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油成本多少錢一桶
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IPO前夕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石油生產成本在2019年約為17美元/桶,是世界范圍開采成本最低的(直接從油井開采出來的成本,俄羅斯為4-5美元/桶,而沙烏地阿拉伯為1.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的開采成本超過40美元/桶,哈薩克、美國(每桶油生產成本高於46美元)、安哥拉和泰國(約50美元),以及亞塞拜然、印度和中國(55至60美元)的開采成本則更高。石油的成本組成比較復雜,因為原油開采成本中陸上和海上、老油田和新油田、常規油田和非常規油田等開採的成本都會有所不同,此外還需要加上運輸的成本,而且原油質量的好壞也會影響價格,因此石油的成本價格無法一概而論,需要根據開采情況、運輸流程和質量好壞等因素綜合評估。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08-1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貳』 一桶原油到底能煉多少升汽油
一桶原油經過提煉,大約可以產出約80升汽油,其市場價格在560元人民幣或80美元左右。一桶原油的體積相當於0.1576千公升(立方米),重量則為0.3055加侖(美)或0.2545加侖(英)。提煉汽油的數量會因煉油廠的技術水平而異,優秀煉油廠能實現超過50%的轉化率,其他用途的提煉物則通常低於這個水平。每桶原油的成本因國家而異:在英國,成本為52.50美元,巴西為49美元,而加拿大和美國分別約為41美元和36美元。這些數據來源於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的UCube資料庫,該資料庫詳盡記錄了全球大約65000座油氣田的詳情。若原油的開采成本超過售價,開采企業將面臨虧損。眾多能源巨頭已宣布在生產成本高昂的地區採取削減成本措施。然而,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開采成本異常低廉,每桶平均低於10美元,而伊拉克的開采成本約為10.70美元。雷斯塔能源公司的分析主管馬格努斯向CNNMoney分享了原油開采成本數據,他指出這清晰地顯示了海灣國家因低成本生產而占據競爭優勢。因此,石油價格的波動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產成本差異影響。數據來源:中國經濟網。
『叄』 誰知道一噸原油,生產成成品油合多少錢子一噸
中石化:1噸原油提煉汽油0177噸(大概242升,1452元左右)、柴油0383噸(大概455升,2639元 )。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1噸原油提煉汽油0215噸、柴油0394噸。成品油率637%。
國際水平:1噸原油提煉汽油029噸、柴油049噸。出油率80%以上
請問:1噸有幾升,國際油價37美元/桶,1桶有幾升
現貨石油高返佣,作為一些機構公司的常見營銷策略,意思就是高比例返回交易手續費。因為現貨石油交易,要扣取手續費。
手續費計算公式:
例:一噸原油的所有的交易費用是:
120%的交易保證金,以一噸價格為5000來計算就是1000元
2手續費,手續費是千分之一計算出來就是5元。這里又不一樣了,如果是當天出場的話,只收取進場就是做訂立的錢,如果是選擇明天或以後出場的話就收取雙向的手續費,即進場出場都收取手續費,假定出場也是5000元的價格,那手續費還是5元
3延時補償金制度。
這樣所有的費用就是1000+5/10 1005或者是1010元一噸原油
相關知識點延伸:
現貨石油也稱現貨原油、國際原油,是國際上重要的投資項目。 現貨原油是一種投資品種,是指以特定品質原油作為交易標的物的現貨合約。 原油現貨交易在國內的起步較晚,但由於市場經濟的復甦,近幾年被視為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現貨原油投資是新興投資品種,趨勢好,現在低價時期,原油投資市場,已迎來大舉抄底狂潮,投資機遇一定要抓住。
一噸原油能加工出多少噸汽油
1噸約等於7桶,如果油質較輕(稀)則1噸約等於72 桶或73桶。美歐等國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侖做單位,我國的加油站則用升計價。1桶=15898升=42加侖。美製1加侖=3785升,英制1加侖= 4546升。如果要把體積換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關。假設某地產的原油密度為099公斤/升,那麼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 1573902公斤
一桶石油有多少現在石油價格猛漲,請問一桶石油有多少,如何換算?《環球時報》9月7日刊登薛小樂的文章作答:桶和噸是常見的兩個原油數量單位。歐佩克組織和英美等西方國家原油數量單位通常用桶來表示,中國及俄羅斯等國則常用噸作為原油數量單位。噸和桶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噸約等於7桶,如果油質較輕(稀)則1噸約等於72桶或73桶。美歐等國的加油站,通常用加侖做單位,我國的加油站則用升計價。1桶=15898升=42加侖。美製1加侖=3785升,英制1加侖=4546升。如果要把體積換算成重量,和原油的密度有關。假設某地產的原油密度為099公斤/升,那麼一桶的原油重量就是15898×099=1573902公斤。
