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肆無忌憚地開採石油,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從很多的新聞報道之中,我們發現地球上目前的資源有限,有些甚至即將面臨枯竭的狀況,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何有些媒體聲稱,地球上的石油等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呢?如果地下的礦產資源被挖空之後,是否會出現地面塌陷的情況呢?
如今的確有很多的新能源出現,但是因為它們的開發成本都太高,所以沒有被廣泛運用。對於能源的使用,大多還是以石油為主。
『貳』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1、地表塌陷
煤炭開采破壞了地殼內部原有的力學平衡狀態,由於連續不斷的開采,采空區范圍不斷擴大,當頂板自重超過頂板抗拉強度和煤校抗壓強度時,頂板岩土層會發生位移、斷裂,經冒落、下沉變化之後引起地表塌陷。地表塌陷後,原有生態系統受到破壞,這種破壞對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原有土地收益的減少或喪失,同時造成地表水利設施的破壞和生態環境惡化。
2、城市大氣污染
一次能源利用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懸浮顆粒物及多種芳香烴化合物,已對一些國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污染。大氣污染不僅導致生態的破壞,而且危害人體健康。歐盟由於大氣污染造成的材料損壞、農作物和森林以及人體健康損失費用每年超過100億美元。中國僅大氣污染造成的損失每年高達120億元人民幣。
3、溫室效應
工業革命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按體積計算是每100萬大氣單位中約有280個單位。之後,由於大量化石能源的燃燒,1988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達到349個單位。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將上升1.5~3℃,極地溫度可能上升6~8℃。這樣的溫度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20~140厘米,將對全球許多國家的經濟、社會產生嚴重影響。
4、酸雨
燃燒化石能源而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等污染物通過空氣傳播,可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大面積酸雨。酸雨會改變覆蓋區的土壤性質,危害農作物和森林生態系統;改變湖泊水庫的酸度,破壞水生生態系統;腐蝕材料和建築物等,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酸雨還可導致地區氣候改變,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5、核廢料問題
人類發展核能技術,盡管對反應堆已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但世界范圍內的民用核能計劃的實施,已產生了上千噸的核廢料。這些核廢料的最終處理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在數百年內仍將存在放射性危害。
『叄』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造成了哪些惡劣影響
地下被掏空,地表下沉,煤石油燃燒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廢氣,污染環境,產生溫室效應
『肆』 石油開采過程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石油開采過程中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污染,包括以下方面:
1.船舶排放的污染物:我國擁有各種機動船隻10多萬艘,每年進入我國港口和航經我國管轄海域的外輪幾萬艘次,有大量含油污水排放入海。如1979年,巴西油輪在青島油碼頭作業,一次跑油380噸。
2.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污染:我國沿岸分布著幾個大油田和十幾個石油化工企業,跑、冒、滴、漏的石油數量很可觀,每年有10多萬噸石油入海。
石油對陸地和空氣的污染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油氣揮發污染大氣環境,表現為油氣揮發物與其它有害氣體被太陽紫外線照射後,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生成光化學煙霧,產生致癌物和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等。二是地下油罐和輸油管線腐蝕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僅造成土壤鹽鹼化、毒化,導致土壤破壞和廢毀,而且其有毒物能通過農作物尤其是地下水進入食物鏈系統,最終直接危害人類。
『伍』 每天從地下抽石油,會導致地面坍塌嗎
每天從地下抽石油,不會導致地面坍塌。因為在很多地方,其實人們開採石油的話,一般都會通過注入高壓水的方式,來提高石油開採的效率。而且石油比水的密度低,當石油遇到水的時候,石油就會浮在水面。不過,石油開採的時候,很少會發生地面沉降的問題。當地下的石油被抽走的時候,注入的高壓水便會進入地下,所以並不會發生地面沉降的情況。
