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什麼液體可以代替石油
擴展閱讀
如何審計前期費用 2025-05-21 15:56:21
部落沖突怎麼賺鑽石 2025-05-21 15:56:15

什麼液體可以代替石油

發布時間: 2022-05-20 03:44:47

1. 信納水能當汽油用嗎

不能。
信納水是由多種有機溶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常溫下為易揮發,有濃烈香蕉氣味的液體,有毒,多用於漆類、膠類溶解。汽油是汽油機的燃料。汽油是石油製品,它是多種烴的混合物,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碳(C)和氫(H)。兩者是不一樣的東西。

2. 哪些東西可以成為石油的替代品

許多年之前,就已經有人指出:有朝一日,地球上的石油將被用盡。他們建議盡早開始尋找和研究各種替代能源來代替石油。這些建議的目的在於減少人類對石油的依賴,以避免因能源的耗盡而導致嚴重問題的產生。

有些專家開玩笑說,由於油價太高,30年後,餐館將成為大多數有車一族最愛去的地方之一了,因為在那裡做菜用的植物油也可以給汽車加油,這種做法聽起來似乎是玩笑,不過,到時這可能真是惟一的解決方法了呢。

從植物中獲取各種能源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方式,它伴隨人類走過了幾十萬年。然而,現在人們用石化燃料代替了植物後,不少國家的農民就會把收割糧食後剩下的秸稈燒掉。但這是很可惜的,因為這不但會浪費能源,還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污染環境。現在,不少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點,重新開始把利用植物能源作為今後的發展方向。

幾十年以後,當玉米油、大豆油代替石油,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後,那時農民們將成為富有的「油類大亨」。也許他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以後這將成為現實。

目前生物燃料的研究焦點還集中在乙醇上,乙醇是我們日常所喝的酒的主要成份,所以又叫酒精。但這並不是惟一的出路,也不是最好的出路。乙醇是通過植物發酵獲得的,雖然它可以作為一種很不錯的燃料,但它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它不像汽油那樣具有爆炸性,而且它會吸收水分,容易引起氧化、生銹和腐蝕。假如經常用它來代替汽油使用,可能有天汽車會突然起火、油箱里長滿鐵銹,或者等著車被慢慢地腐蝕掉。

與酒精相比,植物油更是隨處都可以見到和找到,是汽油的一種更為適合的替代品,因為它和汽油的化學組成結構一樣,其分子都是由烴鏈構成的。一般汽油分子由7至10個烴鏈組成,烴鏈越短,爆炸性越強,其所能提供的能量也就越強。而植物油分子則一般由14至18個烴鏈組成。烴鏈太長是植物油取代汽油的一個不足之處,但通過一定的方式縮短植物油的烴鏈是有可能的。而且由於柴油分子是由15個烴鏈組成的,與植物油分子相似,所以,植物油的應用可以先從生物柴油入手。

植物在地球上的儲存量高達2億億噸,而且每年以1640億噸的再生速度更新。就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而言,年平均農業秸稈類物質就超過7億噸。如果能通過生物技術,有效地將其轉化為生物產品或生物能源,將大大促進中國農產品深加工業及農業產業化進程,使千千萬萬農民受益。

除了上面說的用植物油替代石油外,美國一個名叫卡爾文的科學家在巴西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橡膠樹,只要在這棵樹的樹幹上鑽個小洞,就可收獲到大量的「柴油」,因而又稱之為「柴油樹」;澳大利亞有一種「古巴樹」,從每棵樹上每年可獲得約25升燃料油,並且這種油可以直接用在柴油機上而不需特別加工;美洲香槐草是產於美國的一種雜草,它生長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從它體內,每公頃土地可以收獲約1600升燃料油。

還有一些藻類現在也是產油熱點。這些「油藻」生長繁殖迅速,生存環境范圍大,燃料油產量也很高。例如:在淡水中生存的一種叢粒藻,它們簡直就是一台產油機,能夠直接排出液態燃油。另外一些目前尚未發現有明顯經濟價值的藻類,我們也可以用它們來做沼氣原料,而那些含糖量大的藻類則可以用來生產醇類作為燃料。

總之,通過生物途徑生產燃油,不但是擴大生物資源利用的一條最經濟的途徑,對需要大量進口石油的國家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潔凈的新能源——生物汽油,對越來越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的21世紀來說,實在是一劑「良葯」!

3. 將蓖麻油和酒精混合後能否替代石油

呵呵,這個問題很值得深究的。
沒錯的,在一定領域是 可以代替的,但卻不能得到大規模推廣,具體為什麼我想你懂的(能天價買酒,就能天價買官,天價買路)。
不過石油還是不能完全被現在一些新事物所取代,所以……
正如大家所說,生活就像被強奸,與其苦苦掙扎,不如盡情享受!