因為各地出產的石油的密度不盡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大約在128-142公斤之間。
據中硅貿易網公布:
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通常以1公噸=735桶(每桶為42美製加侖)
可計算得每桶為136公斤。
維基網路介紹:
石油的常用衡量單位「桶」為一個容量單位,具體為159公升。 因為各地出產的石油的密度不盡相同,所以一桶石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一般地,一噸石油約有8桶。
一新聞報道:
中國全年進口原油將達到12億噸,摺合約88億桶。
135千克
一桶石油等於多少呢
石油體積與重量單位的換算方法
1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
體積與重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必須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個溫度狀態下,每立方米體積的石油為p噸重。換算關系為:
一噸油的體積數=1/p立方米
一噸油相當的桶數=1/p629桶(油)
將629除以密度即為求1噸油等於多少桶油的換算系數公式。此換算系數的大小與油品的密度大小有關,且互為倒數關系,如:大慶原油密度為08602,勝利101油庫原油密度為09082,可分別得:
大慶原油換算系數=629/08602=731 ,勝利原油換算系數=629/09082=693
對石油產品得計算方法也是一樣。如某種汽油的密度為0739,計算結果:1噸汽油等於851桶;某種柴油的密度為086,計算結果1噸柴油等於731桶。依此類推。表1列出了國內外常規油品及常見的原油的噸與桶的換算系數。
美國市場的汽、煤、柴油價格以美分/加侖為單位,同樣可用上述公式換算為以美元/噸為單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國舊金山93號無鉛汽油價格為540美分/加侖,其換算方法推導如下:
93#無鉛汽油價格=540美分/加侖;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侖),5400014285美元/噸(1噸汽油約和85桶),540357(357即為汽油由美分/加侖換算美元/噸的換算系數)=19278美元/噸
表1原油和油品體積與重量單位換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噸 品名 密度p 桶/噸
航空汽油 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車用汽油 0725 867 減壓渣油(大慶)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瀝青 101 623
輕柴油 0825 762 潤滑油基礎油150SN 08427 746
輕石腦油(44-100。c) 0674 933 潤滑油基礎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腦油(102-143。c) 0742 848 潤滑油基礎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噸 品名 密度p 桶/噸
中國原油 米納斯原油 08498 740
大慶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勝利原油(101庫)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納原油 09279 678
阿聯酋原油 漢迪爾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維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爾班原油 08498 74 馬來西亞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阿拉伯輕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阿拉伯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阿拉伯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輕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輕油 08559 735 英國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倫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羅斯原油
遼河外輸油 0930 676 原蘇聯出口原油 08659 726
勝利孤島油 0946 665 美國原油
