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為什麼蘇聯石油帝國由盛轉衰
擴展閱讀
透析費用為什麼上漲了 2024-04-19 17:55:40
校友有什麼資源 2024-04-19 17:55:33

為什麼蘇聯石油帝國由盛轉衰

發布時間: 2022-05-14 14:08:07

Ⅰ 不可一世的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突然由盛轉衰

封建殘余嚴重.
在西歐和中歐進入資本化大生產後,沙皇未能像彼得大帝那樣,進行痛下決心的改革.

政治上,高級統治者不肯放棄自己的特權,不肯向先進的新興資產階級讓渡權力.而是一味鎮壓和守舊.
與英法爭奪克里米亞半島(克里木半島)的失敗,集中說明了沙俄的各個方面的落後.
在遠東,日俄戰爭的失敗,說明沙俄已經被日本後來者趕超.

Ⅱ 蘇聯那時候有多少個國家組成的為什麼會解散呢

蘇聯一開始只有3個加盟共和國,後來發展到15個加盟共和國,其中,摩爾多瓦和波羅的海三國都是在二戰時期蘇占區的基礎上成立的。
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復雜的,絕不是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簡單地分為兩個方面:
從內部看:冷戰時期蘇聯因與美國軍備竟賽,全部產業主要以軍工為主,產品主要用於備戰,產生不了多大的益效,所以國內的經濟主要是以石油出口來支撐。國內執政層面,不注重抓好法律和道德領域,以至於貪腐嚴重,民眾對國家完全失去希望。內部腐朽,特別是統治階層已經失去統治下去的信心是最根本的原因。
從外部看:美國對蘇聯經濟的阻擊。要知道美國的危險之處就是其能操縱物品的定價權,美國在關鍵時刻突然阻擊石油的價格,石油價格猛跌,使得蘇聯的石油外匯由原來的每年有數百億美元突然下降到幾十億美元,蘇聯沒有很好地總結經驗和教訓,聽之任之,經濟幾乎完全崩潰,進而解體。

Ⅲ 蘇聯為什麼解體

蘇聯解體主要原因是因為在冷戰時期,蘇聯經濟全面衰退,發展畸形,人民怨聲載道。蘇聯以老大哥的身份干涉各社會主義國家,導致東歐大批國家脫離社會主義。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大肆改革,導致社會體系崩塌,經濟陷入更深的泥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脫離,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宣布本國法律高於蘇聯法律。兩德統一後,戈爾巴喬夫被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軟禁。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立刻動手,撤銷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並順勢要求戈爾巴喬夫交出核彈頭包。隨後,蘇共結束在全國的活動,各國也紛紛退出蘇聯,12月26日7時38分,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穹頂上降下,蘇聯徹底解體。

Ⅳ 威震歐亞的俄羅斯帝國為何會由盛轉衰

其實應該沒有突然地由盛轉衰,只是世界的大局勢發生了改變,俄國的情況沒有隨之調整或改善。

為什麼說俄羅斯帝國之前是鼎盛?一方面因為它比較具有戰斗民族的特點,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擴張,軍事力量強大,曾佔領了東歐、北亞、西亞、中亞的大片領土,成為一個領土達1000多萬平方千米的大帝國。另一方面,它國內的制度也異常地堅固,沙俄在拿破崙時期可以算是當時歐洲君主專制的最中堅力量,帝國的影響力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這些走向進步的時代潮流推動著歐洲其他國家走向現代化,各國開始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的進程,經濟快速增長、政治不斷完善穩定,而俄國似乎沒有跟上這些時代潮流。俄羅斯長期深受封建農奴制的束縛,工業化進程長期滯後於西方,「不進則退」,如此看來,俄國當時逐漸的由盛轉衰便是一個歷史必然了。

Ⅳ 曾經無比強大的蘇聯,為什麼後面會迅速奔潰解體

蘇聯從最開始是幾個國家的組建起來的國家,到最後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國家,能夠和美國媲美,但是最後迅速的解體,其中的原因還是和蘇聯本身的政治制度和階級矛盾有關的。

