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進出口市場怎麼樣
擴展閱讀
一車農產品有多少噸 2025-06-27 13:48:34

石油進出口市場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7-29 06:00:24

中石油因倒賣進口原油近1.8億噸被調查,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被中石油倒賣進口原油的新聞刷屏了全網,涉及數量達到1.8億噸,摺合人民幣約有7000多億,如此巨大的金額震撼大家的同時,也讓人想要了解這里邊的前因後果,具體是怎麼個事老白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但是這個行為破壞了國家調控能源、調整經濟結構的手段,消弱了國家價格政策的有效性,雖然15年,1.8億噸數量不大,但是影響很壞,應該處理,以老白看,國家應該會徹查這件事,大家稍安勿躁,等待結果吧。

② 石油焦的市場前景有哪些

石油焦的外觀呈現黑色蜂窩狀結構,是石油提煉過程中的「廢料」,但是經過加工後被廣泛應用於水泥、化工、冶金、石墨等領域,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發展前景廣闊。從市場來看,200目左右的石油焦粉市場需求非常大,應該說市場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③ 2020年我國原油消費總量中進口原油15.42億噸原油消費總量是多少億噸

64965萬噸。
近十年來年國內原油消費規模維持增長的趨勢,而2020年國內消費市場首次下滑,通過供需平衡測算,2020年國內原油消費規模為64965萬噸,交2019年69609萬噸,較少4644萬噸。

2011-2020年中國原油行業供需平衡結構

目前中國油氣資源需求對外依存度較高, 2020年國內原油消費量為64965萬噸,其中進口原油45630萬噸。對外依存度從2011年的55%,增長至2020年的70%。天然氣,2020年全年進口10166萬噸,國內消費23744萬噸,進口依賴度為42.8%。
目前,我國原油市場企業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石油國內實現原油產量743.8百萬桶,同比增長0.6%;可銷售天然氣產量3,993.8十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9.9%;中石化國內原油產量 249.52 百萬桶,同比增長0.03%,天然氣產量 10,723 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 2.3%。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④ 世界油氣貿易如何

在當今世界經濟中,石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石油日益成為全球性商品,對其進口依賴的國家極為廣泛。無論從交易數量還是交易金額來說,石油貿易都是世界最大宗的商品貿易。由於世界石油生產和消費地理分布上極不平衡,因而,世界石油工業從一開始就成了一種國際性極強的行業,大部分原油都需要進入國際市場,這也使石油貿易成為一種必然。
世界石油主要供應地在中東、原蘇聯、西非、中南美洲、北非、墨西哥和加拿大。而主要的石油輸入國為美國、歐洲和日本、中國等國家,其中僅美國2005年的原油進口量就達到5億多噸,而日本石油供應主要依靠進口來解決。
世界天然氣貿易主要有三個較大的市場,即歐洲、北美和亞太。2000年全球天然氣貿易總量達商品總量的20%,約4300多億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分別佔15%和5%。
國家原油進口(百萬噸)原油出口(百萬噸)美國500.71.9加拿大46.581.8墨西哥—97.4中南美32.7109.6歐洲524.738.1原蘇聯地區—276.6中東10.2862.9北非8.9122.6西非2.9208.7東南非27.312.4澳大利亞24.37.2中國127.16.7日本210.4—亞太其他地區369.546.3

2005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原油貿易量(據BP能源統計,2006)
全球天然氣貿易中管道天然氣出口最多的是原蘇聯地區,佔45%;管道天然氣進口最多的是美國和德國,分別是25.6%和23.1%;液化天然氣出口最多的是印尼,佔世界貿易總量的1/3;液化天然氣進口量最大的是日本,佔世界貿易總量的56.68%。
總的來說,近年來天然氣需求量平均年增長率保持在2.5%以上,2004年增至3.3%,2005年增長率為2.3%。今後還將進一步增大,預計天然氣需求量在2010年將達到29000億~31000億立方米。
今天,世界油氣貿易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裏海的原油開始流向地中海地區,裏海的天然氣不久將開始向西輸送。俄羅斯和哈薩克都計劃建設通向日本和中國的長輸石油管道,加拿大正在擴建出口管道以擴大對美國的石油出口。隨著液化能力的擴大、運輸船運力的增加以及進口終端陸續投產,液化天然氣貿易迅速增加。石油產品的貿易也將出現重大變化,目前的主要原油出口國都將擴大煉油能力,成為國際貿易油品的新來源。
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2001—2025年歐佩克向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的石油日出口將增加1800萬桶以上。到2025年,僅中國就將從中東產油國日進口石油660萬桶。同期,北美洲從海灣進口的石油將翻番,而增加的石油進口將主要來自委內瑞拉、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奈及利亞、安哥拉及其他非洲產油國,油品進口的增加將主要來自加勒比海盆地的煉油商。由於北海的產量減少,西歐的石油進口將增加且主要來自歐佩克產油國和裏海地區。全球天然氣貿易正在加速增長。液化天然氣貿易量將從2003年的1690億立方米增加到2030年的634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到2030年世界的天然氣液化能力將增加2.86億噸,需要投資430億美元。屆時,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需要4130億立方米/年的再氣化能力,估計需要170億美元的投資。
液化天然氣貿易需要247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平均容量是13.7萬立方米。美國、中國和印度迅速參與液化天然氣貿易,這將推高液化天然氣的價格。

