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塞泵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利用活塞的往復運動來輸送液體的設備稱活塞泵。活塞泵的工作原理:在活塞往復運動的過程中,當活塞向外運動時,出口逆止門在自重和壓差作用下關閉,進口逆止門在壓差的作用下打開.將液體吸人泵腔。當活塞向內開壓時,泵腔內壓力升高,使進口逆止門關閉,出口逆止門開啟將液體壓入出口管道。
2. 說明活塞式輸油泵的工作過程。
設油從油池經進油管-輸油泵-出油管,當輸油泵活塞上提時,進油閥打開,出油閥關閉,油池壓力大於活塞腔壓力,油被壓進活塞腔;當活塞下壓時,進油閥關閉,出油閥打開,活塞腔內壓力大於出油管壓力,油被壓入出油管。打氣筒和農村裡灑農葯的葯水筒原理一樣。祝你愉快。
3. 石油鑽井:活塞拉桿、中間拉桿、介桿都是什麼說的是一種東西嗎
不是一種東西
首先中間拉桿
是指跟泵的動力端連接
並向外傳導動力用的
也叫中心拉桿。
活塞拉桿是安上活塞後跟中間拉桿連接
隨著中間拉桿的動力傳送
在缸套中作往復運動。
介桿
這種配件一般的泵上不用
在寶雞F--1600
HL
這款高壓泵上有配
是介於中間拉桿
和活塞拉桿之間
又增加的一個短節
起作用就是便於換活塞!!!
4. 談談石油抽油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目前鑽機種類繁多,比如水井鑽機、潛孔鑽機以及石油抽油機等等,那麼下面分析有關石油抽油機的工作原理相關知識。
石油抽油機是開採石油的一種機器設備,俗稱磕頭機,通過加壓的辦法使石油出井。是油田廣泛應用的傳統抽油設備。
石油抽油機的工作原理是當抽油機上沖程時,油管彈性收縮向上運動,帶動機械解堵採油器向上運動,撞擊滑套產生振動;同時,正向單流閥關閉,變徑活塞總成封堵油套環形油道,使正向單流閥下方區域形成負壓區,相當於對地層產生了一個強大的抽吸力。
當石油抽油機下沖程時,油管彈性伸長向下運動,帶動機械解堵採油器向下運動,撞擊滑套產生振動;同時,反向單流閥部分關閉,變徑活塞總成仍然封堵油套環形油道,使反向單流閥下方區域形成高壓區,這一運動又對地層內的油流通道產生一種反向的沖擊力。
油井內的機械解堵採油器就是利用油管柱周期性的彈性變形來產生周期性的上下往復運動,從而對地層產生抽吸擠壓頻繁交替變換的活塞作用。油層內粘連的液滴和堵塞顆粒物受到這種頻繁地抽吸力和擠壓力擾動後,被迫脫離原位,最終,使不易移動的液滴開始流動,使粘連的堵塞顆粒物脫離油道,實現疏通油道、擴大油流增加原油產量的目的。
5. 石油開採的輸油泵和閥門的作用是什麼
泵是用來提升流體壓力並輸送流體的通用水力機械。油庫主要用泵來收發和輸轉油品。在長距離管道輸送中,泵是輸油的心臟設備。含油污水處理系統、給水系統和消防系統也離不開泵。
泵按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可分為兩大類。葉片式泵主要包括各種離心泵,是靠葉輪的葉片高速運轉把能量連續傳遞給流體,提高輸送壓力以實現輸送的。其體積小、結構簡單、易於製造、流量穩定、運轉方便。容積式泵是利用泵工作腔容積的周期性變化把能量傳遞給流體的,常用的有往復泵、齒輪泵和螺桿泵等。
一、離心泵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雨天,如果我們急速旋轉傘柄,傘上的雨點會沿著傘的邊緣飛濺出去,如圖8-15所示。傘越大或旋轉得越快,雨點就飛濺得越遠。離心泵的工作原理與此類似,其工作過程就是能量的轉化過程。泵軸將動能傳遞給葉輪,驅使液體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泵內流體沿葉輪流道向葉輪出口甩出。甩出的高速流體在蝸殼流道內減速、壓力升高並從出口排出。產生的壓力能將液體送至高處,就產生了揚程。同時,被甩出去的液體原來占據的空間變成了局部真空,葉輪入口處壓力降低,在壓差作用下不斷將液體吸進葉輪入口。
圖8-15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是靠離心力工作的,泵內不能有氣體。因氣體密度小,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小,葉輪入口不能形成真空,就無法將液體吸入泵內。故離心泵啟動前必須使泵內和吸入管段充滿液體,即需要灌泵。
離心泵主要由葉輪、吸入室、蝸殼和泵軸等構成,如圖8-16所示。吸入室位於葉輪進口前,其作用是把液體吸入葉輪。根據形狀,吸入室可分為錐形管吸入室、圓環形吸入室和螺旋形吸入室。葉輪是離心泵的重要部件,用於傳遞能量,有開式、半開式及閉式三類,油庫常用閉式葉輪離心泵。蝸殼又叫壓出室,位於葉輪出口之後,作用是匯集葉輪甩出的流體,並將流體送入壓出管道或下級葉輪。
圖8-18往復泵工作原理簡圖