雖說現在的人類還是要依靠石油,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總有一天,石油會完全的被新能源替代,人類的環境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陸』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從利與弊。
煤石油的開采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的利與弊:
對於石油的開采
1)對於地層,某些增產措施會破壞地層(酸化壓裂),康菲渤海的漏油就屬於將地層壓壞,導致原油順著壓裂的地層外漏,無法封堵;
2)對於地表,石油產品的開采、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泄露、井噴等問題也會導致對地表植被的破壞。
在資源和能源的消耗中要產生廢氣、廢水和廢渣.當大自然無法完全消除這些有害物質時,自然環境將會惡化,環境的惡化直接危及人類安全,目前,與能源利用有關的環境問題主要有酸雨、失控的溫室效應、熱島效應、臭氧層破壞等。
『柒』 石油被從地下不斷地開采,長此以往會對地球內部結構有什麼影響
開挖煤礦的時候很有肯能會導致地面塌陷,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開採石油導致地面塌陷的,不過在開採石油的時候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石油是被稱為液體的「黃金」,是隱藏在地質結構中的一種自然資源。
石油開采雖然能保證地球內部結構不發生變化,但是我們開採石油會對地面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開採石油會消耗大量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不僅浪費水資源,而且還存在污染水源的風險。
『捌』 石油開發對地質環境造成了哪些影響
石油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廢水,廢水中還有大量的石油與懸浮物,這些污染物如果未經有效處理進行排放,或者處理不夠徹底而進行排放,會對地表水與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通過食物鏈被動植物所吸收,經過長時期的沉積,會對人體與動植物造成嚴重的破壞,影響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的產量。同時利用受污染的水進行灌溉,還會對土壤造成污染。油田土壤環境污染,主要來自鑽井、洗井、試井、採油和修井過程中的落地原油或井噴及固體廢棄物。土壤一旦遭受石油污染,便會引起多項環境要素的改變,以致危害生態環境。土壤被石油污染影響其通透性,凡能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烴,絕大部分是高分子組成,它們粘著在植物根繫上形成一種粘膜,阻礙植物根系的呼吸與吸收,引起根系腐爛。因此採油區應種樹種草綠化、凈化保護土壤,石油污染的土地不能急於種糧食、蔬菜等,石油污染的土壤長出的稻米光澤較差,粘性較低,蔬菜味道不佳、易腐爛、不易保存。所以對落地原油和泥漿等要回收處理,一方面可回收資源,另一方面可保護環境。 石油開采過程是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過程其影響表現為四個方面。首先是井場、道路、站所、油氣管道等工程施工建設擾亂和破壞土壤主體構型,影響土壤通氣和透水,改變了地表、地面坡度的原地貌形態和地表土壤結構;毀壞了地面植被,使松動土體岩性物質裸露地表,土壤抗蝕,抗沖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蝕。其次是嚴重破壞了原有的水保設施,為區域經濟的一時增長,加劇了水土流失,形成了邊治理邊破壞的被動局面。再次,井場平整,道路、油氣管道開挖而移動土體,土方隨意堆放,加之坡地開挖土方,沒有採取任何護欄措施,疏鬆的土方隨坡而下,易受暴雨沖刷,可誘發崩塌、滑坡,加速地面侵蝕,造成嚴重水土流失;易受風力影響造成沙塵天氣,使區域環境質量明顯下降。最後是施工中產生的廢水匯入地表徑流,造成水污染;棄土、棄渣及生活廢棄物,雖已就地回填,但仍為鬆散堆積物,大幅度降低原水土保持功能。石油開采是對地層油藏不斷挖掘的過程,不僅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更使原先無人到達或難以進入的地區變的可達和易進入,尤其是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對於黃土丘陵溝壑區、戈壁風沙區來說,灌木、蒿草在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平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表剝離引起的植被破壞,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從用地構成看,井場、站(所)對植被是點狀影響,道路、集輸管道是線狀影響,線狀影響遠大於點狀影響;從用地方式看,臨時用地植被可採取人工和自然恢復,永久性用地則完全被人工生態系統代替,雖然經人工植樹種草,植被覆蓋率上升,但可能造成遺傳均化,生態系統功能減弱。 總結 石油開采全過程對環境地質問題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同時也是十分嚴重的,在石油開采過程中我們要在追求開采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註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對環境地質問題的綜合治理,努力謀求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玖』 過度開採石油會對我國東北地區帶來什麼生態問題
過度開採石油,可能導致地下形成采空區,有可能引起地面下沉,地面建築物塌陷。我國山西省大量採煤地面裂縫下沉,建築物坍塌的情況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