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攻打了伊拉克,為什麼不佔據伊拉克的油田
美軍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已經持續14年之久,可是整個局勢仍然處於半失控狀態。美國並沒有給伊拉克人民帶去其承諾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斷,經濟凋敝。
14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軍費超7000億美元,並且付出了大幾千美軍士兵傷亡的沉重代價。美軍計劃的扶持親美政權,並盡快脫身,但是伊拉克的復雜局勢並沒有給予美軍脫身的機會。
如今美軍又想撤軍,又想留下顏面,避免伊拉克局勢失控,所以在撤軍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如今美軍宣布阿富汗增加軍隊,就是美軍撤軍失敗的寫照。
有人問美軍為啥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美軍是以反恐名義進入伊拉克,並不是對伊拉克的完全佔領。美軍沒有理由直接佔有伊拉克油田,只能通過間接控制的方式達成對伊拉克油田侵佔。
另外伊拉克油田的開發維護成本比較高,美國也沒有直接佔領具有己有必要條件。美國直接把伊拉克油田占為己有也要履行相關程序,畢竟伊拉克是主權國家。美國不可能冒世界指責的風險直接佔領。
事實上,美軍軍事佔領伊拉克主要是為了在伊拉克打造一個中東民主樣板,為推行美國意識形態,推行美國價值觀作鋪墊。美軍希望聽過對伊拉克的直接控制,達到控制中東的目標,石油並不是其最主要的目標。雖然外界都把獲取石油當作美軍主要目標,實際上美軍更為關注的是其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意義。
Ⅱ 美國打敗伊拉克後,為什麼對如此大量的石油無動於衷
【女神說軍事第734期】2003年,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了一場長達7年的軍事行動。美國國防部長表示,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為鏟除薩達姆獨裁政權,剿滅恐怖分子,結束i獨裁統治,保護伊拉克的石油和其他天然資源,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但在大多數人的眼裡,這些只是美國的官方解釋。攻打伊拉克大部分原因是為了伊拉克的石油。當時的伊拉克石油產量豐富,是世界上最多產量的國家,不止是美國,恐怕很多國家對伊拉克的石油都很眼紅。況且,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許多國家都以佔領別國領土,掠奪別國資源的方式積累本國財富。這就是經典的殖民帝國模式。但是,在美國成功攻下伊拉克後,美國卻不從伊拉克拿走一滴石油,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美國攻打伊拉克不是為了他的石油嗎?
是為了石油,但不是要石油,美國自身的石油儲備就很多,他要的是石油美元,他要全世界的石油交易都以美元來結算,這樣就可以保證美元的霸主地位,更多的列印美元,向全世界輸出。
全世界的石油交易都與美元掛鉤,而美元的信用也牢牢地與全球的能源需求掛上了鉤。而美國打下伊拉克時,出現了什麼情況?就是全球油價飆升。油價飆升,交易又以美元結算,這就意味著油價的飆升拉高了全球的美元需求。
伊拉克戰爭之前,一桶石油38美元,打完之後一桶石油接近150美元。這就相當於這場戰爭使美元需求增長了近三倍。這樣一來,美國就可以通過出售美元與其他國家交易。這場仗可謂是老謀深算了
Ⅲ 為什麼美國攻打伊拉克後不把伊拉克石油占為己有
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維護石油-美元體系。只要石油用美元結算,美國就可以不斷地用印紙鈔的方法來掠奪全世界的石油,而不僅僅是伊拉克的石油。
Ⅳ 美國為什麼要搶伊拉克石油
美國為什麼打伊拉克?