最後就是蘇聯當時非常嚴重的階級矛盾了,因為當時出現了一些特權階級,這種階級對於其他階級的矛盾非常大。他們僅擁有遠高於他人的工資和福利,還擁有著奢華的別墅和特供商品,但是卻不幹實事,只注重享受,而且這些特權階層還掌握著國家大量的資源,甚至將其任意變賣,造成蘇聯內部階層矛盾,為解體埋下炸彈。

Ⅵ 前蘇聯為什麼解體呢

標題:關於蘇聯解體

「談論前蘇聯崩潰而不知道美國秘密戰略的作用,就像調查一件神秘突然死亡案子而不考慮謀殺」。----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彼得·施瓦茨
美國是如何把蘇聯拖垮的
楊斌
近來美國出版的《勝利??美國政府對前蘇聯的秘密戰略》一書,透露了美國政府曾採取攻心為上的軟戰爭策略,動搖前蘇聯領導人對自身制度的信心,成功地誘導了前蘇聯的制度解體。鑒於這一新披露的歷史教訓,我們應對前蘇聯劇變的原因重新進行反思。許多人將前蘇聯垮台的原因歸於計劃經濟的僵化,這種觀點有道理但卻是不夠全面的。盡管前蘇聯、東歐的工業化起步較晚,發展水平的確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是,發展速度卻遠遠高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如俄國曾是歐洲非常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日俄戰爭中無論海戰、陸戰均被日本打得一敗塗地,但是十月革命後前蘇聯的工業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二次大戰時期,前蘇聯的坦克、飛機在數量和質量上均領先於日本,以致在外蒙和東北的戰爭中日本已顯得不堪一擊。美國著名國際戰略專家保羅?肯尼迪,曾撰寫《大國的興衰——沒有永恆的霸權》一書,提到以1913年的工業生產為基數,到第二次大戰前的1938年,前蘇聯的工業增長速度比較美國快數倍,確保了擁有強大工業實力對抗德國侵略。盡管前蘇聯曾在二戰中蒙受了巨大損失,美國因本土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工業科技實力進而大大增強,但是,前蘇聯迅速醫治戰爭創傷並縮小了同美國的差距,80年代許多工業品生產甚至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成為能夠同美國抗衡的惟一超級大國,特別是軍事力量無論在常規軍備和核導彈方面,強大到足以對抗美、英、法等全部西方盟國。實際上,二戰後美國的國際戰略家早已深知,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優越性,單純依靠美國的力量難以遏制其擴張趨勢。正因如此,美國才改變了將德國、日本變成農業國的初衷,通過馬歇爾計劃大力扶植西歐、日本和台灣、南韓。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愛德華曾指出,美國的對外援助總額的80%,提供給了社會主義世界的周圍國家和地區。
同西歐、北美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較,前蘇聯、東歐的經濟仍然相對落後,無論在工業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是,二戰以來前蘇聯、東歐仍實現了較快的經濟發展,如50年代前蘇聯的國民收入和許多主要工業品產量僅為美國的1/3,到了80年代,前蘇聯的國民收入上升到美國的67%,工業生產上升到美國的80%,鋼鐵、石油、化肥、水泥的產量甚至超過了美國。在就業水平和社會分配方面,前蘇聯、東歐經濟顯示出相當的優越性,長期以來基本上不存在失業現象,相當多的部門還面臨著勞動力的短缺,社會收入的分配也更加平均化。
