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方列強為什麼要打利比亞是因為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嗎求明解
肯定是。利比亞石油潛力巨大,未探明石油儲量可達1000億桶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西北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西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西南與葉門為鄰,東接埃及和蘇丹,西鄰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北瀕地中海。國土面積1 75.95 萬平方公里,人口604 萬(2007 年7 月)。利比亞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為非洲地區重要的歐佩克石油生產國,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九位,非洲第一位;石油產量居世界第16 位,非洲第三位。油氣工業為利比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發展高度依賴石油,油氣出口收人占其出口總收入的95% ,油氣稅收佔GDP 的 50%。隨著2003 年和2004 年聯合國和美國分別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以及國際市場高漲的油價推動了利比亞經濟持續增長,2006 年其GDP 增長6.1%。
一、資源與儲量
據BP公司《世界能源統計評論》(2007) ,截至2006年底,利比亞石油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415億桶(摺合56.81億噸),居世界第9 位和非洲第一位(圖1) ;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14908.91億立方米,居世界第21位(圖1)。油氣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錫爾特盆地(Sirt) ,探明的石油儲量占利比亞總儲量的80% ,石油產量占利比亞總產量的90% ,擁有Samah 、Beida 、Ra 即ba、Dahra一Hofra和Bahi大油田。儲量超過10億桶的大型、特大型油田有12個。此外利比亞石油具有油質好、含硫量低、開采成本低的特點。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 年對全球待發現油氣資源所作的評估,利比亞待發現的石油資源量為82.71 億桶,天然氣為5973.76 億立方米。
2006 年以來利比亞油氣勘探不斷獲得新發現。2006 年Hellenic 石油公司在利比亞南部的Murzuq 盆地獲得新的天然氣發現,初步測試天然氣產量為3028萬一3679萬立方米/日,該財團的合作者woodside 能源公司擁有45%的權益,Repsol Murzuq 勘探公司擁有35%的權益,Hellenic 石油公司擁有20%的權益。2006 年德國RWE Dea AG 在利比亞獲得石油發現,發現井Al一C 193位於利比亞Sirte盆地,距利比亞首都黎波里東南500公里,鑽探深度1284米,用32/64一英寸油嘴測試獲得日產油410 桶。2007年7月,Verenex 公司和其合作者在利比亞Ghadames 盆地獲得新發現,合作者為calgary 石油公司和印度尼西亞的PT Medco 國際能源公司。在其產量分成區塊鑽探的Al一47/02井用128/64一英寸油嘴求產獲得最大日產油12500 桶,用32 / 64 一英寸油嘴求產獲得日產油6586 桶,Verenex 公司為作業者。2007 年5 月,Hellenic 在利比亞sirte 盆地獲得天然氣新發現,發現井為Al一NC206 ,該井鑽探的公司為Woodside 能源公司,該井2006 年 10 月 10 日鑽探,完鑽日期為11月18日,鑽探總深度為3475 米,但直到 2007 年3 月才完成測試,在上Sabil 地層測試獲得日產氣0.34 萬立方米,最大能力為0.47萬立方米,Woodside能源公司困:A 為作業者,擁有45%的權益,合作者RepsolMurzuq 勘探公司擁有35 %的權益,Hellenic 石油公司擁有20 %的權益。
二、勘探與生產
利比亞為20 世紀60 年代崛起的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1959 年利比亞首次發現石油,1961 年首次開始生產石油,之後產量大幅度增加。1970 年利比亞石油產量就達335.7萬桶/日,之後由於勘探發現率下降,1970 年利比亞革命政府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後改變了石油勘探開發政策,採取通過國有化確立國家對外國公司經營活動的控制權,並擴大國家參與石油工業的權利,為提高油價實行限產和保價政策,石油產量大幅度下降,1975 年石油產量為151.4 萬桶/日,比1970 年下降54.9% ;進人80 年代產量處於穩定時期,平均石油產量為120 萬桶/日;90 年代上升至140 萬桶/日,2006 年石油產量為1 83.5 萬桶/日(表1)。利比亞政府期望吸引外國公司增加投資來提高石油產量,期望2008 年將石油產量提高到200 萬桶/日.20 10 一2013 年將達300 萬桶/日。預計投資需300 億美元,將用於勘探、新油田開發和維持老油田生產。利比亞天然氣開發與石油類似,1961 年開始生產,產量為16 億立方米,之後大幅度增長,1 970 年產量達153 . 6 億立方米的高峰,之後產量開始下降,1975 年降至76 . 5 億立方米,之後進人穩定期。2005 年天然氣產量大幅度增加,為113 億立方米,2006 年產量為148 億立方米。目前利比亞政府計劃提高天然氣產量,擴大國內天然氣消費,用天然氣發電替代石油發電,以增加石油出口,此外還計劃擴大現有液化天然氣處理能力,增加天然氣出口能力,特別是出口到歐洲地區。