4. 中國的可燃冰儲量位於世界第一,它真的能取代石油嗎

中國可燃冰儲量占據世界第1位,可燃冰能不能取代石油,應該說可燃冰它是一種類似於固態天然氣的東西,所以它本身跟石油不是一個性質,天然氣本身的燃燒是非常清潔的,因為它燃燒只會產生氧化碳,不會產生其他的雜質,不像是石油提煉出來的汽油,柴油等燃燒的時候會產生很多污染空氣的東西。

而且如果等石油消耗殆盡,這100多年甚至是200年的時間,這期間科技發展到什麼的程度會不會出現比氫氣還要高效成本更低,並且對環境污染更小的東西這都有可能的這個東西說不準,因為你10年前都想不到科技能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程度,更不要說是100年之後能源的結構到底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5. 如果石油被人們耗盡了,有什麼物質可以替代嗎

如果石油被人們耗盡了,有什麼物質可以替代嗎?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是我們的常見能源物質,這是非常重要的,如發電或煤的主要能量來源,也是冬季加熱的主要能源來源。該油被稱為「工業血液」,也是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所需的燃料離不開,而天然氣是每個家庭所需的能量。因此,這能量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未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被用完,我們應該如何生活?替代方案出現但個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那麼第二天應該用什麼?有任何能量嗎?事實上,許多專家都擔心了這一點,許多人認為,根據目前的人類消費,即使他們甚至沒有使用它500年,只有20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傳統能源基本上是筋疲力盡!那麼時間,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材料作為能量替換它們?我們的生活會扭轉嗎?

6. 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石油

暫時來說,能夠大批量用於民用的還沒有。
誰現在敢說自己能解決能源問題,福布斯上比爾蓋茨也要給他往後讓一位。

7. 最有可能替代石油的能源是什麼呢

可燃冰。

目前發現的可燃冰儲量大約是化石燃料綜合的2倍,在全球被科學家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燒值高、清潔無污染等優點,燃燒後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未來,可燃冰成功商用後,我們目前日常家裡灶台、熱水器都將可用可燃冰替代天然氣。甚至可燃冰還可替代目前的汽油、柴油、天然氣為汽車提供動力能源。但加滿同樣體積的油箱後,可燃冰汽車可跑得更遠,燃燒後排放的污染也小得多,可減少對大氣污染。

據央視報道,若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能跑5萬公里。

(7)什麼液體可以代替石油擴展閱讀

目前可燃冰常規開采方法主要有:熱激發化學試劑法、二氧化碳置換法、降壓法等。我國試采使用深水半潛式平台通過降壓進行開采。此次中國成功試采可燃冰的「藍鯨1號」,是全球最先進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台,由中集集團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

我國是可燃冰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和青藏高原凍土帶,通過先後15年的調查和評級,南海海域預計有740多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青藏地區又發現了350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未來探明的可燃冰可能還很多。

8. 地球有什麼能源可以完全替代石油

地球是一個資源豐富的生命星球,人類是地球的霸主,而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資源和能源。從古至今,人類都在跟能夠打交通。遠古時期,人類的祖先學會了鑽木取火,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以木材為主。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地下煤炭資源被發現和利用,一直延續到現在,煤炭仍然是人類的主要能源原材料之一。

如果煤炭,石油等能源慢慢使用量減少甚至停上使用,那麼必須要找到一種新的能源來替代它們,否則人類文明的前進的腳步將會減緩或停上。那麼地球上還有什麼新能源能夠取代煤炭和石油呢?其實科學家已經找到了這種能源,它就是可燃冰。

可燃冰也是地球上的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環保,不像煤炭和石油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可燃冰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所謂的可燃冰其實就是甲烷和水的混合物,90%的甲烷成分結合10%的水分。我們都知道甲烷是一種可燃氣體,也很容易點著,而且溫度也不低。因此可燃冰也是遇火即燃,非常容易燒著,溫度也是不低的。

如果可燃冰要取代煤炭和石油,那必須要有豐富的儲量才行。科學家通過探測發現,可燃冰的儲量非常驚人,它並不在地底之下,而是在深海之中。我們都明白,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海洋才是地球的主導,而海洋裡面的資源也是豐富的。可燃冰是海洋中的資源,它的儲量遠超煤炭和石油。


如此儲量豐富又清潔環何的能源,那還不趕緊開采出來使用啊,到時候就可以放棄使用煤炭和石油。雖然這個想法是非常美好的,但要開采可燃冰可不是件容易的,它比開採石油難度要大了好多倍。中國最早在1998年就開始嘗試開采可燃冰,現在也不過是能夠初步穩定產氣,能夠開采極少量的可燃冰,離真正的商業化量產還差得很遠。

除了中國,世界上其它大國強國也都在探索可燃冰開采技術,那開采可燃冰到底需要面對哪些難題呢?首先,可燃冰是處於深海之中,要在低溫高壓的特殊環境中取得成型的可燃冰,必須要使用配套的低溫,高壓技術,還要需要能夠在深海中開採的取樣器。

可燃冰跟石油可不同,石油雖然在深海中也是儲量豐富,但它是液體,可以鑽探到海洋深處,然後打入管道,用泵將石油抽上來即可,這對於現在的科技來說都不是難事。但可燃冰是固體,就像地下煤炭一樣,是一片片連接在一起,想取出可燃冰首先就要將可燃冰破碎。但深海中可不像礦洞那樣,機械可以輕松方便使用,深海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普通的機械是無法使用的。


