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美國石油消耗量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美國石油消耗量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發布時間: 2022-05-28 06:34:23

1. 美國的石油消費量是其他國的好幾倍 說明了什麼

1、國家富裕,尤其汽油消耗量大。

2、石化工業發達,汽柴油只是石化產品之一,石化工業發達自然消耗量大。

3、政治上受到石油公司的挾制。石油公司在美國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無法對徵收高額的燃油稅。

4、不正常的能源結構。

2. 美國資源多還是中國多看數據中國以探明的金煤石油都比美國多了!

首先,不同的資源具體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其次,就算是已探明儲量也不等於適合開採的儲量,有些資源儲藏不適合開采,或者在目前條件下無法開采。
第三,美國人口遠小於中國,所以人均資源擁有量美國遠多於中國。
第四,美國的經濟實力比中國強,可以拿出更多的錢購買國外資源,而將本國資源作為戰略儲備加以儲存;而中國則盡可能使用現有的資源,如果可能還盡量出口換外匯。
第五,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本過高,資源消耗量比美國大的多。也就是說美國資源的利用率比中國高。

3. 石油消費強度對比

1980~2004年,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國經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也驅動著石油消費的高速增長。石油消費量的增長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保持著線性增長關系,這種線性關系有著比較大的斜率(圖6.22)。比較大的斜率不僅代表著工業化的經濟,也代表著中國石油利用效率的低下。與美國石油消費量與GDP增長關系對比(圖6.13),中國的這段線段類似於美國1978年以前的線段,中國似乎正在重復美國20世紀50、60年代走過的石油消費之路,這也是正在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能避免的。

從中國石油消費強度歷史變化來看,20世紀70年代中國石油利用效率最低。造成這一異常低效率的原因是錯誤的能源政策。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後,60年代又先後發現了遼河、勝利、華北和大港等油田,中國石油產量急劇增長,國家提出了以油氣為主的能源政策。1966年電力工業決定將燒煤電廠改燒油,提出了「煤改油」政策。到1977年,全國火電廠燒油量達到1800萬噸。另外,全國各地工礦企業也爭相改燒煤為燒油,全國石油消費量急劇增加,石油消費強度急劇上升,在1978年達到每1000美圓GDP需要消耗0.6噸石油。1978年以後,由於世界原油價格高漲,國家用石油出口換取外匯,減少了對國內市場石油的供應,許多電場和工業鍋爐也改燒油為燒煤,國內石油消費量下降,石油消費強度也隨著下降,1986年下降到每1000美圓GDP需要消費0.3噸石油,在8年的時間里下降了50%。90年代以來,中國石油消費強度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到1994年下降到每1000美圓GDP需要消費0.21噸石油,達到了美國70年代的水平。2000年下降到了每1000美圓GDP需要消費0.18噸石油,相當於美國80年代初的水平。

圖6.23 中國和美國石油消費強度變化歷史

(資料來源:劍橋能源)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石油消費強度長期維持在0.21噸/1000美圓GDP(圖6.23)。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以後,美國取消油價管制,國內油價上升到國際市場水平,美國國內石油消費急劇下降,石油消費強度也隨之下降,1986年下降到0.14噸/1000美圓GDP。此後,美國石油消費強度繼續保持下降,但下降速度減緩,到2000年下降到0.10噸/1000美圓GDP。中國與美國對比,中國目前的石油消費強度應該處在美國80年代初期的水平,未來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特別是目前的高油價,是1978年以來油價的最高峰,也可能像1978年的高油價使美國石油消費強度下降一樣,促使中國節約和替代石油,使石油消費增長速度下降,消費強度也將隨之降低。

4. 為什麼國外石油下挑,中國石油居高不下!

