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芸稻米東北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物業費計入費用什麼明細 2025-07-29 19:53:03

中石油芸稻米東北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6-16 22:56:12

中石油需要什麼專業!

主幹課程:技術經濟學、油氣田開發地質、工程力學、計算機程序設計、流體力學、滲流力學、鑽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學、鑽采新技術等。


1、石油工程專業:培養具備工程基礎理論和石油工程專業知識,能在石油工程領域從事油氣鑽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工作,獲得石油工程師基本訓練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2、地質工程專業:是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相互制約關系,主要研究如何獲取地質環境條件,並分析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制約形式,進而研究認識、評價、改造和保護地質環境的一門科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地質學與工程學相互滲透、交叉的邊緣學科。


3、石油與天然氣專業:石油與天然氣專業是培養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所屬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中科技攻關、技術開發、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規劃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4、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是研究油氣和城市燃氣儲存、運輸及管理的一門交叉性高新技術學科。油氣儲運工程是連接油氣生產、加工、分配、銷售諸環節的紐帶,它主要包括油氣田集輸、長距離輸送管道、儲存與裝卸及城市輸配系統等。


5、石油工程(鑽井方向)專業:主幹學科是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修業四年。本專業培養具備地質學、應用地球物理學、鑽井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石油鑽井、資源勘查、水文鑽井、天然氣及工程勘查等單位從事各類評價、管理、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1)中石油芸稻米東北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一、開設院校

【北京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河北省】燕山大學、華北理工大學

【遼寧省】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黑龍江省】東北石油大學、哈爾濱石油學院

【江蘇省】常州大學

【山東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河南省】河南科技學院

【湖北省】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江大學

【廣東省】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重慶市】重慶科技學院

【四川省】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陝西省】西安石油大學、延安大學、榆林學院


二、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力學、地質學、計算機科學及與石油工程有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具有應用數學、地質學方法及系統的力學理論進行油氣田開發設計的基本能力;

3.具有應用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油氣鑽采工程設計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般鑽采工具和設備部件機械設計的初步能力;

5.具有運用基礎理論分析和解決石油工程實際問題、進行技術革新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6.具有應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經濟知識進行石油工程生產、經營與管理的初步能力。

⑵ 東北什麼品牌大米最好吃

東北大米有長粒香,稻花香,小町米、五常大米、五常香米這幾個牌子最好吃,因為較為明顯的特徵就是腹白比較小甚至沒有,而且米粒的身上有一條凸出來的線條。下面介紹一下這幾個品牌的大米。

1、長粒香米

長粒香米是黑龍江粳稻的一種,屬於長粒型的香米。產地在東北地區,屬寒地黑土,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具有生長期長、污染少等優點。

其米質純正、氣味清香、營養豐富,長粒香米外觀纖細、顆顆飽滿,米質光亮細膩,色澤晶瑩剔透,米粒原生態、無任何添加劑、無化學污染,營養健康,煮熟之後松軟油亮,潔白清香,飯粒完整,粒粒分明,適口性好。被譽為米中精品。

2、五常稻花香大米

五常稻花香大米是黑龍江五常市種植的一種稻花香水稻生產的大米。五常稻花香大米成飯食味清淡略甜,綿軟略粘,芳香爽口,飯粒表面油光艷麗, 剩飯不回生,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選,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

5、五常香米

是黑龍江省五常市出產的大米,被認為是最好的國產大米之一,其中,五常「稻花香」更是只有五常才能生長出的一個水稻品種。早在多年前,就成為北方地區人民飯桌上的主食。

選購要點

1、看硬度

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質的含量決定的,米的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陳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

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稱為「心白」,在外腹被稱「外白」。腹白部分米質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澱粉較多。—般含水份過高,收後未經後熟和不夠成熟的稻穀,腹白較大。

3、看黃粒

米粒變黃是由於大米中某些營養成份在—定的條件下發生了化學反應,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這些黃粒香味和食味都較差,所以選購時,必須觀察黃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較多,米的質量也較差。