三、消費與進出口
利比亞的一次能源消費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利比亞國內石油消費量較小,生產的石油主要用於出口,約占石油產量的83% ,為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圖2)。2006 年國內石油消費量為28.4萬桶/日(表1)。石油出口收人約占利比亞國民收人的95%。2006年石油出口量為142.56 萬桶/日,主要出口到歐洲地區,占總出口量的85.3% ,主要為義大利44.21萬桶/日,佔31.0% ;德國23.01 萬桶/日,佔16.1% ;西班牙10.3萬桶/日,佔7.2% ;法國7.76 萬桶/日,佔5一4% ;瑞士4.95萬桶/日,佔3.5% ;其他國家還有美國、中國、希臘等。在中斷20 年後,於2004 年6 月利比亞首次恢復對美國石油出口,2005 年對美國的石油出口為5.6萬桶/日,2006 年為8.55萬桶/日。2006 年利比亞石油出口收人為369.5億美元,為歐佩克第八大石油出口國(圖3 )。預計2007 年出口收人將為299 億美元。
2006 年中國從利比亞的石油進口量為338.52 萬噸,佔全國石油進口量的2.3%。
隨著利比亞西部天然氣項目和一條投資66 億美元、管徑32 英寸、長 595 公里通往歐洲的綠溪 ( Greenstream )海底管線於2004 年10 月建成投產,利比亞的天然氣出口迅速增長,2006 年對義大利的出日量為76.9 億立方米,比2005 年的449 億立方米增長71.3% , 2004 年的出口量為5 億立方米。此前利比亞液化天然氣僅出口到西班牙的EnagaS , 2006 年對西班牙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為7.2 億立方米,比2005 年下降17.2%。
目前每年來自利比亞海岸Melitah 的天然氣處理廠的80 億立方米天然氣可通過綠溪輸往義大利東南部的西西里島,之後再運往義大利大陸和歐洲其他國家,該管線年輸送量可增加至109 億立方米,義大利的埃尼(Eni )擁有該管線75 %的權益。 1997 年利比亞和突尼西亞達成協議共同風險投資建造一條從利比亞Melitah 地區到突尼西亞南部城市和工業區加貝斯( GabeS )的天然氣管線,2006 年11 月已開始設計准備工作,預計建設周期18 個月,2010 年可建成投產。按以前利比亞和突尼西亞達成的協議,每年利比亞向突尼西亞出口天然氣19.81 億立方米。
四、管理體制與政策
1969年卡扎菲政府推翻伊德里斯王朝統治執政後,於1970 年成立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 NOC ) ,負責管理利比亞石油工業,為上下游一體化公司,其領域包括勘探、開發、煉制、銷售等,主要職責是規范和制定國家石油政策和石油價格,以股東身份參與外國公司的經營活動。據美國 《 石油情報周刊 》 對世界120 多家石油公司的調查,2005 年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在世界的排名為第20 位。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控制著石油產量的50%。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擁有waha 石油公司(WOC)、阿拉伯灣石油公司( Agoco )、zueitina 石油公司(Zoc)和sirte 石油公司(SOC) 4個子公司。
1955 年利比亞頒布了首部石油法,1961 年和1%5年分別進行了修訂,目前新的石油法正在制定中。
由於多年來聯合國和美國對利比亞實行制裁,許多油田開發項目延期。2004 年解除制裁後利比亞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於2005 年1 月舉行了制裁後的首次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提供了巧個勘探區塊,共有近56 家公司提交了104 份標書。2005 年10 月又舉行了第二輪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共有51 家公司參加竟標,其中19 家公司中標,獲得5 億美元的投資。2006 年12 月進行了第只次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與前兩次的區別是,本次招標吸引了許多小公司參加。為了增加天然氣儲量,2007 年利比亞將進行第四次油氣勘探許可證招標,主要是陸上和海上的天然氣區塊,預計將有10一15個區塊,目前具體日期還沒有確定。
利比亞油氣資源勘探潛力較大,陸上和海域擁有許多未勘探區域,目前勘探區域僅占國土面積的25%。利比亞專家相信,經過增加勘探,利比亞的天然氣儲量可增至19810億一28317億立方米。另據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利比亞石油潛力巨大,未探明石油儲量可達1000億桶。
