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重塑石油前景怎麼樣
擴展閱讀
cass重構工具欄是哪個 2025-05-20 14:32:42
巴霍巴利王哪裡有資源 2025-05-20 14:06:57

重塑石油前景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5-22 13:43:54

1. 石油行業發展前景

全球的石油化工工業產品銷售額可達每年2.9萬億美元,遠高於全球市場上的石油銷售額,而且雖然需求量高度集中在成熟的市場,但在新興經濟體中也得到了強勁的增長,石油化工市場已真正實現了全球化(非洲的情況可能是個例外,那裡的需求量僅僅佔全球需求量的3%)。石油化工產品已成為工業與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且無法替代的組成部分,直接產品有塑料包裝袋、農用化學品、塗料,這些產品占化工產品總量的80%以上。一些尚未被人們熟悉的產品有飛機製造(10%)、房屋用品(20%)、制葯設備(30%)。化工產品的用途日益廣泛是新興經濟體的關鍵因素,從基礎建設到工業包裝、消費者產品領域都得到了發展。乙烯本身的直接應用並不多(如在西班牙,人們將乙烯用於西紅柿的催熟,但應用得並不廣泛)。同樣,乙烯也有許多衍生物,如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纖維(聚對苯二酸鹽和聚醋)。在美國,約70%的終端利用是非耐用產品,包括管材、汽車部件和電器部件。許多廣泛的用途都集中在基本經濟活動上,如包裝業與建築業。石油化工工業與GDP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不同的產品與區域之間的GDP變化主要取決於它們的成熟程度。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在中國與東南亞所出現的經濟高速增長已經導致亞洲(日本除外)乙烯的需求量增長率高達75%,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率則僅為3.2%。隨著GDP構成的多重性,這種增加可以擴大在整體經濟增長中這些變化的影響程度,進而導致庫存物資的大規模流通,對於可儲存的下游產品來說,這種特徵更加突出。暫時的短缺對價格的影響更大,涉及消費者與儲備供應兩個方面,由於較高的利潤會刺激較高的工業發展,對此,生產與供應就會表現出某些靈活性。然而,更難保證的就是那些潛在的需求中任何額外的增加而不是暫時的供給中斷,原因在於國際制裁與消費主流中的長期交付期,以及新增的產能。
過多的利潤會促使過度投資,幾乎與此同時發生的是生產能力過剩與利潤的大幅度下跌。即使在過去的10年中出現了一些合並,乙烯工業依然保持著相對的分散性,對任何天然氣市場機遇的限制都會導致由減產引起的投資減少。由於高密度資本的投入與大量石油化工產品與市場的高度融合,獲利的生產者感到有必要繼續生產,即使他們已經受到損失也在所不惜,因為他們要穩定價格,或者在出現一個循環的低迷時期,生產者也會努力保住自己的領先地位。石油化工工業的極速增長,曾經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工業化國家中。對於當代的石油化工工業來說,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需求的增長與現有的生產能力之間的失衡,這與需求增長或生產的價格優勢嚴重脫節有關。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生產能力再次增加,開始開采大量便宜的天然氣,而歐洲人則致力於將石腦油作為滿足當地需求的最便宜資源。這兩種方式現已無人採納,新興的市場既可滿足需求也可供給充足的生產原料,這可以體現競爭優勢。這種失衡的解決可能會使這些生產者感到痛苦,但卻可為那些善於把握的人們提供重要機遇。
影響需求、供給、利潤和價格的原因是什麼?石油化工生產能力的新浪潮還有空間嗎?如果沒有,會有贏家嗎?或者僅剩輸家?正是它的重要性,使得乙烯工業顯得極其有效------它是整個石油化工工業關鍵的驅動力的標志。