一,政治原因,佔領伊拉克後,從東可以威脅老冤家伊朗,從西可以遏制敘利亞,同時扶植了一個親美國的伊拉克政府。
二,經濟原因,伊拉克的石油。
不要以為美國打伊拉克只是為了點石油,即使是為了石油,美國也不是要自己用,而是控制別人的命脈,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美國自己國內的石油很多的,在加上後來開發出的頁岩氣,美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並不多,中東石油買得最多的是中國、日本、歐洲、印度,美國控制伊拉克之後,中國馬上就轉到更遠的非洲去買石油了,將伊朗從3麵包圍(東面阿富汗、南面沙特、西面伊拉克),並控制中國等國家的石油進口,才是美國打伊拉克的主要目的。
Ⅳ 美國控制伊拉克後,為何不把伊拉克石油全都占為己有
美元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這種兩難處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及時是一個強盜也應該有一點人性,不可能把伊拉克徹底佔有。這樣的話國際也不會同意,也會影響世界的經濟發展。美國是一個能看得見長遠的國家,不會貿然辦事的,所以不會把伊拉克的石油全部占為己有。
Ⅵ 美國人打敗薩達姆,為何卻不敢把伊拉克石油據為己有
眾所周知,自二戰後,美國發動的戰爭就一場接著一場,但是戰爭的殘酷也遠非一般人能夠承受,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雖然僅僅持續了一個多月,但是仍然對參戰士兵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根據統計,68萬參加海灣戰爭的美國士兵中大概有15萬人都換上一種怪病,而截止到目前,已經有9000多人因此喪命,還有數十萬人每天要忍受病痛帶來的折磨。
這種怪病被稱為「海灣戰爭綜合症」,主要表現為失眠、失憶、情緒失控以及某些功能減退導致相關系統失調等等,出現這種症狀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殘酷的戰場環境會刺激士兵的心理,如果背負的壓力過大,就會導致生理系統的崩潰。另一方面,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大約使用了300噸的貧鈾彈,無論是接觸到貧鈾彈的士兵還是因為在戰場中吸入了鈾顆粒物的士兵都會受到輻射,進而引發相關病症。
然而美軍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2001年,阿富汗反恐戰爭爆發,緊接著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這兩場戰爭分別持續了13年和9年,由於美軍採取了「更加公平」的士兵們輪番上戰場的做法,所以一共有230萬美軍曾經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服役,而「海灣戰爭綜合症」也再一次出現在他們身上,根據不完全統計,這230萬美軍當中至少有兩成也就是46萬美軍患上了怪病,絕大多數都具備「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
但是,仔細回想一下,當初伊拉克可是有100萬的軍隊,但是卻在美軍的手下堅持了4個月就被全線擊潰,這是為什麼呢?在當時,伊拉克綜合國力排名前三,在武器方面,伊拉克從歐洲和俄羅斯購買了大量的新型戰斗機,從裝備上來看,並不會顯得特別遜色,但是那個戰爭過後,這些武器裝備一點影子都沒有了。
美國3萬人幹掉了伊拉克100萬的軍隊,這在當時看來是很不能夠讓人接收的,畢竟人數太過懸殊了。後來,根據美軍方面的透露,伊拉克之中出現了內奸,關於伊拉克內部的一些情況,美國早就了如指掌,並且事先就做好了相應的規劃。
從這里可以發現,美國的情報工作一直都是很厲害的,特別是現如今的情報局,在美國的軍事行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03年的一天,美軍俘虜薩達姆。我記得當時我正在看電視,突然說大新聞出來了,薩達姆在一個地洞里被抓住了,薩達姆出來的時候鬍子拉碴、蓬頭垢面??當時我還在想薩達姆這種人怎麼能被人活捉呢?正常情況下是寧死也不能叫人活捉,被活捉有什麼好處,難道經過美軍審判能活下來嗎?這個獨裁者薩達姆最後居然是被俘的,還有利比亞的獨裁者卡扎菲最後也是被俘後跪地求饒,這些都令人大跌眼鏡,因為這些人看起來都是最不像會被俘或求饒的人。尤其是卡扎菲,他在求饒完以後還受辱,受辱之後就被亂拳打死,這實在是讓我難以理解。
當時美國打伊拉克的理由是懷疑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最後並沒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去打伊拉克,實際上在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的時候,美國人民是非常反對的,美國人民為了伊拉克戰爭也付出了很多。伊拉克戰爭最終花了美國納稅人七千多億美元,犧牲了四千多名美國軍人的生命,這場戰爭到底有什麼意義?全體美國人民非常憤怒:「這伊拉克戰爭不就是我們全體美國人民在給猶太人埋單嗎?」大家知道美國有六百萬猶太人,美國人民認為是這些猶太人得罪了穆斯林,是這些猶太人得罪了拉登,是這些猶太人得罪了所有阿拉伯國家的人民,而美國政府支持以色列、支持猶太人。但這也沒有辦法,因為猶太人有錢,猶太人把持著美國的媒體、把持著美國的大銀行??但是最終花的這七千多億美元還是全體美國納稅人的錢。