1—泵缸;2—活塞;3—活塞桿;4—泵缸蓋;5—進液閥;6—出液閥;7—進口管;8—排出管;9—進液罐活塞往復一次稱為一個行程,左死點與右死點之間的活塞運行距離稱為沖程。單作用往復泵每個行程只吸入和排出一次液體。雙缸或三缸往復泵可充分利用活塞兩端的空間。活塞每往復一次便可吸入和排出液體兩次或三次,在吸入期間流量不會間斷。
油庫中常採用雙缸電動活塞往復泵輸送潤滑油。小型往復泵可為離心泵引油灌泵,還用於抽吸車底油。
三、閥門用來開啟、關閉或控制管道內介質流動的機械裝置稱為閥門。常用閥門有閘閥、截止閥、旋塞閥、球閥、止回閥、安全閥、蝶閥、防爆型電磁閥和疏水閥等。
1.閘閥閘閥是在閥桿的帶動下,閘板沿閥座密封面作相對運動而達到開閉的目的。閘閥用於接通或截斷管路中的介質。主要作切斷用,不作節流用,所以必須全開或全關。閘閥由閥體、閥蓋、閘板、閥桿和手輪等零件組成。
閘板是閘閥的關鍵部件。平行式閘板的兩密封面都與閥桿的軸線平行,與通道中心線垂直,易製造、好修理、不易變形。楔式閘閥的密封面與閥桿的軸線對稱成一定角度,兩密封面成楔形。
閘閥的密封性能比截止閥好,且流動阻力小,開閉較省力。閘閥全開時密封面受介質沖蝕小,具有雙流向、結構長度較小、適用范圍廣等特點。閘閥的缺點是外形尺寸高,開啟需要一定的空間,開閉時間長,開閉時密封面容易沖蝕和擦傷。閘閥用量在各類閥門中約占絕大多數。
2.截止閥截止閥的閥瓣在閥桿帶動下升降而啟閉閥門。截止閥主要由閥體、閥蓋、閥瓣、閥桿和手輪等組成。閥體有直通式、直流式及角式。截止閥使用極為普遍,用量較大,常用於蒸汽管、水管及小口徑輸油管上。全開或全閉,一般不做調節或節流用。由於流動阻力大,截止閥不適用於帶顆粒和粘度較大的介質。
截止閥的特點有:(1)開閉時,閥瓣行程小、關閉時間短;(2)高度小、結構長度大、結構簡單,製造和維修方便,成本低;(3)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4)介質只能單方向流動。
3.旋塞閥旋塞閥也叫考克,其塞子繞軸線旋轉從而達到開閉通道的目的。主要由閥體、塞子、填料、壓蓋和閥桿組成。旋塞閥按結構形式分為緊定式、自封式、填料式和油封式;按通道形式可分為直通式、三通式和四通式。旋塞閥結構簡單、尺寸小、啟閉迅速、操作方便、流動阻力小,可作分配換向用,但密封面易磨損、開關力較大,易卡死。油庫中一般用在收發油比較頻繁的場合。旋塞閥不適合輸送高溫、高壓介質,不宜作調節流量用。
4.球閥球閥來自於旋塞閥,具有旋塞閥的優點,比旋塞閥體積小、密封性能好、開閉更輕便、維修更方便。球閥的閥芯是一個中間開孔的球體,繞垂直於通道的軸線旋轉而控制閥門的開啟和關閉。球閥主要由閥體、球體、密封圈、閥桿和驅動裝置組成。球閥發展很快,新結構不斷出現。
5.止回閥止回閥又稱單向閥,主要由閥體、閥蓋和閥瓣組成。其閥瓣能靠自身重力自動關閉,防止介質倒流。升降式止回閥密封性能好,適用於小管道;旋啟式止回閥流動阻力小,適用於大管道。油庫止回閥一般安裝在離心泵出口的第一個閥位上。
6.安全閥對管道或設備起保護作用的閥門叫做安全閥。由閥體、閥蓋、閥座、閥瓣、閥桿、彈簧和扳手等組成。介質壓力超過規定值時閥瓣自動開啟,排放到低於規定值時又自動關閉。安全閥按結構特點可分為封閉式和非封閉式;按閥瓣開啟高度可分為微啟式和全啟式。安全閥主要用於鍋爐、壓縮機、高壓容器及管路等因介質壓力過高而可能引起爆炸的設施。
7.防爆型電磁閥防爆型電磁閥是採用電力操縱的一種直通閥門。主要由主閥、電磁控制器和閥位器組成。主閥利用介質的壓力和彈簧的彈力開閉。電磁控制器包括兩個常開和常閉電磁閥及兩個調節閥,用來控制主閥活塞腔內的壓力和主閥的開閉速度。閥位器用來控制主閥的開啟度。由於電磁閥的電氣部分與閥腔內介質嚴格隔離,可保證電磁閥在爆炸性場所安全使用。防爆型電磁閥多用於原油和其他無腐蝕性液體發放的出口管道上,與計算機、數控儀表等電器控制設備配合,能夠實現自動控制,是目前油庫應用較廣的發油管道自動控制閥。
8.節流閥和減壓閥節流閥通過改變流道截面積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和壓力,有針形閥、截止型節流閥和旋塞型節流閥等。減壓閥通過節流使閥後壓力降低到某一確定范圍,並且在閥前壓力不斷變化時仍能保持閥後壓力穩定在該范圍內。兩者都利用節流效應降壓,但節流閥的出口壓力隨進口壓力變化;減壓閥卻能保持閥後壓力穩定。
9.疏水閥疏水閥又稱疏水器或阻汽排水閥,能自動排泄凝結水並阻止蒸汽泄漏、提高蒸汽熱效率、防止水擊現象產生。
6. 石油管道
華北、中部地區原油管道
華北地區有大港油田、華北油田,都敷設有外輸原油管道,華北地區的煉化企業,有地處北京燕山的東方紅煉油廠和大港煉油廠、天津煉油廠、滄州煉油廠、石家莊煉油廠、保定煉油廠、內蒙古呼和浩特煉油廠。原油管道總長度1847.4公里。