⑶ 中石油天然氣集團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的天然氣凈化廠分別在什麼地方主要是脫硫的部分。

題目不對,應該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蜀南氣礦在自貢榮縣有凈化二廠,內江的隆昌還有一個。其它的川西北(江油)、重慶氣礦、川東北(宣漢)、川中(磨溪)都有。

⑷ 稻米的產地在哪裡

  1. 水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中國南方、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 水稻-香玉1號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2. 國內大米主要分粳米和秈米,粳米的主要產地在東北三省,秈米的主要產地在長江以南地區,產米區比較有名的有像五常、奉新等,其中生產企業比較有名氣的有像黑龍江的北大荒米業、湖南的金健米業、江西的聚豐米業等。黑龍江產的東北大米,遼寧的盤錦大米,河南的原陽大米,天津的小站米,江蘇的武育粳,湖北仙桃大米。

  3. 大米的分類:

    秈米:秈米系用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稱為秈米。米粒粒形呈細長或長圓形,長者長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後出飯率高,粘性較小,米質較脆,加工時易破碎,橫斷面呈扁圓形,顏色白色透明的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根據稻穀收獲季節,分為早秈米和晚秈米。早秈米米粒寬厚而較短,呈粉白色,腹白大,粉質多,質地脆弱易碎,粘性小於晚秈米,質量較差。晚秈米米粒細長而稍扁平,組織細密,一般是透明或半透明,腹白較小,硬質粒多,油性較大,質量較好。在國際市場上,有按秈米米粒的長度分為長粒米和中粒米者。長粒米粒形細長,長與寬之比一般大於3,一般為蠟白色透明或半透明。性脆,油性大,煮後軟韌有勁而不粘,食味細膩可口,是秈米中質量最優者。中國廣東省生產的齊眉、絲苗和美國的藍冠等均屬長粒米。中粒米粒形長圓、較之長粒米稍肥厚,長寬比在2~3之間,一般為半透明,腹白多,粉質較多,煮後鬆散,食味較粗糙。質量不如長粒米。中國兩湖、兩廣、江西、四川等省所產的大米多屬中粒米。美國的齊奈斯也屬中粒米。泰國大米標准根據大米的長度分為特長型(7毫米以上)、長型(6。6~7毫米)、中型(6。2~6。6毫米)和短型(6。2毫米以下)4種。

    粳米: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穀碾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於圓形,長與寬之比小於2,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後粘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但出飯率低。粳米根據收獲季節,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早粳米呈半透明狀,腹白較大,硬質粒少,米質較差。晚粳米呈白色或蠟白色,腹白小,硬質粒多,品質優。粳米主要產於中國華北、東北和蘇南以及江蘇泗洪等地。著名的小站米、上海白粳米等都是優良的粳米。粳米產量遠較秈米為低。

    糯米:糯米又稱江米,呈乳白色,不透明,煮後透明,粘性大,脹性小,一般不做主食,多用製作糕點、粽子、元宵等,以及作釀酒的原料。糯米也有秈粳之分。秈糯米粒形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乳白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的,粘性大,粳糯米一般為橢圓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的,粘性大,米質優於秈粳米。

⑸ 華北,東北,華南等地方指的究竟是中國的幾個地方啊

中國七大區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

華東(上海、浙江、江蘇、安徽)

華南(廣東、福建、廣西、海南):

華中(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西南(四川、重慶、昆明、貴州):
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
西北(陝西、寧夏、青海、甘肅、新疆):
參考資料:http://column.bokee.com/35039.html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包括越南、寮國、柬 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

世界各國習慣把越、老、柬、泰、緬五國稱之為東南亞的「陸地國家」或「半島國家」;而將馬、新、印尼、文、菲五國稱之為東南亞的「海洋國家」或「海島國家」。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 、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1967年8月,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這就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發展至今已有10個成員國。除新加坡外,均屬發展中國家。

