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美元的形成
「石油美元」的運作機制,其實是一個循環過程。
產油國「狗大戶」油賣出去,換成美元。拿到綠票子之後,得花出去,於是就正襲鉛去買美債或通過其他手段把美元投給美國,美國拿到這些美元之後,又去狗大戶家買油。石油變成美元,美元變成美債,美債又變成石油,即所謂「美元—石油—美元計價金融資舉好產」循環。
石油美元是主要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石油大幅度提價以來,歷年國際收支順差所禪哪積累的石油盈餘資金,因美元所佔比重最大,故稱石油美元。
B. 美元和原油價格是什麼樣的關系呢
目前國際原油交易中幾乎全部採用美元進行結算,雖然伊朗等一些國家嘗試著採用歐元進行計價,但無疑都受到了艱難的阻撓。因為,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與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了一項「不可動搖協議」,雙方決定把美元作為唯一的定價貨幣,並得到了OPEC其他成員國的同意。從此以後,美元與石油就緊密掛鉤,建立起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般來說,長期以來美元和原油都是負相關的關系。
由於長期以來石油交易價格主要以美元來計價,美元貶值說明了美元的實際價值在下降,所以要想買到同等的石油,那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美元,表面上看就直接導致石油了價格的上漲,如果不漲就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實際價格下降了。
C. 美元如果不再跟石油掛鉤,會出現什麼情況
近些年來,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作為世界政治經濟霸主地位的美國,某些情況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首當其沖的就是美元與石油掛鉤的經濟體系,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尋找新的石油結算方式,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旦新的交易石油方式得以確立,那麼美元與石油的掛鉤關系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導致美元與石油的脫鉤,如果這種情況出現,會有何等影響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得明白美元與石油掛鉤是怎麼一回事,以及美元與石油掛鉤時代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同時因其在戰爭中受損較小得以大發戰爭財,故佔有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五的黃金儲備。戰後在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美元成為經濟霸主。但隨著世界形勢的變化,這一體系最終在1971年崩塌,布雷頓森林體系崩塌後,美國積極尋找新的錨定物,讓美元繼續成為儲備貨幣,保住自己的經濟霸主地位,因此,石油美元計劃應運而生。
石油美元體系,即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與沙烏地阿拉伯簽訂協議,為沙特提供武器裝備和保護,但其條件是沙特所有的石油貿易必須用美元結算,而沙特作為最大產油國和最大石油出口國,在此協議下世界上其他國家也紛紛使用美元進行石油貿易,石油美元體系自此得以建立起來。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對於現代化進程意義重大,石油作為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對於石油資源的佔有主動權在戰略層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金本位時代終結後,為了工業化的需要,石油對於世界各國的重要作用與日俱增。1973年爆發了中東戰爭,因中東產油國密布,受戰爭影響,油價翻倍,1973到1980年間,油價從每桶3.01美元漲到32美元,而這樣的漲幅帶來了巨大的貿易順差,這種順差所導致的巨額美元的產生,即為石油美元。
