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世界現存的石油資源還有多少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截止到2019年,還有1636億噸可開采。
截止到2019年全世界留有石油可采儲量1636億噸(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累計已采出的產量)。這些儲量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以及海洋。
留有儲量最多的國家是:
1、沙烏地阿拉伯348億噸
2、伊拉克135億噸
3、科威特127億噸
4、伊朗125億噸
5、阿聯124億噸
6、委內瑞拉79億噸
7、俄羅斯77億噸
8、墨西哥69億噸
9、美國35億
10、中國32億噸
石油大國
沙特產油量非常大,是全球最大產油國,當我國還是窮的叮當響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年產油量就達到將近5一噸,年外匯收入就超過了一千億美元,那時候我國的總產值才2752億美元,但是我國的人口數量是沙特的百倍不止,可見這個國家是多麼的富有。
這個國家的石油資源佔全世界石油總儲量的四分之一,因為石油價格的暴漲,收入也是成指數上升,每年出口收入都會達到2000億美金以上,因為有大量的石油產出,這個國家售賣的汽油很便宜。
沙特產生的石油25%都是自家人消費掉的,在這個國家,每加侖汽油只賣0.5美元,換算成人民幣,一升汽油才8毛多,加滿一箱油才人民幣40塊。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全球最大的石油國:一升汽油才8毛 但極缺水種棵樹要花上萬美金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石油-世界石油儲量還有多少
⑵ 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
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供人類用多久?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專家認為地球上的石油僅夠三四十年,有專家則認為可使用一二百年.
1998年6月7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題為《即將來臨的石油危機——真正的危機》的文章認為,今後10年左右,世界石油供應似乎是充足的.在今後20年左右的時間,全球石油產量可能開始持續下降.雖然市場力量和石油生產技術的改進可能使石油供應繼續保持到21世紀,但是石油危機的到來可能比一般人的設想早得多.
美國托萊多大學地質學教授克雷格·哈特菲爾德指出:「自1979年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的石油比到那一年為止人類整個燒油史中燒掉的石油還多.」
這位教授認為,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
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
盡管地質勘探技術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所探明的新的石油儲量明顯減少,因為現有石油消費量同新勘探到的石油量的比例是4∶1.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在本世紀內,世界主要靠豐富的低價石油推動了經濟車輪的前進,如果石油枯竭那麼世界經濟將面臨嚴峻挑戰.《中東報》認為,到1997年底,開採石油已達8070億桶,其中一半是在石油動盪的70年代開採的.根據一些保守的估計,石油儲量不會超過8300億桶.還有一些報告指出,世界石油總儲量約達9950億桶.目前,世界每年消費石油240億桶,而新勘探出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地區以外的石油儲量正在下降.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石油業協會估計,地球上尚未開採的原油儲藏量已不足兩萬億桶,可供人類開采不超過95年的時間.在2050年到來之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越來越多地依賴煤炭.其後在2250到2500年之間,煤炭也將消耗殆盡,礦物燃料供應枯竭.面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全世界認識到必須採取開源節流的戰略,即一方面節約能源,另一方面開發新能源.新華社供稿姜岩
⑶ 地球上的石油還有多少,還能提供地球人類用多久
小時候的節約教育里有節約用水,節約糧食,但是沒有節約石油,在我的記憶里,書上和電視上以及老師們都說石油再有幾十年就抽完了
⑷ 盤點建國初期中國石油的家底有多少
建國初期,中國的石油工業十分落後、十分薄弱。截至1949年10月31日,全國共有鑽機8台,全年鑽井9口,總進尺5000米,生產原油12.1萬噸(天然原油7.0萬噸、人造石油5.1萬噸)、天然氣1671萬立方米,原油加工總能力為17萬噸,實際加工原油11.6萬噸,生產石油產品12種,產品總量3.5萬噸,加工損失率16%。
⑸ 中國石油有多少
我國歷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
年份 石油資源量(億噸) 天然氣資源量(萬億平方米)
1987
787.46
33.6
1994
940
38.04
2006
1068
52.65
建國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三次油氣資源評價。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評價成果是:石油1068億噸,天然氣52.65億立方米。油、氣總資源量比1994年分別提高了14%和38%;油、氣可采資源量比1994年分別提高了40%和57%。
