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之城大慶發生了什麼事
擴展閱讀
翹睫工具有哪些 2025-07-29 09:25:07
遼寧摩卡咖啡什麼價格 2025-07-29 09:24:20

石油之城大慶發生了什麼事

發布時間: 2022-05-15 04:07:47

⑴ 有油城之稱的大慶,為何沒能成為全黑龍江省的經濟中心

歷史上有過,但是產業結構單一,嚴重依賴石油經濟的大慶市亢不可久,後勁不足跌落寶位。


大慶嚴重依賴油氣資源,油氣能源豐富,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包括能源開采加工。當時的大慶沒有思考這么深遠,石油是大慶的名牌,大慶就全力打造這一牌子。因此也取得非常輝煌的成就,創造了我國石油工業的“三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油田採收率第一和上繳利稅第一 。這是大慶市最輝煌的時期。

最近實行“油頭化尾”期望帶動大慶經濟轉型升級發展。這個項目存在的原因是大慶雖然石油開采量下降,但是大慶依然擁有比較龐大的石油未開資源。領導們改變思路改變以往單一的能源開采項目,希望把蛋糕做大做多對石油進行深加工處理。發揮能源城市的優勢——丙烯等既有石油化工基礎。石油開采出來不要草草往外運,在大慶市內加工在出售。目的是延長石化產業鏈條,產業鏈增加了就會增加就業工人,這樣不但增加了稅收,也保證了人民就業。


同時投資其他第二產業領域, 培養列如汽車製造及配套、中高端農副產品加工等其他產業鏈。期望多條腿走路穩。


與此同時,中俄石油管道也經過大慶。這對大慶原油加工業來說是重大保障,這就相當鬥地主發牌必有小王,有這條中俄石油管道大慶就不會餓死。未來的大慶只要發展好了,未必沒有再次向第一發起挑戰的可能性。

⑵ 大慶油田枯竭了嗎

大慶油田沒有枯竭,現在還在使用當中。大慶油田於1959年發現,1960年投入開發,是我國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特大型陸相砂岩油田之一。油田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松嫩平原北部,由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朝陽溝、海拉爾等油氣田組成。

大慶市,別稱油城、百湖之城,是黑龍江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黑龍江省西部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和石化工業基地,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市轄區、3個縣、1個自治縣,總面積2216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44.79平方千米。據2020年3月大慶政府官網顯示,大慶常住人口320萬,戶籍人口272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7.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52.8%

但是曾今的覺金礦卻變成了一種負擔。大慶有中國最大的油田,該市的困境映射出了中國所面臨的一個更大的現實:曾是主要石油出口國的中國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之一。大慶等油田日漸老化,開采成本增加,而從其他地方購買石油往往更劃算,而且要滿足不斷上升的需求的話也必須這么做。

如果保持當前的產油水平,大慶油田大約五年後便會徹底枯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不斷下跌的國內產量,中國將原油進口的規模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這些交易主要是一批私人煉油廠所驅動,它們在去年獲得了原油進口配額,此舉是北京為了削弱國有能源公司對市場的壟斷而採取的多項措施之一。因為規模小,這些煉油廠被稱作「茶壺煉油廠」,由於市場份額有限,它們一直舉步維艱,但有了原油進口許可後,它們馬上開始利用低廉的全球油價,獲得更優質的原油也意味著它們能夠更平等地與國有巨頭競爭。

而在中國國內,這些變化加劇了原本就困難重重的國有石油公司的壓力。對周波一家來說,這意味著以大慶油田為中心的生活可能無法再繼續下去了,「石油子弟」這個說法很快也將成為歷史

⑶ 大慶石油會戰是什麼時期

20世紀50年代末,在東北松遼平原發現了石油,面積多大,儲量多少,都還是個未知數。國家組織了石油大會戰,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採取了邊勘探、邊開發、邊建設的「三邊」方針,在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吹響了石油會戰的號角。

