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東那麼多沙漠怎麼還這么多石油
擴展閱讀
納米比亞費用多少 2025-07-04 03:55:04
家紡輔料怎麼分攤入成本 2025-07-04 03:49:54
文件資源管理器怎麼修改 2025-07-04 03:37:04

中東那麼多沙漠怎麼還這么多石油

發布時間: 2023-08-31 04:22:25

① 為何石油資源都產生在沙漠底下

從世界歷史來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但是領土的肥沃程度,可利用程度,直接決定國家的實力。所以我國古代為何能夠在世界領先強大幾千年,就是因為我們有肥沃的土地。古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的國家,那就慘了,基本上窮困潦倒,最典型如中東,北非。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到了現代,沙漠那是最肥的地了,因為沙漠底下有石油,如中東就靠這個富裕起來。那麼很多人不理解,石油為何都在沙漠底下,都在沙子底下呢?

石油被稱為黑金,現在世界石油多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土豪,最典型的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達等。這些國家那都是富得流油,而且這些國家那可都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啊,在古代那連蟲子都沒得吃。而現在沙子底下都是黑金,都是石油。

因此,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石油基本上都是在沙漠地區,中東北非都是如此,還有我國的西部沙漠地帶,中亞的沙漠地帶,就有很多的石油。所以以前各國都討厭的沙漠地形,現在卻成了香餑餑,很多國家甚至為了搶沙漠而大打出手,如南美洲的太平洋戰爭,其實就是搶沙漠資源的戰爭。

② 為什麼沙漠地區多產石油

讓我們先來看看石油是如何在中東波斯灣地區形成的。就形成時間而言,至少需要200多萬年才能形成。當時,全球地理環境不是今天的樣子。大約2.5億年前,地球的土地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勞亞古陸地位於北半球,而南半球的岡瓦納陸地隔著特提斯海彼此面對。特提斯海是今天地中海的「前身」。

除配租逗了淺海環境,有時湖相沉積物也產油。我國四川型缺盆地在古代地質歷史時期曾是一個湖泊盆地。石油生產有許多有機體和條件。到培賣目前為止,四川也是我國油氣資源豐富的省份。據最近媒體報道,鄂爾多斯還發現了非常豐富的油氣資源。山西和黃河中游有許多湖泊沉積,有石油條件,但只存在多油少油的問題。

在地質歷史時期,淺海或湖泊相沉積環境是特別好的成油條件,這與我們今天是否看到沙漠幾乎沒有關系。

③ 中東為什麼這么多石油

首先是因為中東地區其地形屬於板塊交界處,這也給石油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中東地形和其他地區相比,相對低矮,形成盆地狀態,這也讓石油容易累計其中,另外中東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這三大因素也是中東石油豐富的原因所在。

早在7億年以前,地球上主要分為兩個大陸,即在北邊的勞亞古陸,以及位於南半球位置的岡瓦納古陸,後者在地殼運動下慢慢形成了波斯灣盆地的基地。

而這兩個古大陸中間的赤道區域是特提斯海,也就是現在地中海的「祖先」,因為氣候溫暖,這里生活著極其豐富繁多的海洋生物。在6億年到3.7億年期間,岡瓦納古陸相關地區又形成了鹽盆,並在後來的中生代形成了沉積層。直到後來岡瓦納陸從一整個大陸解體,並且逐漸向北移動,慢慢包圍了特提斯海,使得該海域海水水位變淺。

中東地區在幾億年來一直處在較為穩定的環境當中,在地質運動下形成盆地,並且基本上度過了全部的大洋缺氧事件,即海洋出現低氧到缺氧的環境,從而使得特提斯海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逐漸聚集了非常多的烴源岩。

同時在6000萬年前,亞歐板塊的碰撞運動使得特提斯海受到擠壓關閉,逐漸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如同「盆底」一樣的地形狀態,即四周高中間低,能夠將石油匯集到合適的部位,形成富集的油田。

最後在200多萬年以前由於青藏高原地形變化,中東地區才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和地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乾旱的沙漠氣候,地表一片沙塵,覆蓋也十分嚴密,使得中東地區的油田雖然淺,但也不會輕易揮發泄露掉。

