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京有什麼不同
擴展閱讀
買房的成本是怎麼算的 2025-08-05 21:41:00
跟石油有關的是什麼部門 2025-08-05 21:40:55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京有什麼不同

發布時間: 2022-04-24 08:25:32

⑴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華東)哪個好

石油大學(華東)是北京石油學院的老家底。北京石油學院1953年在北京成立,原址在海淀區學院路(現在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所在地),1969年遷到山東東營,改名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華東石油學院在北京老校址設立研究生部,1988年石油學院改稱石油大學,總校設在北京,分華東和北京兩個校區,當時的定位是,北京以研究生為主,華東以本科教育為主,所以傳統觀點是北京的研究生教育比較好,華東的本科教育比較好。
2004年,石油大學(華東)主校區從東營搬遷到青島,2005年,石油大學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華東各自更名(實質上各自獨立辦學的時間更早)。兩個石大,專業類似、課程類似,就業方向也相似。兩個石大的區別其實在於城市帶給學校的資源。
華東有兩個校區,東營校區很大,但是東營校區主要是勝利學院的學生(這個學校是石大舉辦的獨立學院,頂著石大的名,和石油大學關系不是很大),石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青島,青島校區比東營校區小很多,但學校裡面的生活條件比較好,學校是04年建的,比較新,而且學生都在學校裡面住,但黃島是青島的開發區,黃島在膠州灣西面,青島市區在膠州灣東面,隔海相望。狹義上,山東一共3個211,石大算一個,在山東倒還算是個寶貝,但在青島,顯然是中國海洋大學更親。華東以前也人才流失過,很多老教授去了北京養老,後來有不少老師去了北京石油大學、地質大學、北師大等等。青島雖然是山東經濟最強的城市,但是相比於北京,青島能夠帶給學生的資源還是少一些。華東和勝利油田的合作歷史很長,畢竟以前油田和石大是東營市重要的四個大戶「油地軍校」之一,石大坐落在勝利油田總部,油田給石大各種各樣的優惠,而且勝利是大油田,也曾經輝煌過,以前華東的老師光靠勝利油田、中原油田、齊魯石化這些近處的項目就能撐起自己的事業。現在勝利的產量沒以前高了,華東的老師也必須到處跑著接各地油田的項目(雖然以前也接)。
北京的校址現在在昌平(不說克拉瑪依校區),原來校區很小很小,後來買下了北京化工大學的昌平校區,學校大了不少,但是兩個校區嚴格來說並不挨著,從前學生宿舍很多都分布在校外(潤傑、陽光、匯才)。北京的重點高校眾多,石大又不在城裡,在北京其實不顯眼,但是北京這個城市帶給石大學生的潛在資源是比較多的。除了油公司,在北京還有其他一些跟石油沒什麼關系的單位可以招聘,其他學校的招聘會也可以去,學生的可選性比較多,實習的機會也比較多。對石油專業來說,三桶油總部都在北京,大的研究機構也在北京,北京的老師參與三桶油的業務比較方便,中石油中石化有很多實驗室裡面都有石油大學的老師,但北京的老師相對較多,華東的老師相對較少。在北京比較好拿項目,就算不出北京,三桶油的項目也都可以拿到,特別是跟石勘院等研究院合作非常密切(當然也做各地油田的項目)。
所以北京和華東的兩個學校是:石油大學是在北京種下的樹,長了16年,移栽到東營,12年後,從這棵樹上取下一枝,種在北京,後來東營這棵樹又移栽到青島,東營剩了一個樹坑,北京的那個枝條茁壯成長,跟青島那個長的差不多。但是北京的水好土肥,雖然有其他的大樹競爭,但總體長得還算不錯。華東原來的樹坑還在東營,裡面嫁接了一棵小樹,移栽到青島去的樹繼續長著,但似乎長的沒有北京好。

⑵ 中國石油大學怎麼有好幾個學校,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系與區別(越詳細越好)謝謝各位網友告知。