大慶石油會戰是在比較困難的時期、比較困難的地區、比較困難的條件下開始的,並在戰勝各種困難中取得了勝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蘇聯撤走專家、撕毀合同。很明顯,依靠外援這條路走不通。當時國家由於實行「大躍進」經濟政策造成的失誤,以及連續三年自然災害,使國民經濟陷入困境,拿不出足夠的資金開發大慶油田。而且大慶油田地處東北,冬季嚴寒,夏季沼澤,吃住都成問題,自然環境惡劣。為此,石油工業部決定集中優勢兵力,以打「殲滅戰」的形式,組織石油會戰。這一重大舉措,立即得到黨中央的批准和支持。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石油工業部《關於東北松遼地區石油勘探情況和今後工作部署問題的報告》。2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從當年退伍兵中動員3萬人交給石油工業部參加開發大慶地區新油田工作」的決定。不久,中央軍委又決定給大慶分配3000名轉業軍官。1960年3月,1萬多名由新疆、玉門、四川、青海等老油田來的石油職工和3萬多名解放軍轉業官兵及大專院校學生,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雲集大慶。國務院各部門和黑龍江省支援石油會戰的幹部工人,也陸續到達大慶地區,揭開了氣壯山河的大慶石油會戰的篇章。

會戰伊始,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戰隊伍,陸續到達指定的區域,自己動手搭起了帳篷,有一字形的,有院落式的,還有重疊式的,在這個大草原上安營紮寨,投入到了會戰的洪流之中。路在何方?茫茫大草原一望無際,人煙稀少,幾乎沒有現成的路可走。由於會戰人員、車輛的來來往往,逐漸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小道和大路,給草原勾畫出了新的交通線。

大慶石油會戰初期,遇到了生產不配套、生活條件差的矛盾和困難。面對這些矛盾和困難,是迎著困難前進,還是畏難不前?4月29日,大慶石油會戰萬人誓師大會在薩爾圖草原上召開(圖2.6)。「鐵人」王進喜代表5萬多名石油會戰職工吼出了「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鋼鐵誓言。一場千軍萬馬戰大慶的艱苦創業歷史,從這一天開始譜寫。石油會戰職工夏季站在沒膝深的雨水中施工,冬季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野外堅持生產。水,在會戰中是多麼重要。沒有現成的水井,多是就地挖井,或是在附近的水泡內取水。雖然水質不好,但還是解決了燃眉之急。開鑽打井要用水就從臨近的水泡內取水,有時候是由人排成長蛇隊形,用臉盆、水桶從水源向井場傳遞,以保證鑽井用水。

圖2.61960年4月召開大慶石油會戰萬人誓師大會

從全國各地調運來的設備、物資器材,都要在薩爾圖車站集散,使這個區區彈丸之地,只有三股道岔的末等車站,不堪重負。站內站外,凡是能卸貨的地方幾乎都堆滿了物資器材。為了減輕車站的壓力,晝夜有人員值班,貨車隨到隨卸,並把卸貨地點從薩爾圖車站向東西延伸到讓胡路、龍鳳、安達等車站。同時還組織人員採取了螞蟻搬家式的戰術,凡是人能扛得起、搬得動的貨物,都由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靠人力去完成。那些笨重的機械設備則由少數的吊車、卡車吊裝外運,盡量減少在車站積壓的時間。在會戰中已經沒有休息日和工作日的區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還有近2小時的班務會,總結當日工作布置次日工作。在那會戰的日日夜夜,嚴寒酷暑,都不曾阻止會戰的腳步。為石油拼搏,為國家作貢獻,雖苦猶榮,累而無怨,這是會戰隊伍的心聲。