亞太地區,即亞洲太平洋地區,首先是一個地理概念。它通常是指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現多指亞洲東部、東南部及太平洋西南部,包括中國、日本、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在內的廣大地區。美國也參加了亞太地區的一些國際性組織和會議
亞太地區,全稱「亞洲及環太平洋地區」,廣義范圍的亞太地區包括沿太平洋的北美、南美、東亞、南亞以及大洋洲各國。 主要有大洋州一些國家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東亞一些國家中國、日本、韓國等、北美洲、南美洲沿太平洋一岸一些國家比如美國等

⑹ 東北石油大學,在什麼地方

東北石油大學(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簡稱東油(NEPU),坐落於中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伴隨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的發現而誕生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設的石油院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還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

⑺ 中國的主要玉米、棉花、稻米、小麥產地有哪些地方

玉米:東北~內蒙古專用玉米優勢產區、黃淮海玉米優勢產區。小麥: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大興安嶺沿麓平原。棉花:黃河流域棉區、長江流域棉區、西北內陸棉區。水稻:長江中下游平原

⑻ 中國共有多少個平原。各叫什麼在什麼地方

中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
陸地上海拔高度相對比較小的地區稱為平原。

平原是陸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較小的起伏區別於丘陵,以較小的高度來區別於高原。

平原的類型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為構造平原、侵蝕平原和堆積平原,但大多數形成一般都是河流沖擊的結果。堆積平原是在地殼下降運動速度較小的過程中,沉積物補償性堆積形成的平原。洪積平原、沖積平原,海積平原都屬於堆積平原。如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沖積平原。侵蝕平原,也叫剝蝕平原,是在地殼長期穩定的條件下,風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漸被剝蝕,最後形成的石質平原。侵蝕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狀,如我國江蘇徐州一帶的平原。構造平原是因地殼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羅斯平原。

世界平原總面積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廣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網密布,交通發達,是經濟文化發展較早較快的地方。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另外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帶。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世界十大平原?

(1) 南美洲亞馬孫平原:5600000平方千米
(2) 歐洲東歐平原:4000000平方千米
(3) 亞洲西西伯利亞平原:2600000平方千米
(4) 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1500000平方千米
(5) 北美洲北美大平原:1500000平方千米
(6) 亞洲圖蘭平原:1500000平方千米
(7) 亞洲恆河平原:450000平方千米
(8) 亞洲印度河平原:300000平方千米
(9) 歐洲中歐平原:300000平方千米
(10) 亞洲松遼平原:250000平方千米

⑼ 東北的大米是最好的和其他地方的有什麼區別

東北大米之所以享譽全國,主要與東北的氣候環境有關,東北大米膠質率高,米色清亮透明,而且煮出的米飯飯粒油亮,香味濃郁,營養價值高,下面小編為您推薦幾種高品質的優質大米,供您參考。