華北地區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幹線是秦皇島至北京的秦京線,為北京東方紅煉廠供應原料油。秦京線1974年4月開工,1975年6月19日投產。管道全長324.6公里,年輸油能力600萬噸。穿越河流11處,鐵路14處,公路40處,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處。由洛陽石化設計院(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設計,管道三公司和江漢油田建設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輸油管線1968年建設,這條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條原油外輸線。起點多次發生變化。總長210.5公里,年輸能力500萬噸。
任丘至滄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開工,4月1日投產,全長109公里,年輸油能力500萬噸,1983年經過改造,年輸油能力770萬噸。以華北油田為源頭的原油管道,還有任滄復線;任滄新線,任京線(任丘至北京)、滄臨線(滄州至臨邑),河石線(河間至石家莊)、任保線(任丘至保定)、阿賽線(阿爾善至賽汗塔拉)。
中部地區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兩省境內,有江漢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煉油企業有湖北荊門煉油廠和河南洛陽煉油廠。原油管道總長度1347.5公里。
江漢原油管道有潛荊線(潛江至荊門),1970年建成,全長90公里,年輸能力170萬噸。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荊線(魏崗至荊門)和魏荊復線。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臨線(濮陽至臨邑)、中洛線(濮陽至洛陽)及中洛復線。
另外,港口至煉廠原油管道總長度859.3公里。
東北地區原油管道
東北地區是原油生產的主要基地,有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產量大約佔全國總產量的53.5%,原油管道達3399.6公里。
大慶油田從1966年起,年產量達到1066.89萬噸以後,探明的石油資源並未全面開發。1970年7月,周恩來總理和李先念副總理,同餘秋里、康世恩商議,決定提前動用大慶油田的後備資源,並決定集中資金修建大慶原油的外輸管道。1970年8月3日,東北管道建設領導小組開會正式籌備,命名為東北「八三工程」。
東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從搶建大慶至撫順的慶撫線開始的,這條管道從黑龍江肇源縣茂興穿越嫩江後,向南經吉林省的松源、農安、長春、公主嶺、梨樹、四平,進入遼寧省的昌圖,經鐵嶺,終至煉廠較為集中的工業城市撫順。末站設在撫順康樂屯,以支線向撫順石油一廠、二廠、三廠供油。慶撫線全長596.8公里,其中直徑720毫米的管線558.6公里,1970年9月開工,1971年8月試運行,10月31日正式輸油。工程總投資2.93億元,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建設長距離、大口徑、輸送「三高」原油的管道,這在中國是第一次。
慶撫線建成以後,指揮部正式組建了勘察設計研究所(以後與管道局設計院合並為管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施工隊伍也全部調入,正式編為管道工程一處、二處、、三處(以後更名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後的續建工程在形成了專業隊伍的情況下,改變了人民戰爭式的做法,1972年開工建設了鐵嶺至秦皇島管道,1973年10月開工建設了大慶至鐵嶺復線,1974年10年開工建設了鐵嶺至大連的管道。在此期間還建成了撫順至鞍山煉廠、石油二廠至遼寧電廠、丹東至朝鮮新義州、盤錦至錦西石油五廠等短距離管道。到1975年9月,5年中建設輸油管道8條,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線2181公里,形成了以鐵嶺站為樞紐,聯接大慶至撫順、大慶至秦皇島和大慶至大連的3條輸油大動脈,東北管網逐步形成。
東北「八三工程」,為中國管道建設探索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組織建設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國原油管道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中各項規范的基礎。
華東地區原油管網