江蘇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薩斯中質油 08251 703
華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亞原油
南海綏中油 0972 647 吉普斯蘭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賈比魯油 08156 771
阿塔卡原油 09109 776
2體積單位換算
體積單位主要有桶、加侖、升、立方米,它們之間的換算系數見表2。
表2體積單位換算表
升(L) 立方米(m3) 加侖(美) 加侖(英) 桶(油)
15898 015898 42 34973 1
1 0001 026418 021998 62910-3
1000 1 264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以大慶原油為例: 一桶就是1368公斤
以伊拉克巴士拉中油為例: 一桶就是1383公斤。
就是說大概一桶油就是135公斤左右。
1桶=15898升=42加侖
1000/15898=629
根據2004年數據:
中石化:全年加工原油13295萬噸,其中汽油2358萬噸,柴油5089萬噸,煤油636萬噸;
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110775萬噸,其中汽油23866萬噸,柴油43634萬噸,煤油3061萬噸;
中石化:1噸原油提煉汽油0177噸、柴油0383噸。成品油率608%。
中石油水平:每噸原油可提煉汽油0215噸、柴油0394噸。成品油率637%。
國際先進水平:每噸原油可提煉汽油029噸、柴油049噸。成品油率80%以上。
另外,也看到一個數據:100萬噸原油加工可產出:乙烯15萬噸,丙烯9萬噸,丁二烯25萬噸,芳烴8萬噸,汽油9萬噸,燃料油475萬噸。
『肆』 中國石油戰略:我國是如何保衛我們的石油利益
一、
2018年過去了。
這一年,中國一共進口了4.619億噸石油,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
尤其在錦州和惠州兩處石油戰略儲備基地,趁著11月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大筆購入石油,更加大沖高了進口數據。
雖然到處都有電動車推進的消息,但我國石油消耗高峰在2028年左右才會到來,我們對石油的依賴還會持續非常長的時間。
格林斯潘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中國毫不猶豫點了個贊。
二、
中國經濟發展離不開石油,但中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才排在世界第13位,不含頁岩油共有257億桶,產油量也並不高,就算中國產油量高,以現在全球油價50美元左右的價格,我們的開采成本也不太劃算。
(上圖美國成本是35左右,但美國頁岩油二疊紀成本低於25美元)
雖然中國石油產量1.9億噸還能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大慶、勝利這樣的老油田已經沒多少儲量,從2017年開始,中國進口石油佔全年依存的72.3%,2018年佔75%,預計到2020年,會佔到80%,差不多成了一個完全依賴進口石油的國家。
保衛石油輸入線,就是保衛中國經濟的命脈。
在中國的進口石油列表裡,2017年,前五大來源國是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進口份額佔比分別為14.24%、12.43%、11.11%、8.78%和7.42%。在前十位石油進口來源國中,中國自8個國家的進口增幅達到了兩位數,增長最快的是自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進口量,同比增幅分別為24.98%和28.90%。俄羅斯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原油進口第一來源國。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我國主要油氣產品進口國)
中國每年總共從44個國家進口原油,其中中東地區9個、非洲地區14個、北裏海地區3個、南美洲地區5個。
每年從這些國家進口的石油,主要運往中國的青島、寧波、大連、湛江以及杭州海關,進口份額佔比分別為28%、12%、11%、8%和7%。
那些在茫茫大洋上航行的巨型油輪的航線,像一根根細微的細管,不斷給正在茁壯成長的中國經濟,輸入新鮮的血液。
如果你仔細留意我們宏大的一帶一路圖,你會發現,大多數我們的原油供應國,正好在我們的一帶一路版圖內。
(一帶一路圖,幾乎將中國所有重要的石油進口國都覆蓋了)
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我們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度互補,互助互利,他們需要中國工業生產的產品,中國需要這些國家的原材料,同時,中國向這些國家給予經濟援助,幫助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是互利互惠的宏大戰略。
三、
太平洋另一邊的美國,情況就要好得多了。