「干打壘萬歲!」在一次萬人大會上,是石油工業部康世恩副部長喊出的鏗鏘有力而又充滿激情的一個口號。也正是那數以萬計的干打壘房屋,使會戰職工家屬在這茫茫大草原度過了第一個嚴冬,沒有凍壞一個人、一台設備。干打壘施工進入高潮之時,也是雨季來臨之際。一批房打起來了,一場大雨使它們頃刻間化為一攤泥土。大雨過後,清理了現場又繼續打。就是這樣打打塌塌,塌塌打打,經過幾個月的拼搏,一幢幢干打壘房屋在戰區拔地而起,為草原增色不少,為石油會戰解決了後顧之憂。在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天當房屋地當床,棉衣當被草當牆,五兩三餐保會戰,為國奪油心歡暢」。通過大規模的油田勘探,迅速探明了一個面積達860多平方千米、儲量達22.6億噸的特大油田,打破了陸相沉積貧油的觀點。與國外同類油田相比,美國拿下東得克薩斯油田用了9年,蘇聯拿下羅馬什金油田用了3年,而大慶油田從第一口井噴油到1960年底探明大慶長垣儲油麵積,只用了1年零3個月,「高速度、高水平」拿下了大慶油田。

按照「邊勘探、邊開發、邊建設」的方針,在全面勘探的同時,又開展了油田開發試驗工作。油田規模不斷擴大,原油產量不斷上升。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生產原油97萬噸,緩解了國家缺油的局面,解決了會戰資金不足的困難。到1963年底,原油年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噸,生產原油439.3萬噸,佔全國原油總產量的67.8%,為中國石油自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63年12月3日,周恩來總理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由於大慶油田的發現和建成,中國需要的石油已經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依靠「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大慶油田的發現,打破了中國是「貧油國」的論調。大慶石油會戰為改變中國石油工業面貌,做出了重大貢獻。

氣壯山河的大慶石油會戰,在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譜寫了光輝奪目的篇章,至今仍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它的歷史功績怎麼評價也不為過,人們將它概括為三大歷史性貢獻。

第一,大慶會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有力地支持了我國國民經濟度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嚴重經濟困難。當時國家被迫中斷「二五」計劃,實行經濟調整,大批工廠和項目「下馬」,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就在這個時候,蘇聯當局又撕毀合同、撤走專家,從蘇聯進口石油產品銳減,全國成品油供應緊張,城市公共汽車背上煤氣包,軍隊執勤、訓練受到嚴重影響,國家安全遭遇空前威脅。也就在這個時候,大慶石油會戰只用一年零三個月時間探明22.6億噸石油地質儲量,並在三年半時間里建成600萬噸/年原油生產能力和100萬噸/年煉油加工能力,生產原油1166.2萬噸,上繳利潤和折舊10.7億元,實現了國內石油產品基本自給。從而有力地支持了國家度過嚴重困難,頂住反華勢力的壓力,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堅定了全國人民獨立自主建設社會主義的決心和信心。

第二,大慶石油會戰創造的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會戰模式,是在當時經濟體制下對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探索。大慶石油會戰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促進了中國石油工業的高速發展。

第三,大慶石油會戰中形成的「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優良作風,激勵和培育著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成為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鐵人」王進喜成為一代石油人的楷模,大慶精神成為一代石油人的共同價值觀。石油職工發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攻堅克難,越戰越強,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⑷ 有石油之城美譽的大慶,如今的狀況如何

有石油之城美譽的大慶,如今的狀況已經不復從前,急需轉型。眾所周知,大慶是靠資源迅速發展起來的,但是石油的數量減產,增長速度減緩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大慶的經濟滑坡非常嚴重,不僅是零增長甚至都是負增長,讓人唏噓不已。大慶油田,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了解的,畢竟王進喜的事件是我們從小就學過的先進事件。昔日的大慶,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如今的大慶卻在艱難的維系著資源城市的名頭。

