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石油為什麼不多
1)中國石油並不少.目前世界石油儲量前10個國家的最新排名,分別是:沙特362億噸、加拿大184億噸、伊朗181億噸、伊拉克157億噸、科威特138億噸、阿聯酋126億噸、委內瑞拉109億噸、俄羅斯82億噸、中國60億噸、利比亞54億噸。
2)中國石油消耗量大.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13日報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12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抑制能源消費,到2030年,中國約75%的石油要靠進口。屆時,中國每年將消耗約8億噸石油。這比中國2013年消耗的石油總量高出約60%。美國能源信息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將於2014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而且目前中國消耗的石油一半以上要靠進口。
3)所以中國的石油不是不多,而是消耗量太大,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
B.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呢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石油儲量不算少了,放在隨便一個國家,比如韓國、紐西蘭等,都是絕對牛逼。但放在中國就不一樣。
我們國家人口多,14億人口,平均一下,其實沒多少。
第一,我國產油量低,但需求量大,日產量滿足不了每日消費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無法滿足國內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隨著國內需求越來越來多,石油產量增速卻跟不上來,這個缺口只能靠進口石油來補。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在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5.2%的消費需求的年增速。
第二,中國石油儲量分布不均衡,而且開采需要大量的投時間和金錢成本。中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地區,要麼就是海洋石油,而這些地區氣候環境惡劣,勘探難度大,投入費用高,也無法開采出優質原油,因為國內原油品質並不好,石油含碳量重,這會大幅增加煉油成本。所以,我國一些油企甚至還出海去投資和開發油田,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原油開採的品質高。
第三,我國存在大量未經開發的油田,但大多處於復雜的地理環境,具有成藏機理復雜、勘探難度大的不利特點。其次,發現油田並不等於就能開採油田,開採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當復雜和冗長,不同油田所適合的開采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意味著開采本國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油企紛紛「出海」投資和開發油田,就是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投資回報高。
第四,現在國外進口原油性價比最高,所以國內油企主要以進口進口原油為主,而國內的石油儲量分布不均,開發成本高,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慢慢去開發,這樣也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一旦進口原油被別國卡住了,那西北地區的原油就可以馬上開采出來,以應付不時之需。
第五,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不能讓這些自己的石油,天然氣都浪費在他人身上。
C. 中國石油為何那麼少
我國石油儲量並不少,儲量和產量都排在世界前幾名,其中產量佔世界第四位。不過中國是個大國,經濟發展快,石油消耗量大。
D. 中國為什麼不盛產石油和天然氣
我們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在世界上排名都是比較靠前的,
之所以沒有大范圍的開采是因為
目前為止開彩的價格遠遠高於從國外購買的價格,
同時,那這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戰略物資的儲備,
所以說我們先用別人的,
後續再,開采,我們自己的,
這也是對國家安全的一個保護。
E. 為什麼不再聽說「石油要枯竭」了地球上的石油儲量還剩多少
石油是每個國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工業化時代出現之後,石油已經是各種軍用設備的重要燃料,而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石油也是無處不在的,比如汽車是人們日常交通代步工具。
雖然石油已經越來越多,並且不會枯竭,但是我們也是要對其進行合理的開采,畢竟石油開采會帶來一定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不管資源是否會枯竭,我們要做的還是合理利用,保護環境。
F. 石油的實際儲量是不是比煤還要多
就目前來看,石油的實際儲量是沒有煤多的。石油通常在古老的沉積盆地或淺海和湖泊中發現。這些沉積盆地在漫長的地質時期積累了數百至數千米的沉積物,其中含有許多動物和植物的遺骸。數百萬年來,這些生物有機物通過地質變化和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變化,變成了微小的油滴。然後,這些油滴聚集成油流,集中遷移到地殼的封閉地層中儲存起來,最終形成大油田。據統計,全世界已經發現了3萬多個油田。
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能源來自於石油,遠遠超過任何其他來源。因此,控制世界石油儲備的國家往往擁有不成比例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權力。在全球范圍內,石油仍然是能源組合的一個關鍵部分。當然,資源在各國之間的分配是不均衡的,石油也不例外。根據BP的《2020年世界能源統計年鑒》,14個國家的已探明石油儲量佔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93.5%。這14個國家橫跨五大洲,控制著252億到3040億桶石油,每個國家至少佔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1%。此外,歐佩克成員國佔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68.8%!
