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石油公司稱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充滿信心,開采完以後是否還有替代品
開采完了以後肯定是會有一些替代品的,畢竟這些天然氣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後期肯定是會沒有的。
B. 未來的新能源,會是什麼…能取代石油的…新能源
最有可能代替石油的新能源:
1、煤炭液化
將煤炭液化成醇類、烴類,代替石油。也可以直接發電給電網和電動車充電。
2、秸稈、落葉
秸稈落葉液化成酒精、甲醇等液體燃料,代替目前的石油。另外也可以直接燃燒轉化成電能,給電電網供電、動車充電。
3、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發電供電網、電動車充電。
4、核能
人類對核聚變實現控制,利用核聚變發電供電網。
5、質能轉換
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質能轉換方程,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水平後,有能力進行質能轉換,則能量取之不盡。
同時,太陽完成其壽命後,通過質能轉換使其重新發光發熱。稱為永不熄滅的陽光。
C. 哪些東西可以成為石油的替代品
許多年之前,就已經有人指出:有朝一日,地球上的石油將被用盡。他們建議盡早開始尋找和研究各種替代能源來代替石油。這些建議的目的在於減少人類對石油的依賴,以避免因能源的耗盡而導致嚴重問題的產生。
有些專家開玩笑說,由於油價太高,30年後,餐館將成為大多數有車一族最愛去的地方之一了,因為在那裡做菜用的植物油也可以給汽車加油,這種做法聽起來似乎是玩笑,不過,到時這可能真是惟一的解決方法了呢。
從植物中獲取各種能源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方式,它伴隨人類走過了幾十萬年。然而,現在人們用石化燃料代替了植物後,不少國家的農民就會把收割糧食後剩下的秸稈燒掉。但這是很可惜的,因為這不但會浪費能源,還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污染環境。現在,不少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點,重新開始把利用植物能源作為今後的發展方向。
幾十年以後,當玉米油、大豆油代替石油,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後,那時農民們將成為富有的「油類大亨」。也許他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以後這將成為現實。
目前生物燃料的研究焦點還集中在乙醇上,乙醇是我們日常所喝的酒的主要成份,所以又叫酒精。但這並不是惟一的出路,也不是最好的出路。乙醇是通過植物發酵獲得的,雖然它可以作為一種很不錯的燃料,但它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它不像汽油那樣具有爆炸性,而且它會吸收水分,容易引起氧化、生銹和腐蝕。假如經常用它來代替汽油使用,可能有天汽車會突然起火、油箱里長滿鐵銹,或者等著車被慢慢地腐蝕掉。
與酒精相比,植物油更是隨處都可以見到和找到,是汽油的一種更為適合的替代品,因為它和汽油的化學組成結構一樣,其分子都是由烴鏈構成的。一般汽油分子由7至10個烴鏈組成,烴鏈越短,爆炸性越強,其所能提供的能量也就越強。而植物油分子則一般由14至18個烴鏈組成。烴鏈太長是植物油取代汽油的一個不足之處,但通過一定的方式縮短植物油的烴鏈是有可能的。而且由於柴油分子是由15個烴鏈組成的,與植物油分子相似,所以,植物油的應用可以先從生物柴油入手。
植物在地球上的儲存量高達2億億噸,而且每年以1640億噸的再生速度更新。就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而言,年平均農業秸稈類物質就超過7億噸。如果能通過生物技術,有效地將其轉化為生物產品或生物能源,將大大促進中國農產品深加工業及農業產業化進程,使千千萬萬農民受益。
除了上面說的用植物油替代石油外,美國一個名叫卡爾文的科學家在巴西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橡膠樹,只要在這棵樹的樹幹上鑽個小洞,就可收獲到大量的「柴油」,因而又稱之為「柴油樹」;澳大利亞有一種「古巴樹」,從每棵樹上每年可獲得約25升燃料油,並且這種油可以直接用在柴油機上而不需特別加工;美洲香槐草是產於美國的一種雜草,它生長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從它體內,每公頃土地可以收獲約1600升燃料油。
還有一些藻類現在也是產油熱點。這些「油藻」生長繁殖迅速,生存環境范圍大,燃料油產量也很高。例如:在淡水中生存的一種叢粒藻,它們簡直就是一台產油機,能夠直接排出液態燃油。另外一些目前尚未發現有明顯經濟價值的藻類,我們也可以用它們來做沼氣原料,而那些含糖量大的藻類則可以用來生產醇類作為燃料。
總之,通過生物途徑生產燃油,不但是擴大生物資源利用的一條最經濟的途徑,對需要大量進口石油的國家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潔凈的新能源——生物汽油,對越來越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的21世紀來說,實在是一劑「良葯」!
