空氣就越多,因此保暖性就越高,而且,高蓬鬆度的羽絨服容易壓縮,壓縮之後也容易恢復原狀態。高蓬鬆度的羽絨服穿起來輕盈輕便更舒服。特別是對於喜歡戶外運動登山的朋友們,這種羽絨服能減輕負重,不至於太臃腫。你會在這些羽絨服上看到600蓬或者700蓬的標識。
面料的區別以及工藝的差距。面料差距是硬傷。很多價格低的羽絨服面料普通,最常見的就是跑絨現象,穿不了幾次就跑絨,很鬧心。往往這種的都是一層的面料。還有加工工藝,服裝生產廠家的技術千差萬別,這個是不容置疑的。生產設備一流的廠家投入的設備,還有工藝都是成本。質優價廉的現象固然存在,但是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這樣。還有特殊面料的羽絨服,價格自然要比普通羽絨服價格高很多。永遠要相信好的質量和投入產出是成正比的。
還有就是充絨量。我們常見到羽絨度洗滌標上會有充絨量多少的說明,通常以g為單位。毫無疑問的是充絨量越大越保暖了。我們平常穿的羽絨服充絨量在130-250g之間。除了特殊的環境下,這個區間的充絨量足夠了。還有一些充絨量不到100的輕便的輕羽絨,就適合常溫零度以上的天氣穿了。我們會在很多的羽絨服標識上看到90%的羽絨,10%的毛片。這種的羽絨服在一般環境下也能應付過去。特殊環境比如南極北極,雪山,我國的黑龍江漠河,戶外作業的羽絨服肯定充絨量好高,自然價位也就越高。
幾百和幾千,要看自己的經濟條件,根據實際情況實際需求而購買。沒必要糾結價格沒比較比較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