隨著聯合國和美國對利比亞解除制裁,利比亞巨大的油氣資源潛力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石油公司的青睞,紛紛搶灘利比亞能源市場。目前在利比亞從事油氣勘探開發的國外石油公司既有在制裁期間就一直在利比亞從事勘探的義大利的埃尼(Eni)、奧地利的OMV和法國的道達爾(Total)等公司,也包括重返利比亞的美國雪佛龍德士占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以及新進人利比亞的加拿大西方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Husky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Liwa、印度尼西亞的Medco 能源公司、沙烏地阿拉伯的Nimr 石油公司、印度的ONGC 公司、韓國Edco 公司、巴西的Petrobras 公司、加拿大石油公司和馬來西亞的PetronaS公司、德國的Wintershall公司和澳大利亞的Woodside公司。
❷ 卡扎菲執政時,中國有沒有從利比亞獲得石油利益如果有,大概有多大
有的。在中國歷年進口石油來源中佔百分之二三。 資料顯示,截至危機爆發前的2011年初,我國在利承攬的大型項目共計50個,涉及合同金額188億美元。平均每個項目涉及合同資金約3.76億美元。這些項目涉及13家央企的投資,包括上市央企中國鐵建、中國建築、葛洲壩、中國中冶、中國石油以及正欲上市的中國水電等,涵蓋房屋建設、配套市政、鐵路建設、石油和電信等領域。 中交集團是走進利比亞的大戶,2009年4月,該集團與利比亞行政發展中心簽署了5000套住房及相關基礎設施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合同,總金額約合10.5億美元。 葛洲壩集團在利比亞承建的是7300套住房建設項目,合同總金額55 .44億元,工程於2009年開工,在利比亞局勢發生動盪後暫時中止。2009年3月,該集團還與利比亞方面草簽了一處舊城改造項目合同,對位於的黎波里西南部兩個區塊的基礎設施進行勘測、評估、規劃、設計和施工。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在今年4月也獲得了中國 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支付的利比亞房建項目4465.09萬元的首筆保險預賠款。 2011年3月底,利比亞危機爆發後,上述13家央企涉及75家公司在利項目均暫停,僅中國鐵建就有3個工程總承包項目,合同總額達42 .37億美元,尚未完成合同達35.51億美元。 中利外貿在戰前也正漸入佳境。中國商務部西亞非洲司統計,2010年,中國與利比亞達成進出口貿易額是65.76億美元,同比增長26.98%;今年1-2月,中國與利比亞達成進出口貿易額是11.50億美元,同比增長26%;進口額是3.39億美元,出口額是8.11億美元。
❸ 利比亞的石油海運到中國,經過的海、洋、運河、海峽有
從利比亞到中國,為節省路程,一般應該走地中海—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中國南海,要繼續往北的話還要走台灣海峽,東海,黃海,以及渤海等海域,但也有大型油輪不能通過蘇伊士運河繞遠走非洲好望角,路線應為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中國南海。
❹ 中國從哪些國家進口石油據說有46個國家~
2010年我國原油需求4.42億噸,其中進口原油2.39億噸,對外依存度達到54%,分別從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羅斯等46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石油。從利比亞、蘇丹、葉門以及阿爾及利亞等局勢較為動盪地區進口的原油為2580萬噸,佔10.8%,其中從利比亞進口737萬噸,佔3.1%。而且我國在利比亞的石油合作項目本身就不多,大多都是勞務合作合同,利比亞戰亂對公司的影響有限。因此,雖然利比亞等地區出現動盪,有可能使其原油出口會暫時中斷,但並未影響我國主要進口國,因而對我國石油供給的沖擊暫時有限。然而,由於利比亞危機很有可能擴大化,造成整個中東和北非地區形勢緊張,而且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蘇丹、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家都有項目,其中蘇丹、委內瑞拉、伊拉克的項目規模較大,因此必須要防範對我國石油供給的沖擊,積極調整海外投資布局。
❺ 中國石油儲量排世界第幾世界石油儲排名一覽世界
中國排名第一十二。
第1位:沙烏地阿拉伯
已證實石油儲量:2626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7.85%
每日石油產量:1052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264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147萬桶
第2位:委內瑞拉
已證實石油儲量:2112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4.35%
每日石油產量:238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74.6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75.9萬桶
第3位:加拿大
已證實石油儲量:1752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11.91%
每日石油產量:348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221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232萬桶
第4位:伊朗