美國的國際戰略專家布熱金斯基認為,前蘇聯的計劃經濟雖然能夠生產出大量的洲際導彈和核潛艇,但是,無法生產出充足的「黃油麵包」,從而導致了失敗的結局。實際上,布熱金斯基曾經擔任政府的國家安全秘書,深知這正是美國瓦解前蘇聯制度的秘密戰略。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彼得?施瓦茨的《勝利??美國政府對前蘇聯的秘密戰略》,透露了美政府秘密策劃瓦解前蘇聯制度的內幕,里根政府和中央情報局曾僱傭一大批專家,包括心理學、歷史學和國際政治經濟方面的專家,擬定了美國瓦解前蘇聯的「軟戰爭」戰略,重點放在動搖前蘇聯領導人對自身制度的信心。美國政府一直大力推進核軍備競賽,蓄意利用前蘇聯曾遭受侵略的敏感心理,逼迫其片面發展軍事工業以消耗經濟實力。80年代裡根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設法壓低石油價格以耗盡前蘇聯的外匯來源,迫使其陷入經濟困境進而瓦解對自身制度的信心。盡管美國憑借其經濟軍事實力和美元的地位,能夠從世界各地廉價獲得大量的資源,但是,美國仍然為其秘密戰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80年代國債從7000億猛增至3萬億美元。令人遺憾的是,前蘇聯政府沒有識破美國的秘密戰略,否則,經濟陷入破產的可能不是前蘇聯而是美國。
前蘇聯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失誤,就是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此消耗了過多的寶貴資源和科技力量,60年代曾一度有所調整,但是,未能根本改變農業、輕工業落後的局面,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僅僅以此解釋前蘇聯失敗的原因,則過於簡單化了,因為,前蘇聯在鋼鐵、航天和軍工方面的成就,畢竟反映了相當的經濟實力,沒有理由認為一個國家能夠發射數千個衛星,但卻無法生產相對簡單的輕工消費品。事實上,前蘇聯的農業、輕工業雖然比較落後,但一般生活消費品還是有充分的供應,小轎車等耐用品以及郊區別墅的擁有率也很高,匈牙利60年代實行改革並改變發展戰略後,出現了消費品市場的繁榮,農業生產率接近西歐國家。值得指出的是,前蘇聯、東歐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雖然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是,由於有充分就業和較完善的社會保障,仍然高於大多數的發展中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許多貧富懸殊的拉丁美洲國家。盡管許多拉美國家的眾多人民處於極度貧困之中,甚至每年有數十萬兒童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社會動亂和武裝斗爭此起彼伏,但是,美國從經濟利益和意識形態方面的需要出發,強迫這些國家推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不顧由此引起廣大人民貧困狀況惡化,從來沒有認為這些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失去了合理性。
我國的許多學者認為,前蘇聯、東歐國家發生「劇變」的原因在於沒有進行體制改革。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的確,前蘇聯在發展重工業和備戰方面取得很大成績,但是,隨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體制僵化越來越限制了生產率進步,大大限制了社會主義發揮的應有經濟潛力。但是,這種說法仍然是不夠全面的,事實上,前蘇聯、東歐國家早在60年代就開始試嘗經濟改革,如前蘇聯實行了更加重視利潤指標和物質獎勵的作法,匈牙利從1968年起取消了指令性計劃,採取重視農業、輕工業的發展戰略,這些改革曾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果,緩解了體制僵化的矛盾,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如果我們對歷史事實不採取簡單的態度,而是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就會發現特別令人費解的是,前蘇聯、東歐的「劇變」不是發生在體制僵化或謹慎改革時期,而恰恰是發生在戈爾巴喬夫大膽推行政治經濟體制全面改革的年代。由於前蘇聯長期片面強調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經濟結構的不合理消耗了過多的資源。80年代以來,其經濟發展速度漸趨緩慢,里根政府推行針對前蘇聯的秘密戰略,進行核恫嚇,逼迫前蘇聯進行軍備競爭,壓低油價,枯竭外匯來源,造成很大困難。戈爾巴喬夫沒有察覺到美國的險惡用心,也沒有深入分析導致經濟困難的原因,將經濟增速趨緩全部歸罪於自身的經濟制度,恰好誤入了西方動搖其制度信心的戰略陷阱。其實,當時前蘇聯面臨的美國製造的核恫嚇和經濟困難,遠遠不及二戰後初期遍地戰爭創傷的時期,戈爾巴喬夫善良有餘而未經風浪,老練不足,誤入美國攻心戰陷阱導致了前蘇聯崩潰。彼得?施瓦茨的著作詳細記載了這一時期,美國政府為了瓦解前蘇聯的秘密戰略,巧妙發動的政治、經濟、心理、外交、軍事等方面攻勢。