2. 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現狀及前景怎麼樣

(1)油氣資源豐富,發展潛力較大。
國際上通常用「資源量」、「儲量」、「可采儲量」和「剩餘探明儲量」等概念來描述和界定油氣資源的多少。油氣資源量是指聚集在地下岩層中的油氣總量,它會因發現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儲量是指經過勘探證實了的並在現有條件下有經濟價值的資源。可采儲量則是指在現代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從地下儲層中開采出來的儲量。剩餘探明儲量是總儲量減去已開采出石油後的剩餘量,通常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潛力。
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為150億~200億噸。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50億噸,2020—2050年隨著技術進步和領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有望再增加50億噸,達到200億噸。石油資源總量列世界第六位、亞洲第一位。我國天然氣可采資源總量為14萬億~22萬億立方米,其中2020年前可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4萬億立方米,2020—2050年可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再增加8萬億立方米,達到22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總量列世界第五位。
截至2005年底,我國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9億噸,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3.1萬億立方米,油氣資源探明率(已經勘探證明可採的儲量占總儲量的比率)分別為35%和14%。總體上看,我國油氣資源的探明程度都不高。至2005年底,全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累計采出產量為44.7億噸和4324億立方米。
盡管我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偏低。我國石油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1.5~15.4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73噸的1/6~1/5;天然氣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0萬~1.7萬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萬立方米的1/7~1/5,與耕地和淡水資源相比,我國人均佔有油氣資源的情形更差些。
在我國,油氣資源已經成為一種十分緊缺的戰略資源。我國油氣資源總量比較豐富,目前石油勘探程度尚處於中期階段,天然氣勘探尚處於早期階段。通過加大勘探投入和依靠技術創新,還可以獲得新發現、增加新儲量,油氣工業的發展仍具有比較雄厚的資源基礎。
(2)油氣資源分布不均衡。
全國含油氣區主要分布情況是:東部,主要包括東北和華北地區;中部,主要包括陝西、甘肅、寧夏和四川地區;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肅西部地區;西藏區,包括昆侖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的地區;海上含油氣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架及南海海域。
根據目前油氣資源探明程度,從東西方向看,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西部和中部,從南北方向上看絕大部分油氣資源在北方,這種油氣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油氣供求關系的協調帶來重大影響。從松遼到江漢和蘇北等盆地的東部老油區占石油儲量的74%,以鄂爾多斯和四川盆地為主體的中部區佔5.77%,西北區佔13.3%,南方區佔0.09%,海域佔6.63%。而海域中渤海佔全國儲量的4%,2000年隨著更多的渤海大中型油田被探明,海上也表現出石油儲量北部多於南部的特點。
目前,我國陸上天然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占陸上資源量的43.2%和39.0%。天然氣探明儲量集中在10個大型盆地,依次為:渤海灣、四川、松遼、准噶爾、鶯歌海—瓊東南、柴達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爾多斯。資源量大於1萬億立方米的有塔里木、鄂爾多斯、四川、珠江口、東海、渤海灣、鶯歌海、瓊東南、准噶爾9個盆地,共擁有資源量30.7萬億立方米。
近海天然氣總資源量為8.1萬億立方米,海上天然氣儲量為4211億立方米,占近海天然氣資源量的9%。10個海上盆地大多集中在南海和東海,占總量的21.4%。
(3)石油生產處於穩定增長階段,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之初,石油工業十分落後,石油年產量僅12萬噸,主要靠進口「洋油」維持國民經濟發展。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後,從根本上改變了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1965年實現石油自給。20世紀60—70年代,又相繼發現勝利、大港、遼河、華北和長慶等油田,石油產量迅速增長。2005年,我國石油產量 1.81億噸,天然氣產量500億立方米,分別列世界第五位和第十二位。
經過50多年的勘探,一些整體性較好、易發現的大型和特大型油氣田多數已經被找到,今後勘探發現新油田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但從我國油氣資源賦存的地質特點和剩餘油氣資源潛力來看,2020年以前,我國石油探明儲量可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大體每年增加地質儲量8億~10億噸,相當於增加可采儲量1.6億~2.0億噸左右。天然氣年增探明可采儲量的規模大體在1800億~2500億立方米。
我國以大慶油田和勝利油田為代表的老油田,總體上已進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雙高」階段,產量遞減在所難免。我國老油田現階段石油產量的綜合遞減率大體為5%。如果沒有新儲量投入生產的話,我國每年都將會有一個近千萬噸規模的大油田消失。要保持我國石油產量穩定增長,每年發現的新儲量首先要彌補老油田的產量遞減之後,石油產量才能「爬坡」。實現這一目標是可能的,但並不容易。
綜合各方面因素,預計今後15年內,我國石油產量可以實現穩中有升。如果石油產量大體以每年250萬噸左右規模增長,到2020年,我國石油產量可保持在2.0億噸以上。我國天然氣工業是新興產業,發展比石油約晚30年。21世紀前30年是我國天然氣工業大發展時期,儲量和產量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保持快速增長。隨著全國天然氣管網建設、市場完善和拓展,天然氣產量也將快速增長。預計201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在1000億立方米左右,2020年產量達到1200億立方米以上。屆時,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沒有經過加工轉換的各種能量和資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岩、核能、太陽能、水力、風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熱、生物質能和海洋溫差能等等。一次能源可以進一步分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兩大類。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水力、風力、生物質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溫差能等,它們在自然界可以循環再生。而非可再生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岩、核能等,它們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點,便少一點。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將由目前的3%增至8%~10%。
(4)石油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供需差額逐漸加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石油需求迅速走過了由平緩增長到快速增長的過程。2000年我國石油消費量達到2.24億噸,比改革開放前大體增長了一倍,平均增長速度為4%左右,以石油消費增長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
最近五年,石油消費明顯加快。2005年全國石油消費量達到3.2億噸,比2000年凈增0.94億噸,年均增長1880萬噸,平均增長速度達7.3%。
從現在到2020年還有14年時間。這期間我國經濟仍將保持較高速度,工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特別是交通運輸和石油化工等高耗油工業的發展將明顯加快。此外,城鎮人口將大幅上升,農村用油的比重也將增加。多種因素將使我國石油需求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在全社會大力節油的前提下,如果以平均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大體增加1000萬噸的規模估計,到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量仍將接近5億噸,進口量3.0億噸左右,對外依存度(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比率)約60%,超過國際上公認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線。我國石油安全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近年來我國原油產量、進口量及對外依存度資料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5》,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司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編,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年6月。
(5)石油利用效率總體不高,節約潛力很大。
我國既是一個石油生產大國又是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石油利用效率不高的國家。以2004年為例,我國GDP總量為1.9萬億美元,萬美元GDP消耗石油1.6噸。這個數字是當年美國萬美元石油消費量的2倍,日本的3倍,英國的4倍。目前,國內生產的汽車發動機,百千米油耗設計值比發達國家同類車要高10%~15%。我國現階段單車平均年耗油量為2.28噸,比美國高21%,比德國高89%,比日本高115%。要把我國2020年的石油總消費量控制在5.0億噸以內,就要求在過去15年石油消費的平均增長水平上,每年降低 25%以上。
上述狀況,一方面說明我國節約用油的潛力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節約、控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的難度相當大。

