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三國石油價格為什麼這么高
擴展閱讀
鑽石的afab怎麼講 2025-05-16 05:13:32

三國石油價格為什麼這么高

發布時間: 2022-06-05 08:04:07

⑴ 沙美俄石油三國大戰,其各國的石油產業到底誰能笑到最後

我覺得美國已經第一個出局了,後面就是看俄羅斯和沙特的了。

1、美國已經趁石油價格大跌開始在沙特瘋狂購買石油加強自身的石油儲備了。為什麼會說美國出局了呢?主要就是在沙特和俄羅斯石油戰爭剛開始沒幾天,美國就開始大量從沙特買入石油,加強自己的石油戰略儲備,所以美國在這場石油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是自動退出了,而且美國的石油也確實是比不過沙特和俄羅斯,這場石油戰爭中美國肯定是最弱的一個,並且也是最早被出局的那一個。

綜上,沙美俄三國的石油大戰,美國率先出局,而剩下的俄羅斯和沙特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⑵ 為什麼中國石油這么貴

石油價格的問題是一個相當宏觀的問題,不能單純地看國際原油價格,現代工業社會,石油的地位就是社會的血液,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覆蓋全社會,石油價格過於便宜會導致社會商品價格下跌,運輸物流成本下跌,消費減弱,資本逃離。

石油價格過高會引發商品價格暴漲,運輸成本劇增,社會恐慌。如果說食鹽是封建社會的一大命脈,那石油就是工業社會的基石。定價權必須在國家手裡,根據經濟情況,適當調整,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所以國內的油價肯定是不能和石油出口國相比的。就像委內瑞拉,伊朗以及科威特等等,這些石油出口國的油價肯定是要比我國低的。但是我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實際上油價並不算太高的,處於世界的中游水平。

比如說同是石油進口大國的加拿大和印度,油價就要比我國更高。而且就石油稅率來看,德國和韓國的石油稅率也要比我國的石油稅率更高。油價年年漲、「兩桶油」卻年年虧,技術差距難彌補要說到油品質量和供應的問題,當然繞不開如雷貫耳、車主又愛又恨的「兩桶油」。

令人驚訝的是,在油價接連上漲的時期,在全國坐擁超過5萬個加油站網點的「兩桶油」卻沒停止過虧損。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中石油和中石化去年全年累計收入740.42億,然而另一邊,國家卻在10年內投入超過1000億給這兩大巨頭作為補貼。



⑶ 中國油價為什麼一直在漲

中國油價上漲原因:

1、中東地區長期動亂,大量油田被迫減產或停產,原油供應不足等直接導致了國際原油價格震盪,加上油價已經突破60美元每桶,並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國際油價是美國一手操縱的,中國並沒有定價權。反而現在的中國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大。

2、石油收稅太高,有增值稅、消費稅、城建稅等等。平均一桶油要交一半的油稅。國內對原油需求量較大,國內各大煉油廠煉油盈利能力相比於發達國家仍有不足,煉油成本提高使得國內油價自然上漲。

3、低油價會嚴重打擊新能源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比普通汽車貴,若是油價下降,這樣新能源汽車就會失去市場價值。由於中國的人口眾多,使用低油價還會導致浪費。

(3)三國石油價格為什麼這么高擴展閱讀:

關於中國油價上漲的介紹如下:

中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中國的汽車保有量與日俱增,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汽車2.1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85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42億人。這使得中國成為一個車輪上的國家,作為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石油,價格因此持續上漲。

石油能源是一種無法再生的資源,中國的石油儲備並不豐富,所以從國家的角度來說,降低石油這種戰略資源的消耗是對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對於石油這種資源產品,以市場手段進行調節就是最好的辦法。

油價的上漲推動了新能源的發展,這種車型是現在發展的一種趨勢,畢竟我國的環境污染太嚴重,只有這樣才可以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當然現在這方面發展的還不是很到位,難免讓有些人覺得電動汽車質量不好,尤其是電瓶方面,相信很快就可以推出更好、更優秀的車型供車主選擇。

⑷ 現在石油價格為什麼這么貴

石油的急缺

石油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引發戰爭的導火線,現在石油的價格高的厲害。今年就上升了好多。美國又要去打伊拉克,為的是奪些「免費的石油」。