到了2018年,擁有頁岩油技術的美國,產量已經超過沙特與俄羅斯,11月,美國已能做到日產1170萬桶石油,超過俄羅斯的1140萬桶每日和沙特的1063萬桶,成為當今第一大產油國。
其中,美國,沙特,俄羅斯三國的石油總產量,已經超過歐佩克15國的總產量,已能左右全球經濟起伏。
美國一年要消耗約10億噸石油,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主要進口加拿大(最重要),沙特,伊拉克,委內瑞拉,墨西哥的重質含硫油,他們的煉油廠從80年代開始主要煉這種油。
在頁岩油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美國二疊紀頁岩產量不斷增加,美國的真實石油儲量難以想像。
我國現有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利用上述儲備庫及部分社會企業庫容,儲備原油3773萬噸,在國際石油供給突然中斷的情況下,中國的石油儲備,也只夠33天左右,這距離國際常用的90天的儲備「安全線」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和其他經濟大國相比,中國的石油儲備相差更多,美國的石油儲備高達6.65億桶,足夠150天的消費。
日本的經濟規模只有中國的一半,但其石油儲備還高於中國,有2.97億桶,日本的日均石油消費水平為445.1萬桶,其儲備規模足夠使用68天左右。
四、
為了保衛中國的石油安全,我們現在主要解決從兩方面著手解決,一個叫繞開馬六甲,另一個叫保衛南海。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
中國經中東和非洲運輸過來的石油,幾乎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再進入中國(日本,印度也有90%的石油要經馬六甲海峽)。
如果一旦發生戰爭,馬六甲海峽被控制住,中國的石油安全將即刻被催毀,我們就只有33天的石油儲備了。
一旦發生軍事沖突,有敵對方封鎖馬六甲海峽,會對中國造成災難性後果。
這也是我國為什麼一直奮力發展海軍,計劃逐步建立數個航母戰斗群及大型兩棲部隊的原因之一。
但現在美國海軍實力之強,就是將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海軍全部堆在一起同美國血拚,大概也敵不過四分之一的美國海軍,我們的海軍還在緩慢成長中,因此,繞開馬六甲海峽成為當務之急。
幸好在西邊,我們有一個全地球最好的鐵血盟友---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西邊,有一片海岸線,離霍爾木茲海峽很近。
那裡有一個深水良港,叫做瓜達爾港。
瓜達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由中方出資建設,從瓜達爾港再建一條鐵路或石油管道,直通中國新疆喀什,再從喀什到上海,也就2500公里了,省下了上萬公里的海上運輸路程。新疆、甘肅地區原來老油氣田已經開采殆盡,但當地還有許多配套的煉油加工設備,從喀什接進石油,一方面節約了繞道馬六甲的海路,另一方面直接把石油送到了加工廠,直接促進西部經濟發展。
有了瓜達爾港,中東地區我們主要的供油國,沙特,伊朗,伊拉克三國的石油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直接從巴基斯坦上岸,一路駛向喀什,再也不用經馬六甲海峽,中國石油的陸上通道,就可以打通了。中國石油安全,也基本得到了保障。
不過目前中國運往瓜達爾的貨物都是公路運輸,雖然路程縮短,但成本比繞道馬六甲海峽高幾倍,要想實現經濟效益,必須完善鐵路、管道等運輸設施,而中巴之間有高山阻隔,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巨大,且需要時間。
而一旦瓜達爾港到喀什順利對接,新加坡的經濟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雖然巴基斯坦是我們的鐵桿盟友,但我們也不能虧待巴鐵,中方擁有瓜爾港40年經營許可權,40年後將會送給巴基斯坦,在這40年裡,中方擁有港口91%的利潤,巴方擁有9%的利潤,同時,中方在「中巴經濟走廊」一共投資了560億美元,為巴方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如果說巴達爾港是我們的現在,而南海,則是我們石油安全的未來。
南海是被稱作「第二個波斯灣」,其遠景保守石油儲量相當於中東地區的一半左右,超過了整個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資源,尤其是南海南部的萬安灘、曾母暗沙周圍、禮樂灘盆地地區。
中國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有很多不能盡如人意的障礙,最大的困難就在於海洋石油資源方面。
整個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質資源量約在230-300億噸之間,天然氣總地質資源量約為16萬億立方米,占我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其中70%蘊藏於153.7萬平方公里的深海區域。目前,我國海洋石油工業勘探開發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於300米,大於300米水深的油氣勘探開發處於起步階段。也就是說,現在開發南海的石油資源,為時尚早,還需要等待技術的成熟。