美國策劃的「軟戰爭」取得初步成效之後,又開始發動了「攻心戰」的第二階段,通過新聞媒介大肆贊揚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80年代後期資助了一大批前蘇聯知識分子,前來考察學習西方政治經濟制度和理論。戈爾巴喬夫開始進行改革的關鍵時期,美國秘密戰略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和中央情報局都通過各種形式,積極介入了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時期的改革,如培養蓋達爾、丘拜斯等年輕經濟學家,指使索羅斯贊助和參與制訂「五百天計劃」,推薦精心配製的具有巨大破壞性的改革葯方,國際貨幣基金通過提供貸款的附加條件,規定俄羅斯的「休克療法」改革方向,委派哈佛教授薩克斯前往指導俄羅斯改革,等等。最近涉嫌上百億美元洗錢案的主角之一,俄羅斯駐國際貨幣基金代表卡加洛夫斯基,前蘇聯時期曾接受哈耶克基金會精心培訓,同西方上層政界人物有直接的聯系,後來同蓋達爾等人一樣被安插擔任了要職。在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推行改革時期,美國曾用所謂規范的經濟理論和政策葯方,蓄意誤導俄羅斯走上自殺性改革之路,直接造成了俄羅斯遭遇的巨大社會災難。
其實,戈爾巴喬夫曾經面臨著許多的改革選擇,他本人的改革初衷並非就是瓦解前蘇聯,但是,卻被美國精心誘導走上了毀滅之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初期,也曾嘗試類似中國的漸進的改革道路,如加強激勵機制、企業擴權和租賃制等等,但是,隨著西方精心灌輸的規范化改革葯方流傳,人們心氣浮躁地很快被誤入了改革歧途。前蘇聯經濟學家缺乏對市場經濟的了解,於是輕信了來自西方權威專家的改革建議,否則他們不會發明出成套的規范理論和改革葯方,輕率地放棄許多符合本國國情的政策措施。無論是戈爾巴喬夫還是葉利欽時期,幾乎所有導致災難性後果的改革政策,雖然都曾經由本土的經濟學家所積極倡導,但實際上都來自美國精心配製的害人葯方。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前雇員彼得?施瓦茨,撰著說「前蘇聯垮台不是上帝青睞美國,而是里根政府奉行的政策所致」。他在書中透露,關於前蘇聯「客觀上」是否具有生命力,里根根本不感興趣,他提出的任務就是,將這種生命力降低到零。彼得?施瓦茨,還毫不掩飾地寫到,「談論前蘇聯崩潰而不知道美國秘密戰略的作用,就像調查一件神秘突然死亡案子而不考慮謀殺。死亡的原因究竟何在病人吃的是真正對症的葯方嗎死亡事件是否存在著特殊反常和預謀」彼得?施瓦茨的話如此露骨,倘若我們仍然麻木不仁、無動於衷,就難免哪一天也吃錯葯重蹈前蘇聯覆轍。
經歷了多年的曲折轉軌過程,一些東歐經濟學家前不久指出,獨聯體、東歐國家實行「休克療法」遭受失敗帶來的重要啟示是,應努力避免受到代表西方政治經濟利益的某些國際經濟組織的誤導,特別是應防止陷入了五個經濟理論的誤區。
第一個經濟理論陷阱,是過渡越徹底,社會代價就越小。自由主義經濟學家曾經許諾,向市場經濟的過渡越徹底,持續的時間越短,所付出的社會代價就越小,東歐國家會在數月或一年內跨入市場經濟,數年內趕上西方發達國家。不幸的是,一些獨聯體、東歐國家已經「休克」了多年,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仍深陷經濟蕭條,保加利亞五年來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40%?50%,失業率保持在16%?20%,貧困率仍高達85%?90%,經受了保歷史上的最大災難。一位保加利亞前民主積極分子痛心地說,「在共產黨垮台以前,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共產黨政府有關美國的一切說法和警告,純屬欺騙和宣傳。從1989年到1993年,我是一個支持民主的積極分子。我們的陷落,是因為我們受到了民主和開放的引誘。那些老人、婦女搜尋垃圾桶的情景,使我見了心痛欲碎10年以後的今天,我真希望當初這一切都沒有發生」。1999年羅馬尼亞的蒂米什瓦拉市,數千名工人舉行了抗議示威遊行,打出了這樣的口號:「回來吧,齊奧塞斯庫同志,我們願意與您在一起,不想再受苦了」。具有戲劇性的是當年也在這座城市,爆發了誘發社會劇變的動盪,後來有報道說是西方特工機構操縱的。