中國石油大學分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其中華東有兩個校區為東營校區和青島校區.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前身為北京石油學院,是新中國成立的8大學院之一,於1969年林彪下發一號令,由北京整體搬遷到東營,改名為華東石油學院,學校於80年代初在北京設立研究生院,並由研究生院逐漸形成當今現在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校於90年代改名為石油大學,形成了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地辦學的格局,隨著時間的發展有點各自獨立的味道兩邊聯系沒有以前那麼緊密,北京校區地方較小,專業沒有華東校區的專業多,但是相對來說還是北京的工作機會比較多.
03年國家批准石油大學改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在同時為了中國石化1000萬噸/年大煉油項目,以及青島市極力邀請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斥巨資在青島市黃島開發區建立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校區,並把一些主幹專業和文科專業搬遷到青島.

⑶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關系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 fwmd

作品相關簡介: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關系:是中國石油大學的兩地辦學,沒直接的關系。
中國石油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國家重點支持開展「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的高校。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業集團(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於1953年建校,時稱北京石油學院,1969年遷校山東,改稱華東石油學院。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的格局。

⑷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東哪個好

還是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好,兩所學校都是211,雙一流,綜合實力差不多,差別在於地理位置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位於首都,周圍有眾多著名高校,資源更豐富,眼界更開闊,挑戰與機遇並存。

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華東區別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校的前身是以清華大學石油系為基礎

⑹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區別

兩所大學獨立辦學,無主分校之說,獨立招生,畢業證、學位證也不同,華東招生規模大(5000人/年左右),本科教學質量高;北京招生規模小(2000人/年左右)

⑺ 兩所中國石油大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都是來源於北京石油學院,上個年代由於很多復雜的原因搬遷到東營(省略一萬字),成為華東石油學院,八幾年改稱石油大學,00年改稱中國石油大學。由於社會發展,石油大學想整體搬遷回北京,但是又有很多復雜的原因沒有搬遷回去(省略一萬字),但是全國都在招收研究生的時代來了,由於東營當時是個小村,還沒現在這樣,第一二年基本沒人報考,找不到學生,石油大學的北京老教師們也想回北京,於是在北京建立了石油大學研究生院,設在北京,這才招起了研究生,這些石油界的老牛人們也回來了。後來華東也想找研究生,於是在華東部分也招。北京研究生院也開始招收極少量本科生。現在北京跟華東獨立起來好多年了,跟華東是獨立的法人機構,華東的歸山東管,北京的歸北京管。現在形成了這樣兩地辦學的格局,共同一個名字,跟地大還不一樣,他們是完全的分開了,咱們在學科建設等很多方面還是一起的。北京這邊,本科生每年招1700左右,研究生招2000左右(去年招了2012人),華東招本科每年大約5000多吧,研究生1000左右。如果報考研究生的話來北京比較好,有良好的教育資源和就業機會,石油類的招聘都是首先來北京的,科研經費3億多每年,華東是1點幾億。如果是本科,去華東比較好,華東的本科培養是很好的,北京這邊不太注重本科。希望對你有幫助!※
編輯:kaoshangde
於2009-3-7
09:57
編輯本文

⑻ 北京和山東的中國石油大學有什麼區別

一、學校的地址不同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校區: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18號(郵編102249);克拉瑪依校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安定路355號(郵編834000)。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校區:青島市黃島區長江西路66號(266580) ;東營校區: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北一路739號(257061)。

二、學校的規模不同

截至2015年11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一校兩地(北京、克拉瑪依),北京校區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南麓,校園總面積496.5畝;克拉瑪依校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校園面積7200餘畝;下轄13個二級學院(部),開辦27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389人,其中教授232人,副教授317人;有全日制本科生7714人、碩士研究生5538人、博士研究生1142人、留學生800餘人,在校生總數15000餘人。

據2018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園總面積4774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84萬冊;下設13個教學學院(部),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有教師1700餘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6000餘人,留學生1300餘人。

三、學校的榮譽不同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世界能源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入選「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