現在的海洋鑽探設備可以鑽探到可燃冰存在的位置,但想要將它們輸送到海面上可不容易,而且開采可燃冰還有一個更難解決的事,那就是甲烷的大量泄漏。剛才說了可燃冰的成分,我們都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是一種易燃的氣體,同時也是溫室氣體,它的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還厲害。

如果沒有先進安全的開采技術,冒然鑽探開采,有可能會讓海底之下的大量甲烷泄漏出來,這對環境的破壞將會更加嚴重,直接導致全球氣溫的更快升高,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是人類無法承受的。不過,人類的科技在快速發展,開采可燃冰的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安全穩定地大量開采可燃冰,那個時候,可燃冰會走進千家萬戶,再也不用污染嚴重的煤炭和石油。

9. 聽說現在有什麼。用植物提煉出來的油,可以代替汽油

汽油主要成分為C4~C12脂肪烴和環烴類,由石油裂解得來的。用植物提煉出來的油完全代替到目前為止那是不能的,不然就解決了發展過程中能源這一瓶頸了,但可以添加其他物質到汽油中來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如燃料乙醇,巴西這一塊做得挺好,不過人家甘蔗,木薯多啊。美國在新一代生物燃料研發上取得新突破,研究人員已成功利用生物技術直接從植物纖維素中提取出異丁醇,無論從燃燒效率還是生產和使用成本來看,這種生物燃料都比乙醇更適合作為汽油的替代品。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還處於上升階段,還沒到大面積推廣使用。

生物柴油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黃連木,
油楠,麻風樹(很有潛力)
等油料林木果實以及動物油脂、廢餐飲油(地溝油正確處理途徑啊)等為原料製成的液體燃料,是優質的石油柴油代用品。

10. 在未來水可以代替石油

水不可能啦。。。。

以下摘自美國《科學雜志》

人類能源的新希望

可燃冰的學名為「天然氣水合物」,是天然氣在0℃和30個大氣壓的作用下結晶而成的「冰塊」。「冰塊」里甲烷佔80% 99.9%,可直接點燃,燃燒後幾乎不產生任何殘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都要小得多。西方學者稱其為「21世紀能源」或「未來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轉化為164立方米的天然氣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學家估計,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圍約4000萬平方公里,占海洋總面積的10%,海底可燃冰的儲量夠人類使用1000年。

隨著研究和勘測調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發現的可燃冰逐漸增加,1993年海底發現57處,2001年增加到88處。據探查估算,美國東南海岸外的布萊克海嶺,可燃冰資源量多達180億噸,可滿足美國105年的天然氣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圍可燃冰資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據專家估計,全世界石油總儲量在2700億噸到6500億噸之間。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資源將消耗殆盡。可燃冰的發現,讓陷入能源危機的人類看到新希望。

重大戰略意義下的聯手勘測

2004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學家從香港登上德國科學考察船「太陽號」,開始了對南海42天的綜合地質考察。通過海底電視觀測和海底電視監測抓鬥取樣,首次發現了面積約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鹽岩。

中德科學家一致建議,將該自生碳酸鹽岩區中最典型的一個構造體命名為「九龍甲烷礁」。其中「龍」字代表了中國,「九」代表了多個研究團體的合作。同位素測年分析表明,「九龍甲烷礁」區域的碳酸鹽結殼最早形成於大約4.5萬年前,至今仍在釋放甲烷氣體。

中方首席科學家、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總工程師黃永樣對此極為興奮,他說,探測證據表明: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儲量,就已達到我國陸上石油總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積5242平方公里,其資源估算達4.1萬億立方米。

我國從1993年起成為純石油進口國,預計到2010年,石油凈進口量將增至約1億噸,2020年將增至2億噸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開發可燃冰資源,對我國的後續能源供應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意義重大。

黃永樣介紹,在未來十年,我國將投入8.1億元對這項新能源的資源量進行勘測,有望到2008年前後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進行可燃冰試開采。

戰略性與危險性共同打造的「雙刃劍」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進行可燃冰的研究與調查勘探。

1960年,前蘇聯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第一個可燃冰氣藏,並於1969年投入開發,采氣14年,總采氣50.17億立方米。

美國於1969年開始實施可燃冰調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能源列入國家級長遠計劃,計劃到2015年進行商業性試開采。

日本關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邊海域的可燃冰調查與評價,鑽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塊礦集區,並成功取得可燃冰樣本。它的目標是在2010年進行商業性試開采。

但人類要開采埋藏於深海的可燃冰,尚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有學者認為,在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礦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壞,都足以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泄漏。另外,陸緣海邊的可燃冰開采起來十分困難,一旦出了井噴事故,就會造成海嘯、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災害。

由此可見,可燃冰在作為未來新能源的同時,也是一種危險的能源。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一柄「雙刃劍」,需要小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