中國的石油麵臨的是什麼問題那?我們國家大,當然日常使用的石油比例也就大了些,價格的高低說明這一種物質開始面臨絕緣。

我以前出門打的起步價為5元,現在長到了10元。相比之下,不禁有些戰栗。這還不是在市區里,我在油田。這能說明什麼那?石油貴如金, 這更證實了她黑色金子的雅稱 。

好幾次油田自供的油都不夠用,去別的地區去購買。提煉石油是很繁瑣的過程,連自供的都不夠怎麼能讓全地區得到供給?

石油的急缺造成汽車不能使用,好多工廠等停工。經濟問題也相應的出現停滯,經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強與弱。

所以在開採石油的時候要用最細膩的手法提取時候,開發出石油的全部,不讓在地層中出現殘余油。

我國不能總靠進口來維持自己國家的供給,現在我國也在不斷的用新技術去開采時候,無論是陸地還是在海洋,也作出了很好的成績。

近期,國際油價屢創新高,本周五,國際期貨石油突破了66美元大關。雖然油價的颮升含有投機者炒作的泡沫,但供需的緊張將是油價長期高企的內在因素。我國對成品油的價格調整一直滯後於國際油價的變化。油價的持續上升,意味著今年已經上調了數次的成品油價格仍然有提價的壓力。
石油高燒,對於目前正處於復甦階段的A 股市場各板塊之間和個股之間也帶來了不同影響。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和成本轉嫁能力成為影響行業和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因素。油價的上漲,石油開采業最受益,一些燃油消耗量較大和運輸企業受到沖擊最為直接,以天然石油及其初級原料為主要生產原料的加工業和製造業企業受到較大沖擊,以原油初級產品為主要原料的塑料製品、化纖製造和橡膠製品等行業生產成本普遍上漲,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
高油價總體而言不利於經濟的整體運行,但石油行業的高度景氣也給在產業鏈中居於上游、成本轉嫁能力強的企業帶來了發展良機。說到石油漲價和供不應求,大家都更關注用油行業或者相關的原料行業。事實上,石油的供不應求,也給石油勘探開采板塊及相關的服務產業帶來活力。在石油長期高企的背景下,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個股。
中國石化(600028):中國石化是本輪行情運行至今最搶眼的大盤指標股,該股的走強是撬動此次反彈行情的重要支點。作為石化行業的龍頭股,公司業績優良,成長性好,2004年每股收益0.372元,2005年第一季度0.104元,公司目前動態市盈率10倍左右,仍然較低。近期國際油價屢創新高,國內多次提高成品油價格,這都預示著公司2005年的業績增長可能會超出預期。而近年推行的石化系統的整合和重組也將支撐公司進一步向好發展。該股的非流通股占總股本的77.42%,意味國有股股東可以在損失很小的持股比例的同時,對流通股股東形成比較高額的對價補償。
揚子石化(000866):股本35000萬的揚子石化只能算石化股中的小盤股。但卻是中石化下屬最主要的優質資產。該股2005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達到了0.563元,目前市盈率遠低於中國石化。油價上漲使處於原油加工上游的石化企業基本可以通過提高石油產品價格,把因原油上漲而增加的成本轉嫁給下游企業。因此仍然可以整體受益油價高企。
海油工程(600583):公司是我國海洋石油工程行業的核心企業, 業績穩健增長,是機構長期鎖倉的對象之一。我國近年石油儲量接替准備不足,陸上老油田處於穩產臨界狀態或開始進入總體遞減階段,而海上石油開采持續發展。公司的市場份額極高,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給其帶來了充足的項目儲備和相當的盈利前景,給公司主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正是海油工程提高主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所在。
中海發展(600026):石油漲價不利於耗航空、公路等交通運輸業,但卻有利於運油的航運企業。中海發展收入主要來自油品運輸和以煤炭為主的干散貨物運輸。石油運輸是中海發展的支柱業務。2005年上半年,國內原油需求旺盛,內貿原油、成品油貨源充足,該公司半年完成油運周轉量358.2億噸海里,同比增長35.7%;實現運輸收入23.46億元,同比增長28.8%。凈利潤比同期增長了近8成。但航運業整體景氣的調整有可能會影響公司未來的成長性。
江鑽股份(000852):中國石化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在石油鑽頭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市場佔有率長期維持在60%以上。其主導產品牙輪鑽頭是我國石油行業各油田鑽井作業的重要工程,近兩年來,伴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暴漲,推動了我國石油行業的景氣度,各石油勘探企業紛紛加大了對石油的勘探投資,而牙輪鑽頭等石油鑽頭又是易耗品,不能重復使用,因此,國內石油勘探投資力度的加大,直接提升了江鑽股份的產品銷售量。