此次油氣資源評價顯示,我國陸上石油資源為822億噸,其中東部419.7億噸,中西部372.38億噸,南方25億噸;海上石油資源246億噸。剩餘石油可采資源量為150億噸,而待發現探明的石油可采資源為68億噸,其中,東部25億噸,西部21億噸,中部3.4億噸,海域19億噸。
我國陸上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松遼、渤海灣、塔里木、准噶爾和鄂爾多斯(行情 資訊)五大盆地。海上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占海域的48.7%。
從新增可采儲量的趨勢看,1991~1995年,中國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儲量1.23億噸;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億噸;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億噸;預計2006~2010年間年均新增1.8億噸左右。
據有關資料統計,2001~2005年新增儲量中,隱蔽型油藏由1991年-1995年間的30%左右增至66%;低滲儲層儲量由45%升至65%,深層(大於3500米)和復雜碳酸鹽岩油藏儲量由46%升至66%。預計這種趨勢將會繼續加大。
國土資源部最近公布的統計結果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全國石油剩餘經濟可采儲量20.43億噸,天然氣剩餘經濟可采儲量24490億立方米。
⑹ 如今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儲量
對於如今地球上還有多少石油儲量呢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如按現代的開發速度,不足150年內會將儲存在地殼層中的原油層徹底開發完畢。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人類開采利用石油生物能源己有近2百年歷史了,目前,從表面上看,人們只知道地殼層中的原油層(碳化物沉積層)是天然的能量資源,是天然資源的能源財富,各國都把它視為寶藏。
原油層也是重要的一環,破壞自然規律是會受到懲罰的,要權衡好利益與生存的關系,人類今後能源的發展應取向於綠色能源方面,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溫差能、滲透能和原子能等等,只有這樣去想和去做,不要再做出無知的違背自然規律的蠢事,保護好地球完整存在的自然性,我們才可以為後代作出交代。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准確?
⑺ 現在很少聽說石油枯竭了,那地球到底還剩多少石油
小學地理教科書中寫著,煤炭和石油,如不可再生能源。在未來50年內,這些資源將耗盡,當人類必須選擇其他能量時。
根據這種邏輯和事實,目前的油應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貴。
但是,在這些年來,世界上的石油需求持續增加,特別是國內汽車有所增加的指數,理論上,物品是罕見和昂貴的,而油價也應該一起成長,實際情況是油價。油價也是油價超過幾年者以前。
所以,油真的筋疲力盡,或者專家是錯誤的。
石油恐慌來源
關於石油是一個不可再生能源,幾十年來的談判爭論是來自美國物理學家馬里昂金色哈伯特。
1956年,在美國石油協會年會上,趕緊在《石油峰值》年舉行的邀請專家發表。
論文提出了一個觀點,這一觀點一直是石油十年的判斷。這是石油峰的峰值:1970年美國石油達到山峰,世界能源即將疲憊不堪。
此外,對於油量的變化,他還拋出了一個鍾表圖,這總是對人們的徹底提醒,更多的人的恐慌。
事實上,預測哈爾伯特,有兩個局限性:一方面,當時的主流認為油是通過動物屍體和藻類生物化學形成的油;另一方面,基於當時檢測到的石油容量,推斷出來。
⑻ 地球的上的石油還有多少,為什麼不再聽說「枯竭了」
油是每個國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工業化時代出現之後,石油已經是各種軍用設備的重要燃料,而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石油也是無處不在的,比如汽車是人們日常交通代步工具。
⑼ 地球上的石油還有多少還能提供地球人類用多久
在我們有生之年還可以堅持,但是始終還是會用完的,如果我們大家從全球范圍來看,石油的資源的空間分布是非常極其不平衡的,中東所佔比例最高,他們大概是達到48%左右,主要集中在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達,敘利亞等亞洲國家,其次是拉丁美洲,他們約佔19%,主要是委內瑞拉。
目前,世界每年消耗240億桶石油,而新勘探的石油越來越少,每年只有50億桶。中東以外的石油儲備正在減少,而且石油資源有限。根據美國石油工業協會的估計,尚未在地球上開採的原油數量少於2萬億桶,人類可以利用不超過95年,大概在2050之前,世界經濟的發展將越來越依賴煤炭。
關於地球上的石油還有多少還能提供地球人類用多久的問題,今天就解釋到這里。
⑽ 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有多少為什麼會越采越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是一種天然形成的能源,那麼就有很多人疑惑地球上的石油儲量有多少?為什麼會越采越多?換句話說,一些專家地球目前石油的儲存量至少可以再開採用50年,越來越多是因為人類對石油儲存量的認知也隨著技術的發展在逐漸刷新。
石油的在地球的儲存量是巨大的,給國家經濟政治也帶來很大影響,所以現在很多國家發生戰爭都是因為爭奪石油的管控權,如我們都很熟知的伊拉克戰爭,這也是警醒我們全世界思考的一場戰爭,石油的儲存量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標准,而目前全球的石油還可以供人類開采50年,而這類認知是不是也會隨著開采技術的發展而有新的標准呢,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