已證實石油儲量:1370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9.31%
每日石油產量:425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185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0
第5位:伊拉克
已證實石油儲量:1150億桶
佔全球儲備比例:7.82%
每日石油產量:264萬桶
每日石油消耗:69.4萬桶
每日向美國出口石油量:40.3萬桶
截至2018年,世界石油儲量排名如下。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按照其每日消耗74.6萬桶計算,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75年。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油儲存,其國家90%的經濟來自於出口石油燃料,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
3、加拿大
加拿大的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茅,但是很多人說起石油只會想到中東地區,其實是加拿大出於保護自然資源的考慮,並沒有過多的去開採石油。
4、伊朗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其國家工業主要以石油開采為主,國家經濟命脈和外匯也主要以石油為主要來源,可以說石油收入占據了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5、伊拉克
伊拉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原油儲量本是世界排名第四,在伊拉克石油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工業也主要跟石油有關,70%的天然氣屬於石油伴生氣。
6、科威特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國民的經濟支柱主要以石油的出口和天然氣為主,是整個中東海灣地區的石油大國,石油和天然氣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
7、中國
雖然中國一直都被稱為「進口原油大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其實也很豐富,雖然發現了大油田,但是由於技術和時間問題,開采量可能不是很大,加上要維持穩定,所以一直都進口大量的原油。
8、阿聯酋
1962年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國、阿拉伯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491年,而且近些年來,阿聯酋也在考慮多元化發展,減輕對石油的依賴性。
9、俄羅斯
俄羅斯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石油儲量也很豐富,在不考慮其他出口等消耗增長的因素前提下,其存儲可供其使用74年
10、是利比亞
石油是利比亞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國家工業也是主要依靠石油來發展的。
(5)利比亞石油到中國有多少擴展閱讀:
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石油
是一個為數不多的君主專制國家:沙特。
中國的石油儲備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幾? - : 中國排名第一十二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已經是最新的了)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
我國的石油儲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幾? - :目前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是來自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其次是中東油霸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三的是來自北美洲的加拿大,這三家排名,大家意不意外驚不驚奇? 真心沒想到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竟然拔得頭籌,比沙...
中國石油儲量排世界第幾 - : 2006年儲量:世界各國的石油儲量排名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 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利比亞,54億噸; 第十名:中國,50億噸. 2007年5月6日,中石油公司宣布在河北發現10億噸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我國的石油儲量由50億噸增至60億噸,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
我國的石油儲藏量?居世界第幾位? - :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
中國的石油世界排名第幾? - : 中國石油儲量排世界第13名,約23億噸.