這種巨額石油美元的產生,就是美元與石油掛鉤後所產生的直接結果,石油生產和出口國獲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國內市場難以消費,因此只能投放於海外市場;而其他工業國因為對石油的迫切需求,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提高油價,但是對於石油的高額需求使得他們即使處於貿易逆差也必須繼續進口石油,且不能採取限制性緊縮措施,因為限制石油的進口會對國內經濟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因此,廣大石油進口國都迫切希望這筆巨額的石油美元迴流至工業國家而不是儲蓄,即從石油出口國流回進口石油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石油美元不同於傳統的黃金儲備,它是一種短期資金,資本在國際市場的迴流很可能引起經濟動盪,凡此種種都是美元與石油掛鉤的直接後果。
除了石油美元對於國際市場的影響之外,因為美元與石油掛鉤,所以世界各國想要大量進口美元,那麼購買美元就是最直接的途徑,因此,世界主要工業國或多或少都會購買美國的國債,通過大量發行國債,美國在發展經濟上獲得了極高的優勢,同時因為世界各國都擁有大量美國國債,所以在美國國內一旦爆發經濟危機,美國即可通過大量印刷貨幣的方式改變匯率,將危機轉嫁給其他國家。
在另一方面,因為美元與石油直接掛鉤,除了以本幣兌換美元的方法外,向美國出口商品也是獲得美元的重要途徑,簡要來說,假設多個國家向美國出口同一性質的商品,美國就會開展議價手段,降低商品價格,而商品出口國為了獲得美元購買石油,不得不降低出口價,這樣,美國在國際商品貿易中同樣占據了主導地位。逐漸地,因為美國的強大政治軍事實力的間接影響,除了石油以外,更多的大宗商品貿易通過美元結算,美元在世界經濟的霸主地位和儲備貨幣的地位進一步得到了鞏固。
石油是如此重要,而與石油掛鉤的美元更為重要。美國通過兩種結算美元的方式,不僅保住了經濟霸主地位,還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經濟命脈,其他國家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工業化的進行,不得不屈服於石油美元體系之下,而美國憑借著石油美元體系,大量獲利,積累財富,維持自身的地位,同時通過金融手段轉嫁經濟危機,甚至發起貿易戰制裁影響自身利益的國家。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幾年來中美之間愈演愈烈不斷摩擦升溫的貿易戰,以及伊朗被美國的強力制裁。我們對於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無可奈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石油美元體系,無法脫離這個體系的情況下只能忍氣吞聲,韜光養晦,很難作出實質性的反擊。
因此,想要徹底脫出石油美元體系的漩渦,一個有效手段就是另闢蹊徑,尋找新的石油結算貨幣。簡要來說,因為石油與美元掛鉤,使得美國更容易借到錢,而且美元的價值遠高於其他貨幣。
近些年來,俄羅斯開始使用新的貨幣,如歐元來結算石油,中國也開始積極推進人民幣結算石油的步伐,而中俄兩國在石油貿易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中俄兩國的行動對於美國無疑來說會造成重大打擊。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石油出口國,正在積極 探索 「去美元化」的方法,而中國目前的石油貿易量取代美國成為沙特最大的石油貿易夥伴,使得沙特對於人民幣結算石油的方法饒有興趣,而目前俄羅斯、伊朗、阿聯酋等石油出口國已經同意用人民幣進行石油的結算。石油結算和國際貿易去美元化的趨勢對於美國經濟將會造成巨大影響,其最終結局將會是美元與石油甚至國際貿易鏈的脫鉤。
美元與石油脫鉤,這是美國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如果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受到重創的將會是美國經濟,同時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將會被嚴重沖擊。因為美元的價值在脫鉤之後隨之降低,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也會隨之一落千丈,自此造成的連鎖反應甚至會擊垮美國經濟,以至於引發經濟危機。
其一是通貨膨脹率的大幅上升,因為石油美元體系崩潰,所以會直接影響到美元的價值,進一步影響到美國對於商品進口的價格,因為美元價值下降,同時對美元需求度降低,那麼對於美國進口的商品,其價格將會大幅上漲,美國將會支付更多美元,從而大大提高了通貨膨脹率,對經濟造成不良影響。
其二是債務成本提高,美元與石油脫鉤直接導致美元的「含金量」大幅下降,從而導致利率上升,對於美國國內經濟一個顯著影響就是美國國內消費者收入不變但是支出增加,從而需要償還更多債務,逐漸對於美國國債產生不利影響,在另一層面上降低了美國大多數家庭的購買力,對美國的經濟進一步地產生負面影響。