華東地區主要油田為山東勝利油田,是繼大慶油田之後建成的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投入開發後,陸續建成了東營至辛店(1965年),臨邑至濟南(1972年)兩條管道,直接向齊魯和濟南的兩個煉廠輸油。1974年,東營至黃島管道建成後,原油開始從黃島油港下海轉運;1975年後,開工修建了山東至儀征、東營至臨邑的管道,開成了華東管道網,原油又可從工江儀征油港水路轉運。1978年建成河北滄州至臨邑、1979年建成河南濮陽至臨邑的管道,華東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進入了華東原油管網。長江北岸的儀征輸油站(油庫)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原油轉運基地,除供應南京煉油廠用油外,通過儀征油港轉運長江沿岸各煉油廠。華東地區原油管道總長度2718.2公里。
華東原油管網是從修建臨邑至南京的魯寧線時開始籌劃的,後只修建至江蘇儀征,仍稱魯寧線;魯寧管道的建設,地跨山東、安徽、江蘇3省。這條管道建設中,指揮部提出了「管道為業,四海為家,艱苦為榮,野戰為樂」的響亮口號。魯寧線1975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1978年7月建設投產,全長652.58公里,年輸能力2000萬噸,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東營至辛店(東辛線),1965年元月開工,12月完工投產。全長79.36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540萬噸,支線7.5公里。
臨邑至濟南(臨濟線),1973年建成投產,全長67.3公里,年輸油能力110萬噸,穿越大型河流3處(黃河、徒駭河、小清河),黃河穿越採用頂管方式施工。
臨邑復線,1991年建成投產。全長69.5公里,年輸油能力150萬噸。復線穿越大小河流41處,干線公路7處,鐵路3處,黃河穿越採用沖砂沉降法施工,臨齊線、臨濟復線由勝利油田設計院設計,勝利油田建設公司施工。
東營至黃島(東黃線),1973年建設,1974年7日投產,原長248.93公里,由勝利油田設計院設計,勝利油田建設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後,1984年對全線進行了技術改造。管線全長245.32公里,年輸油能力1000萬噸。1986年7月,東黃復線建成後,東黃線隨即掃線停輸。1998年8月23日恢復輸油(東黃線輸勝利油,東黃復線改輸進口油),改造和恢復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四公司和勝利輸油公司所屬管道安裝公司施工。
東黃復線,1985年開工,1986年7月17日投產。全長248.52公里,設計壓力6.5兆帕,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這是中國建設的第一條自動化輸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自動化部分與國外公司聯合設計,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陸上成品油管道
中國最早的長距離的成品油管道是1973年開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爾木市,終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197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長1080公里,年輸送能力25萬噸。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組織修建,由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輸油管線團進行格拉線穿越長江源頭楚瑪爾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處河流,翻越昆侖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處於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處5200多米)的嚴寒地區,有560公里鋪設在常年凍土地帶。凍土層厚度從幾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還有厚層地下水,熱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質現象。難題多,施工難度非常大。格拉線是國內首次採用的順序輸送工藝,順序輸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燈用煤油4個品種5種型號的油品。為青藏公路沿線加油站和拉薩供油,軍地兩用。