⑸ 為什麼石油漲價

石油漲價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也屬於緊缺能源,用一點少一點。再說目前石油消耗量很大,開採石油難度越來也越大了,成本越來越高。很多技術研究的投入很大,地下枯竭厲害,所以,石油漲價不可避免。
而且,全球市場的原油價格漲了,咱們進口進來的成本上升,那麼汽車價格也就因為原材料的價格上漲而上升。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們國家雖然也開采原油但還不太夠,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原油,故價格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漲跌的影響。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國的生產量遠遠不足,有些國家甚至根本沒有原油,完全依賴進口。因此,除了美國、俄羅斯以及中東、南美幾個少數原油充足的國家外,包括中國在內均是原油需求方。
國際油價不是一個全球統一的定價,而是原油市場的期貨交易價格,目前主要以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低硫原油(WTI),北大西洋北海布倫特基準原油(Brent),以及中東地區的迪拜原油(Du)作為主要參考。供求、政治、外交、匯率都會影響國際油價的波動,而我國是世界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石油生產大國,油價過高會加大行業和消費者的負擔;油價過低不利於資源節約使用、空氣治理、能源安全保障等。
國內油價有著一套成熟的定價機制,調價周期為10個工作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對國內的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整。
按照我國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6條規定:國內的成品油價調整設置上下限: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當國家油價高於每桶130 美元(含)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採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而在40-130美元之間,則按照國際原油的變動價格來調整。

⑹ 為什麼石油價格一直在上升

國際油價"漲"字當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利比亞局勢的動盪,原油供給迅速重返市場的前景更加渺茫.西亞\北非其他產油國相繼出現政局動盪,加劇市場對未來中東地區原油供給可靠性的擔憂.紐約油價漲幅達26%,倫敦油價漲幅13%

⑺ 石油價格上漲原因

當前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主要原因在於以下三點。

首先是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自然氣候與政治氛圍。此次國際石油價格上漲與夏季風暴因素連接緊密,氣象和氣候預報引起的心理恐慌推進著石油價格的上漲。而且,地緣政治風險並沒有解除,產油國內部與外部的撞擊不斷出現,包括奈及利亞的罷工、伊朗的強硬態度,包括在金融角度對美元霸權形成的挑戰等,都不利於石油價格的穩定。此外,伊朗將美元在外匯儲備中的比例削減到大約20%,並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減少美元儲備,以應對聯合國可能實施的制裁使得國際石油價格前景神秘莫測,國際石油價格前景不甚樂觀。

其次是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投機因素。能源對沖基金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有674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全球525隻能源和商品基金中,這數量比2007年年初時的300億美元整整超出一倍,能源基金的表現已經在13個月前就達到了高峰。

最後是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美國戰略和金融策略。國際石油價格迅速變化有諸多原因造成,但最根本的在於美國霸權的特殊性與石油策略的主動性:其一是美元特殊地位的石油報價體系使得美國可以掌控價格變數,而國際環境、機構作用以及市場分布和份額狀況,也形成美國主導油價的局面。其二是美國戰略意識優先、美國經濟影響優勢以及美國金融機構產品充裕,使得國際石油市場形成了一種三足鼎立局面———即石油供求美國主局、石油期貨對沖基金主局以及石油生產OPEC和非OPEC主局。其中石油價格變動的主因在於美國的石油儲備與戰略變化。

