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的發展簡史
1. 1933年,沙特政府與雪佛龍公司的前身加利福尼亞州標准石油公司簽訂了一項特許協議,開始在王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同年,成立了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
2. 1938年,在達蘭發現了第一個商業性油田——達曼油田。
3. 1936年,雪佛龍將其在阿拉伯的半數股權出讓給德士古石油公司。
4. 1940年,發現了布蓋格油田,為沙特第四大油田。
5. 1944年,加利福尼亞阿拉伯標准石油公司更名為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Arabian American Oil Co.),簡稱阿美石油公司(Aramco)。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
6. 1948年,埃克森公司和美罕公司加入該公司,變為四家公司合資的公司,其中雪佛龍和德士古的股份分別由50%降至30%,埃克森公司持股30%,美孚公司持股10%。
7. 40年代中期,阿美石油公司在拉斯坦努拉建立了本公司的煉油廠。
8. 1948年,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陸上油田——加沃油田(Ghawar field),並於1951年開始投產,同年發現了海上薩法尼亞油田(Safaniyah field)。
9. 1960年,阿美的原油產量達到6000萬噸/年,比1950年增長了57.7%。
10. 這一時期,阿美石油公司的總部己遷至沙特的多哈,沙特政府也派了兩名代表進入該公司董事會,但阿美公司仍控制在四家美國石油公司手中,而且對於沙特王國財政收入起決定性影響的原油產量和價格也仍控制在他們手中。
11. 為了爭奪對石油的控制權,沙特政府與美國公司進行了堅決的斗爭。
12. 1960年,包括沙特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立。
13. 1962年11月30日,沙特政府成立了完全國有的石油礦業總公司。
14. 雖然石油礦業總公司自己不生產原油,但到1970年為止,已經和各公司合資成立了許多企業,並獨立經營了位於吉達(Jiddah)的一個煉油廠和位於達曼的一個化肥廠。
15. 整個60年代,沙特石油礦業總公司的發展歷史就是沙特政府努力從阿美公司的四家美國合資者手中爭奪石油控制權的斗爭史。
16. 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中,阿美公司石油產量高達3億噸/年,並成功地提高了油價,從而提高了沙特政府的地位和財富,使其在與美國公司的斗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17. 同時,公司開始建設總的天然氣系統。
18. 1972年,阿美公司終於同意了沙特政府的參股要求。
19. 1973年沙特政府參與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達到了100%。
20. 沙特政府在獲得阿美公司的全部股份後,阿美公司仍由美國的四家公司按照原先的租讓協議繼續進行經營,美國公司並負責銷售沙特政府自己無力銷售的原油。
21. 1973~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油價飛漲,使沙特政府的收入增加,並進而使石油產量猛增。
22. 至1980年,沙特原油產量由10年前的1.9億噸/年猛增至4.95億噸/年。
23. 1983年成立了勘探和石油工程中心。
24. 70年代後期,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爆發,使得天然氣等替代能源獲得了發展,同時經合組織成員國限制石油的消費導致了原油需求的萎縮,因而,從1980年開始沙特為維持油價採取了大量削減原油產量的對策。
25. 到1985年,沙特政府開始迅速恢復沙特原油市場份額的計劃,產量迅速上升,造成1986年油價下降62~66%。
26. 上述限產保價政策的實施及86年的油價爆跌,使阿美公司收入迅速下降,不得不大量裁員。
27. 1987年3月,為保住60年代石油過剩時期沙特佔有的原油市場份額,依靠與阿美公司的原股東公司的關系,沙特與四家美國公司簽訂了6250萬噸/年的長期供油合同,但沒多久,沙特就終止了該合同。
28. 1988年根據王室法令,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簡稱沙特阿美公司)正式成立,接管了原阿美公司的全部資產和經營權,成為沙特境內唯一的一家從事石油勘探和開發業務的公司。
29. 同年,該公司與德士古石油公司組建成立了為美國第六大石油銷售企業——星企業公司。
30. 1991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收購了韓國雙龍石油煉制公司35%的股份。
31. 1993年7月,沙特政府頒布M/l欽令,將沙特王國所有的國有煉油產品經銷和行銷業務以及政府在三家合資煉油廠中的一半股份統一交給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管理。
32. 至此,沙特阿美公司控制了整個王國除潤滑油外全部的碳氫化合物產業。
33. 到1997年7月,沙特政府決定將Petrolube公司71%的股份和Lubere公司70%的股份轉給阿美公司,使該公司正式介入了國家潤滑油業。
34. 1994年,公司完成了恢復最大持續原油生產能力至5億噸/年的五年計劃。
35. 2012年11月,沙特國家石油公司在北京設子公司。
36. 據了解,阿美亞洲將開展包括原油和化工品市場營銷、合資企業間協調、采購、檢驗、研發、項目管理等各類業務。
37.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一體化能源公司,是原油開采和生產、原油煉制、分銷、國際運輸、市場營銷和化工產品生產的全球引領者,公司管理著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可采儲量,約合2591億桶。
38. 2011年,該公司向全世界客戶共出口了24.2億桶原油。
㈡ 沙特和科威特發現油田嗎
1933年英國在沙特發現油田,1934年在阿聯酋發現石油,1938年在科威特發現石油。而在此之前,中東基本上被認為是一片荒漠。
沙烏地阿拉伯(以下簡稱沙特)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搭喊、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沙漠之國。1938年在達蘭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的歷史從此發生了根本變化。依靠對石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沙特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實衫羨力雄厚的新興國家。
科威特國土面積雖不足1.8萬平方千米,但油氣資源十分豐富。科威特的油井大多分布在與沙特知塌野和伊拉克接壤的邊界地區。
㈢ 沙特石油什麼時候發現
沙特石油的發現始於20世紀初期。
沙特石油的發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期。在二戰期間,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開始受到全球的關注。沙特作為一個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國家,其石油的發現與勘探始於這一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油工業逐漸在沙特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尤其是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沙特石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到了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沙特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之一,其石油資源不僅為國內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還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沙特石油的發現不僅僅是對該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影響,也對全球的能源布局和經濟形勢帶來了重要改變。盡管近年來面臨的挑戰增多,如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興起以及石油市場的變化等,但沙特的石油工業仍然在全球范圍內保持舉足輕重的地位。沙特的石油產業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該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沙特的石油發現歷史也反映了全球能源市場的發展和演變。未來的沙特仍將在全球石油產業和能源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