3. 石油發展前景

後疫情時代石化產業朝著新方向發展

石化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原材料配套工業,在後疫情時代有著新的機遇和未來。疫情過後,世界石化產業將重構,進入新的變革與調整期。

我國石油化工產業將朝著原料多元化、產品需求差異化、營銷電商化、產業綠色低碳化、產業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石油對外依存度高,石化產業必須拓寬原材料渠道。為滿足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石化下游產品向功能化、精細化、差異化方向發展成為必然。隨著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代表電商的迅速興起,對傳統石化產業現有的從製造商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的傳統產銷模式產生很大沖擊,石化生產企業必須清醒認識這種嚴峻的形勢,主動進行營銷電商化的改革。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發展潮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修訂出台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對排污、碳排放的標准和要求都在提高。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可查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4. 石油還有前途么

當然有,但是要做到以下幾點,要密切關注能源行業轉型發展態勢。就我國石油公司而言,第一步,還是要深耕主業,不斷提高發展質量與效益、不斷擴大資本充足率、不斷強化低碳發展的意識與能力,為未來實現能源轉型打下扎實的資本基礎。

第二步,在轉型初期,優先與現有優勢技術或業務相結合,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的成本與風險。

第三步,在提早布局天然氣發電業務的基礎上,利用全國性加油站網路站點等優勢,積極進軍電力銷售行業,提前布局轉型後的下游消費市場。

最後,明確面向未來的轉型發展路線,包括轉型發展的總體目標、重要時間節點、階段性目標以及需要聚焦的核心資產、業務及技術等,為最終實現由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的全面轉型做好規劃支撐。

5. 石油類專業的前景怎樣

本專業學生就業方向主要有,包括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的鑽井(又包括泥漿、固井)、採油(又包括修井、注水)、集輸等專業崗位。

還可以去勝利、大港等油田從事石油鑽井、採油、修井、石油設備製造與維護等領域從事現場生產操作、運行、維護和生產管理工作。

石油工程專業定義

主要研究地下油氣從油氣藏中開採到地面的過程中涉及的知識和技術,包含油藏、鑽井、採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進行油氣田鑽井、開採石油及油氣開發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等。例如:大慶油田的開采,中緬油氣管道的設計,油田儲量的預測,油層厚度、分布狀況等儲集層參數的評價。

《採油工程》、《提高採收率原理》、《石油工程岩石力學》、《油氣井流體力學》、《現代試井解釋原理》、《VB語言》、《油氣層滲流力學》、《采氣工程》、《保護儲層技術》、《測井解釋與生產測井》。

6. 石油行業現在的前景怎麼樣

石油行業現在的前景很不錯。

石油行業發展前景,強勁的工業增長和不斷提升的生活水平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對能源的需求,而在這些能源中,石油行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極大的推動了世界的發展,文明的進步。