⑽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東北平原主要有松花江,嫩江,烏蘇里江,遼河。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又稱松遼平原。位於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北起嫩江中游,南至遼東灣。長約100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400公里。主要由遼河、松花江、嫩江沖積而成。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長春附近松遼分水嶺處地勢稍高(200~250米)。松遼分水嶺以南稱遼河平原,以北稱松嫩平原。
東北平原在大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個省和內蒙古的一部分。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由三部分組成。北部叫松嫩平原,南部是遼河平原,東北部是三江平原。南北的兩塊平原又合稱松遼平原,是東北平原的主體。由於它們是由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所以地面平坦,海拔多在200米以下,站在平原上遙望,平疇沃野,麥浪如波,好一派遼闊大平原的景象。
東北的三江平原則是一個低窪的平坦平原。過去這里是一個山間盆地,每到雨季,三條大江的洪水滾滾而來,一齊湧向這個排水不暢的低窪原野,造成江水泛濫。再加上這一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漫長,氣溫較低,蒸發微弱,存於地面的積水蒸
發不掉,滲不下去,更排不出去,長年累月的積水就演變成中國有名的大沼澤地,成為「除了兔子就是狼,光長野草不打糧的北大荒」。
1949年以後,成千上萬的部隊指戰員,知識青年和幹部群眾,懷著開發邊疆,建設祖國的豪情壯志,奔向「北大荒」,開墾了成千上萬畝的荒地,建立了數以萬計的農場,苦戰在這千古荒原上。
東北平原雖然冬季較冷,但夏季卻很熱,沼澤地雖然多,但土壤中水分充足。人民群眾充分利用不利條件中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層深厚,耕地遼闊,有大面積肥沃的黑土,宜林則林,宜牧則牧,採取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的原則,在人跡罕至的茫茫荒原上,排干沼澤,開墾荒地,建商品糧基地,設現代化工廠和新農村,使千古荒原變成萬頃良田,使「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華北平原
概況
中國第二大平原。位於黃河下游。西起太行山脈和豫西山地,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起燕山山脈,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別山,東南至蘇、皖北部,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相連。延展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蘇省等7省、市的境域。面積約30萬平方千米。主要由黃河、淮河、海河、灤河沖積而成,故又稱黃淮海平原。黃河下游天然地橫貫中部,分南北兩部分:南面為黃淮平原,北面為海河平原。近百年來,黃河在這里填海造陸面積2300平方千米。平原還不斷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的是黃河三角洲地區,平均每年2~3千米。地勢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東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向東微斜。主要屬於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積厚度1500~5000米左右。平原多低窪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黃河沖積扇北面保定與天津大沽之間。沖積扇東緣與山東丘陵接觸處,排水不暢,地下水位高,易受洪水內澇威脅,形成鹽鹼地。1949年後進行了改造治理。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南部淮河流域處於向亞熱帶過渡地區,其氣溫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溫 8~15℃ ,冬季寒冷乾燥 ,最冷月( 1月 )均溫0~-6℃,夏季高溫多雨最熱月(7月)均溫28℃,年均降水量為600~800毫米;無霜期6~8個月 ;日照充分,大部分全年平均日照時數 2300~2800小時 ,農作物大多為兩年三熟,南部一年兩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穀子和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煙草等。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鐵礦等,有中國著名的大港油田和勝利油田。東部渤海、黃海沿岸,地面平坦,宜曬海鹽,有著名的長蘆鹽區和蘇北鹽區,以及重要的鹽鹼工業基地。華北平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有許多古老城市,如北京(薊)、邯鄲、開封、商丘、淮陽等。
水資源冬季的華北平原景象華北平原亦稱黃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東到黃海、渤海和山東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別山區一線與長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沖積平原,是由於黃河、海河、淮河、灤河等所帶的大量泥沙沉積所致,多數地方的沉積厚達七八百米,最厚的開封、商水一帶達5000米。目前,華北平原的面積還在擴大。
華北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棉油生產基地。
根據華北平原不同的區域特徵,可分為四個亞區平原:
遼河下游平原,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以外的平原,是由遼河沖積形成的,沼澤地較多,局部有鹽漬化,平均氣溫低,但夏季仍然可以種植水稻,主要農作物以高粱、水稻、玉米為主;
海河平原,燕山以南,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是由海河和黃河沖積形成的,所以也被稱為黃海平原,是中國糧棉的重要產區,南北距離達500多千米,所謂「千里平原」,主要作物為小麥、玉米和棉花。可以達到一年小麥、玉米兩熟。