⑤ 中國石油靠進口日趨嚴重,為什麼又有出口石油的現象

三、石油進出口背後隱藏的問題

1、高進低出現象

2008年可以看到很多奇怪的現象,前7個月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我國原油、汽柴油進口量不斷攀升,其中汽油、柴油進口量增長10倍以上。8月以後,國際油價一路下跌,石油進口也逐步走弱,而在這一時期汽油、煤油的出口貿易卻開始活躍起來,這使人很容易聯想到近年我國經常出現的油價越高越買、越低越賣的荒誕現象。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固然有國內石油供需形勢變化和奧運保供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應看到石油經銷商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以及投機商囤油、惜售給市場帶來的沖擊。

奧運會之前,我國許多石油經營單位對油價漲勢估值過高,並進行大量囤油,以待日後拋售。由於預期油價仍有上升空間,企業惜售現象十分普遍,再加上走私油外流,市場供應形勢十分緊張。於是,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種優惠政策,力促兩大石油公司在油價最高的時期從國外大量購油,以保奧運順利進行。2008年上半,兩大石油公司成品油庫存量增長了50%以上。三季度市場形勢發生逆轉之後,石油需求大幅下滑,油品銷售陷入困境,這些高價囤積起來的石油庫存便成為企業揮之不去的噩夢,而此時油價仍將繼續下跌的心理預期也使全社會的惜購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了減少虧損,石油公司又不得不將一部分成品油以極低的價格出口到海外。

⑥ 中國石油進口量與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分析

石油和天然氣市場是一個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場。雖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樂觀地估計,目前全球可開採油氣資源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氣[42]。但是,因為油氣資源的稀缺性、資源稟賦的不均衡性,以及賣方市場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氣產品被國家壟斷,其銷售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氣市場的價格受控於這些國家或其組織。那麼,價格變化規律也不例外。而油氣價格的波動將會給石油進口的成本管理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導致經濟風險增加。

另外,石油價格與國家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據IMF公布的數據顯示,原油價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會減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國際價格較2004年上漲42.1%,世界經濟因此減緩了0.8%[48]。因此,說明油價的波動將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戰略油氣儲備的價值。另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場的價格變化趨勢,這將關繫到中國石油進口的經濟安全性。

1.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變化分析

近30年來,世界油氣市場的價格變化波動很大且總體呈上升趨勢。從1980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交易價格總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的同時,還具有明顯的其他特徵。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價格差別較大的同時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報告中公布的數據來看,4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價格,即迪拜(Du)、布倫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薩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們分別代表著中東、歐洲、非洲和美洲地區的石油交易價格。基本呈現前者的石油交易價格最低,西德克薩斯價位較高的規律。但是,2005年以後福卡斯取代了高油價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薩斯取代了低價位地位(圖6-3)。這與該地區的石油需求狀況和油質水平掛鉤,2007年後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地石油交易價格差從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時,也應該看到美國的頁岩氣的開發利用,這個石油資源替代品對其價格的影響非常明顯。

續表

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1-2009;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註:平均進價由進口量與金額計算而得。

圖6-6 中國進口原油平均價格與國際油價比較(數據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1-2009,中國海關統計年鑒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中國石油進口量增加時國際油價就上升,當然這本身也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這個現象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國石油進口需求加大,國際市場就會提價;另一個方面也可以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對國際油價已經有了影響的力量。前者對於中國發展經濟,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地位等都為威脅因素,後者則說明已有了影響市場的機會。所以應該想辦法採取措施,抓住該機會,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國際名聲的提高。

⑦ 中國出口的石油那麼便宜,為何給自己人賣的這么「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石油,2017年達到4.2億噸。因此,中國的石油缺口非常大。然而,中國顯然有原油勘探地點,為什麼它總是表現出這樣的「石油短缺」?

然而,歸根結底,煉油技術遇到瓶頸,煉油成本高是主要原因。由於稅率和技術兩座大山的擠壓,高油價的局面似乎暫時無法解決。

⑧ 現貨原油市場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中國石油(601857)、中國石化(600028)、恆力石化(6003)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成品油產量、中國成品油銷量等

成品油產量維持在較高水平

2015-2019年,我國成品油產出量整體波動幅度較小。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成品油產量為29076.60萬噸,同比下降5.47%。2021年,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國成品油產量有所增加,上半年產量15036.30萬噸。整體來看,我國成品油產量均維持在較高水平。

註:此處成品油產量為汽油、柴油產量之和。

成品油主要以出口為主 進口較少

2014-2020年我國成品油進口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逐漸深入,我國汽油需求量也持續增加。2020年,我國成品油進口量為480579噸,同比上升44.11%。2021年上半年,我國汽油進口量為64919噸。其中進口成品油主要以汽油為主,柴油進口量較少。

註:此處成品油進口量為汽油、柴油進口量之和。

2015-2019年中國成品油出口量呈總體上升趨勢。2019年,成品油出口量為3496萬噸,同比增長19.99%。2020年,由於海外疫情影響,成品油需求低迷,我國成品油出口量也有所下降,為3496萬噸,同比下降7.24%。2021年上半年虛游,我國成品油出口量為1135萬噸。

註:此處成品油出口量為汽油、柴油出口量之和。

表觀消費量總體呈下降狀態

2015-2020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大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成品油表現消費量為27136.34萬噸,同比下滑3.90%。顫塵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同比繼續下滑。2020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5751.65萬噸,同比下降5.10%。2021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13931.79萬噸。

註:此處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汽油、柴油表觀消費量之和。表觀消費量=產量+進口-出口

中國成品油零售行業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我國成品油市場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但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逐步實施,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成品油供給將呈現去產能、控產量的局面。從需求方面來看差洞銷,隨著疫情防控不斷取得積極進展,用於公共交通的成品油需求、國外成品油的需求將有所恢復,需求將逐步恢復。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成品油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