簡單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論
從2002年起,油價開始有往上走的趨勢。「物以稀為貴」,這似乎被普遍認為是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麼時候枯竭呢?這個問題的議論歷來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開采年數因研究數據來源而異。2007年11月末,石油礦業聯盟發布了預告「世界上能夠生產的石油將在68年後枯竭」;而日本社團法人石油學會的有賀正夫則認為,「在來型(傳統燃料)原油還有60年可開采,而算上非在來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積岩)等,還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歷經年月後也會有增加的情況。有數據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經探明的石油量大概為1.15億桶,這比前兩年的估計數字增長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離現實還有多遠,今年國際油價在短期內飆至每桶133美元,這引發了新一輪能源恐慌,不少國家紛紛囤油,從根本上進一步推高了油價。
原因二:供需失衡論
據報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萬桶(每7桶合一噸)。其中,美國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在它之後,依次為日本、中國、俄國、德國與韓國。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應依賴於110多座大油田,而這些大油田均經歷了五六十年開采過程,基本走過了其「生命周期」的「壯年」階段,步入了穩產和衰減階段。在國際油氣投資顧問徐小傑眼中,石油的供需關系是基本面的問題,他認為這也是「基本的、長遠的和根本的決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長期以來,世界石油產量增長十分緩慢,石油供應設施又十分脆弱,且鮮有特大型新油田發現。此外,在油氣上游領域投資不足、產能遞減或增長滯後、供應源衰減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貶值論
除了資源缺稀外,人為炒作也致使油價在近期飆漲。其中,美元貶值論是最熱門的一個因素。
美國跟歐佩克有協議,用美元作為石油的結算貨幣。為保證產油國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在美元大幅度貶值的今天,只有不斷地推高油價,這樣做是符合美國的戰略意圖和利益的。
在國際油價沖破110美元時,花旗集團能源分析師蒂姆·埃文斯就說,油價飆升與供需結構無關,而是由於美元貶值及通脹壓力增大。國際市場原油期貨交易以美元計算,持有其他強勢貨幣的投資者買入原油期貨造成油價上漲。
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贊同。他同樣認為國際油價飛漲與石油供求無關,是美元貶值和市場投機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續貶值為國際投機熱錢紛紛進入原油和黃金期貨市場進行炒作提供了機會,從而導致油價和黃金價格不斷攀高。
原因四:投機炒作論
華爾街策略公司高級分析師康尼·特納指出,市場投機炒作才是推動油價飆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種短期消息只不過是炒作油價的一個由頭而已。由於資金的介入,市場會把任何可能導致油價上漲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價上漲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國原油商業庫存意外下降,明天則有可能是地緣政治問題。他的這一說法不無道理。據報道,自今年年初以來,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了近40%,僅5月份紐約市場油價漲幅就達到17%。5月16日紐約油價127美元,雖為當日價格,交易的卻是7月石油期貨。這與1月2日油價「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樣,「期貨」這樣的投資形式顯然已對油價造成巨大影響。
美國一民主黨參議員稱,投機力量行為在期貨市場上極其放縱,期貨市場日成交量已超過實際需求的20多倍。這也是投機者翻炒期貨的有力證據之一。
原因五:季節規律論
有環境學家認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進入夏季,生產、生活用油都將進入增長時期。每年的5月到11月為美國的颶風多發季節,一旦有颶風到來的消息都將影響油價上漲,這已成為一個定勢。專家認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近期油價的飆漲有所影響。
原因六:地緣政治論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奧恩日前發表言論表示,世界主要產油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是推動近來國際市場油價大幅飆升的主要原因。奧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訊社采訪時說,伊拉克、伊朗和奈及利亞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這種局面刺激了油價上漲。
石油資源儲量分布極為不平衡,目前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東地區國家石油儲量佔到全球總儲量的60%以上,而亞太地區石油儲量則不足2%。從歷史上三次石油危機的情況來看,高油價將進一步加重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如197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0的海灣戰爭,其根本目標依然是對石油資源的爭奪。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地緣政治不穩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價。
原因七:長短陰謀論
此外,西方學界出現了一種陰謀論,也成為了對油價高漲的一種解釋。據分析,陰謀論有兩種,一個是長期陰謀論,一個是短期陰謀論。長期陰謀論是指美國石油巨頭實際上已經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術,量產後該技術也十分廉價。事實上,當油價在50美元一桶的時候,該技術就可以完成產業化了,但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美國石油巨頭並不著急推出新技術。
短期陰謀論就是指美國總統布希本人就是美國石油集團推出來的寵兒,布希為了「報恩」,因此美國政府有意推動油價上漲。該論點分析師認為,到目前為止,石油並沒有出現絕對的短缺,但油價卻成倍上漲,這與近年來很奇怪的「美國現象」有關:在石油價格高漲的時候,美國政府一定擴大石油儲備,石油價格低的時候卻出售儲備。而且,在石油價格高漲之時,美國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希政府

5. 世界石油供需現狀與趨勢

1、全球石油儲量充足

石油作為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十分有限。當前,全球石油開發能力不斷提高,根據BP公司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1》數據,2012-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但整體儲量變化並不明顯。2020年,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為17324億桶,與2012年相比僅上升了2.81%,但總體來說儲量較為充足。

綜合來看,全球石油儲量充足,2020年受疫情影響產量、消費量均有下降。預計未來隨著全球疫情好轉,全球石油產銷量將恢復增長。

——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6. 石油明明是不可再生資源,為何越用越多

地球是所有人類共有的美麗家園,我們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中過著幸福悠哉的生活。地球之所以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繁衍發展,主要是因為它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和礦產資源,比如維持我們呼吸的氧氣、樹木、以及陽光。這些自然資源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石油資源,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日常出行步步都離不開石油,很多現代機器設備也都需要石油,例如飛機、汽車、坦克等等。一旦這些設備沒有了石油,我們便寸步難行,所以,這也是為何世界各國都會非常重視開採石油的原因。

