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1977年開始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對美國有什麼影響
美國從1977年開始,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時能源危機不斷爆發。美國石油主要來源於中東地區,當時埃以矛盾加深,不僅直接影響到美國在中東的石油利益,同時可能導致蘇聯對該地區的進一步滲透。因此,卡特下決心要扭轉這種不利於美國的局面。
㈡ 美國人為什麼消費那麼多石油
一、美國的經濟發達,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包括許多行業化工、醫療需要從石油中煉取原料生產,另一方面許多動力是由石油提供的。
二、很重要的原因是由於美國的家庭汽車是全球最多的,柴油和汽油的需求也是全球最多。
三、美國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這裡面從戰斗機到航母都是「吃油的魔鬼」。
四、美國為了規避石油上漲的風險,進行大量的石油儲備。這個意思就是說,即是美國人今後一個月不用一滴石油,美國政府也會進口石油,來規避石油價格上漲的風險
㈢ 為什麼石油結算非美元不可美國會從中得到什麼利潤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無形中掠奪全球資源。
如果其他國家不用美元進行支付石油錢,美軍就可以阻止石油運行,就比如美國,可以給伊朗下的石油禁令,讓伊朗的輪船不能在海口上停靠。當然美國也不可能做無用功,肯定是有利益可得,美國不可能白白為其他國家做嫁衣。用美元做石油的通用貨幣,美國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掠奪全球的各種資源。可以隨便印美元,為什麼明明美國的財政已經赤字了,還能保持經濟強盛的原因。
㈣ 美國弄敘利亞和伊朗問題,把油價弄得那麼高,對它有什麼好處嗎
呵呵,請問你知道美國的石油公司有多厲害么?石油價格高,美國石油巨頭利潤爆發,繳稅也爆發,員工也獲益,帶動相關就業,這還沒有包括石油美元和金融的決定性意義--賣石油的不用美元結帳全球投資基本都得窮死.只要油價沒有到美國無法承受的程度,價格高價格低都是美國唯一影響的,而且美國橫豎都獲益,至少絕對不會受到損失.
㈤ 美國賣儲備油庫的石油是為了賺世界各國的錢,還是只賺能源需求國的錢
美國是為了全世界各國的錢。美國作為世界上非常強大的國家,在經濟實力上非常強大,但是美國對於世界石油資源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美國通過儲備油庫來達到自己的經濟利益。
中東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地區的觀念是通過石油來換取了很多的財富。但是美國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不可能依靠著在中東進口石油,美國想通過賣儲備油庫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㈥ 石油上漲有哪些好處
第一,肥胖已經成為美國的流行病。油價上漲可以使人們減少駕車時間,通過步行和騎自行車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第二,高油價可以促進油電混合汽車和電力車的發展。
第三,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投資家正在投資於風能和太陽能。清潔能源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四,人們已經開始合夥使用汽車、搭乘公共汽車上班,並且把順路可以辦的事情合在一起做。這樣就可以節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第五,美國的一些州正在醞釀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比如猶他州最近就在制訂法律敦促政府實行這一制度。這就可以使大量的汽車免於使用。誰又能不喜歡每周三天的周末時間呢?
第六,車主駕車時加速的少了,在通過路口時不再需要猛踩踏板了。這不僅會節約汽油,還可以減少生命的損失。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五個月車禍的死亡人數減少了9個百分點。
第七,人們正在逐漸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使用,這就意味著減少對石油的開采、減少對對空氣的污染、減少對環境的損害。
第八,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能源和合成燃料,為消費者提供了干凈和無害的能源,有助於環境質量的提高。
第九,當石油作為能源成為過去,由於爭奪石油而帶來的戰爭就會自然終止,世界就會真正實現能源安全。
第十,由於有更好的能源可供使用,我們不再需要在敏感地區開採石油,比如北極圈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實際上,如果把這一帶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對外開放,石油公司的獲利可能會比每年幾個月時間的石油開采更多。有時候,選擇、靈活和變化意味著文明程度的提高。
㈦ 美國的「石油農業」它的特點是什麼,有什麼優勢
"石油農業"是指以美國為代表的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現代化模式,之所以被稱為"石油農業"是因為它大量的使用以石油產品為動力的農業機械,大量使用以石油製品為原料的化肥、農葯等農用化學品。
㈧ 美國的國內的石油資源多不