格拉線通油之後,不僅有利於邊防戰備,也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機,創造了經濟繁榮。可以說石油流向哪裡,哪裡的經濟生活就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立了「石油經濟」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離較長的成品油管道還有1995年建成的撫順石化至營口鮁魚圈管道,全長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管道,全長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開工建設的蘭州至成都至重慶的管道,全長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設中。
西北地區輸氣管道
靖邊至北京的陝京線,是國家的重點工程,也是早期西氣東輸的骨幹工程,為目前國內建設水平最高的輸氣管道。
靖邊至北京的陝京線,是國內第一條長距離、大口徑和高度自動化的輸氣管道。1996年3月開工,1997年9月10日建成,全長918.42公里,設計壓力6.4兆帕,年輸氣能力不加壓13.2億立方米。投產後二期加壓站(榆林壓氣站)於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輸氣能力達到22億立方米。三期加壓(黃河西及應縣加壓站)於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輸氣能力達到33億立方米。
陝京干線起自陝西省靖邊縣長慶氣田天然氣凈化廠首站,終於北京石景山區衙門口北京末站,途經陝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個縣,並穿過3條地震帶,翻越呂梁山、恆山、太行山3座山脈,穿越無定河、禿尾河、窟野河、黃河、永定河5條大河。全線穿越河流230處、鐵路21處,大型公路131處。為了適應調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張坨地下貯氣庫和118.5公里配套管線工程,調峰能力為500萬立方米/日,年有效調峰量6億立方米。
陝京線各項工程採用了國際公認的先進標准。陝京線由管道設計院與國外公司合作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大慶、長慶、四川油建公司參加施工。
鄯烏線(鄯善至烏魯木齊),1995年9月26日開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97年3月10日正式供氣。全長301.6公里。穿越河流6處、鐵路6處、公路79處。
鄯烏線是國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輸氣管道。首次採用環氧粉末噴塗防腐。國內首次採用同溝敷設有通信光纜,長度310.78公里。
鄯烏線也是陸上首次按照國際慣例組織施工的大型項目。引入了監理制(監理范圍:從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試運、驗收及投運一年的全過程監理)和第三方質量監督制。工程採用了總承包方式,又稱「交鑰匙工程」,也是國際工程市場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氣藏。氣藏儲藏豐富,開發遠景大,1996年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305.23億立方米,1996年開始敷設輸氣管道。20世紀末,探明天然氣儲量已達5000多億立方米。已建輸氣管道有塔輪線、輪庫線,西氣東輸至上海的干線也從這里為起點。
塔中至輪南(塔輪線)。1995年7月1日開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長302.15公里,塔輪線也是中國第一條沙漠氣線,與塔輪輸油管線和通信光纜同溝敷設。
其他地區輸氣管道
河南濮陽至滄州(中滄線)。1985年4月1日開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滄州化肥廠供氣。全長361.89公里,設計壓力5.1兆帕,年輸氣能力6億立方米。管道穿越鐵路4處、公路38處、河流92處。首站裝有引進的半人馬座T4500型燃氣輪機及兩台離心式壓縮機和配套的附屬設備,是國內輸氣管道第一次採用壓氣設備。1999年19月20日更換新管,10月22日恢復運行。管道技術公司封堵作業處進行作業,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區原油管道