因為生態不好,大慶的氣候也是非常失常的狀態,氣候連年乾旱,春天和秋天風比較大的時候,竟然會有沙塵暴之類的跡象,讓當地的民眾已經苦不堪言。不僅如此,大慶因為開採油田,地下水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水資源也是嚴重不足的。縱觀大慶市總用水量,大約在二十六噸左右,但是大慶實際的存水量卻在二十二噸,缺口達到了四噸,並且是可持續性的缺水,可見地下的水資源已經是漏斗的狀態。總而言之,大慶的轉型刻不容緩,搞好生態環境也刻不容緩。

⑸ 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下,石油城大慶人民的生活受到實質性影響了嗎

鋼鐵業,減產。
汽車業,裁員。
製造業,死一半。
建築業,萎靡。
運輸業,受拖累。
節能減排型企業,受親睞。
工業設計、包裝營銷、品牌創意得到發展。
社會保障加速建立。
銀行業,面臨倒閉。


這次危機,美國需要大量資金救市,美國政府可能會購買中國的國債,中國從中會獲得一定的收益。

美國次貸危機給中國企業以相對較低的成本並購國際知名企業提供了機會。

由於中國銀行持有一定數量的次貸債券,美國次貸危機給中國銀行造成損失。這次危機為中國銀行上了深刻的一堂課,中資銀行「走出去」投資要更加關注投資風險,把損失減少到最少程度。

為了增強資本的流動性,美國撤回一些在華資本,迴流到美國國內。這有利於減少在中國國內的國際熱錢,外資撤走,房市賴以生存的支柱坍塌,房價會一落千丈。


中國股市跟隨全球股市下跌。

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其負面影響仍在深化,美國經濟疲軟直接導致對我國出口商品需求減緩,經濟增長放緩。

次貸危機導致美聯儲大幅降息,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而人民幣升值會帶動國內商品價格上漲 ,導致老百姓財富縮水 。人民幣升值也會對中國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壓力。

為了救市,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如再濫印鈔票,將導致通脹及貨幣貶值,並對中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帶來巨大損失。

美國救市可能向中國購買國債,美政府用國債置換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美金融機構再利用資產置換增加的資金,投資於中國。換言之,就是中國用流動性較好的優質資產,置換了美國流動性較差的資產,等於是中國「被迫埋單」。即美國拿中國的錢來投資中國,賺取高額利潤。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發緊密,如果要說對本次危機中國能完全免疫,這是不可能的。中國既然是世界上重要的經濟實體,那就不可能不受危機的影響。

不過,中國本身有較獨立的經濟體系,中國政府本身有較強有力的經濟控制能力,中國本身也有相當深厚的實體經濟實力,這些特點,決定了中國在面對這場危機的時候有足夠的應變能力和自主能力。而不會像日本、韓國那樣,由於對美國經濟依賴太深,而在經濟調控中投鼠忌器、無從施展;也不會如拉美國家那樣,由於經濟控制能力不足、經濟泡沫過多,而在危機到來時積重難反。

從前幾次世界性經濟動盪中我國政府的表現來看,中國政府具有很強的經濟調控能力,具有豐富老練的經濟調控手段,因此,我們應該做的,其實並不復雜,那就是相信政府的能力,支持政府的行政措施,不為居心叵測的謠言所迷惑、不因暫時可能的困境而慌張。
大慶不是沿海城市所以影響少了些 但是我們並不是孤立的,所以還是多多少少受到影響的

⑹ 黑龍江大慶兩車迎面相撞,3人死亡,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我們國家發生的交通事故變得越來越多,在不久之前的福建以及浙江都發生過類似的交通事故,就在最近又發生了一個三人死亡的交通事故。這個事故發生在黑龍江的大慶地區是兩個迎面相撞的汽車,可以說是現場一片狼籍直接導致三個人死亡,我們通過現場的圖片來看的話,一輛車都已經被撞得只剩一半的車體。