不管今後石油會不會枯竭,我們都不能否認在人類生存的這個古老地球中,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這些都是地球給予我們人類的一種饋贈,而我們人類在不斷開采勘探之際,還要學會保護我們的地球。2020年澳大利亞爆發了一場熊熊大火,很多動物、植物資源葬送其中,新型冠狀病毒席捲了全球各國,死亡人數達到了數千萬之多,非洲的蝗災以及巴西罕見的暴雨,讓我們人類意識到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在現代文明活動中,人類應該減少石油的使用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新能源的開發,比如在出行時,最好選擇綠色出行,長期堅持採用單車或者步行等方式,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營造人人主動踐行綠色出行的良好氛圍,讓我們保護地球,珍惜一切,合理開發合理利用,只有這樣地球中的所有資源才不會枯竭。

7. 石油資源儲備量:美國9100萬噸,日本8000萬噸,中國有多少

就目前來看,美國的石油儲備毫無疑問是相當龐大的。地理面積並不大的島國日本,也有著8,000萬噸的石油儲備。那麼,中國又有多少石油儲備呢?

中國的石油儲備量:8500萬噸

相比較於美國和日本而言,中國在這一方面其實比較少。一方面,我們本土並沒有多少石油資源。即使有,也是一些品質不太好的油田。再加上我們沒有足夠成熟的開采技術,最終獲得的石油資源質量遠遠比不上進口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之所以遲遲不肯在國內開發石油資源,除了硬體條件跟不上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不想打擾廣大老百姓的生活。開採石油資源,必然會影響到周邊的老百姓,對他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結語

為了能夠更好的保障這些老百姓的切實利益,政府部門寧願進口石油,也不願輕易進行石油資源的開發。不過相信未來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石油資源問題也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且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8. 美國石油儲備8600萬噸,日本石油儲備7000萬噸,那麼我國呢

如今的中東國家還處於不斷的戰亂之中,石油供應每時每刻都可能被切斷,所以每個國家都要做好石油儲備的工作。不過近些年來中國也在努力維持與中東各個國家的良好國際關系,也有很多國家願意把自己的石油出口給我們,這是無數國家領導人努力得來的結果。

中國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美好的未來,中國能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趕上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也證明了中國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能有美好的生活,當然國家的繁榮昌盛也離不開每個中國人,這是每個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驕傲的。

9. 中國一天消耗多少桶石油

截至2020年,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每天的石油消耗是550萬桶,其中220萬桶來自進口。

中國的相關報告預計,中國今年原油進口將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創紀錄的1.1億噸,將比上年增長21%,成品油進口4000萬噸,增長40%左右。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石油資源主要還是依賴於進口。進口的國家主要來自於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安哥拉等等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消耗也隨著增長。

(9)美國石油消耗量為什麼比中國還多擴展閱讀

1997年,中國石油簽訂了哈薩克阿克糾賓大型油氣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上邁出第一步,時稱中亞俄羅斯合作區。

20年來,中國石油秉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拉克、伊朗、印尼、新加坡等19個國家進行50個項目的合作,2016年油氣權益產量近6000萬噸,約占公司海外權益總產量的80%;

20年來,中國石油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油氣運輸通道,從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建成了中亞天然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四大油氣運輸通道,初步形成了一張連通中外、惠及多國的油氣供應網路。

10. 為什麼美國用的能源是世界總能源的三分之一,中國有13億人,在人看來也十分浪費

這跟收入有關系,美國的GDP總量比中國還高很多那麼人均的高出的就更多,中國大部分的地區還只是個溫飽水平大量的錢還是花在吃上面,而美國人的錢更多的是花在提高生活質量上面,農業跟工商業比相對來說能源消耗量就要小,此外美國號稱建立在汽車上的國度,別看是世界第一大的經濟強國美國的鐵路尤其是客運在世界上還排不上號,公共運輸工具總是比私人運輸工具要節省能源的。由於有錢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是怎麼舒服怎麼過而不是怎麼省錢怎麼過,因為燃燒煤炭的污染太大,美國的供暖基本是用石油為燃料的,而且由於美國基本都是獨棟式的房屋不像中國是高樓大廈集中供暖這方面的損耗也很大。另外美國每年還要生產或者進口大量的原材料生產軍火啊、汽車什麼的,所以他們消耗的比我們多的多,曾經有經濟學家說如果全世界都像美國人那麼生活的話,地球的資源用不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