面對不斷上漲的油價,有些人突然想:在我很小的時候,我聽說地球上的石油最多 50 年就會耗盡。然後在20年前,一些專家說,地球上的石油只夠人類使用20年。現在有些專家說,石油還可以使用20年。我們應該知道,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石油的誕生是地球上的植物體埋在地下變成碳氫化合物,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而變成煤或石油。石油的形成方式,是一種徹底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因為樹木主宰地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樹木的屍體不可能再積累幾百萬年而保持完整。在目前的森林條件下,即使一個地質災難事件一下子吞沒了地下所有的森林和動物,那點能量也只能形成一層薄薄的石油。
G. 為什麼石油儲量少於煤炭
魚類、水藻、微生物必須以植物為食,而根據食物鏈中的能量轉遞上一級生物量的10%會傳到下一級。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魚類、水藻、微生物的量只有植物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在同一時期生成石油、煤時石油的量理論上只有煤地十分之一。再加上由於魚類、水藻、微生物都可以自由移動,當遇到危險時可以主觀的避開,因此被大規模的掩埋的概率遠低於不能自由移動的植物。所以實際上被掩埋於地下生產石油的魚類、水藻、微生物等遠遠低於生成煤的植物的十分之一。
H. 10億噸油氣田被發現,為何每年仍進口石油
我國幅員遼闊,山清水秀,人民生活幸福。我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富滿地區發現了十億噸級的超深大油氣田,這是當地近十年最大的石油勘探發現。關於10億噸油氣田被發現,為何每年仍進口石油?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全球的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半球,中東地區石油儲量最大、最為突出,我國石油儲量較少。此次發現十億噸的油氣田是一件非常值得讓人高興的事。其次,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消耗量大,本國內的油氣田並不能完全滿足需要,所以每年需要進口石油。最後,相比於美國和日本,我國的石油儲備規模仍舊不高,但是我國正在建設自身的石油儲備資源。特別是疫情期間,我國低價進口了很多石油資源。
一: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國的石油資源不多,當然需要從國外進口。
全球的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半球,中東地區石油儲量最大、最為突出,我國石油儲量較少。此次發現十億噸的油氣田是一件非常值得讓人高興的事。
關於10億噸油氣田被發現,為何每年仍進口石油?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I. 石油枯竭喊了這么多年,為什麼石油非但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石油是每個國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但隨著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隨之而來面臨著的是石油枯竭問題。
在1956年,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馬里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就曾經繪制出一條鍾形曲線,根據曲線可以發現石油產量將會在1966年~1972年之間達到一個峰值,之後不斷下降,直至枯竭為止。
盡管現在的石油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少,但是我們也不能毫無節制揮霍。盡管石油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稀缺,但是如果人類想要進行長期發展的話,必須合理利用地球的資源,因此我們還是得合理利用石油,並繼續研發新清潔能源。
J. 為什麼中國的石油少
按美國地質調查所的測算,世界已發現油田的儲量增長可達998億噸,佔全部資源量的21.8%,為剩餘可采儲量的76%。中國的勘探程度中等,大致按以上比例,在2025~2030年間已發現並投入開發的油田約新增可采儲量17.8億噸,平均每年約增0.6~0.7億噸。此期間,西北、海域以及作為戰略後備區的西藏高原都可望發現新的油田,期望它們每年增加可采儲量0.7~0.8億噸。以上的儲量增加可使剩餘可采儲量大致下降,或僅有小幅度降低。因而中國的石油產量可望到2015年左右達到峰值的1.8億噸。此後產量低速下降,直到2030年,中國仍然可能是年產石油超過億噸的石油大國,可見,中國石油有巨大的潛力。
但按國土和人均值計,中國石油相對貧乏,人均剩餘可采儲量僅為世界人均值的8.1%。顯然,中國近十餘年來石油產量上升的速度太慢並不完全是人為的因素,它更主要的受我國石油相對貧乏、增儲上產難度大這一客觀因素的影響。
也就是說 我們的石油總量還是可以的,但人均持有量就少點,所以我們的石油少咯。所以我們要多坐公車,少坐私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