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有那麼多油田,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
由於中國的煉油工業發展迅猛,所以搞的是原油進口,成品油出口。而原油出口國由於自身工業基礎有限,無法加工大量原油。中國恰恰相反
② 中國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類似的問題:中國那麼多糧食,為什麼還是有人餓著肚子?地球那麼多海洋,為什麼還要提倡節約用水?三峽發的電可以照亮半個中國,為什麼還要拉閘限電?等等。
美國的頁岩油革命使得美國的原油產量暴增。根據EIA最新數據,美國產量已經高達1170萬桶/天。出口方面,自2015年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以來,出口量逐年增加,18年整體出口量中樞在200萬桶/天左右,而16年這個數字僅為50萬桶。
這無疑也從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國對原油的需求,再加上中國開采成本高等因素,大量從國外進口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我國石油儲量雖多,但開采成本高,加上原油需求又大,國內產油不足,自然只能進口了。
③ 中國自己有用不完的石油為什麼還要進口
1、中國有油田,例如大慶油田,但是油田也有採光的那天,大慶油田已經為中國服務很久了,現在新建的的油田都是海上的。
2、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發展,需要的能源也不少,不進口,光靠自己國內的是遠遠不夠的。
3、目前為止我國的石油只有25%是靠我國自己生產的,而75%都是依靠進口。
4、進口主要是3個地方,非洲,波斯灣和南美洲。以非洲和波斯灣的為主,因為南美洲航路容易被美國截斷。
④ 大慶油田對中國的意義
1、大慶油田的發現和開發,證實了陸相地層能夠生油並能形成大油田,從而豐富和發展了石油地質學理論,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對中國工業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
2、大慶油田的建成具有劃時代意義。使我國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當時中國沒有發現大油田,石油大部分靠進口,而大慶油田的發現和建成使我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了自己的石油。
3、打破了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封鎖,使中國石油實現自給自足,體現了艱苦奮斗,敬業奉獻和愛國主義精神。
4、大慶油田實現持續穩產高產的驕人業績,有力地保證了中國石油工業「穩定東部,開發西部」戰略目標的實施。與大慶的穩產相對應的,是國家建設的穩固;與大慶高產相對應的,是國家發展的高速度。
(4)大慶石油為什麼要進口擴展閱讀
大慶油田發展成就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47年來,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創造了中國石油乃至整個工業戰線的「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累計生產原油19.1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上繳利稅第一,共為國家上繳各種資金9734億元,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原油採收率第一,主力油田採收率已突破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高出10-15個百分點,並從1976年開始,實現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持續27年高產穩產,「十五」期間年均油氣當量仍然保持在5000萬噸水平,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
⑤ 中國有石油為什麼還要進口阿拉伯國家的
這是因為中國石油可開發資源不多,即使有些儲量也比較貧瘠。再加上現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對能源需求日益增多,所以不得不進口。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儲量不僅多而且質量好,其佔世界石油、天然氣儲量的比率很高。因此阿拉伯人在安拉的旨意下發了大財啊!
⑥ 為什麼大慶有石油汽油還這么貴
因為我國現在的石油主要還是依靠進口,是根據進口的價格定價的。
國產石油占國內市場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且國外石油的開采技術更成熟相對價格更便宜。
石油已經作為國家戰備資源,儲備意義大於開采意義。
⑦ 大慶的石油天然氣是自己生產出來的還是俄羅斯進口來的
大慶的石油天然氣主要是自己生產出來的,每年生產的石油天然氣總計在4000萬噸以上;另外,通過中俄東線輸油管道,每年從俄羅斯進口1000萬噸以上石油。
⑧ 為什麼我們進口石油
我們國缺啊..人們常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若人體中血液不夠,輕則致病,重則有生命危險。對於石油進口較多的國家,如果沒有石油戰略儲備,那麼一旦石油進口中斷,在缺乏石油供應的地區必然會對各行各業產生災難性打擊,飛機不能飛,汽車不能跑,交通癱瘓,生產停滯。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能源的不斷供給來保證。
⑨ 大慶油田已為國出油50多年,給祖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在舊中國,由於石油工業落後,缺少石油,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發現了大慶油田。這一重大發現,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一頁,開始了我國石油工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大慶油田的發現。。1959年9月26號中國石油勘探隊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時值國慶10周年,所以說叫大慶油田。我國松遼盆地沉睡千萬年的黃金“驚天一噴。”大慶油田從此誕生。中國。是發現石油和使用石油比較早的國家,然而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在石油的勘探技術上非常落後。直到大慶油田的發現,在讓共和國石油工業挺起了脊樑,讓新中國一舉甩掉了“貧油”的帽子。
⑩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呢
中國也有不少油氣資源,為什麼還要進口石油?
如果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中國石油儲量不算少了,放在隨便一個國家,比如韓國、紐西蘭等,都是絕對牛逼。但放在中國就不一樣。
我們國家人口多,14億人口,平均一下,其實沒多少。
第一,我國產油量低,但需求量大,日產量滿足不了每日消費需求,所以只能靠進口。我國的石油產量僅384.6萬桶/日,無法滿足國內1280萬桶/日的消費量。而隨著國內需求越來越來多,石油產量增速卻跟不上來,這個缺口只能靠進口石油來補。2006年至2016年期間,我國的石油產量保持在0.8%的年均增速,遠低於5.2%的消費需求的年增速。
第二,中國石油儲量分布不均衡,而且開采需要大量的投時間和金錢成本。中國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地區,要麼就是海洋石油,而這些地區氣候環境惡劣,勘探難度大,投入費用高,也無法開采出優質原油,因為國內原油品質並不好,石油含碳量重,這會大幅增加煉油成本。所以,我國一些油企甚至還出海去投資和開發油田,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原油開採的品質高。
第三,我國存在大量未經開發的油田,但大多處於復雜的地理環境,具有成藏機理復雜、勘探難度大的不利特點。其次,發現油田並不等於就能開採油田,開採油田的工作和工序相當復雜和冗長,不同油田所適合的開采方式也不盡相同,這意味著開采本國油田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油企紛紛「出海」投資和開發油田,就是因為國外油田開采難度小,投資回報高。
第四,現在國外進口原油性價比最高,所以國內油企主要以進口進口原油為主,而國內的石油儲量分布不均,開發成本高,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慢慢去開發,這樣也有利於國家、民族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一旦進口原油被別國卡住了,那西北地區的原油就可以馬上開采出來,以應付不時之需。
第五,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不能讓這些自己的石油,天然氣都浪費在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