人們都說,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是由於有三大支柱――貨幣、科技、軍事。實際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支撐美國的是貨幣和軍事,而支撐貨幣的則是美國的軍事力量。
全世界所有國家軍隊的打仗都是燒錢,但美軍打仗雖然也燒錢,但卻能一邊燒錢,一邊為美國掙錢,這一點,其他國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國,可以通過打仗獲得巨大的利益,盡管美國也有失手的時候。美國人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裡想到的是兩個字――石油。美國人真的是為石油而戰嗎?非也。美國人如果為石油而戰的話,那麼,美國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後,為什麼不從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價從戰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飆升到戰後的149美元一桶,美國老百姓並沒有因為美軍佔領了伊拉克這樣的產油國而享受低油價。所以說,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美元。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美國人在伊拉克打仗,還不止是這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是在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當年小布希為什麼一定要打伊拉克?現在我們已經看的很清楚,薩達姆沒有支持恐怖主義,沒有支持基地組織,也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為什麼薩達姆卻最終走上了絞刑架?因為薩達姆自以為聰敏,想在在大國之間玩火。
事實上說出來的原因都不是真實原因,反恐或者發展生化武器都不是根本原因。美國耗費7000多億美元歷時7年傷亡幾千人最後悻悻的撤走,最終達到了什麼目的?單純的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或者單純的為了尋找薩達姆支持恐怖主義的證據?或者為了尋找伊拉克擁有大規模的所謂生化武器嗎?以美國發達的情報網、以美國的精明,為了搜集薩達姆支持恐怖主義或者有生化武器的證據需要耗資7000億並且製造一場戰爭來達到目的嗎?應該不需要,這些證據完全有其他辦法來搜集。
戰爭是經濟的延伸,伊拉克戰爭爆發的原因必然是因為經濟原因。1972年,蘇聯與伊拉克簽訂「友好合作條約」,1973年,薩達姆力主收回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股份,美國石油公司損失最大。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經過42天最終取得海灣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經過此次戰爭美國加強了在中東地區的的軍事存在。蘇聯解體之後,世上已經再無國家可以直接與美國抗衡,美國為了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而且為了獲得國際石油定價權,要打擊和分化歐佩克內部各個國家,所以選擇拿處處與自己對著乾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開刀。對美國而言獲取石油定價權比佔有伊拉克油田更值得做,獲得石油定價權比佔有油田的利益更大。
美軍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已經持續14年之久,可是整個局勢仍然處於半失控狀態。美國並沒有給伊拉克人民帶去其承諾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斷,經濟凋敝。
14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軍費超7000億美元,並且付出了大幾千美軍士兵傷亡的沉重代價。美軍計劃的扶持親美政權,並盡快脫身,但是伊拉克的復雜局勢並沒有給予美軍脫身的機會。
如今美軍又想撤軍,又想留下顏面,避免伊拉克局勢失控,所以在撤軍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如今美軍宣布阿富汗增加軍隊,就是美軍撤軍失敗的寫照。
有人問美軍為啥不把伊拉克的石油據為己有,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美軍是以反恐名義進入伊拉克,並不是對伊拉克的完全佔領。美軍沒有理由直接佔有伊拉克油田,只能通過間接控制的方式達成對伊拉克油田侵佔。
另外伊拉克油田的開發維護成本比較高,美國也沒有直接佔領具有己有必要條件。美國直接把伊拉克油田占為己有也要履行相關程序,畢竟伊拉克是主權國家。美國不可能冒世界指責的風險直接佔領。
事實上,美軍軍事佔領伊拉克主要是為了在伊拉克打造一個中東民主樣板,為推行美國意識形態,推行美國價值觀作鋪墊。美軍希望聽過對伊拉克的直接控制,達到控制中東的目標,石油並不是其最主要的目標。雖然外界都把獲取石油當作美軍主要目標,實際上美軍更為關注的是其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意義。
Ⅶ 美國為何要控制伊拉克石油