第二個經濟理論陷阱,是付出代價後,很快會得到補償。經濟理論家向人民宣揚這樣的觀點,只要忍受一下收入下降和社會保障的消失,就會迎來經濟繁榮和現代化。但事實上,許多國家忍受的不是短期陣痛,而是長期煎熬。最令人民失望的不是短期的代價,而是經濟的長期發展方向。的確,國民經濟遲早會從衰退轉入復甦,一些東歐國家如波蘭、匈牙利和愛沙尼亞,經歷了三四年的嚴重衰退後,逐漸開始了經濟復甦,但是,人民的失望情緒變得比衰退時期還要強烈,因為他們從資本主義式的經濟增長中,幾乎得不到多少好處,許多人的實際收入仍在下降。據《華爾街日報》刊登《中東歐經濟評論》1997年5月號發表的一篇調查報告,1996年匈牙利僅有6%的人口收入增長,72%的人口收入下降,21%的人口收入保持不變;波蘭僅有20%的人口收入增長,37%的人口收入下降,40%的人口收入大體沒有變化。盡管西方報刊將波蘭視為「改革楷模」,宣揚靠引進外國投資培育了新中產階級,但是,佔70%多的大多數人口仍未真正受益,屬於類似拉丁美洲的兩極分化型經濟增長。
第三個經濟理論陷阱,是所有社會成員同樣承擔了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痛苦。東歐人民認為那些付出艱苦努力創造財富的人應該致富,但實際上,在大多數人陷入貧困的同時,一小部分人依靠不法手段一夜之間成了百萬富翁,改革的成果「僅僅是將社會劃分為窮人和富人」,這種情形同許多拉美國家實行自由化改革的惡果如出一轍。原來依靠西方援助的期望也落了空,因為西方國家採取了「對上鉤的魚不必多給食餌」的態度,以前給予大量援助的許諾並未兌現。
第四個經濟理論陷阱,是實行國有企業的私有化,社會就可以實現均富。許多國家推行大規模私有化的結果,並沒有像理論家宣傳的那樣產生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而是導致大多數居民的實際收入銳減,失業人數猛增,老弱病殘陷入赤貧的地獄。理論家認為私有化企業提高了效率,通過增加稅收可以實現再分配,達到比原來更高的社會保障水平。但事實上,私有化企業並沒有提高效率,而是千方百計逃避稅收,如葉利欽政府面對巨額財政赤字,根本無力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甚至無法給現有職工和軍隊發工資,為了贏得1996年總統選舉,強迫中央銀行動用了數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拉攏人心,卻加速了1998年爆發嚴重的財政金融危機。
第五個經濟理論陷阱,是產權一變更,就會提高經營效率。台灣、南朝鮮二戰後推行的土地改革,是將土地分配給農民。近年來東歐國家的土地改革,則是剝奪農民的土地,將其歸還給地主。例如,保加利亞曾有很高的農業生產率,農產品大量出口,但是,私有化後生產下降了一半,變成了農產品進口國。西方國家一般是將效益不佳的國有企業私有化,而東歐國家私有化的對象是任何國有企業,包括大批盈利的國有企業,許多國有企業在劇烈的產權變更中,反而陷入了嚴重的虧損,私有化從一種經濟手段變成了經濟目的,甚至不惜破壞生產力發展,不惜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其真正受益者僅僅是西方跨國公司和本國的新生貴族階層。
法國《費加羅雜志》於1999年7月份,刊登了一位前蘇聯的不同政見者的談話。20年前這位前蘇聯作家季諾維也夫,曾因反對當局而被驅逐出境流亡西方。令季諾維也夫感到悲傷的是,盡管他反對共產主義的目標實現了,但是他看到俄羅斯也隨之被毀滅了。季諾維也夫回答法國記者說,「我過去離開的是一個受人尊重的、強大的大國,現在重新見到的卻是一個被打敗了的、破敗的國家。蘇聯共產黨政權的崩潰並不是由於國內的原因,這乃是西方歷史上取得的最大的勝利」。他還說,「俄羅斯的災難是西方所希望的,也是西方策劃的。我之所以這樣說,是由於我知道內情。我看過一些文件和材料,參與過一些准備引導俄羅斯走向死亡的研究活動。我對此感到受不了,以至我再也無法生活在那個要消滅我的國家和我的人民的陣營里了」。