黃泛平原,位於海河平原和淮北平原之間,是黃河沖積形成的,包括泛濫沉積,鹽鹼、沙化土地較多,但平均氣溫高,適合喜溫抗沙作物生長,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水稻、棗等。
淮北平原,淮河以北,黃泛區以南,是黃河泛濫和淮河沖積形成的,氣溫高,水源充沛,由於以前黃河泛濫,淤積淮河幹道,造成這一帶經常性災荒,淮河經過疏通治理後,淮北平原成為中國小麥的主產區之一。
華北平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335立方米/年,不足全國的1/6。地表水時空分布不均,地下水已成為華北平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北京、石家莊、邢台、邯鄲、保定、衡水、廊坊、唐山等城市的地下水開采量已佔總供水量的70%以上。
調查表明,華北平原地下水天然資源為227.4億立方米/年。淺層地下水可開采資源168.3億立方米/年,深層地下水可采資源24.2億立方米/年。
2000年華北平原地下水開采量為212.0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開采量為178.4億立方米,占總開采量的84.2%。深層地下水開采量為33.6億立方米,占總開采量的15.8%。
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總體上為106%,深層地下水為139%。由於開采布局不合理,深層地下水頭持續下降,全區深層地下水頭低於海平面的范圍已達到76732平方千米,占平原區總面積的55%。
為保障南水北調工程通水以前京津冀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在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圈定了23處應急供水地下水源地,應急供水潛力為10億立方米/年。
長江中下游平原
概述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
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 ,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 ),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 、黃麻等。
河汊縱橫交錯 ,湖盪星羅棋布 ,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 ,相當於平原面積 10% 。兩湖平原上 ,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 。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 、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
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 ,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長江中下游平原在長江三峽以東,淮陽山地和黃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閩浙丘陵以北,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跨鄂,湘,皖,蘇,浙六省和上海市,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它包括兩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皖中平原,長江三角洲等四部分.中游平原地區比較寬廣;下游地區的平原多沿江伸展,形狀狹長.這里地勢平,河道彎曲,湖泊密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是我國主要農業區.平原上的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是我國著名的五大淡水湖.
組成
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位於湖北宜昌以東的長江中下游沿岸,系由兩湖平原(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總稱)、鄱陽湖平原、蘇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1)兩湖平原包括湖南的北部和湖北的南部。遠古時代這里曾是個煙波浩渺的雲夢澤,後來被長江及其支流沖刷下來的泥沙所填平。它的面積有5萬平方公里,分為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兩部分。平原上水網密布,向稱「魚米之鄉」。
(2)鄱陽湖平原位於江西北部至安徽西南邊緣,面積達2萬平方公里。地勢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
(3)皖中平原位於安徽中部的長江沿岸,以及巢湖附近,面積較小。
(4)長江三角洲位於鎮江以東,運河以南,杭州灣以北,面積達5萬平方公里,由長江和錢塘江沖積而成,這里的海拔只有10米左右。三角洲上,河網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素稱「水鄉澤國」。這里盛產稻米、魚蝦,糧食產量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歷史上曾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長江中下游平原在巫山以東的長江及其支流的兩岸,被周圍低山丘陵(見江南丘陵)交錯分割成四部分:兩湖平原、鄱陽平原、皖中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面積30萬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長江三角洲在江蘇鎮江以東,杭州灣以北,通楊運河以南,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以下,素有「水鄉澤國」之稱,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兩湖平原以荊江為界,其北稱江漢平原,其南為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主要由長江和漢江沖積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後荊江北堤分流入江漢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後,漢江所帶泥沙對江漢平原的發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為江漢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江三角洲地勢亦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湖泊成群擠集於東南前緣。