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現1億噸「超級油田」,石油為什麼用不完
石油作為一種戰略性的能源物質,之所以到今天還沒用完,是因為石油資源會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的進行再生,也就是說,可能一些石油從地下抽出來以後,它會慢慢的隨著時間的發展,再產生出石油,這樣就使得對於石油的使用,可以做到源源不斷;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人類加大了對於石油資源的探測,無論是在大草原上,還是在叢林地里,或者在廣闊無邊的大海上,我們都能夠看到一座座石油開發設備。通過有效的探測,我們能夠發現更多的石油資源,為我們所用;另外,雖然現在的機器社會里,根本離不開對於石油的使用,但是,人類的節能意識開始增強,人們發明了很多隻需要電力,就能啟動的機器,這樣能夠有效的避免石油的大量使用,幫助我們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石油資源。
就目前而言,我們利用的石油資源並不是特別多,所以石油資源還有很多。
㈡ 我國石油資源稀缺的原因
我國石油儲量並不少,但地質條件復雜,開采難度大成本高,採收率低,加上國內石油消耗量大,使我國石油資源較為短缺,對外依存度較高
㈢ 中國產的石油那麼多,都到那兒去了,為什麼不夠用,出口了嗎
石油產品非常豐富,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 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其中, 各種燃料產量最大, 約占總產量的90%; 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 產量約佔5%。 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 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我國今年來工業的迅速發展,產油始終沒有能滿足需求,雖然以前曾出口過一些石油產品,但也不過是九牛一毛。我們現在從國外進口石油是很多的,其原因是除了石油消耗外還考慮建立石油儲備,像美國一樣。
但是,實施情況是一直消耗著。
㈣ 塔里木盆地石油儲量,已超170億噸,為啥我國還從國外進口石油
在大家心目中,黃金可以說已經是非常寶貴了,但是和石油相比,他就顯得更加珍貴。不僅和黃金一樣不可再生,而且作為能夠運用到各個領域的他,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對於這樣一種寶貴的消費品,可以說沒有任何一種能源,能夠代替他的地位。而我國塔里木盆地石油儲量,已超178億噸,為啥我國還從國外進口石油?
石油已經成了不能缺少的資源
大家對於石油可能更多的人會認為他是用於工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能源,而石油的運用其實已經滲透到我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在石油的開采上我們是有非常多的問題,但我們也不會因此放棄繼續勘探。其實沒有過度開採的原因也是響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畢竟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過度的開采只會讓我國更容易被其他國家拿捏。而我國也是一直在進行各個方面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製造新能源。使用更環保的方式去進行資源的使用。
㈤ 歸根結底中國的所有油田生產的油是不是不夠中國用的
歸根結底,中國所有的油田生產的油是不夠中國用,因為中國呢生產的。原油需求量比較大。
㈥ 為什麼石油總是用不完
你的這個問題完全就是一個文字游戲:首先,我們說的1億年並不是精確的,目前人類的科學認知水平還沒有能力把那麼遙遠的歷史精確到年.再者,石油的形成不光光是時間能夠完成的,而是在當時由於地球氣候急劇變化生物大量死亡,同時地殼運動劇烈,生物屍體還沒來得及腐化就被厚重地表掩蓋,在這些條件的共同的作用下才產生了石油.因此目前使用的石油均是那一時期形成,後世便沒有再出現這樣的條件,也就沒有大量石油的產生了.然後,我們使用的石油均是那一時期產生,後世已不再有,所以不存在你說的用不完的情形.最後,即便如你這中邏輯所說,但是想過沒有,石油形成是需要大量地理和生物條件的,我們的機械已開采,整個地殼環境就已大變,就不再擁有產生石油的條件了,那麼又何來差一年只說
㈦ 為什麼中國的石油少
按美國地質調查所的測算,世界已發現油田的儲量增長可達998億噸,佔全部資源量的21.8%,為剩餘可采儲量的76%。中國的勘探程度中等,大致按以上比例,在2025~2030年間已發現並投入開發的油田約新增可采儲量17.8億噸,平均每年約增0.6~0.7億噸。此期間,西北、海域以及作為戰略後備區的西藏高原都可望發現新的油田,期望它們每年增加可采儲量0.7~0.8億噸。以上的儲量增加可使剩餘可采儲量大致下降,或僅有小幅度降低。因而中國的石油產量可望到2015年左右達到峰值的1.8億噸。此後產量低速下降,直到2030年,中國仍然可能是年產石油超過億噸的石油大國,可見,中國石油有巨大的潛力。
但按國土和人均值計,中國石油相對貧乏,人均剩餘可采儲量僅為世界人均值的8.1%。顯然,中國近十餘年來石油產量上升的速度太慢並不完全是人為的因素,它更主要的受我國石油相對貧乏、增儲上產難度大這一客觀因素的影響。
也就是說 我們的石油總量還是可以的,但人均持有量就少點,所以我們的石油少咯。所以我們要多坐公車,少坐私家車。
㈧ 為什麼我國石油這么少
不是石油少,其實我國的石油年產量加上進口量屬於世界上的高消費國。成品油的直接影響是煉油量,我國也屬於產量較高的國家,且汽車數量不像發達國家那樣多,按說是足夠的。但是中國的經營體制石油問題的,正是所謂的壟斷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油荒。目前的成品油定價仍然由發改委決定,正醞釀下放定價權,但我想應該作用不大。
㈨ 中國人自己的石油都不夠用,為何還出口石油到國外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以及突破。例如我國的基建領域、貿易領域、勘探領域以及製造業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甚至有不少國家,還特地遠赴中國,請教中國這方面的技術以及見解。
我國較低的出口價,也是為了吸引更多國家,進口我國提煉的成品油,以此打開中國的市場,在成品油的貿易上,我國能夠從中獲得不少利潤,也是一個發展國家經濟的方式,所以印度人的說法,只能說是見識太淺,沒有了解清楚就如此評價,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