Ⅶ 洛克菲勒石油帝國是如何興衰的

美國人約翰·D·洛克菲勒是被世人公認的對現代石油工業產生過重大影響的人物。他所創建的標准石油公司開創了石油工業的新時代。
在19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大規模開發石油後,洛克菲勒建立了龐大的標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大部分的美國和世界石油市場。雖然在美國反托拉斯法的打擊下,標准石油公司被迫解散,但該公司建立的模式,奠定了以後國際大石油公司的運營方式,並為後來著名的「石油七姊妹」留下了三大成員。
洛克菲勒步入石油業正是美國石油工業面臨嚴重危機的時候。自從1859年發現石油以後,美國全國出現了尋找開發石油的熱潮。到1862年,賓夕法尼亞西部的石油產量由1860年的45萬桶上升到300萬桶。由於產量的大幅度上升,美國石油價格不斷下跌,1861年油價為每桶10美元,同年6月跌至每桶0.5美元,年底更跌至每桶10美分。雖然1862年油價又開始回升,1863年9月漲至每桶7.25美元。但是,19世紀60年代末美國油價又大幅度下跌,19世紀70年代初油價曾下降到0.48美元一桶,比當時石油區的食用水還便宜3分錢。
1860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洛克菲勒從克里夫蘭到泰特斯維爾,親自考察那裡的石油能否給他帶來財富。1863年,他和克拉克合資興建了一座小型煉油廠。後來,洛克菲勒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光明前景,決心獨自佔有這個企業,於是和克拉克進行了一場拍賣,結果是洛克菲勒實現了獨占的願望。在19世紀的60—70年代,美國石油工業處於大蕭條時期,為了應付危機,1870年8月10日,洛克菲勒在原公司的基礎上,與亨利·佛萊格勒等5人成立了標准石油公司,意在使消費者可以相信該公司的油品是「標准油品」。標准石油公司當時控制著美國煉油業的1/10,在這家公司中洛克菲勒擁有1/4的股份。洛克菲勒曾放言:「總有一天,所有的煉油和制桶業務都要歸標准石油公司。」
標准石油公司成立之後,洛克菲勒利用當時鐵路運輸業的不景氣,迫使鐵路公司不但給予折扣,而且還要給標准石油公司每桶一定數量的「退款」,從而使自己在與其他公司的競爭中有更大的優勢。此外,還通過削價等手段,壓垮了許多對手,兼並了大批煉油廠。洛克菲勒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吞並了26個競爭對手中的22個,之後大肆收購費城和匹茲堡的煉油廠。1875年巴爾的摩收購戰完成後,洛克菲勒如願以償地成為全美煉油業惟一的主人,壟斷了全球煤油市場。到1879年,它已經控制了美國煉油業的90%,並控制了產油區的輸油管網、購銷系統,支配了石油運輸。1882年,洛克菲勒等人簽訂了「標准石油托拉斯協議」,標准石油公司完全控制了14家公司和部分控制了21家公司。到19世紀80年代中期,標准石油公司三處煉油廠生產了超過世界煤油供應總量1/4的煤油,並控制了美國國內80%的石油產品市場。