中國國內的石油生產主要為三大國有企業控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截至201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公司,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則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產品銷售公司。

目前,三大企業都渴望與西方公司建立合作關系:一是為了獲取資源,二是為了獲得與非常規石油生產相關的必要技術。為此,中國政府已經出台政策,允許國內公司與外國石油公司簽署產量分成合同。

7. 石油專業就業前景如何

石油專業就業前景
石油工業作為一種基礎工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石油生產領域具有科技含量高、技術性強的特點。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石油企業人員的不斷更新,在石油生產管理與技術應用方面,將需要大量的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石油專業的畢業生在石油生產企業具有較大的就業空間。

石油專業就業方向
石油工業作為一種基礎工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因此石油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畢業生主要到石油工程領域從事油氣鑽井與完井工程、採油工程、油藏工程、儲層評價等方面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與管理、應用研究與科技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石油專業就業崗位為:銷售工程師、銷售代表、銷售經理、區域銷售經理、電氣工程師、區域經理、項目經理、工藝工程師、業務員、儀表工程師、客戶經理、銷售工程師 銷售經理等。

8. 石油行業前景如何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原油市場一直處於劇烈震盪中,國際油價如同過山車一般。先是在9月末10月初震盪上揚攀升至近四年高位,隨即一路下滑,連續七周跌跌不休。11月23日,國際油價再度暴跌近8%,觸及一年來最低值,此後一直在低位震盪。相較10月初的高點,國際油價已重挫超過30%。一般情況下,油價從近期高點下跌20%以上,即被視為進入熊市。

雖然近日國際油價出現小幅回漲,但油價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受主要產油國產量超預期以及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市場憂慮情緒愈演愈烈。近期原油供給前景快速增長,美國、沙特、俄羅斯都在增產。與此同時,美國短期放鬆對伊朗制裁,也助推了原油供給預期改善。11月份沙特原油日產量接近1100萬桶,刷新了10月份創下的日均1065萬桶歷史新高。俄羅斯原油日產量連續數月保持在日產1100萬桶之上,其中10月份的石油產量已經升至27年來最高。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日產量也維持在1170萬桶的歷史高位,同時美國全國商業原油庫存連續上漲,日前庫存量已達4.469億桶,創2017年12月份以來新高。僅是全球三大產油國的原油產量上升,就足以使國際油價承壓下行。

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原油需求增長緩慢也讓油價進一步承壓。貿易緊張局勢令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的擔憂情緒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調。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也將2019年全球整體經濟增速下調至3.5%。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連續第四個月下調2019年原油需求量增速,預計2019年原油需求量將以每天129萬桶的速度增長,低於此前預測的每天136萬桶。

國際原油市場供需不平衡已引起歐佩克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重視。這些產油國將於12月6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決定未來6個月的生產政策,減產極有可能成為議程的首要議題。分析普遍認為,此次會議將決定未來油價走勢,但產油國能否順利減產依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此前,沙特方面曾表態希望產油國從明年年初開始再次減產。但是,目前圍繞是否再次減產,沙特面臨著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不少阻力。

參考《關注 | 國際石油市場前景依然不明》

9. 石油行業前景如何

現在來說應該還不錯的,我國的石油消耗以及世界的會越來越多,短時期內還找不到很好的替代能源,就畢業生的就業來看,就業率也是很高的,工資待遇也普遍不錯。而且我國正在興建石油儲備基地,提高戰略儲備。雖然是有事不可再生的資源,而且我國的儲量以及采儲比不是很多,但每年探明儲量都在不斷增加,沙特伊朗等國的石油儲量很豐富,所以石油行業前景還是很光明的。

10. 石油行業前景

石油類專業的前景:
石油院校的主幹專業畢業生就業絕大多數都選擇到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下屬研究院或各油田單位,個別外語能力強的畢業生會選擇國際石油公司。本科畢業後考研也是很多學生的首選,考研後薪金待遇會提高很多,更重要的是許多研究生畢業後將到科研院所工作,一些知識面廣、後勁足的畢業生特別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和重用。
另外:
1、石油是國家資源,石油單位是國企,所以就業單位都是國有企業或國際石油公司,比較穩定;
2、國內石油院校較少,相對於就業機會,競爭小,壓力小;
3、石油單位待遇比較好,員工收入在當地城市中應該在中上等。石油專業相對來說屬於比較艱苦的專業,在石油行業中,很多工作需要下基層。無論是平時的學習還是畢業後的工作,野外勘察、下油田、礦井,都是比較是艱苦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