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底石油藏在哪兒
- 01
海底石油的生成需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有機淤泥,而大陸架有巨厚的有機淤泥層,有生成石油的良好條件,所以那裡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
海底石油的生成需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有機淤泥。有機淤泥是泥沙和生物的屍體混在一起沉在海底的淤泥。大陸架有巨厚的有機淤泥層,有生成石油的良好條件,所以那裡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
在大陸坡之外,是平緩的大陸基,雖然水深在2000米以上,但那裡沉積著大量的泥沙和生物碎屑,沉積物厚達10千米,是海洋重要的沉積帶。這些巨厚的沉積物,是在海底貧氧環境中堆積而成的,富含有機質,所以具有生成油氣的良好條件,也是油氣富集區。
科學家還發現,許多水深達4~5千米的小洋盆或邊緣海,如墨西哥灣、地中海、中國南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印度尼西亞海域的深海部分,都蘊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現在,人們主要在墨西哥灣、委內瑞拉灣、波斯灣、幾內亞灣、加利福尼亞灣、澳大利亞近海、巴西近海,以及中國的渤海、東海和南海等海域開采海底石油。
2. 海底石油是怎麼形成的
從海岸向外,到深海大洋區之問的區域,人們稱它為大陸邊緣地區。這里有水深不到200米的大陸架淺水區,還有大陸架到深海之間的一段陡坡,水深在200~3000米之間,稱為「大陸坡」。經過近百年的海上石油勘探,人們發現在大陸架淺水區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而且在大陸坡,甚至在小型的海洋盆地等深水海域也都找到了藏油的證據。據調查,海底石油約有1350億噸,佔世界可開採石油儲量的45%。舉世聞名的波斯灣是世界上海底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在我國的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灣,也都先後發現了油田。海底石油資源如此豐富,那麼它是如何來的呢?要搞清這個問題,還得從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前的歷史地質時期談起。
海底石油
在漫長的歷史地質時期中,地球上的氣候,有的時期比現在溫暖濕潤,有的時期比現在寒冷乾燥。在溫暖濕潤的地質時期,由於大陸架淺水區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光線能夠透過淺淺的水層照射到海底,加上江河裡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水質肥沃,海洋藻類生物在這里大量繁殖。同時,海洋中的魚類、軟體類動物以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在這里群集,迅速繁殖。這些生物死亡後,遺體隨同江河夾帶來的泥沙一起沉積在海底,形成所謂的「有機淤泥」。這樣,年復一年,大量的生物遺體和泥沙組成的有機淤泥被一層一層掩埋起來。由於這些地層因某種原因不斷下降,有機淤泥越積越厚,越埋越深,最後與外面的空氣相隔絕,造成一個缺氧的環境,加上深層處溫度和壓力的作用,厭氧細菌便把有機質分解,最後形成了石油。不過,這時形成的石油還只是分散的油滴。
在地層下,分散的油滴需尋找「藏身之地」。由於氣候的變遷,海洋中形成的沉積物有時候顆粒較粗,顆粒問孔隙較大,便形成了砂岩、礫岩;有時候顆粒較細,顆粒問孔隙很小,於是形成頁岩、泥岩。在上覆地層的壓力作用下,這些分散的油滴被「擠」向多孔隙的砂岩層,成為儲積石油的地層;而孔隙很小的頁岩層,由於油滴無法「擠」進去,儲積不了石油,卻成了防止石油逃逸的「保護層」。
石油儲積在砂岩層中還不具備開采價值,還需經過一個地質構造變形過程,使分散的石油集中在構造的一定部位,這樣才能成為可開採的油田。這個過程大致為:原來接近水平的岩層由於受到各種壓力的作用而發生變形,形成波浪起伏的形狀,向上突起的叫背斜構造,向下彎曲的叫向斜構造;有的岩層經過擠壓,形成像饅頭一樣的隆起,叫穹隆構造。在岩層受到巨大壓力而變形的同時,含油層中比重小的石油由於受到下部地下水的浮托,向向斜構造岩層或穹隆構造岩層的頂部匯集,這時石油位於上部,而處在中間、下部的則是水。具有這種構造的岩層就像一個大臉盆,把匯集的石油保存起來,成為儲藏石油的大「倉庫」,在地質學上叫做「儲油構造」,這才有真正的開采價值。
3. 世界海洋油氣儲量多少
如圖2-2所示,海底可劃分為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基,海洋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大陸架,約佔全球海洋油氣資源的60%,其面積僅占整個海底面積的7.49%。大陸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氣資源潛力可觀,約佔30%。在全球海洋油氣探明儲量中,目前淺海仍佔主導地位,但隨著石油勘探技術的進步,將逐漸進軍深海。水深小於500米為淺海,大於500米為深海,1500米以上為超深海。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氣探明儲量164億噸油當量,其中深海佔41%,淺海佔31%,陸上佔28%。
圖2-2海洋水深分類示意圖及比例圖
從區域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形成「三灣、兩海、兩湖」的格局。「三灣」即波斯灣、墨西哥灣和幾內亞灣;「兩海」即北海和南海;「兩湖」即裏海和馬拉開波湖。其中,波斯灣的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裏海沿岸的哈薩克、亞塞拜然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國和挪威,還有美國、墨西哥、委內瑞拉、奈及利亞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氣勘探開發國。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海上產油區有波斯灣、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歐洲的北海和美洲的墨西哥灣,稱為四大海洋石油區;海上天然氣的儲量以波斯灣為第一,北海第二,墨西哥灣第三。
地球上海洋油氣資源總量極其豐富。海洋的石油資源量大概佔了全球石油總量的34%,但還處於勘探開發的早期階段。據統計,全球石油探明儲量為1757億噸,天然氣的探明儲量為173萬億立方米。全球海洋石油資源量約1350億噸,探明約380億噸;海洋天然氣資源約140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約40萬億立方米。
巴西近海、美國墨西哥灣、安哥拉和奈及利亞近海是備受關注的世界四大深海油區,幾乎集中了世界全部深海探井和新發現儲量。據2003年底的統計,在已發現的深海儲量中巴西有146億桶,其中的5大發現就超過100億桶;墨西哥灣有140個發現,儲量達115億桶;安哥拉近海有41個發現,儲量95億桶;奈及利亞的25個近海油田,儲量達83億桶。
2004年深水石油產量約佔全球5%,2010年佔世界的9%。在「金三角」區深水石油累計產量達6億噸,其中巴西佔57%,墨西哥灣佔39%,西非佔4%。按已發現的油氣田估計,金三角深水石油的產量可望達到3億噸左右。
2010年,全球深水油氣儲量達到40億噸左右,其中墨西哥灣約10億噸,西非海域22億噸,巴西海域8億噸。
與大西洋盆地相比,東南亞的深海油氣活動規模較小,對大型跨國公司的誘惑力不及西非、巴西和墨西哥灣,但東南亞未來的潛在利益為尋找深海區塊的石油公司提供了機遇。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未來將成為亞洲深海油氣活動的主要地區。
4. 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哪裡
大陸架。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氣的分布。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海底地形中,海洋資源分布最豐富的海區是大陸架,這里離陸地近,海水淺,有利於開發。和橡海底石油鉛森是埋藏於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岩及基岩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底石油(包括天然氣)的開采始於20世紀初,但在相當長時期內僅發現少量的海底油田,直到60年代後期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喚激旁采才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5. 海底石油主要分布在哪裡
1. 海底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陸架上。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坡度相對緩慢,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這里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