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拿美元買什麼石油好
擴展閱讀
美國石油怎麼那麼多 2025-05-20 04:06:10
半變動費用是什麼 2025-05-20 03:56:25

拿美元買什麼石油好

發布時間: 2022-05-24 10:48:25

A. 用美元結算石油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從1972年至1974年,美國政府與沙特政府達成一系列「不可動搖的協議」。這一系列協議造就了石油美元體系。
美國政府之所以選擇沙特是因為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有巨大的石油儲量,在歐佩克組織有領導地位以及沙特皇室有這可以收買的判斷。因此當沙特同意協議後,因此歐佩克其他成員國也接受了這一協議。美元約等於石油成為世界的共識,任何想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不得不把美元作為儲備。實際上,這等同於美元與石油的掛鉤。對美國來說,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的計價貨幣,重要的不是匯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壟斷地位,這就鞏固了美元的霸權地位。

B. 為什麼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國能得到好處,什麼好處

石油用美元結算是大家的約定,美國得到好處的前提也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或者說是用實力作為擔保的。沒有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和美國的金融中心地位,就不會有石油美元。

C. 石油交易為何幾乎全部採用美元

據報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不斷深入中東地區,意圖控制世界最主要的原油產區,讓美元染上了原油的顏色,這也是石油美元的由來。

基辛格說過一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經濟上的石油美元已成為過去時,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不再爭奪中東,因為這關乎盟友的利益,也關乎地緣政治。

希望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可以不斷提升!

D. 美元石油黃金

在國際上美元是主要的結算貨幣,大多商品的標價也是以美元表示,因此在不考量其他因素的情況下,美元如果走強,那麼原油的價格將會下跌,反之亦然。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前美元和黃金的比值是規定的,1盎司黃金=35美金,而隨著布雷頓體系的瓦解,黃金和美元脫鉤,而作為一種可以流通的商品,自然也就有了和原油相同的商品屬性,但是黃金天然的保值功能使得黃金的走勢具備了獨特的避險功能,因此在金融危機或是貨幣危機的時候黃金的價格反而能夠持續的堅挺,和金融危機下大宗商品的價格持續暴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般而言
美元走強,原油下跌、黃金也可能下跌
反之亦然。

E. 用美元買賣北美石油應注意什麼

不是別的,平台靠譜?才是最需要注意的。

F. 美元是怎麼和石油掛鉤的怎樣從中獲利的

在眾多石油結算的貨幣當中,美元的市場份額最大,全球絕大部分石油都主要以美元結算為主。

自二戰以後,全球各國開始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狀態,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多,但是當時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在不同國家之間進行貿易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貨幣結算,這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也大大降低了全球貿易的效率。

在這種背景之下,全球急需要一個國家貨幣充當世界貨幣,美國當時是全球經濟軍事科技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另一方面美國存儲了全球最多的黃金,這些是美元能夠獲得大家認可的重要背書。

最後在1944年7月,西方一些主要國家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布林頓森林體系,按照布林頓森林體系的相關要求,當時美元跟黃金掛鉤,35美元可以無條件兌換一盎司黃金。

有了這個強制性掛鉤之後,美元信用大增,隨後很多國家在貿易往來當中都開始直接使用美元進行結算,漸漸的美元就成為了全球性的貨幣,在全球貿易往來當中占據了很大一個比例的份額。