從1885年開始,標准石油公司的戰略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開始涉足石油開采活動。1885年,美國利馬—印第安納油田投入開發,洛克菲勒抓住這一時機,大量購買石油生產權,到1891年,其生產的原油已佔美國原油總產量的1/3。從此以後,洛克菲勒創建了一個從原油生產、煉制到銷售的一體化的國際大石油公司。到1911年,標准石油公司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盤根錯節的石油帝國。當時標准石油公司所承擔的運輸量在賓西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納州石油產量的4/5以上;美國原油的3/4是它提煉的;它擁有全美國油罐車的一半;銷售的煤油占國內市場的4/5以上,占出口量的4/5以上;美國鐵路所使用的潤滑油有9/10是它提供的,還有一系列的石油副產品——包括3億支700種不同類別的蠟燭。它甚至還有自己的「海軍」——78艘蒸汽輪船和19艘帆船。
就在標准石油公司步入巔峰時,國際和國內環境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而嚴重沖擊了它在石油業的壟斷地位。首先是國際上出現了幾家大的石油生產和貿易公司,其中以羅斯柴爾德公司、諾貝爾兄弟公司、殼牌和皇家荷蘭公司等最為著名。它們紛紛搶占標准石油公司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份額。到19世紀90年代末,標准石油公司壟斷國際石油市場的時代過去了。而國內方面,1901年之後,在石油開發新高潮帶動下,美國出現了大批石油公司。標准石油公司在美國的地位受到巨大沖擊,其煉油量從1880年佔美國的90%下降到1911年的60%~65%。隨著壟斷資本的形成和發展,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內部矛盾也隨之上升,洛克菲勒集團一再受到其他集團的打擊。洛克菲勒在建立石油帝國的過程中認錢不認人,手段兇狠,樹敵過多,觸犯了眾怒,美國社會上也不斷發出揭露和譴責這個石油帝國的聲音。
為了對付繼續不斷的壓力和使公司擁有穩固的法律基礎,洛克菲勒在新澤西州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該州修改了法律,允許成立控股公司。這樣一來,標准石油利益集團的所有人就在1899年創立了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作為經營全部業務的控股公司。為了收集必需的材料對付當時的法律戰,標准石油公司還支付高價聘請優秀律師為其辯護。它還設法影響政治程序,用巧妙的手法對政治活動及時地提供捐款。
1906年,羅斯福政府在聖路易斯巡迴法院對標准石油公司提出起訴,指控這家公司以陰謀罪違反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聯邦法院於1909年以有利於政府的方式判決標准石油公司解散。盡管標准石油公司不斷提出上訴,但最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仍於1911年3月宣讀了對標准石油公司托拉斯的宣判書,判決標准石油公司托拉斯立即解散。
隨之,標准石油公司被分解為幾個獨立的實體,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原先的控股公司新澤西標准石油公司,幾乎擁有凈產值的一半,後來成了埃克森石油公司。其餘的公司包括後來的美孚公司、雪佛龍公司、阿莫科公司、大陸石油公司、阿科公司等。由洛克菲勒一手締造起來的石油帝國大廈從此崩塌。

Ⅷ 俄羅斯經濟為什麼衰落了

1.地廣人稀,經濟發展不平衡

俄羅斯是典型的中高緯度國家,較高的緯度使得氣候變得寒冷,人口生育率遠遠低於其他中低緯度國家。加上俄羅斯欲罷不能的酗酒傳統,人口增長率始終不高,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長遠發展。