除了石油,中國南海可燃冰儲量世界第一,相當於800億噸油當量,南海的可燃冰可供開采量3000年,而中國現在領先世界的頂尖技術細分類里,就有可燃冰開采技術。
南海擁有這么豐富的資源,關系著我國能源未來的生命線,所以我們一直在努力建設一支強盛海軍,保衛我們富饒的南海。
五、
除了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中國還嘗試在緬甸布局皎漂港。
皎漂港的優勢是離中國陸地更近,運輸成本更低,從皎漂港經鐵路進入中國西南昆明,僅1500公里,昆明比喀什離內地可近多了,但去皎漂港還是要經印度洋,有可能為印度所制,所以中國也在斯里蘭卡開始布局,在那裡下了一步活棋。
緬甸內部政局不是太穩定,復雜多變,世界各國培植的勢力暗流洶涌(我們平時新聞常看到出鏡的果敢人,昂山素季,羅興亞等問題都是各國政治勢力角逐的結果),沒有比跟巴基斯坦合作來得放心。
(從皎漂港到中國西南地區陸地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中國三年前曾中標皎漂港項目,當時中方跟緬方談的股權比是85%與15%,緬甸不同意,耽擱了三年,一直到2018年11月8日,終於談妥股權比為70%跟30%---按原先的股權配比,緬甸不需要出錢,現在漲到30%股權,緬甸需要注資,第一階段投資13億美元,整個項目預計花費72億美元。
另外中國也有嘗試泰國克拉運河的可能性,不過克拉運河離馬六甲海峽太近,開通運河成本太高,海峽又容易被封鎖,跟不經馬六甲是換湯不換葯,這個是下下策,同時如果泰國克拉運河一旦開通,新加坡將會衰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新加坡是小國大政治,會以傾國之力阻止泰國開挖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一旦開通,新加坡將迅速衰落)
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瓜達爾港,還是皎漂港,抑或是克拉運河,中國走的每一步棋都將傷及新加坡的核心利益,因此大家會看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以華裔為主的新加坡,卻是最喜歡懟中國的國家---我身邊去新加坡旅遊的大批親友都反應新加坡對華人不怎麼友好。
六、
現在我們必須聊一聊,保衛我們石油生命線的中國海軍,現在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由於過去虧欠海軍太多,中國現在的江南造船廠,大連造船廠,滬東造船廠,武漢造船廠訂單不斷,堪稱「瘋狂」的造艦規模像下餃子一樣生產各種軍艦,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3000噸的054A導彈護衛艦從鋪設龍骨到建造完畢僅需不到一年的時間,強大、完備的工業體系為中國海軍快速、大規模造艦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自2012以來中國海軍新艦入列或服役的數量不少於82艘,這個數量甚至超過了英國皇家海軍的除去核潛艇與航母之外的所有艦船,足以碾壓任何中等國家的海軍。
雖然中國海軍目前只擁有兩艘航母,一艘遼寧艦已形成戰鬥力,首艘國產航母正在進行第二次海上試驗,但傳聞第三艘航母已在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第四艘航母已提上建造日程。中國還有導彈驅逐艦052D10艘,052C6艘,052B2艘,0522艘,051C2艘,9569艘,051B1艘,0516艘,護衛艦054A28艘0542艘,05641艘,053H310艘,登陸艦0714艘,07211艘123224艘核潛艇0946艘,0934艘,0923艘常規潛艇元級潛11艘,基洛級潛艇24艘,宋級潛艇17艘,明級潛艇8艘。
同時我國海軍還有多艘艦艇下水或在建,例如:國產航空母艦已下水並進行了兩次海試;055萬噸大驅4艘下水;另有052D型導彈驅逐艦多艘下水或海試等等。
中國海軍軍費開支逐漸上升到俄國的2.5至3倍,中國海軍整體實力超過俄國與法國,位居世界第二將成既定事實。
但是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的差距還非常大,美國海軍一年軍費是中國海軍的四倍,我們艦艇雖多,但高科技方面還有很大距離,最悲觀的預計是中國海軍戰力還不到美國海軍一成。
七、
無論在陸地還是海上,中國都是呈現出積極的姿態,努力保衛中國經濟的生命線,我們還會依賴石油進口非常長一段時間,因為石油,我們也被卷進了世界各地的地緣政治斗爭,在新能源徹底普及前,我們依然會開港鋪路,修艦強軍,保衛南海,推進友國。
中國的崛起已不可阻擋。祝祖國日益強盛。
『伍』 礦泉水比石油貴六倍,石油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開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暴跌。國際油價跌到是每桶三十美元。每一桶原油大約為198.98升,以原油價格30美元一桶來計算,即每升原油的價格為1.319人民幣。在淘寶上查閱農夫山泉礦泉水,每升礦泉水的價格大約是9人民幣,也就是說礦泉水比石油貴6倍。石油價格低於礦泉水造成的石油不值錢,在這么大的需求量下,原油價格不斷下跌,那麼石油的成本是多少呢?