D. 你知道哪個國家沒有石油呢能那個國家幫助保護地球呢
你知道哪個國家沒有石油,那個國家幫助保護地球呢?什麼沒聽懂,沒看懂。
E. 石油將在50年後用盡,那什麼能源會取代石油
實現巴黎協定溫升目標
能源轉型將何去何從?
從20世紀後期開始,石油成為全球的主要能源。
到2018年,全球石油消費量44.96億噸標油,佔全球能源消費的31.5%,為佔比最大能源品種。石油消費主要用於交通、工業、居民消費等,其中交通佔比超過75%,石油化工佔16%以上。
石油化工使用的石油,盡管在生產過程中有技術可以實現凈零排放,但是產品中的碳在產品廢棄處理時,還很有可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出來,因而歐盟的2050年溫室氣體中和戰略中,力推以綠氫為基礎的化工。
根據我們的研究,如果零碳電力價格低於0.15元/千瓦時,利用綠氫製造合成氨、苯、乙醇、乙烯等就具有成本競爭性。而我國在河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區,擁有成本低於0.15元/千瓦時的可利用光伏潛力超過61億千瓦,可以發電9萬億千瓦時,制氫2億噸以上,遠超需求的6000萬噸氫。
總體上可以判斷,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能源轉型和經濟轉型路徑中,石油有可能在2050年被完全替代,替代的能源為零碳電力和氫。
F. 最有可能替代石油的能源是什麼呢
可燃冰。
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在全球被科學家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優點,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未來,可燃冰成功商用後,我們目前日常家裡灶台、熱水器都將可用可燃冰替代天然氣。甚至可燃冰還可替代目前的汽油、柴油、天然氣為汽車提供動力能源。但加滿同樣體積的油箱後,可燃冰汽車可跑得更遠,燃燒後排放的污染也小得多,可減少對大氣污染。
據央視報道,若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能跑5萬公里。
(6)什麼國家能取代石油擴展閱讀
目前可燃冰常規開采方法主要有:熱激發化學試劑法、二氧化碳置換法、降壓法等。我國試采使用深水半潛式平台通過降壓進行開采。此次中國成功試采可燃冰的「藍鯨1號」,是全球最先進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
我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凍土帶,通過先後15年的調查和評級,南海海域預計有740多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藏地區又發現了35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未來探明的可燃冰可能還很多。
G. 美國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20%,會取代石油嗎
不會。因為太陽能電池有很多的局限性,所以無法取代石油。
H. 美國將用啥代替石油
天然氣或者可燃冰
I. 中國的可燃冰儲量位於世界第一,它真的能取代石油嗎
中國可燃冰儲量占據世界第1位,可燃冰能不能取代石油,應該說可燃冰它是一種類似於固態天然氣的東西,所以它本身跟石油不是一個性質,天然氣本身的燃燒是非常清潔的,因為它燃燒只會產生氧化碳,不會產生其他的雜質,不像是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柴油等燃燒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污染空氣的東西。
而且如果等石油消耗殆盡,這100多年甚至是200年的時間,這期間科技發展到什麼的程度會不會出現比氫氣還要高效成本更低,並且對環境污染更小的東西這都有可能的這個東西說不準,因為你10年前都想不到科技能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程度,更不要說是100年之後能源的結構到底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J. 德國稱年底禁俄羅斯石油,該國將用哪裡的石油代替
對於德國來說,在未來將會使用中東國家的石油,除了中東國家的石油之外,美國的石油也是會被德國所考慮購買的。
德國已經宣布在年底之前將會徹底的停止購買俄羅斯的石油,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和歐洲的很多發達國家的關系已經變得很差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各個國家都在對俄羅斯進行制裁。這樣的決定對於俄羅斯的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因為俄羅斯在未來將會減少收入的。
中東國家的石油能源將會成為德國的考慮。
中東國家的石油資源將會成為德國最先購買的資源的,因為中東是石油生產的主要的地方,而且中東的石油以及其他的能源的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德國和中東國家之間的合作產生之後,就會對全世界的格局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德國作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任何一個舉動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發展的。這件事情不僅僅會影響到德國的普通老百姓,而且對於俄羅斯的普通老百姓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為將會有很多的人失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