而對於世界上其他的大部分石油進口國,如中國,美元與石油脫鉤將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局面。一方面,石油與美元脫鉤之後,將會帶來結算方式的多元化,從而產生石油貿易的多元化,石油價格不再是被一方所操控,將會因多元化交易逐漸趨於穩定。而另一方面,如人民幣等其他貨幣加入石油結算方式中,是非常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將得到更多的貿易機會,同時也提高了中國的經濟地位,從而實現雙贏局面。
自從二戰之後,美元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儲備貨幣,若美元與石油脫鉤,其儲備貨幣的地位必然會受到沖擊,不妨大膽預測一下,美元與石油脫鉤的未來,對於儲備貨幣的影響。
其一,因為積重難返以及經濟的慣性作用,在美元與石油脫鉤的一段時間內,美元依然在儲備貨幣地位上站穩腳跟,並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經濟形勢的變化把美元的影響力侵蝕殆盡,美元也自此退出儲備貨幣的角逐。這種情況是大有可能的,其原因在於美國在世界政治軍事舞台上的巨大影響力,通過干預他國內政的手段來繼續提高自身影響力,同時通過干涉甚至戰爭的方式繼續維持美元的高價值地位,然而這種做法不僅對經濟多元化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破壞原本的世界多元化格局進程。
其二, 1971年重演,美國尋找新的美元錨定物,正如1971年美元從黃金脫鉤而與石油掛鉤,維持其儲備貨幣地位,未來與石油脫鉤後,重新選擇新的錨定物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是分析經濟形勢與世界發展形勢後,這種情況很難。首先因為美國的黃金儲量不再占據決定性地位,因此重新選擇黃金作為錨定物的 歷史 倒車定不會發生;其次,在金融界,美國能操控的資本遠不如從前,所以美元與其他物質掛鉤的情況很難出現,因為在美國及其盟友等角度很難再找到像石油這樣具有真正戰略需求的物資,因此也不容易重新掛鉤;最後,影響最大的是貨幣虛擬化,未來一段時間內貨幣虛擬化的程度很有可能進一步加強,在那時,美元是否掛鉤於錨定物,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會日漸式微了。因此,新的美元錨定物可能很小。
其三,美元儲備貨幣地位被取代,或是有其他貨幣與美元在儲備貨幣地位上面形成有力競爭,甚至並駕齊驅。較為明顯的例子就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金融機構,有全國人民做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人民幣是世界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在國際享有盛譽。」昔日周總理的一番話無疑是今日人民幣的最好註解,而自從人民幣加入貨幣籃子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樂觀預測,人民幣很有可能取代美元成為第一大外匯儲備,人民幣信用良好,匯率穩定,在世界經濟領域中極大程度上增強了市場的穩定性,而當人民幣真正在世界市場甚至儲備貨幣上佔有重要地位之時,那時一定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充滿生機活力的新的篇章。
總之,其實金融史上真正具有穩定性和決定性作用的錨定物和儲備貨幣還是黃金,但是自從金本位崩潰後,世界經濟逐漸充滿了不穩定性和波動性,雖然美元和石油掛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這種波動性,但是也對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於未來美元與石油脫鉤,是有利於營造一個經濟多元化的局面。目前世界政治形勢已經趨近於多元化,而日後美元不再與石油掛鉤後,也許會出現一個多元的經濟形勢,從而更有利於經濟持續 健康 發展吧。
D. 石油美元霸權原理
在「石油美元霸權」體系下,石油進口國為了獲取石油,必須先兌換美元,持有美元儲備,於是美國就以控制著石油交易的方式鞏固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繼續享受著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的益處。 至此,美國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黃金貨幣政策到「石油霸權體系」的石油貨幣政策的演變路徑已經說明完畢。