西北地區是50年代初全國石油勘探的重點地區。1958年在甘肅蘭州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引進的現代化煉油廠——蘭州煉油廠。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瑪依至獨山子原油管道,標志了中國長輸管道建設史的起點。西北地區原油管道總長.7公里。
花格線起於青海省西州境內的花土溝油砂山(油田集中處理),終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南郊,向格爾木煉油廠供油。1987年9月開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產輸油,全長435.6公里,設計壓力6.27兆帕,年輸油能力100萬噸。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977年分兩期進行改擴建,輸油能力達到200萬噸。花格線採用的明線載波遠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系統,在國內尚屬首次。花格線也是在高原地區敷設的第一條原油管道,管線最高點大烏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輪庫線(輪南至庫爾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條原油外輸管道,原油輪至庫爾勒後裝火車處運,1991年7月2日開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產。全長191.79公里,年輸能力100萬噸至300萬噸,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設計施工中採用了多項新技術。例如,運用衛星遙感和衛星定位技術,優化了線路走向;自動化控制使用漢語進行操作,互動式圖象、圖形、語言綜合傳輸對生產單體進行監視管理;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作為陰極保護電源等等。
塔輪線(塔中至輪南)是我國的第一條流動性沙漠管線,75%處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開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產,年輸油能力100至600萬噸。塔輪線全線302.15公里,同溝敷設有輸氣管道和通信光纜。
庫爾勒至鄯善(庫鄯線),這條管道是國內首次採用高壓力、大站距方案,首次採用鋼級為X65的鋼管。1996年6月開工,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產。全長475公里,設計壓力8兆帕,設計年輸能力,一期500萬噸,二期1000萬噸,全線採用先進的管道自動化(PAS)系統,管道穿越河流、溝渠、鐵路公路33處,開都河寬736.4米,定向鑽穿越,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與義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聯合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電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陽公司等單位共同施工。
馬惠寧線(馬嶺至惠安堡至中寧)全長164公里,年輸油能力350萬噸,1978年8月開工,1979年6月投產。跨越河流、洪溝44處,穿越河流34處,鐵路2處,公路41處,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三公司施工。
7. 如圖1所示為油田開採石油的抽油系統,由抽油機、抽油桿和抽油泵等部分組成.抽油泵的原理與活塞式抽水機
(1)由於鋼絲繩對驢頭的拉力(以及摩擦力)始終沿切線方向,故鋼絲繩拉力(以及摩擦力)對支點O的力臂始終為L1,
故T連桿=L2cosθ=FL1+L3cosθ,
T連桿=
FL1+GL3cosθ |
L2cosθ |
(2)①活塞向上運動時,由於活塞上方液柱的壓力,排出閥關閉.由於套管匯總液柱的壓力,吸入閥打開,原油被吸入油管.活塞向下運動時,吸入閥由於受到上方液柱的壓力而關閉.排出閥由於受到活塞下方液柱的壓力而打開,從而將活塞下方的原油壓入活塞上方.如此不斷往復運動,利用活塞將原油不斷提升至高處.