美伊戰爭尚在進行,但華盛頓已經越來越少地提及當初發動戰爭的理由,即「解除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取而代之的理由是「解放伊拉克人民」和「爭取伊拉克的自由」。 不少明眼人指出,美國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與其說是查繳武器不如說是控制石油。確實,美國石油消費量居世界之首,伊拉克石油儲量則佔世界第二,假如在巴格達建立了親美政權,對於保障美國石油供應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布希總統和切尼副總統都出身於石油世家。有評論說,他們盯著伊拉克石油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除了高額利潤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戰略圖謀。美國以深度調查報道著稱的《母親瓊斯》雜志指出,布希政府考慮的除了美國本國的石油供應外,更重要的是試圖通過控制石油資源來實現其不可告人的戰略意圖。石油對於歐洲、日本和東亞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Ⅷ 為什麼美國攻打伊拉克後不把伊拉克石油占為己有
美國不僅僅是為了石油而佔領伊拉克,而是為了更大的利益。首先,世界上最普遍的觀點是,薩達姆不應該繞過美元,用歐元結算石油出口。根據這個版本的傳說,美國入侵伊拉克的主要目的是維持美元的霸權。

與此同時,美帝國並不需要擁有油田來賺錢: 有一家公司叫“石油服務公司” ,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美國副總統切,是一家大石油公司的前董事長。為鑽探油井的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石油服務公司(oil services) ,據悉曾為高通設計晶元,並要求台積電生產這些晶元。
高通,就像那個賺錢的石油服務公司。台積電相當於從地下開採石油,與中石油類似,從事體力勞動,雖然也賺了很多錢,但速度沒有石油服務公司快。因此,入侵伊拉克,油田不一定是他們自己的,美國帝國有很多賺錢的方法。這就是美國的偉大之處。當然,這也是大流氓的風格: 既能賺大錢,又能留下好名聲。當然,未能清理伊拉克的名聲受損,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Ⅸ 伊拉克油氣豐富,為何美國攻打伊拉克卻沒有拿走一滴石油
要知道,打石油也是因為經濟,能把石油完完全全的換成錢出去了,那就沒有帶走油的必要了,所以說美國沒有那麼傻。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為什麼打伊拉克,但是對他們打完之後沒搬石油不理解,但是伊拉克戰爭之後,它們本國內的一些經濟已經洗牌,掌握油田的大享或多或少有了美國的影子,所以說它們之間其實是有交易的。
伊拉克是戰敗國,他們現在的民眾還大體上算穩定,對資源上來說其實他們現在沒有資格說什麼,因為他們現在還不夠強大,就算百年前的中國一樣,中國的古董、字畫、黃金、白銀,都在那個時候流失出去了,只是那時候貨幣還沒有通用,所以多半是掠奪了實物出去。
而現在國際上已經有著通用的貨幣了,各大銀行也有相關的匯率,所以說其實現在要帶走一些資源,他們根本就不需要運來運去,而是把到了口袋的錢拿到手就行了,這樣還遠沒有那麼麻煩。
Ⅹ 美國攻打伊拉克花費了財力和人員傷亡,為何不把石油占為己有
美軍以反恐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已經持續14年之久,可是整個局勢仍然處於半失控狀態。美國並沒有給伊拉克人民帶去其承諾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斷,經濟凋敝。
14年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軍費超7000億美元,並且付出了大幾千美軍士兵傷亡的沉重代價。美軍計劃的扶持親美政權,並盡快脫身,但是伊拉克的復雜局勢並沒有給予美軍脫身的機會。
如今美軍又想撤軍,又想留下顏面,避免伊拉克局勢失控,所以在撤軍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如今美軍宣布阿富汗增加軍隊,就是美軍撤軍失敗的寫照。
在小編看來這7000億美元對美國來說是小意思,伊拉克的石油美國根本看不上眼,為什麼如此分析呢?
第一,先從經濟層面來看,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主要是布希為代表的軍工利益集團和石油利益集團要賺大錢,當然是打著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口號。一場戰爭下來,首先就是軍工集團大發財,接下來是2003年以後的國際石油價格一路上漲,這讓軍工和石油利益集團賺得錢遠遠大於7000億,所以前期投入點錢和美國大兵的生命,美國賺了一筆大的。
第二,從美國在中東的戰略追求來看,美國從來都是標榜自己的正義性,石油也是中東各個國家的重要經濟家庭,若是佔了伊拉克那點油田,讓本來已經反美的伊拉克人更加反抗美國,讓其他的國家也會對美國有了害怕,美國還不如僱傭代理人政府,背後操縱更好。所以美國想得是控制整個中東,而不是追求幾個油田。
當然現如今的伊拉克,十分混亂,美國若是繼續留在伊拉克或者進入伊拉克,那犧牲的就不是幾千美國大兵了,會更多了,花的錢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