G. 美元與黃金、石油的關系

先別太著急兄弟,尤其涉及到錢,容易上火,呵呵。
我也只說個人理解,不求採納,能幫上忙最好。
貶值這個概念,不能只看一兩種貨幣,如果你把那個水杯當成大家都接受的恆定價值的一般等價物(或者說一種理想貨幣)的話,那你的例子挺恰當的——關鍵在於不是一個水杯值的美元更多了,而是一美元買的水杯變少了;按你的例子,你是把水杯/一噸石油/一斤黃金當成了一般等價物,以這些物品作衡量,那你的例子沒問題;但你為啥會迷糊呢,因為你也有一個意識——貶值是在貨幣之間討論的,「貶值」這個詞講的應該是美元和人民幣的關系,而不是美元和石油的關系,換句話說,根本上變化的不是美元和石油的交換比例,而是美元和人民幣的交換比例,而假設人民幣相對於石油不變,才會出現美元買石油變少了對吧。你會發現你第一個問題系列中,原來是1美元——1石油——5人民幣,後來是2美元——1石油——10人民幣,美元和人民幣總是1:5,所以你的例子中美元沒貶值,或者起碼說美元相對於人民幣沒貶值。
第二個系列例子是人民幣升值,美元對人民幣從8:1到了4:1,但是石油的價值沒變,美元與石油的相對價值也沒變,那一日元能換的東西就沒變。你也可以想成,人民幣升值之後,在外國人眼裡咱的一塊錢變成了兩塊錢一張,而在咱眼裡還是一塊錢。所以日本人只需要四張兩塊錢,就和原來八張一塊錢一樣多了。同時,他仍然只願意用一日元換一美元,因為美元沒變。
升值和貶值是相對概念,這你肯定了解,所以上面兩個問題只是一個分析的方法,方便你理解,絕對地說A升值或者貶值,而B沒變是有失偏頗的。
所以關於進出口的問題,就不是你眼中的這個「匯率變化」所影響的了。
石油跟美元、黃金跟美元之間的價格都是有的,理解成負相關也可以,簡單的說就是石油和黃金都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挖地三尺就那麼多;美元是美聯儲自己印出來的紙片子,想印多少印多少。如果是你,你覺得那個靠譜呢,前者吧。但是大家拿著美元很方便、可以換成別的,也可以搞搞投資,所以也就拿著;忽然有一天得知美元不靠譜了(比方說貶值、或者最近標普的信用評級下降),那大家就都把眼光轉向靠譜的東西——可以保值啊——買石油和黃金的人多了,它倆也就漲價了。這個道理樓上的朋友說的更有歷史淵源一些,你可以看看當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那一段,就大概能明白金和錢的區別了。
同時,我個人的看法是,石油和黃金還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消耗品,需求大,彈性小;一個是硬貨幣,保值,但用途不多;所以雖然相對於貨幣的關系差不多,但這兩種關系長期來看相關性應該是越來越小的,你可以說美元和石油關系緊、或者美元和黃金關系緊,但是美元一動,根據石油推黃金或者根據黃金推石油都是不太穩的。
不知道有木有讓你明白點,希望幫得上:)

H. 美元是怎麼和石油掛鉤的怎樣從中獲利的

(一) 有一個名詞叫做石油美元,它是指上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沙烏地阿拉伯)由於石油價格大幅度提高後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發展本國經濟和國內其他支出後的盈餘資金。由於歷史原因,現如今石油在國際市場上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所以有人把產油國的全部石油收入統稱為石油美元。目前的石油美元估計有8000億到1萬億美元,未來還在增長,其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一支舉世矚目的巨大經濟力量,然而由於現如今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遇到瓶頸,我們需要打破局限,就要打破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隨之美元石油也將逐步隨著時代的洪流消失。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沒有擁有世界上70%的黃金,當時正值工業發展的時期,沙特作為世界上石油儲備量最大的國家,只認准黃金作為交換石油的籌碼,許多國家把本國貨幣兌換成美元,再用美元換取黃金,利用黃金去沙特兌換石油,這讓美國的黃金越來越少,到1971年,美國宣布黃金脫銷。這時,美國為了保住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與沙特談判建交,最後成為合作夥伴,美國和沙特達成共識,美國同意向沙特提供軍火和設備,然而規定以後美元成為石油的交通貨幣,其他國家如果想買石油,必須拿著美元去買石油,由此,美元石油體系由此確定。
(三) 美國利用美元是通用貨幣的便利,在全世界掠奪各種資源。在美國,可以隨意印美元,拿著這些美元去世界各地買資源,這也就是美國的財政已經是赤字了,卻依然可以保持強盛的原因。
拓展資料: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結構急需轉變,各國從大量石油煤炭能源轉向開發利用電能、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這削弱了石油的利用,從而削弱了美元的地位。這也正是人民幣崛起的機會,我國現如今正在加快建設碳交易視場,未來,中國將越來越強盛。

I. 在國家層面上,80美元一桶美國石油和100美元一桶的俄羅斯石油選擇哪一個(如果只能選擇一種的話)

當然是選擇俄羅斯。從長遠上看,我們僅僅是損失一點錢,但保住了俄羅斯這個強大的盟友,避免了「唇亡齒寒」的悲劇重演,無論如何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