石油暴跌到每桶30美元,各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據悉,美國的一個生產成本是每桶石油大約在20美元,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成本為每桶40美元,而沙特的一個生產成本為10美元,油價下跌也就跌到了各個國家承受的最低點,如果繼續石油下跌,那麼就會對世界的經濟產生一個影響。對於各個國家來說,及時的採取對策,不為是個好的方法。
『陸』 頁岩油崛起,石油格局被打破,美國變成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
如果問世界上哪個國家石油儲量第一,經常看新聞的朋友就是知道是委內瑞拉,的確,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17339億桶 ,委內瑞拉就佔了3038億桶,沒有任何質疑。可是,因為某種因素,委內瑞拉被美國經濟制裁,現在已經淪落到自己都得進口石油了。那麼,你可知道現在哪個國家產油量世界第一嗎?很多人會認為是沙烏地阿拉伯,因為它的探明儲量2976億桶,世界第二,中東土豪富得流油,不是白說的,或者是俄羅斯,甚至伊拉克? 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世界第一的產油國是美國。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報告, 2020年美國的石油日均產量約1130萬桶,名列世界第一,第二的是俄羅斯,日均產量1027萬桶,第三的沙特日均產量920萬桶, 俄羅斯和沙特是受2019年12月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監督委員會會議協議要求降低產量,而美國這是受疫情影響情況下有所下降。2019年,美國石油日均產量1220萬桶世界第一,第二的俄羅斯則是日均產量1125萬桶,第三的沙特日均產量則是981萬桶,就在2019年,美國一改從原油及其製品凈進口國,變成了凈出口國。
在出口方面,2020年美國日均出口310萬桶,名列世界第四,第一是沙特,日均出口660萬桶,俄羅斯第二,日均出口470萬桶,伊拉克第三,日均出口340萬桶。實際上在2018年,美國日均產量1090萬桶,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日均出口量達到了200萬桶,可是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與進口量比較,其還是石油凈進口國,直到了2019年日均出口298萬桶,才是凈出口國。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車 普及加快步伐,特斯拉等一干新能源 汽車 銷量猛增,光是2019年就銷售上牌了158925萬輛,最主要的就是其頁岩油的產量穩步增長。
隨著 汽車 出現到推廣普及,輪船動力方式改變,飛機出現,各種機械設備都開始使用熱效率更高,更方便的石油產品,美國在20世紀20-40年代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國,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那時候崛起的,位於太平洋西岸的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是一座因石油開發而繁榮起來的城市。由於當時 汽車 和化工業整體需求量少,美國是重要石油出口國。 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美國就停止出口石油到日本,迫使其鋌而走險偷襲珍珠港,攻取東南亞,大洋洲,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奪取戰略物資石油和橡膠。
隨著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西部石油產量逐漸下降,工業逐漸發展, 汽車 擁有量不斷增加,石油及其製品消費跨越式增加,美國逐漸成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油進口國,最多的時候日均進口量達到1200萬桶。 其進口絕大部分依賴油層淺,產油成本低的中東,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美國在中東建立大量軍事基地,一直以來時刻保持在中東的戰略存在。
據美國能源部門統計,美國已探明石油儲量689億桶,名列世界第九,其中頁岩油儲量463億桶。其有四大頁岩區,分別是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和鷹灘頁岩(EagleFord),北達科他州的巴肯頁岩(BakkenShale),以及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馬塞勒斯頁岩(MarcellusShale)。但是頁岩油儲存很深,開采難度大,之前的技術開采成本很高,比起中東只有幾美元,十幾美元,甚至二三十美元每桶的開采成本不劃算,除了開采部分本土和墨西哥灣的原油外,大量進口是最好的選擇。