⑺ 大慶為什麼叫做石油之城

一、大慶市是中國第一大油田、世界第十大油田大慶油田所在地;是一座以石油、石化為支柱產業的的著名工業城市。工業產值達到東北第二位,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
二、大慶的石油勘探范圍,包括黑龍江省全部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共72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占據中國陸地面積的1/13。其中松遼盆地面積26萬平方公里,縱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在黑龍江境內約佔12萬平方公里。在地質歷史上,這里曾是一個大型內陸湖盆,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沉積了豐富的生油物質。盆地中心的沉積岩厚度達7000至9000多米。據記載,在這個地區,科學預測,至少蘊藏著100-150億噸石油儲量,可供開採的石油儲量為80-100億噸;天然氣總儲量為8580-42900億立方米。大慶油田自1960年開發以來,探明含油麵積4415.8平方公里,石油地質儲量55.87億噸。
三、歷史沿革:
大慶地區清初為哲里木盟杜爾伯特旗的游獵地,一直設有定居村落。
1898年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在此建立了薩爾圖站。
1904年開始放荒招墾,村屯漸多。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在安達人民鎮設置了安達撫民府。1913年改安達撫民府為安達縣。
偽滿時薩爾圖被改為興仁鎮。
1946年又恢復薩爾圖原名。
1947年人民民主政權在薩爾圖一帶建立了幾個牧場,1955年合並為紅色草原牧場。
1955年松遼石油勘探局開始在安達縣大同一帶進行石油資源鑽探。
1959年9月25日,新中國建國10周年大慶前不久,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
1959年9月26日,在大同北面高檯子附近的「松基三井」噴出了工業油流,遂以「大慶」命名油田。
1960年5月26日,安達縣撤銷,設置安達市(地級),安達市人民委員會駐安達鎮隸屬松花江專區。
1960年10月,松遼石油會戰指揮機關移駐薩爾圖。
1964年6月23日,撤銷安達市,恢復安達縣,設立安達特區,對外仍稱安達市。
1979年12月14日,安達市更名為大慶市,由黑龍江省直轄。

⑻ 大慶創造了諸多奇跡,這座城是如何誕生的

大慶這座城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依託於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轉業官兵、石油工作者、科技學者率先湧入大慶,緊接著生活配套行業接踵而至,逐漸形成了如今大慶的城市格局。

1958年,在新中國成立將近十年之際,黨中央作出了石油勘探東移的重要戰略。1959年,僅僅一年的時間,便完成了石油勘探的奇跡。大慶松基三井噴出的工業油流,標志著一個世界級的路上砂岩性質油田的誕生。大慶的發展也在那一刻按下了加速鍵。一大批石油工業建設者湧入大慶。當時的大慶只是東北平原上的一片窪地,人跡罕至,交通十分不便,東北地區的冬季溫度能達到零下30℃,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建設石油鑽井,難度可想而知。

大慶正是在依託於石油工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其他非油經濟,一步一步建設起如今的大慶。

⑼ 求詳細大慶史

1959年9月25日,新中國建國10周年大慶前不久,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遂以「大慶」命名油田。 從1960年起,經3年多努力,探明了大慶油田地質儲量並投入開發。 同年12月周恩來總理庄嚴宣布:我國需要的石油,現在已經可以基本自給了。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大慶油田的勘探和開發,不僅粉碎了「中國貧油論」,展示了石油工業的廣闊前景,而且證明了我國獨創的石油地質理論(「陸相沉積」生成大油田的理論)

⑽ 男子持鎬頭殺害4名同事,兇手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目前警方還沒有透露進一步的案情細節,具體的案情原因也不得而知。但是幾名受害人與男子是工友的關系,相信在平時的相處過程中絕對是有矛盾的,不然也不會是這樣一個結果,但是男子為何要下死手,我們還真得從多方面進行思考一下。那麼事情的經過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先了解一下吧。

不知道事情的具體原因,我們也不能直稱霍某就是完全的施害方。但是惡意傷害他人肯定是不對的,是犯罪。霍某必須對其行為負責,接受法律的制裁。其實生活中必定會有著許許多多的摩擦,即使我們忍受不了,我們最好的辦法是換一個環境,而不是一時沖動,毀掉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