中國石油在全世界排第幾位 - : 世界石油50強新榜出爐 中國石油列第七位 2007年12月20日 08:13:47來源:經濟參考報美國《石油情報周刊》(簡稱PIW)近日公布2006年度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綜合排名位...
中國石油資源佔世界第幾 - : 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150 ~ 200億噸.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50億噸,2020 ~ 2050年隨著技術進步和領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有望再增加50億噸,達到200億噸.石油資源總...
中國的石油總量在世界排第幾呀? - : 從儲量上看,世界上排名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 第一名:沙烏地阿拉伯,362億噸; 第二名:加拿大,184億噸; 第三名:伊朗,181億噸; 第四名:伊拉克,157億噸; 第五名:科威特,138億噸; 第六名:阿聯酋,126億噸; 第七名:委內瑞拉,109億噸; 第八名:俄羅斯,82億噸; 第九名:利比亞,54億噸; 第十名:中國,50億噸. 2007年5月6日,中石油公司宣布在河北發現10億噸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我國的石油儲量由50億噸增至60億噸,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
中國的石油排世界第幾? - : 中國 排世界12 名 儲量 17.1 所佔比重 1.4% 根據BP2006年的統計整理(儲量是2004年的探明儲量,) 世界石油儲量排名 單位:10億桶 儲量 所佔比重 1 沙烏地阿拉伯 262.7 22.1% 2 伊朗 132.5 11.1% 3 伊拉克 115.0 9.7% 4 科威特 99.0 8.3% 5 阿...
❻ 中國的石油主要從哪些國家進口用什麼方式運輸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45個國家向中國進口原油。中國進口原油的一半(44.1%)來自9個中東國家,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最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排名第二的石油消費國。中國石油進口的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國內經濟和消費增長的驅動。
一、以下是向中國進口原油的前15個國家/地:
俄羅斯: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5.8%
沙烏地阿拉伯: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2.4%
安哥拉: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10.4%
伊拉克: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9.4%
阿曼: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7.2%
巴西: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6.8%
伊朗: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6.3%
科威特: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5%
委內瑞拉: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9%
美國: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8%
剛果: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7%
哥倫比亞: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1%