美國石油儲量豐富,是石油生產大國。據美國能源部情報局公布的統計數字,美國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209億桶,居世界第11位;2007年美國石油日產量達510萬桶,居世界第三。得克薩斯、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灣是美國主要產油區,其中,墨西哥灣地區集中了美國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海上鑽井平台,石油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25%。
出於長遠能源戰略和環境保護等多種原因,佔全美近海水域85%的大西洋、太平洋和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水域均不允許近海石油開采。而美國能源部依據25年前的數據估算,這些區域可開採石油180億桶、天然氣76萬億立方英尺。
據新華社電 美國總統布希14日宣布解除在美國近海開採石油的行政禁令,並希望國會採取類似措施廢除相關法律禁令,以應對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局面。如果放開近海石油開采,美國原油生產量最多能增加180億桶 1.美國中部,密西西比河中游堪薩斯州,密蘇里州一帶;
2.美國南部,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一帶;
3.美國飛地阿拉斯加洲北部以及近沿岸一帶;
4.得克薩斯州沿岸墨西哥灣一帶
㈨ 石油漲價美國有什麼好處
對美國來說 咱漲價對他們沒什麼太大的好處吧
美國儲備了大量的原油 他們自己的油田是不開採的 這樣到了能源危機的時候就能 用石油武器遏制其他國家
不過了 可以解決美國目前的經濟過剩危機,還有戰爭。。。
㈩ 石油的重要性急急急
石油的重要性
在石油這一問題上,核心通貨膨脹與實際通貨膨脹之間的差異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石油是能源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而能源則不包括在核心通貨膨脹之內。顯然,石油價格一直都處於不斷波動之中,但除非你可以證明目前石油價格的高企只是暫時性的,而在未來的幾年間其價格將出現回落,我們才可以忽略石油在通貨膨脹中所產生的影響。但事實上,從目前來看,油價不但沒有大幅地回落,相反地,它還在不斷地飆升,並不斷地創造新紀錄。
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謬論認為,石油在美國急劇增長的服務型經濟中所起的作用正日趨衰微,石油的重要性相比於先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是的,能源支出所佔GDP的比例已經從1980年的14%下降到了現在的7%。然而,僅以此為論據,認定美國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性已經降低則是非常荒謬的。華爾街的分析家自然樂意接受這個存在缺陷的邏輯思維,以達到其掩蓋重大經濟問題的目的。
誠然,現在的美國是從國外進口很多原本是由其自身生產的商品,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性已經降低。事實上,由於現在需要更多的能源來運輸進口商品,美國經濟比先前更容易受到油價的影響。雖然國外的石油消耗並不會直接影響到美國的GDP,但卻影響到我們所購買的任何商品,不管它是產自國內還是由國外進口。
比如說,1980年在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購買一雙鞋,或許就是在附近哈特福德的工廠生產的。由於生產這雙鞋所需的石油是在國內消耗的,所以被直接計算在了美國的GDP中。然而,在今天,我們所購買的這雙鞋或許是在中國生產的,所以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石油現在並沒有計算在美國的GDP內。相反地,其成本則通過鞋的價格間接轉移到了美國的消費者身上。由此可見,石油的成本是隱藏在了進口商品的價格之中。
然而,由於鞋是在中國生產的,所以還需要繞經太平洋運到美國,而現在在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石油同1980年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此外,這些船隻空返中國所需的額外成本也間接地轉移到了美國消費者身上。這些鞋運抵位於加利福尼亞的港口之後,還需要用卡車運到3000英里之外的東海岸。顯然,在國內運輸期間所消耗的石油——這當然是計算在美國GDP之內的——也遠非1980年相比,因為當時那些鞋的運輸距離還不足100英里。
日益增長的非能源密集型產業,尤其是金融服務業將確保整個經濟遠離高昂的能源成本,這實際上也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謬論,因為能源成本的高企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利率,而利率又是金融服務業和其他非生產性企業的一個核心成本因素。
高昂的能源成本必將拉動消費價格,尤其是那些能源密集型進口商品的價格。這樣一來,美聯儲所謂的關於通貨膨脹仍在可控制范圍之內的說法就失去了根基。而通貨膨脹一旦成為現實,除了長期利率相應地提高之外,短期利率也會有更大動作。屆時,不管是長期利率還是短期利率,都會遠遠高於現在的水平。
高達兩位數的利率對金融服務業和其他利率敏感性產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如果再考慮到它對虛高資產價格的影響,那麼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盡管存在各種自私自利的言論,但事實上,美國從沒有像現在一樣如此依賴石油。油價的高企最終將導致利率的提高,而利率的提高又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致命的影響。因此,我們絕不能忽視油價高企所帶來的種種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