【拓展資料】
石油人民幣的啟航,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走向深海,這必然帶來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這里有機遇也有風險,因此我對美元霸權的形成加以簡練的梳理,以便於一些讀者了解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以便於逐步理解人民幣的進化路線。
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已被美元霸權所壟斷,全球主權貨幣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美元貨幣與非美元貨幣,非美元貨幣的主要代表為歐元,因此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話語權依然掌握在發達經濟體手中。
近些年來,全球性的去美元化運動在不斷升級,美元的國際霸權地位有下滑趨勢,但是全球化的央行體制決定了美元霸權還將長期存在,因此需要對美元霸權的形成過程與機製做以了解,這樣才能知己知彼,人民幣國際化的路線才會更加清晰。
美元霸權的確立主要是由五個步驟與一個核心所組成的。
一、馬歇爾計劃;
二、美元與黃金脫鉤;
三、建立石油美元體系;
四、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
五、金融自由化。而在全球范圍內大力推行獨立的央行制度,是美元霸權建立具體機構和制度的基礎。
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美國在接受新的石油價格體制同時,迫使產油國以美元標價石油,石油美元體系自此建立,這令美元的國際佔比進一步擴張。
石油美元體系令石油輸出國獲得了巨額貿易順差,導致美元儲備過剩,而這些過剩的美元又流向了第三世界國家,第三世界國家以高於美國國內的借貸利息借入石油美元,再由出口賺取美元償還,這令石油美元進一步快速搶占國際市場。石油美元體系的確立令美元對國際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不斷增強,為確立美元霸權再次奠定基礎。
E.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千萬桶石油存中國,2萬億美債被拋後,有變化
跡象表明,「石油-美元-美債」這半個世紀以來的有機商品貨幣組合正陷入被全球商家及買家不斷摒棄的困境之中。
在石油美元層面,盡管美元過去數月以來,持續對石油國伊朗的石油出口加以限制,並切斷其央行與SWIFT國際金融支付體系的聯系,但伊朗的石油出口一直並沒有停止,並且在這一過程用到了包括人民幣,歐元等非美元貨幣。
例如,美媒前不久報道稱,印度可能早已通過私密渠道,使用印度盧比支付系統支付大量的伊朗進口原油。再比如,受到美元限制的另一個石油國委內瑞拉在數周前向印度買家發出提議,用委內瑞拉的石油幣(Petro)與印度交易石油,並給到印度買家市場價格7折的優惠,分析認為,這對於印度買家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而通過委內瑞拉油輪在過去一年多以來,有運往亞洲市場的現象上來看,印度買家很有可能已經完成了相關的交易,秘密購買了委內瑞拉石油。
不僅於此,在美元對伊朗開啟金融限制之前,伊朗就將2000多萬桶原油提前儲存在大連的保稅倉庫中後,再決定這些原油是賣給哪個國家的買家。而根據路透社稍早前援引路孚特數據報道,伊朗將創紀錄數量的石油運送到中國。截至今年3月的18個月間,伊朗的石油賣家已持續向中國市場運送了約2000萬噸石油(請注意,外媒關於此處的計量單位與前面的不一樣)。據報道,伊朗的上述石油交易也都是用人民幣和歐元來完成的。
這些現象都表明,沒有美元就沒有石油的時代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而伴隨美元在石油等大宗商品結算份額的自然減少,包括一系列石油國在內,開發主權加密貨幣,並替代美元的進程也不斷加速。
事情的一個新變化是,委內瑞拉央行宣布將於10月開始推出委國自己的主權數字貨幣-數字玻利瓦爾。並且在原有玻利瓦爾中刪除六個零。同時,數字玻利瓦爾將使用基於簡訊的系統在用戶之間進行支付和轉賬。委內瑞拉央行認為,引入數字貨幣將有助於恢復委國經濟。這也是委內瑞拉推出基於本國石油背書的石油幣(Petro)之後,其中數字貨幣領域的又一個新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委內瑞拉已經與一些全球商家簽署了一些銷售石油,鋼鐵和鋁的合同,成為美元的替代金融手段。此外,委內瑞拉在數周前就呼籲全球的石油國改用人民幣計價,交易,結算石油,以替代美元對石油的壟斷。而瑞士信貸預測,2021年委內瑞拉經濟將增長4%,這將是自2013年以來的第一年增長。分析認為,這也是委內瑞拉經濟在沖破美元限制後,或將迎來由窮變富的轉變。