中東石油的發現過程

早在20世紀初,由於石油逐漸成為了重要的能源,西方為了尋找到石油資源,獲得巨大的利益,不斷向外勘探石油。1901年,一個叫做威廉· 諾克斯· 達西英國人獲得了伊朗某片區域的石油開采租讓權,並在這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進行勘探。

要知道當時中東基本上還沒有被發現過石油的蹤跡,而勘探的費用極其高昂,巨大的投入最終極有可能並不會獲得收益,導致血本無歸,但是一旦真的發現了石油,所能夠賺得的利益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威廉並沒有放棄。

終於在1908年5月26日,威廉的勘探隊終於在伊朗尋找到了中東第一個油田,從而改變了中東的命運。

這個發現也驚動了其他的「冒險家」,其中就有一位叫做費蘭克·霍姆斯的礦山工程師,他在1920年前往波斯灣巴林島,當地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生活的地方極有可能藏著石油,這些資源足夠他們擁有榮華富貴的一生。

費蘭克與該海島的酋長協商,他幫助酋長及其族人打一口能出淡水的水井,酋長就把該島的石油開采權轉讓給他。

原本中東的石油開采量並不多,直到二戰以後,不管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都百廢待興,急需能源發展經濟和工業,石油作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也自然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資源。

④ 為什麼沙漠地區多石油

也不一定是的啊~~很多都不在沙漠下面,只是中東地區很多沙漠,石油也多,蒙蔽了你。只要條件合適,那裡都可以形成石油的。
中東石油多,那時因為古時候那裡各種有機物如動物、植物、特別是低等的動植物像藻類、細菌、蚌殼、魚類等死後埋藏在不斷下沉缺氧的海灣、瀉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經過許多物理化學作用,最後逐漸形成為石油。
美國休斯頓一家石油勘探公司提出一個新理論:所有的石油都是從古老的岩石中生成的,而並非通常認為的埋藏在地下的死亡動物或者植物等有機體在壓力和熱的作用下分解轉化而成。這一觀點得到3位俄羅斯同行的贊同,但相關論文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一發表,便引起廣泛爭議。
該公司負責人肯尼認為,從岩層斷裂處釋放出的地熱,使埋藏於地底100公里深處的碳化無機物和水在高溫高壓作用下產生了碳氫化合物,所有的石油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的,而且現在還有大量的礦點未被發掘。
石油地理學家已經部分接受了這一觀點。美國地理調查部門的麥克·盧萬表示,有一部分石油來自無機物,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對於肯尼提出的「石油不可能由淺層岩石中的有機物形成」這一論斷,他則堅決反對。新澤西州礦產及礦產資源部的布雷恩·布里斯特認為,肯尼的觀點是對有機化學理論以及幾十年來在石油地理化學領域所進行的研究的蔑視。
目前普遍認同的理論是,埋藏在地下的遠古時代未被細菌分解的有機物在一定溫度、壓力條件下,經過幾百萬年的演變,形成了可供開採的石油。微生物將地表以下的有機物轉化為碳氫化合物,剩下的埋藏在深層地底的有機物則在溫度和壓力下經過分解及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石油。通常具有商業價值的油田都位於地表以下
500米-700米深處,最深的油井在約6公里深的地底。而10公里以下的更深處則根本不會有石油或天然氣。
肯尼認為,淺層地表形成的低壓條件更容易產生甲烷,而不是較重的碳氫化合物。他在實驗室中將氧化鐵、卵石和水加熱至900攝氏度高溫時得到重碳氫化合物。據此他認為,穩定的石油只有在30000個大氣壓條件下,也就是100公里以下的地底才能形成。
不過,即使肯尼關於石油形成的理論只有部分正確,也可能為石油勘查工作打開一扇新的探索之門。

⑤ 為什麼中東石油多

事實上,我國這些年來也在不斷地勘探石油,但是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仍舊是世界獨一份,為什麼中東地區的石油能有那麼多呢?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目前而言最主流的石油成因是生物成油理論,科學家們根據數據分析和研究,發現地下的石油最少也需要花費200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而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石油油田已經有5億歲左右了。

科學家們認為,石油可能就像是煤炭等形成的原理,即在古生代或者中生代時期,一些動植物死亡後被埋在地下後所形成的。

它們的屍體被埋藏在沉積岩的下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遭受了來自地下的高溫和高壓,慢慢成為了油頁岩,再轉化成為碳氫化合物,又向上滲透進入緊密多孔的岩層,匯聚形成油田。