到了2014年國際油價超過100美元每桶,頁岩油開采技術也取得了進步,總體盈虧成本還是在50美元/桶左右,但是對於高油價,頁岩油開采技術成本高的劣勢已經被抵消,大量頁岩開采技術在美國應用。比如水力壓裂法,美國95%的頁岩油井都是通過水力壓裂法進行開採的。這時候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聯盟就不幹了,害怕失去石油領導控制地位,在加上2014年烏克蘭戰爭打響,美歐制裁俄羅斯油氣,而俄羅斯主要財政收入就是油氣,不同意沙特減產計劃,而且增加產量, 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大量增產,三個月油價暴跌一半,之後甚至降到了40美元以下,甚至低於30美元。要知道美國頁岩油開采成本是每桶50美元左右。大量的美國頁岩油企業破產,關閉採油設施,解僱工人。
俗話說得好,殺敵一萬,自己也得損傷三千吧?沙特這些主要產油國,石油是主要財政收入,石油價格暴跌,其他方面還要開支吧?其經濟也受到重創,沙特的外匯儲備大量減少,2013年末時候是7252億美元,石油價格戰開始後,逐漸下降到2020年只有4450億美元, 要知道沙特貨幣里亞爾匯率對標美元是需要至少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這些被制裁的國家經濟則更加困難。
隨著石油價格戰深入,人們驚奇發現美國更先進的頁岩油開采技術出現了,比如稠油開采技術,盈虧成本只有每桶16美元,就是說即使油價在30美元每桶, 美國頁岩油油企還能盈利,大量的油井又出現在了頁岩油產區,美國的石油產量逐漸增加到日產1000萬桶以上,直到2019年最高峰時候甚至達到了日產1200萬桶以上。可以說世界第一石油消費大國—美國可以完全不依賴進口,不要看歐佩克眼色了。
這時候老牌的石油出口國坐不住了,價格戰已經沒有意義,除了給俄羅斯增加壓力,不能再打垮美國頁岩油企業。到2019年12月,歐佩克和非歐佩克聯盟大會召開,各方都決定減產,保護油價,油價又開始漲了。 美國的頁岩油生產企業鋪設更多管道通向海岸,海岸也增加了很多可以接納巨型油輪的受油港口,它們可以清掉債務,坐著收錢了。雖然2020新冠對油價又產生新的影響,隨著疫苗接種普及,世界經濟恢復,絲毫不能動搖美國世界石油生產頭把交椅的地位,相反還大量出口。 去年美國就是我國十大石油進口國之一,比2019年增加了211%,達到1976萬噸。
從美國頁岩油開發,我們再次領略到了「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至理名言深刻含義。 但是我們是人口大國,雖然石油產量2020世界前六,但是進口卻是世界第一,新能源是我國能源發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各企業,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在能源 科技 方面早日取得更大突破。
『柒』 一桶原油到底能煉多少升汽油
一桶原油159升,平均可煉出約80升汽油,售價約560元即約80美元。原油一桶=0.1576千公升(立方米)一噸=7.3桶一公斤=0.3055加侖(美)0.2545加侖(英) 要看精煉的水平。好的地方可以達到50%以上剩下的大多就是提煉出來做其他用處。
(7)美國石油生產成本是多少錢擴展閱讀:
1丶在英國,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為52.50美元,而現在1桶原油的交易價格只有約42美元;在巴西,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將近49美元;在加拿大,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約為41美元;在美國,開采1桶原油的成本為36美元,成本當前仍低於交易價。
2丶上述數據來源於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UCube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錄了全球大約65000座油氣田的信息。
3丶如果原油的開采成本高於售價,那麼原油開采企業當然無利潤可圖。許多能源大公司已經宣布,在生產成本高昂的國家採取一系列削減成本的措施,這在行業內已不是什麼秘密。
4丶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開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於10美元。伊拉克原油開采成本為每桶約10.70美元。
5丶斯塔能源公司的分析主管馬格努斯向CNNMoney提供了原油開采成本數據,並表示該數據清晰地反映出海灣國家因為低廉的生產成本而更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