⑻ 為什麼現在石油價格那麼高

我國原油是要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成品油是管制,比如說5月份中國的原油價格同比上漲30.9%,成品油柴油11.8%,這個狀況下導致我們原油加工企業大面積全面虧損。去年同時期中國石油加工企業、加油行業營利145億,今年同時期虧損200多億。這導致石油加工業大面積的虧損,我們全國多數省份現在加油都排隊。還有一個是糧價,現在國際市場上糧價大漲,大米漲了40%、大豆更高。我們前一段時間,南方、廣東也出現了波動。世界性的物價上漲也勢必要傳導到中國國內來,對整個中國的價格上漲造成更大的影響.所以物價上漲快就是不可抑制的

⑼ 為什麼石油價格暴漲

連記者都不敢報道的: 汽油漲價真正原因!
說明:本文是轉載!
連記者都不敢報道的: 汽油漲價真正原因!
!93號汽油再創歷史最高價位。有關方面對此的解釋是,上次漲價沒有調整到位,我們成品油銷售價格仍舊低於國際市場,今後將考慮國際市場情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繼續推進價格調整。謊言是多麼的的圓滿,但是,我們早就有各種手段來論證,這是明目張膽的欺騙。

一、中國進口的石油沒有達到60美圓的。國際市場達到60美圓的是北海清質石油,其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東地區、南美、俄羅斯出口的石油是無法達到60美圓的。而中國大量進口的是低質高含硫石油。據著名的經濟情報雜志分析,國際油價在54美圓時,中國進口的石油價格大多在30美圓左右。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質石油買家。

二、美國與中國石油價格比較。美國的汽油是按每加侖多少錢出售的,換算一下大概是平均每升93號油是人民幣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稅,並且人家公路沒有收費,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費或者收費很低。而北京的類似汽油銷售價格已達7.45元,實際價格高於美國。如果有關方面說,中國成品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更將被下面的例子駁斥的體無完膚。海關宣布上半年查獲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煙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國成品油便宜,那應該是從中國向國外走私才對,為什麼要從國外向中國走私?過去查獲的特大走私案件,都與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關,可見內外差價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險。

三、石油企業報表顯示利潤巨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成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掙錢的,報道說利潤接近千億元,而其年經營額在5000億元左右,利潤空間已相當可觀,利潤率非常可觀。以凈資產收益來分析,即使是風光無限的房地產,其優質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為5%到10%為主,而中國石化的凈資產收益,根據其2004年年報為17.32,其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為20.32%。大家說這是不是很驚人!是房地產行業優質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產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這才是驚人的暴利證明!我不久前與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觸,他們去年的利潤超過40億元,總結因素是價格高、市場好。可見,中國石油企業是很不錯的業績,怎麼還有長期虧損的說法,這不是欺負老百姓沒頭腦么?

四、上游壟斷掠奪下游競爭性行業,扭曲經濟結構 肆無忌憚的漲價,使中國經濟和宏觀調空的復雜局面加劇。可怕。成品油漲價,因為你是壟斷,但下游產業卻是競爭性行業,不能漲價。比如公交和計程車,關系群眾生活,其價格調整要經過嚴格審批,油價從5元漲到7元多,公交價格和計程車價格並沒有什麼提高,可見,油價上漲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補貼中。汽車製造業是國家寄希望的產業,但消費環境不良,加上油價上漲,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兩年的工資並沒有顯著增長,翻倍上漲的油價讓大家很難受。 可見,這是赤裸裸的掠奪,扭曲中國經濟結構,增加了所謂的膨脹壓力。盡管,中石油的滾滾暴利,讓國家,同時也讓某些不可明說的利益群體歡欣鼓舞,但是,這種危害中國經濟的掠奪經濟思路,將貽害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觀察大家對油價上漲雖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搗鬼,但是不知道要點!

我在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戰略物資,國內的油田都是這兩個集團壟斷的。只有他們有開采和銷售權利。近幾年國家進口石油越來越多,今年會達到1.5億噸。進口石油消費的比例越來越大,豈不是兩大集團就沒有話語權了??放心。關鍵的石油進口權還是只有兩大集團所有。國內的煉油企業就算是油價再便宜,也無法自主進口,只能從兩大集團買他們加價進口的原油。

這樣兩大集團對內把持油田,對外把持原油進口權。國內原油價還不是他們說得算?國內的煉廠,包括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是在虧損,那是因為原料石油(無論國產還是進口)的價格是兩大集團定的!兩大集團自己的煉廠虧損無所謂,反正在貿易/開采環節已經有足夠驚人的利潤了!!