而且寒冷的氣候也使得俄羅斯縱然海岸線漫長,卻缺乏優良的港口。再加上國際環境的惡化,俄羅斯事實上正在變得越來越封閉。

而封閉的環境也影響了領導人的戰略眼光。今天的俄羅斯,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是其重心仍然是只佔俄羅斯1/4的歐洲部分。在面積廣袤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俄羅斯領導人始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使得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經濟發展長期落後,人民生活貧困。

Ⅸ 可以和美國對立的蘇聯 為什麼解體了

解體的時間:1990年,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宣布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這標志著一個鬆散的邦聯(獨聯體)已經取代了昔日的聯邦國家(蘇聯),標志著蘇聯的正式滅亡。

解體的原因:最深層次的原因是蘇聯僵化的體制特別是 zheng 體制不能夠適應千變萬化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沒有充足的彈性和變革的空間,所以一旦外部形勢和國內形勢發生變化時,蘇聯的體制無法承受或做出正確的回應,就被歷史給沖決了。
蘇聯的經濟形勢一直不好,國家靠出口石油賺取外匯來購買西方的工業品(特別是消費品)。八十年代初國際油價上升,蘇聯還會賺取一定的利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油價在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回落,蘇聯的石油出口遭到沉重打擊,隨著出口和消費品進口的減少,人民群眾沒有物資可用,再加上對於蘇共官員貪腐特權(如蘇共政治局常委在黑海之濱都有自己的別墅,裡面陳放著歐美高檔商品)的本能的憎恨,遂對當局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不滿。戈爾巴喬夫看到了這一點,進行了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但已經無法挽救蘇聯,沉重的外債、國內民族矛盾、人民不滿趁著改革所造成的寬松環境一齊爆發,摧毀了這個國家。
如果蘇聯的制度是有彈性的,那麼專家們和人民群眾早就可以向當局建言制度的缺陷和改革的方案,也就會通過和平理性的改革避免後來的帝國坍塌的悲劇,但可惜的是在高壓集權下的蘇聯人只有在自己廚房發牢騷的自由,任何人公開的表示對體制不滿的聲音都會被視作階級敵人而被捕入獄。所以,崩潰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缺乏應變的彈性。

解體後的利弊:解體導致蘇聯帝國的全面崩潰,一個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從地球上消失,對於蘇聯人來說,這是歷史的悲劇;繼承蘇聯主權的俄羅斯在九十年代初,聽信了美國的建議而實行」休克療法」導致物價飛漲,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這一點在中國被歸入蘇聯解體的弊端,但仔細考量,這是俄羅斯政府的錯誤施政而與蘇聯解體無關)。民族矛盾公開化,俄羅斯車臣問題成為了俄國的一塊心病。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新的變化,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過了葉利欽、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的領導,政治局勢日趨穩定,經濟穩步發展:政治上,憲政的架構逐漸得到了尊重,人民有了選擇自己政府的權利,各黨(包括俄共)可以在憲法的框架內自由地活動,俄國人民取得了百年來所沒有的自由權利,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宣布實行官員財產申報制並帶頭公布私人財產,標志著俄國向現代民主國家更靠近了一步;最近的一次總統大選,歐安組織的觀察員表示這次大選十分符合標准,標志著俄國選舉制度也走上了正軌。經濟上,俄國人民享受到了發展帶來的好處,福利不端增長,外界評價俄羅斯的發展「符合窮人的利益」。軍事上,俄羅斯恢復了戰略轟炸機巡航和核潛艇巡航,標志著俄國開始了全球擴大影響的過程。最關鍵的是,俄羅斯通過蘇聯解體建立了充滿彈性的現代制度,為俄國未來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所以解體不啻為一次革命。

蘇東劇變和某個東方國家的實踐(這里大家心知肚明)表明 gongchan zhuyi已經是行將就木。蘇聯前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就對侄女說過:「什麼gongchanzhuyi,都是騙老百姓的。」位於亞洲大陸東部的某個國家,更是用特色之名走上了zibenzhuyi道路,但由於僅僅進行經濟改革,而不進行配套的zheng改革和社會改革而導致問題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