馬來西亞: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
利比亞:佔中國進口原油總量的2%
二、運輸方式:公路、鐵路、海運、國際輸油管道等方式
在最開始運輸石油的時候,是以公路運輸為主的。因為生產力不發達,但是之後隨著技術的發展,漸漸地演變到了第二個階段,那就是鐵路運輸。相比於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的量更,更便宜。
到現在,管道運輸才是王道。現在,在中國石油運輸的途徑當中管道運輸佔了將近80%,至於咱們在剛開始說到的空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賠本的買賣,誰都不可能幹。那麼管道運輸有哪些優點呢?第一個就是量大,那一根根粗粗的管子,就彷彿瀑布一樣,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石油。而且還不需要你太多維護,投入的話,也就是那幾根管子,只需要把管子建好就行,建在地下的話,對於地面上的環境也沒有什麼影響,最大的擔憂就是有些人挖路的時候把石油管道挖破了,那這損失可大了去了,這主要是對於挖穿石油管道的那些人而言的。
除了輸油管道,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海運,咱們從國外進口來的石油,除了輪船運輸,好像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了。咱們先把國外的石油通過大型的油輪運到碼頭上,然後再通過輸油管輸送到國內的各大煉油廠,從而提煉出各種石油產品。當然了,咱們還建了一些國際的輸油管道,但是也沒多少,比如中哈石油管道、中俄石油管道以及中緬輸油氣管道等等。至於更遠的地方要建國際輸油管道的話,成本太高,而且打通關系太麻煩,不值得。
❼ 中國一年石油消耗量是多少
根據國內數據,2011年消耗石油4.7億噸,2012年消耗石油4.93億噸,2014年國內石油消費量為5.08億噸左右,呈每年都在增長的趨勢。
拓展資料:
瑞士銀行報告稱目前世界已證實石油儲量有1.8萬億桶,這意味著按現有石油消費水平,世界石油還可開采46年。該報告同時公布目前世界石油儲量前10個國家的最新排名,分別是:沙特362億噸、加拿大184億噸、伊朗181億噸、伊拉克157億噸、科威特138億噸、阿聯酋126億噸、委內瑞拉109億噸、俄羅斯82億噸、中國60億噸、利比亞54億噸。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表示,國內成品油需求持續低速增長,按這個數據中國60億噸的石油儲量,按目前開采速度可開采20多年。
❽ 中國在利比亞投資有多少
1978年,中國與利比亞簽署了兩個政府間的經濟協定《雙邊貿易協定》和《經濟技術和科學技術合作協定》。1982年成立了中利經貿混委會,至2008年已經召開了6屆。
【貿易】自利比亞解禁以來,中利經貿關系發展迅速。2007年,中利雙邊貿易額達到24億美元,其中中國對利出口8.59億美元,從利進口15.41億美元。中國是利比亞當年第3大貿易進口夥伴,第7大貿易出口夥伴。中國從利進口的主要產品是原油,對利出口的主要產品是:機電設備、汽車、建築機械、服裝、床品、茶葉、小型加工、玻璃、玩具等。利比亞有一定數量的商人在中國廣州、北京、上海、義塢等地開設公司和代表處,從事進口業務。利比亞商人每年約有1000多人參加廣交會。
【石油合作】目前,中石油集團下屬的7家石油企業和中海油集團下的1家企業先後到利比亞開拓業務,其中,中石油國際工程公司於2005年中標一石油區塊,BGP石油物探行業在利比亞市場份額約達60%,中石油管道局2002年以來,一直承擔著利比亞重要的油氣管道輸送項目。
【承包工程】中國在利比亞市場的承包工程主要在建築和通信兩大領域,其中中興和華為於2004年先後進入利比亞通訊市場,承擔了一大批利比亞移動通訊項目。2007年以來,中建集團、中土集團等13家企業在利比亞累計簽署了130多億美元的承包工程合同。建築項目涵蓋了住房、鐵路、公共設施、大學城等。
❾ 利比亞和中國關系如何
不咋樣,卡扎菲這個人就是個瘋⺌狗,一貫敵⺌視中⺌國。
卡扎菲上台前,曾在台⺌灣的「政戰學校遠朋班」受訓,這個班是美⺌國冷戰時以反⺌共為目的開辦的。而且當年國⺌民黨軍官幫助他成功發動政⺌變,奪得了政⺌權。所以對「民國」偽政⺌權一直心存感激。遲遲不肯與台斷交,後來迫於壓力與大⺌陸建交,但還是國際上僅有的幾個一直保留著台⺌灣駐外機⺌構的國⺌家。