洞庭湖平原主要則由通過荊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調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長江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勢北高南低,水網密布,土壤肥沃。 鄱陽湖平原除邊緣紅土崗丘外,中部的泛濫平原主要是由贛、撫、信、鄱、修等河流沖淤而成,其中又以贛江為主。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網稠密,地表覆蓋為紅土及河流沖積物。蘇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鎮江之間沿長江兩岸分布的狹長的沖積平原,其中包括蕪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寬窄相間,江流時束時放,流速平緩;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頂托,流速更緩,泥沙沉積加強,尤當河道越過岩丘逼岸的磯頭後,江流分汊,汊河間出現沙洲。沿江兩岸湖泊眾多。
自鎮江以下的河口段發育了長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為里下河平原。平原為周高中低的碟形窪地。窪地北緣為黃河故道;南緣為三角洲長江北岸部分;西緣是洪澤湖和運西大堤;東緣則是蘇北濱海平原。
編輯本段地貌
兩湖平原以為界,其北稱江漢平原,其南為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主要由長江和沖積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後荊江北堤分流入江漢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後,漢江所帶泥沙對江漢平原的發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為江漢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江三角洲地勢亦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湖泊成群擠集於東南前緣。洞庭湖平原主要則由通過荊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調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長江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勢北高南低,水網密布,土壤肥沃。
鄱陽湖平原除邊緣紅土崗丘外,中部的泛濫平原主要是由贛、撫、信、鄱、修等河流沖淤而成,其中又以為主。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網稠密,地表覆蓋為紅土及河流沖積物。
蘇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鎮江之間沿長江兩岸分布的狹長的沖積平原,其中包括蕪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寬窄相間,江流時束時放,流速平緩;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頂托,流速更緩,泥沙沉積加強,尤當河道越過岩丘逼岸的磯頭後,江流分汊,汊河間出現沙洲。沿江兩岸湖泊眾多,按其成因有構造湖,也有河跡湖。
自鎮江以下的河口段發育了長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為里下河平原。平原為周高中低的碟形窪地。窪地北緣為黃河故道;南緣為三角洲長江北岸部分;西緣是和運西大堤;東緣則是蘇北濱海平原。
編輯本段地形
長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長江及其支流所夾帶的泥沙沖積而成,總面積約20多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的高度都在海拔50米以下,境內港汊縱橫,湖泊密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大約距今二三千萬年以前,長江自鎮江以下的河口還像一個喇叭形的三角港灣,水面遼闊,潮汐很強。在潮水的頂托下,長江帶來的泥沙大部分被沉積下來,首先在南北兩岸各堆積成一條龐大的沙堤。
北岸的一條大致從揚州附近向東延伸直達南通附近。這條沙堤以北主要是古代淮河和黃河所輸出的泥沙沖積而成的里下河平原。長江南岸的一條沙堤大致從江陰附近向東南延伸,直到金山的漕涇附近,並同杭州灣北岸的一道沙堤相連接,構成一個包圍圈,把三角形港灣圍成一個基本上與外海隔開、但還有一些缺口與海洋相通的潟湖,這就是古太湖。後來由於順著沙堤缺口倒灌的潮水和古太湖上遊河流帶來的泥沙不斷淤積,陸地不斷擴大,古太湖日益縮小、分化成目前的澱山湖、陽澄湖等許多小湖。與此同時,長江的泥沙又在沿海一帶繼續堆積形成新三角洲。
如今在上海市區西部,北起嘉定的外岡,經上海縣的馬橋至金山的漕涇一帶,還可以見到一條斷續的古貝殼沙帶,這就是五六千年以前的古海岸線。這條線以東的土地就是5000年以來由泥沙淤積而成的新三角洲的一部分。如今,上海市東部的南匯嘴以及崇明島的東端土地還在不斷增長之中。
長江中下游平原年均溫14~18℃;1月均溫0~5.5℃;7月均溫27~28℃,絕對最高溫可達38℃以上。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節分配較均,但有「伏旱」。無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動積溫達4500~5000℃。作物可一年二熟,長江以南可發展雙季水稻連作的三熟制。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油、棉生產基地,亦為中國水資源最豐富地區。長江天然水系及縱橫交錯的人工河渠使本區成為全國河網密度最大地區。本區是中國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區,著名淡水湖有鄱陽湖、洞庭湖、及巢湖等。湖沼地區有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是中國水生植物分布最廣、產量最豐地區;淡水水生動物也屬全國之冠,除有靜水性的、鯿、鯝、、鰱、 鯉、鯽、 青、草、外,還有多種河口洄遊性魚類,主要有鱭、鰣、香魚、銀魚(有大銀魚、短吻銀魚、細銀魚、尖頭銀魚等多種)、鰻鱺、花鱸和松花鱸(又名四鰓鱸)。至於中華鱘、揚子鱷、白暨豚等更屬世界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