這個過程是極其漫長的,不同於形成了煤炭的陸上植物屍體,科學家們認為或許石油是源於海底的古老動植物。

根據這個假說,我們再去看中東地區,早在7億年以前,地球上主要分為兩個大陸,即在北邊的勞亞古陸,以及位於南半球位置的岡瓦納古陸,後者在地殼運動下慢慢形成了波斯灣盆地的基地。

而這兩個古大陸中間的赤道區域是特提斯海,也就是現在地中海的「祖先」,因為氣候溫暖,這里生活著極其豐富繁多的海洋生物。

在6億年到3.7億年期間,岡瓦納古陸相關地區又形成了鹽盆,並在後來的中生代形成了沉積層。

直到後來岡瓦納陸從一整個大陸解體,並且逐漸向北移動,慢慢包圍了特提斯海,使得該海域海水水位變淺。

中東地區在幾億年來一直處在較為穩定的環境當中,在地質運動下形成盆地,並且基本上度過了全部的大洋缺氧事件,即海洋出現低氧到缺氧的環境,從而使得特提斯海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逐漸聚集了非常多的烴源岩。

同時在6000萬年前,亞歐板塊的碰撞運動使得特提斯海受到擠壓關閉,逐漸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如同「盆底」一樣的地形狀態,即四周高中間低,能夠將石油匯集到合適的部位,形成富集的油田。

最後在200多萬年以前由於青藏高原地形變化,中東地區才受到了副熱帶高壓和地形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乾旱的沙漠氣候,地表一片沙塵,覆蓋也十分嚴密,使得中東地區的油田雖然淺,但也不會輕易揮發泄露掉。

只是由於石油實在是太重要了,幾乎掌控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命脈,石油本身是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漫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如今的儲量,這也就代表如果石油資源被用完了,那麼人類將會徹底失去這一能源支撐。

並且隨著石油的開采加深,最表面的容易開採的石油被掠奪干凈,那麼就只剩下了位置更深、開發難度更大的油田,伴隨而來的必然是成本和技術投入的增長,這些石油也就將會失去開採的價值。

更何況在近現代以來,中東地區復雜的宗教、民族等背景,加上富足的石油資源,已經走在了尖刀的利刃上,成為了貪婪與霸權的硝煙戰場。

結論
如今,新能源已經成為了幾乎是全球的研究方向,這其中不僅是因為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逐漸減少,也是因為地球環境逐漸惡劣,不管是石油還是煤炭,所排放的氣體等都給地球帶來的嚴重的危害,比如酸雨、溫室效應等等,儼然成為了21世紀人類正在面臨的重要難題

⑥ 為什麼沙漠地區(例如中東地區)的石油會比其他地區多

首先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質運動活躍,三疊紀白堊紀時期,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長茂盛,靠近海洋浮游生物繁殖快動物進化較快,種類多;其次氣候適宜,冰川運動期間地質災害集中,大量植物動物,被掩埋於地下長時間隔絕空氣,性質發生變化,形成石油。加上中東地區的地表覆蓋嚴密,不容易泄露揮發。因此沙漠地區(例如中東地區)的石油會比其他地區多。

⑦ 為什麼沙漠地區(例如中東地區)的石油會比其他地區多

  1. 中東地區在地質史上氣候溫暖濕潤,低等生物繁茂,為石油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2. 同時具備良好的沉積盆地和儲油構造環境,從而形成了豐富的油田

以上的答案是我翻之前的筆記的,但原本是問的是波斯灣地區為什麼會石油資源豐富,覺著應該可以套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⑧ 為什麼地球上的沙漠地帶很多蘊藏著石油比如中東、中亞等。

你好!
蘊藏石油不是由目前的地貌所控制的,而是由古地貌控制的,例如LZ所說的中東地區,中東地區之所以石油產量很大,主要的原因是其在地質歷史時期上曾經是海洋,海洋能提供的有機物量是很大的,而且儲存石油的儲層多為碳酸鹽岩,因此儲集空間大,易於開采。至於地質原因,肯定是有的,因為如果要形成海洋,必然要有構造運動的參與。
如有疑問,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