卡扎菲當年兵變上台後,曾派二號人物(後來被軟⺌禁的那個)來中⺌國求⺌購核⺌武⺌器,偉大領⺌袖拒絕了,但那個毛頭小伙以為是錢的問題,以石油暴發戶心態開價20億美元,連破格見他們的周總都很惱火。這個現在在一些外交人員的回憶錄中已經公開了。
1973年,卡扎菲提出「世界第三」的雷人理論,號稱要走共⺌產和資本間第三⺌條道路,建設「標准社⺌會主⺌義」,這雷倒了美、蘇還有剛剛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偉大領⺌袖。上校還出了一套「綠寶書」讓利國人⺌民學習,這也使我⺌國十分不滿,認為他調侃我⺌國的嫌疑。
1978年,烏干達獨⺌裁者阿明推⺌翻了與中⺌國友好的前總統,與中⺌國人⺌民的鐵桿朋友坦尚尼亞沖⺌突不斷,不久烏干達軍⺌隊入侵坦尚尼亞。而坦國軍⺌隊是我天⺌朝武⺌裝起來的,以中⺌國的59坦⺌克、殲6殲7大舉反攻,不出一個月打回烏干達逼近首都。此時,卡扎菲上校不知為什麼心血來⺌潮,派兵支援烏干達,帶來了蘇22戰斗轟炸機、T55、BTR戰車等全⺌套蘇制裝備,勢頭很猛。幾經交手,卻發現其實其軍⺌隊很菜,被中⺌國訓練出來的坦尚尼亞軍⺌隊打得找不著北,有傳聞有中⺌國顧問指揮但我⺌朝說那是謠⺌言。後阿明政⺌權被推⺌翻。
2004年,有鑒於伊拉克的下⺌場,上校在核問題上向美帝徹底投降。國際原子能機⺌構封存利國核圖紙,其中⺌出現了中文圖紙,引起一場風⺌波。我⺌國發⺌言⺌人稱還在調⺌查,中⺌國是反核擴散的。當然,中⺌國從未向利國出⺌售過核技術。這裡面隱約牽扯到了巴基斯坦「核之父」卡迪爾汗。不過此事最後不了了之,卡迪爾汗不僅因為這件事還有其它更多的出⺌售核技術問題但最後被巴基斯坦特⺌赦,美⺌國居然也毫無追究。利⺌比⺌亞中文核圖紙事⺌件後美⺌國還高度評價了中⺌國的反核擴散立場,個中交易和博弈,呵呵,100年後解密才知了。但這一下,足以使我⺌國對上校忌恨在心了。
上校又幹了一件最大不敬的事,允許陳水⺌扁過境。其子還去機場迎接。大大觸怒了中⺌國。
陳水⺌扁上台後,與利⺌比⺌亞的關系重新加溫。2006年初,卡扎菲長子賽義夫赴台訪問,並晉見陳水⺌扁。同年五月,陳水⺌扁出訪中南美,但不按原訂行程,而經阿聯酋、荷蘭「迷航」前往,返程時專機「突然」降落利⺌比⺌亞,與卡扎菲會面。
不久,台⺌灣恢復在利⺌比⺌亞設立「代⺌表處」,不過這次頭銜改為「台⺌灣」。目前利⺌比⺌亞仍是台當⺌局在北非唯一有「駐館」的國⺌家。
2006年,中⺌國在北⺌京舉辦中非合作論壇峰會,非洲49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來了48個都是總統或者總⺌理,最次也是外長,只有利⺌比⺌亞派個外⺌交⺌部副部⺌長。而且竟然在會⺌議上指⺌責中⺌國來非洲是為了掠⺌奪資源,害得非洲司司長被大佬處理。
前幾年卡扎菲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公開指⺌責TG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還屢次呼⺌吁美⺌國出頭給中⺌國教訓。在非洲國⺌家首⺌腦里,敢公開在媒⺌體上指⺌責中⺌國,給歐美當槍的,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別看⺌中⺌國在利⺌比⺌亞那麼多勞工,但基本是二包三包的賣力氣的活計。利⺌比⺌亞的大油田從來沒有中企的份,咱去競標都是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最後中標的肯定是歐盟或者美⺌國公⺌司(歐美公⺌司獲得了利⺌比⺌亞石油資源的80%以上!!!),小日本也拿到不少——美⺌國讓小日本放棄在伊朗的投資,許諾用利⺌比⺌亞的油田補償它,卡扎菲真TM配合美⺌國爹,給了小日本不少石油。
中⺌石⺌油曾想「曲線救國」,通⺌過收⺌購在利⺌比⺌亞有資產的外國公⺌司分一杯羹,再次被卡扎菲擋在門外。
以上,說中⺌國喜歡卡扎菲那就是見鬼了,他要是下了台,換誰也不會比他再差了。
總有些人臆想中⺌共與卡扎菲交好,從而間接獲得一種卡扎菲被打擊,中⺌共也就等於被打擊的快⺌感。
❿ 2010年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分布與比例
沙特(4195.3萬噸)、安哥拉(3217 .2萬噸)、伊朗(2314 .7萬噸)、俄羅斯(1530 .4萬噸)、蘇丹(1219.1萬噸)、阿曼(1163.8萬噸)、伊拉克(716.3萬噸)、科威特(707.6萬噸)、利比亞(634.4萬噸)、哈薩克(600.6萬噸)
當年進口總量23931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