而且煉廠虧損的情況可以成為汽油漲價的借口,掩人耳目。於是我們就這樣因為所謂的煉廠虧損,口袋的錢被淘空!!!!

石油是工業血液,現代基礎工業的王道!!兩大集團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個國家競爭力甚至國家安全!!90#油上漲到7.45,快一塊錢了,還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業破產阿?到底有多少企業背上沉重的運費成本阿?無恥的搶劫!!2004年兩大集團凈利潤2000億,咱們國家gdp才多少?11萬億,各行業綜合凈利潤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億。可見40%的國家利潤都是兩大集團的!大傢伙都在給兩大集團打工呢!!有人會問,油田是國家人民共有的,這兩大集團雖然壟斷,畢竟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什麼這樣喪心病狂的掠奪財富不顧危害國民生機?其實這兩大集團都是海外上市企業!!所有權和資本不是純粹國家的了。資本是貪婪的,對利潤的追求是永遠也不會滿足的。看到這里,國內油價未來的走勢相信每個看過帖子的人已經很清楚了。

我很擔心國外投資者利用兩大集團的壟斷地位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從這個角度講,兩大集團已經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了!!有時候看到紡織廠的女工雖然一天12小時的拚命幹活,居然連1500塊錢的工資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廠因為紡織原料漲價(非棉的紡織品大部分是石油變得)或者停產/或者破產。心情真是無法描述。前一陣子還聽說北京有的哥為了多跑出點錢過勞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億的純利還叫囂虧損要求漲價的嘴臉是什麼麽樣??那2000億人民的血汗錢又有多少進了原本已經很富裕的老外口袋裡!!

無論如何,兩大集團正在擠垮國內非自有的煉廠,同時也正在擠垮社會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現在的情況不得到改變,兩大集團的目的很快就會完全實現。

可能有人問,目前發改委已經批了19個非國營的公司可以進口石油。其實私營企業進口石油除了要有進口權,還要有配額,2005年非國有進口配額一共才0.1億噸,根本沒有影響市場!而且兩大集團除了因為自己是國有公司,進口不受限制之外,還注冊了非國有企業,也在這19家裡面混,用他們的實力搶占絕大部分配額!!太狠了!!關於私有企業石油進口權/配額計劃具體詳情大家可以查詢國家商務部網站看看!!

我有一個朋友是業內人士,所以知道兩大集團的要害!注意到很多人誤解油品漲價的原因,實在看不過去了,才發言的。可惜我不是記者,否則早就揭他們的老底了!

不要讓整個社會被兩大集團"煉油廠虧損/加油站虧損"的幌子騙了!

⑽ 石油為什麼漲這么厲害

油價上漲和很多因素有關系,最近直接影響因素就是俄烏關系影響,還有就是疫情影響和石油供不應求導致的。

天然氣石油工廠


3.接著戰爭影響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氣候變暖促使石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隨後,歐洲和美國宣布了制裁,增加了市場對原油供應下降的擔憂。歐佩克堅持「有限」擴大產量,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國際能源機構計劃釋放的6000萬桶原油儲備規模小於一天內全球消費的增長。隨後,歐洲和美國宣布了制裁,增加了市場對原油供應下降的擔憂。歐佩克堅持「有限」擴大產量,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國際能源機構計劃釋放的6000萬桶原油儲備低於全球日消耗量,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供應短缺的緊張,因此油價繼續上漲。
4.最後汽車越來越受歡迎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買得起汽車。因此,一些地區的地下停車場無法容納如此大量的車輛。此外,近年來,國家在綠色出行和環保方面做出了相應調整,汽車方面出現了新的轉型。因此,轉向購買綠色能源汽車的人數也在與日俱增。
然而,綠色汽車並不是很受歡迎。現在,許多車主仍然使用石油和汽油。石油和汽油仍然是許多車主不可或缺的汽車能源,這也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