而與委內瑞拉大力發展本國主權加密貨幣相似的是,伊朗也在不斷扳推進基於黃金背書的主權加密貨幣進程。截至目前,伊朗已經與德國,法國,英國,瑞士等多國簽訂了使用加密貨幣進行商品交易的意向性協議。這就意味著,德法英等多個發達國家,也在試圖繞過美元,並交易石油等商品。這似乎也成為伊朗經濟或實現由窮到富,並打破美元限制的又一個佐證。事實上,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瑞士央行等多國央行數月前就已聯合成立了加密貨幣的小組,這也是發達國家集體發對美元的又一個關鍵信號。
不僅於此,在石油國伊朗不斷開啟去美元化進程中,數月前,伊朗央行旗下的外匯網站正式宣布將人民幣和歐元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以替代美元外匯地位。緊接著,伊朗就宣布變更國家貨幣,將里亞爾正式變更為土曼。有消息表明,土曼將錨定人民幣匯率。這就不難理解,前面提及的,伊朗的許多石油交易都用到了人民幣和歐元這一現象了。而在亞洲市場,日經亞洲評論分析認為,亞洲最好用人民幣和日元交易石油。
顯然,這都是石油美元面臨沖擊的明確信號。與此同時,據英國前央行行長馬克.卡尼數周前就表示,原油人民幣期貨提供了新的商品交易貨幣選擇。例如,俄衛星通訊社數周前報道,英國石油公司繼2020年8月完成首筆原油人民幣期貨交易後,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原油。這也是發達國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參與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實物交割。
數據顯示,人民幣原油期貨吸引了包括英國、瑞士、新加坡、阿聯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23個國家的市場參與者。已有68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交易服務。原油人民幣期貨已成為全球三大原油期貨之一。並且中國的一個石油買家已於數周前就簽署了首筆以原油人民幣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按路透社分析認為,接下去中國或將更大規模地採用人民幣結算進口石油。
對此,哈佛大學Aditi Kumar教授認為,人民幣原油期貨已在亞洲擁有較多佔有率和定價權初顯的背景下,數字人民幣最終可能使伊朗和其他國家更容易繞開之前的貨幣系統。全球越來越多的石油交易錨定原油人民幣的東風可能會成為新的趨勢。
事實上,用非美元貨幣交易石油,這也是包括阿聯酋,俄羅斯等全球多個石油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完成的事。不過,路透社稱,他們對石油美元的挑戰都失敗了,而石油人民幣做到了別人沒有做成的事。
這也是石油美元地位面臨隕落的信號之一,而在美元美債層面,其地位同樣受到了沖擊。自2018年以來,美債陷入了空前的拋售潮,全球主要央行已經累計拋售了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不僅俄羅斯,土耳其等受到美元限制的經濟體央行近乎於清倉式地減持了美債,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等美國的多個傳統經濟盟友也在不同月份不同程度拋售了美國國債。
值得一提的是,事情的另一個新變化是,根據美財政部8月16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報告(美債數據延後兩個月慣例)截至今年6月,中國連續四個月減持美債,當月減持美債最多。目前持有量降至10619億美元,創去年10月來新低。自2018年以來,已經累計拋售了規模高達2181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一數量遠遠高於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分別持有的美債量。
而按素有美國老債王之稱的格羅斯認為,全球拋售美債潮還將持續,因為美國市場通脹太高,並且短時期內難以有效抑制。美元儲備地位下降幾乎不可避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美元儲備份額已經意外地從2000年時的73%下降至25年來最低至59%。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稍早前援引專家分析稱,隨著風險加大,一些主要的美債持有者存在或將清零美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