②設原油液面到活塞的液柱深度為h,可求出h=
vt |
2 |
則原油液面到活塞的液柱深度為l-h;
Ⅰ.當抽油桿勻速豎直向上提升時,排出閥關閉,吸入閥打開,以抽油桿、活塞、油管中活塞上方的原油液柱整體作為研究對象,懸點的拉力等於抽油桿受到的重力lmg(活塞受到的重力遠小於抽油桿的重力,可忽略)、加上活塞上方的原油受到的總重ρ(S2-S1)lg、加上總摩擦力f1(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豎直向下)、並減去套管中高出活塞的原油液柱給活塞向上的壓力ρg(l-h)S2;
故T勻速上升=lmg+ρ(S2-S1)lg+f1-ρg(l-h)S2=lmg+ρ(S2-S1)lg+f1-ρg(l-
vt |
2 |
Ⅱ當抽油桿勻速豎直下降時,排出閥打開,吸入閥關閉;以抽油桿和活塞整體做為研究對象.懸點的拉力等於抽油桿受到的重力lmg(活塞受到的重力遠小於抽油桿的重力,可忽略)、減去總摩擦阻力f2(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豎直向上)、減去抽油管中的原油對抽油桿的浮力ρglS1.
故T勻速下降=lmg-f2-ρglS1.
答:(1)該拉力的大小為
FL1+GL3cosθ |
L2cosθ |
(2)①抽油泵的工作原理為:活塞向上運動時,由於活塞上方液柱的壓力,排出閥關閉.由於套管匯總液柱的壓力,吸入閥打開,原油被吸入油管.活塞向下運動時,吸入閥由於受到上方液柱的壓力而關閉.排出閥由於受到活塞下方液柱的壓力而打開,從而將活塞下方的原油壓入活塞上方.如此不斷往復運動,利用活塞將原油不斷提升至高處;
②當抽油桿勻速豎直向上提升、勻速豎直下降時,懸點處受到豎直向下的拉力分別為:lmg+ρ(S2-S1)lg+f1-ρg(l-
vt |
2 |
8. 活塞式輸油汞工作原理
活塞式輸油泵工作原理:
以一個柱塞為原理介紹,一個柱塞泵上有兩個單向閥,並且方向相反,柱塞向一個方向運動時缸內出現負壓,這時一個單向閥打開液體被吸入缸內,柱塞向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將液體壓縮後另一個單向閥被打開,被吸入缸內的液體被排出。這種工作方式連續運動後就形成了連續供油。
當進入隔膜(活塞)上方控制室內的壓力水被排到大氣或下游低壓區時,作用在閥瓣低和隔膜下方的壓力值就大於上方的壓力值。
從而將主閥閥瓣推到完全開啟的位置:當進入隔膜(活塞)上方控制室內的壓力值處於入口壓力與出口以來中間時,主閥閥瓣就處於調節狀態,其調節位置取決於導管系統中的針閥和導閥的聯合控製作用。
導閥可以通過下游壓力的變化而開大或關小其自身的小閥口,從而改變隔膜(活塞)上方控制室的壓力值,控制主閥閥瓣的調節位置。可用於生活給水、消防系統及工業給水系統。
9. 石油鑽井:活塞拉桿、中間拉桿、介桿都是什麼說的是一種東西嗎
不是一種東西
首先中間拉桿 是指跟泵的動力端連接 並向外傳導動力用的 也叫中心拉桿。
活塞拉桿是安上活塞後跟中間拉桿連接 隨著中間拉桿的動力傳送 在缸套中作往復運動。
介桿 這種配件一般的泵上不用 在寶雞F--1600 HL 這款高壓泵上有配 是介於中間拉桿 和活塞拉桿之間 又增加的一個短節 起作用就是便於換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